报销型商业医疗保险的未来潜力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ma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市场自2010年以来飞速增长,年均增幅高达近36%。截至2015年,市场规模已达到2410亿元人民币(367亿美元)。
  重大疾病保险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重大疾病保险的常见模式为:当投保人被诊断为事先约定的一系列疾病中的任何一种时,将会获得一笔一次性的补偿款。此类保险通常是寿险的附加产品,易于设计和销售,因而备受青睐。


  然而,重大疾病保险的覆盖范围十分狭窄,仅包含预先定义的少数几种病症,如特定种类的癌症等。其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投保人需要接受长期治疗,此类保险无法为之提供持续的费用补偿。想要获得此类保障,消费者必须购买更纯粹的报销型医疗保险,无论被诊断为哪种疾病,均可获得相应的保障与赔付。
  毋庸置疑,中国寿险市场的盈利性远远胜过医疗保险市场。每售出1元商业医疗保险(包括重大疾病保险和报销型医疗保险),就能售出超过5元的人寿保险。
  报销型医疗保险市场在中国发展不足的原因有许多。
  例如,中国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裨益缺乏认知,保险公司缺少强大的消费者销售渠道。此外,由于报销型医疗保险的覆盖十分有限,销售此类保险的保险公司很难和医院以及其它或许能提供有关患者和治疗结果数据的机构达成紧密合作。这让商业保险公司无法很好地设计产品并为之定价,以及进行赔付管理。
  这一局面所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报销型医疗保险的赔付率极高且难以预测。在中国,只做报销型产品的医疗保险企业几乎很少能盈利,导致了保险公司没有动力进一步开发报销型产品,以及在这一领域内继续投资。
  在中国,大多数报销型医疗保险的参保者均通过其工作单位,以团体保险的形式参保。在华经营的跨国企业通常会为其高管购买高端报销型医疗保险,以便其前往私立医院就诊。但这些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所能享受的保险福利往往较为有限。例如,他们的保险只涵盖在公立医院进行的手术费用。员工所享受的保险福利还会因雇主的财力不同而有所差异,利润最丰厚的跨国企业往往会为其员工提供最慷慨优厚的报销型医疗保险福利。
  增长动力
  尽管报销型个人医疗保险在中国面临诸多挑战,但整个市场仍会大幅增长。多重趋势将助推这一预期成为现实。
  首先,中国政府新近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政策制定者深谙中国社保体系的局限性,鼓励消费者购买和选择商业保险。相关举措包括:针对商业保险购买者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与医院合作。
  此外,中国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为更多私立医院的开设及运营提供支持。截至2005年,中国仅有3200家私立医院;到2014年,这一数字已几乎翻了两番,达到12500家以上。日益壮大的私立医院生态系统对报销型医疗保险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私立医院不仅能够与保险公司共享数据,还能与之携手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第三,或许也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就是中国的特定人群对报销型医疗保险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国许多中产阶层和富裕人群对公共医疗体系深感不满—好医生难找、医院布局复杂混乱、就医等待时间过长、滥用静脉输液疗法等等。越来越多的此类消费者表示,只要能获得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愿意出钱购买商业医疗保险。
  这些趋势将对个人购买的报销型医疗保险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使之成为中国医疗保险市场中飞速成长的新晋力量。
  例如,从现在到2020年,人均年度保费低于2000元人民币的低端报销型医疗保险市场预计将以40%的年均增长率不断发展壮大。年度保费超过12000元人民币的高端市场增速更快,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超过50%。
  但它们都比不上增长潜力最为强劲的中端市场,即年度保费位于2000元至12000元之间的报销型医疗保险产品。从产品供应的角度来说,中端产品目前仍是中国报销型医疗保险市场的一大空白。
  市场细分
  促使中国消费者考虑购买报销型医疗保险的原因有几个。
  首先是他们对公共医疗保障体系的不足深有感触,进而开始寻找替代方案。新生儿父母尤其经常陷入这一处境。在拥挤的公立医院排队苦等的经历,早已成为中国人的“家常便饭”,但许多人希望为他们的孩子创造更好的就医条件。新生儿或许已成为中国家庭选择购买报销型商业医疗保险的第一大诱因。有些父母只为他们的孩子购买商业医疗保险,自己看病还是继续使用公共医保。
  除了新生儿以外,年龄和收入亦是消费者是否愿意购买报销型商业保险的首要决定因素;教育水平和职业则紧随其后。
  波士顿咨询在一次针对近千名中国消费者的调查中,将中国个人医疗保险消费者划分为七大群组,其中两类人群具有极高的报销型医疗保险购买潜力。


  第一类消费者称为“体验至上者”。他们的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家庭收入超过100万元人民币。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各地的此类人群将会突破400万。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大多已婚已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
  这些消费者愿意为商业医疗保险支付的费用最高,每人每年可达10000元至20000元,三口之家的年均保费在30000元至60000元之间。
  在保险所带来的福利方面,“体验至上者”希望拥有轻松无忧,以及与公共医保相比更令人愉悦的就医体验。这意味着他们想要前往高端私立医院,享受便捷的门诊服务,以及通过保险公司直付(而非自行垫付,然后再向保险公司报销)。“体验至上者”还希望保险公司提供更多的自选服务,诸如牙科、孕产和体检等。
  第二类高潜力人群的年龄也在35岁至55岁之间,通常已婚已育,并同样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家庭收入位于2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与“体验至上者”相比,他们的价格敏感度相对更高,每年愿意为三口之家支付的保费总额约为12000元至15000元人民币这类人群称之为“价值至上者”。   到2020年,我们预计中国各地的此类人群将会达到近3800万。“价值至上者”并不介意到公立医院就诊,只要保险能够涵盖特需/贵宾门诊即可。“价值至上者”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中低端和中高端两大群体。
  中低端群体每年愿意支付2000元至6000元购买个人保险,中高端群体每年愿意支付6000元至12000元购买此类保险。前者的目的更加单纯,他们只想防患于未然;后者则较之更进一步,他们对服务亦有所要求,譬如更广泛的疾病和药物覆盖范围等。
  迄今为止,“体验至上者”和“价值至上者”的报销型医疗保险购买率都不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低是原因之一: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知道报销型医疗保险的存在,更别说相关的福利和裨益了。
  产品设计存在欠缺,或许也是这两类高潜力人群的实际购买率不甚理想的原因之一。产品设计不完善并非中国医疗保险行业的专属问题,全球各地的每一个行业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如果产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他们就不会掏钱购买。
  致胜秘诀
  那么怎样才能在商业医保的大潮中占得先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打造其在商业医保中的竞争力:
  第一,细分高端客户。
  例如,“体验至上者”对亲友推荐有着非常明显的偏好,通过社交媒体的“口碑相传”来渗透这一高端市场,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这些消费者还希望拥有整体更好的就医体验,针对这一需求,保险公司应投资构建高端医院网络,打造更优越、更完善的一条龙服务。“价值至上者”则喜欢在线搜索相关信息,以这类客户为目标用户的保险公司应针对这一喜好,利用网络和社交媒体来助推产品营销。
  第二,差异化主张和产品设计。
  理解了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后,保险公司还须动手创建能满足其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在中国,这种开发全新产品种类或全新功能特性的创新还很稀缺。保险公司若能培养起这种能力,将会获得极大的竞争优势。
  例如,保险公司可以为特定疾病,诸如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打造一款专属的报销型医疗保险产品。


  德国两家疾病保险基金BarmerGEK和DAK-Gesundheit在为德国降低骨质疏松症治疗成本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从多个地区搜集患者数据,并对之进行了复杂精密的分析,为这种退行性疾病寻找最具成本效益的治疗方式。在德国,骨质疏松症每年都会带来70多亿美元的医疗保健支出。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最终说服这两大基金将一款创新药物纳入保险范围,尽管其前期成本很高。
  在中国,消费者数据十分有限,这意味着中国保险机构可能无法用相同的方式来制定药物保险决策。但他们仍然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和渠道来获取所需数据,诸如与药企合作等,为特定疾病的患者提供定制化保险产品。这方面被业界所熟知的案例就是罗氏为其肿瘤药物所开发的一款保险产品。
  第三,开发和拓展渠道。
  这里一个比较值得提及的案例是平安保险推出的“平安好医生”,这一在线平台将患者与5万名签约医生和专家联系到一起。
  “平安好医生”通过文本和视频等方式,为患者提供24小时全天候问诊服务,只需使用网站的预约功能,就可以和医生进行对话。网站不仅为患者省去了大量的候诊时间,同时也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新客户吸引工具。目前,“平安好医生”网站已拥有7700万注册用户,系统每天都会接收到成千上万条医疗保健咨询请求。网站用户还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迅速获取平安医疗保险的各类信息。
  第四,高效理赔和运营管理。如果保险机构无法从报销型医疗保险产品中获得盈利,那无论他们多么善于吸引消费者,甚至能让他们立即掏钱购买此类产品,最终也是徒劳。高效运营能帮助保险机构降低成本。


  第五,构建医院和医疗保健服务商网络。
  截至目前,商业保险提供商与大型公立医院之间的合作关系依旧薄弱,进而导致其无法获取必要的患者信息,为成功的产品设计和定价提供支持。同样,他们与医生之间的互动也十分有限,使之难以制定有效的风险和赔付率降低举措。
  但现在,监管机构已为保险公司亮起绿灯,允许其对医院进行投资,这些障碍也会逐渐得以化解。部分中国保险机构已着手把握这一大好机会。
  阳光保险率先采取行动,与政府合作在山东潍坊建设了一家拥有2000个床位的医院,并为之取名“阳光融合医院”。新医院于2016年5月正式开业。
  另一家保险机构—泰康人寿则斥资数十亿元人民币,大力兴建医院、老年护理社区和专用设施网络,这与美国凯撒集团的“管理型医疗保险”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泰康人寿在部分地区投资建设新医院,在另一些地区则收购了现有的公立医院并将其私有化。
  第六健康管理。此类服务能帮助消费者预防疾病,而不只是在事后“亡羊补牢”;对医疗保险公司而言,这无疑是最佳方案。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健康计划对慢性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患者同样很有帮助。在美国,许多保险机构投资设立了远程监控系统,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来治疗心脏病。它们在患者家中捕捉临床数据,并将其传送给主治医生,以便其及时捕捉危险信号。
其他文献
连续12年蝉联全国医药行业QC成果发表一等奖总数“桂冠”;2014年、2015年,分别荣获中国品牌榜生物医药板块品牌强度和品牌价值第一,企业品牌成为中国医药最强品牌;2014~2015年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首位,连续7年跻身全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前三甲;全国质量标杆企业;江苏省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这一系列的荣誉,见证了扬子江一路走来的辉煌,也见证着扬子江距离世界一流企业越来越近的步伐
期刊
本期《E药经理人》,我的同事们为读者讲述的商业故事中有两个颇耐人寻味。一个是滇虹药业,一个月前,这家享誉皮肤科用药领域的公司把全部股权作价36亿元悉数卖给了德国拜耳。另一个是海翔药业,作为昔日与海正、华海并称浙江台州特色原料药三杰的上市公司,停牌已5个月之久,等待它的结局极有可能是被另外一家公司重组。  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家族企业,而且某种程度上,公司内部皆存在代际传承的危机。从本刊调查的
期刊
10月12日,主营塑料的金石东方在停牌半年后,复牌归来被封在涨停板,之后接连三天表现强劲,开启跳空涨停模式,股价从32.63元直线拉升至43.43元。而这背后的推手是其从机械行业跨界至医药领域。  9月2日,金石东方发布跨界重组方案公告,拟以21.6亿元的价格收购海南亚洲制药100%的股权。在复牌当日,其再发公告,金石东方及全资子公司成都金石拟以23.12元/股发行5322万股金石东方股份,并支付
期刊
“其实很多CRO公司很困难,压力很大,我们手里的8个批件还没有跟客户要钱,还有3个‘7·22’临床自查核查之前的项目,如今也要重新做。”济南一家CRO公司的董事长告诉E药经理人。  “7·22”自查核查之后,他的公司已经投入400万元做设备升级,按照原先的计划,年底还要再投入300万元,但是这一计划可能有变。“如果11月没有药企的科研经费进来,我们今年就不敢再投入了,要先保生存。”他预测,可能20
期刊
两年时间,三生制药做了几桩大买卖,包括斥资53亿元收购中信国健。  最近一起发生在2016年10月11日。三生制药发布公告,以6.7亿元与阿斯利康达成商业合作,获得百泌达及Bydureon等四款产品的中国权益。  与阿斯利康的商业合作,是一起值得关注的好生意。  原因之一,本土制药企业与全球排名前十的跨国药企开展成熟产品的商业合作,过往案例颇为鲜见。2016年至今,只有4起披露。  原因之二,糖尿
期刊
我们要打造中国版的凯撒模式!  这是近几年里几乎每一个旨在推出整合医疗的公司都会喊出的口号。随着医疗+保险风头的兴起,伴随而来的是凯撒模式在中国的爆红以及争相靠拢模仿。  作为美国健康维护组织(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 HMO)的鼻祖,凯撒模式在过去70年中始终是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一体化的重要代表。从最初只是为解决雇佣工人及家庭成员的医疗保健问题,到二战
期刊
今年8月24日,一份某百强连锁药店出具的“厂家黑名单”刷爆朋友圈,名单显示,总共有荣昌药业、石药欧意、颈复康、株洲千金、迪巧等十二家工业企业名列其中。该黑名单在备注一栏以颇为强硬的字眼标明,该连锁各部门禁止接待12厂家,禁止这些厂家到店进行任何形式的促销活动。  而一周之后,另一家大连锁一心堂总裁赵飚向哈药集团隔空喊话,对后者今年开始推广的“码上有”APP发表《“码上有”永远都不会有》一文进行抵制
期刊
2014年3月刊  《看,他们都是为中成药大品种而来》  中成药大品种我经历过丹红注射液、脑心通胶囊、通心络胶囊、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银可络片、松龄血脉康胶囊、舒肝解郁胶囊、一清胶囊、连花清瘟胶囊等十数个产品的策划、销售和传播实施,现在这些品种年累计销售额逾百亿元。  根据我的经验,中成药大品种的选择应该有以下几个衡量标准:独家批文最优;使用方便的剂型;药材饮片来源有保障,最好不涉及濒危动植物
期刊
2014年央视3·15晚会在北京如期举行,晚会主题为“让消费者更有尊严”。  与往年一样,本届3·15晚会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晚会开播前,外界便纷纷猜测央视今年将会拿哪个行业、哪个企业“开刀”。结果如预测的那样,医药健康领域存在的假劣黑幕再次被无情地撕开。  据央视3·15晚会报道,浙江、广东、山东的一些生产经营者,如康诺邦公司,将鱼肝油药品变成针对婴幼儿销售的普通食品。这些企业是通过打擦边球,套用
期刊
原文标题:Regulators Get Tough on Corruption in China  2013年由GSK贿赂案引起的中国反商业贿赂的影响还在持续。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NHFPC)制定了一项十分严厉的“黑名单”系统,专门针对那些违反反贿赂规定的行为。这项规定将于2014年3月1日正式生效。在这项即将推行的规定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方面就是初次被划入“黑名单”的公司或者销售代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