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教育环境复杂性下基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整合教学设计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g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代管理实践的剧烈变化,管理理论的持续发展,新型教育技术和网络化的广泛使用,以及学生和其学习特征的多样性增加,对管理专业教育在深度和广度上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更复杂的管理教学情境带来的挑战,依赖某种单一教学方法或者简单混杂多种不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对具有不同特征的学习主体进行管理知识和技能教育的需要。因此,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本文提出必须在管理教学中建立系统整合的教学设计理念,紧密围绕管理问题,综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相互协同,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有效发展学生深入理解管理问题、灵活运用管理知识、探索解决方案的能力。
  关键词:管理教育;杂性;整合设计
  一、实践发展要求增加高等教育中管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管理实践的迅速演进,专业分工合作的不断发展,要求无论是处于组织中哪个层次,具体从事何种工作成员,具备足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迫切需要增加现代管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但是,现有的管理教育还未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没能为越来越多的知识性工作者需要的管理技能提供足够的支撑。
  首先,高等教育中管理专业教育的广度不够。管理教育主要在高校经管专业中开设,由于其他专业教学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只零散的提供一些非常基础的选修课程,更多像是种“装饰”功能,学生也难以意识到管理学习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事实上,无论是在传统的金字塔科层组织,还是更柔性灵活的现代组织中,知识性工作和协调合作为主导的工作情境使知识性工作者要或多或少的从事管理活动,承担一定的管理职能成为必然。具有足够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对现代经济社会中大多数劳动者的一个基本能力要求,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没有能在学校中通过管理教育获得充分的管理知识,无法掌握足够管理技能的工作者一旦从事管理实践,只有更多依靠直觉和自我修养,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干中学”和试错积累管理经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也会对我国各种组织的管理效率和管理现代化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在全球范围内,管理教育的质量,包括MBA教育的质量,一直受到来自管理者、学者和公众的质疑。与实践发展对管理能力的需求间存在的鸿沟,已经成为管理教育供给要面对的一大挑战。国内外现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要为大学生进行管理活动培养的核心技能包括:写作和口头沟通、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领导、问题解决、持续学习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以及商业道德问题的判断和决策等。而现有的管理教育却存在着理论知识和管理实践脱节、不能在实践中真正灵活运用管理知识、不能获得对管理技能的训练等问题,也就是说,从体验式学习理论的视角看,并没有发生真正的学习。体验式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整体过程(holistic process)而非结果,是社会化知识在学习者个人知识中的创造和再创造,而不是简单地将既有的固定看法转移给学习者,所有学习都是个体和环境交互中进行的再学习。因此,学习设计要能促使学习者将自己通过学习形成的观念和想法进行分析、检验和修正,以实现认知、思维、感受、活动等各方面的变化。而教育结果必须要在管理实践中进行检验,因此,学习主体的真正改变就尤为关键。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分析了现有管理课程划分和教学分工方式导致管理教育缺乏真正整合带来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鉴于管理教育的质量与组织实践中领导力之间紧密联结且存在着相互强化的作用,管理教育质量对组织管理实践中体现出的领导力、创造力和创新以及决策能力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必须加以改进[1]。Ungaretti等学者也提出,管理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缺乏真正具有整合性的设计和实施,是影响管理教育质量的一个根本原因,学习者管理能力的发展必须要在系统的管理教育设计下通过整体性学习过程(holistic learning)才能实现[2]。
  二、教育情境的复杂化为管理教学带来挑战和机遇
  现代教育情境的复杂化也是现代管理教学设计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复杂化的来源如下:首先是来自管理实践的复杂性。经济和产业环境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管理实践的更新变化,带来与管理知识相对稳定间的矛盾。技术创新尤其是互联网发展带来企业运营环境、组织结构、消费者行为、利益相关者影响、政府政策法规等各方面的巨大改变,导致组织的管理创新和变革持续发生。这些迅速变化的管理现实使以既定知识作为讲授重点的管理课程时刻面对过时的压力,而且知识更新速度总是滞后于实践发展的。比如作为本科管理教育中的专业课《分销管理》课程中包含的分销渠道类型、分销商划分、分销网络的战略设计和管理等问题,就迫切需要将互联网和物流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分销实践变革进行系统性总结,甚至重新构建知识体系。
  第二是管理理论的复杂性。管理知识的发展始终有“管理理论丛林”之谓,无论是从经济学、社会学、数学等哪一个单一视角分析和理解管理问题,都会像“盲人摸象”不能知其全部,进行管理实践也会产生很大风险。其次,管理知识也存在着不同层次,根据知识管理中的分类,既有易于传递的显性知识也有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导致很多学习者的感受是字面意义看似很好懂,但如何理解、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却摸不着头脑[3]。
  第三是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使更多的教学活动可以被转移到互联网平台上,移动互联终端的发展又使个人能够随时随地即时获取各种知识和教学资源。比如“慕课”这种基于互联网进行的教育创新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和传统教学容量的界限,对传统教学系统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变革压力[4]。但结合教学手段的创新带来的多种管理教学资料,以及互联网带来的多种信息来源增加了知识获取的渠道,也增加了知识碎片化对学习者在进行系统整合和知识建构中的信息负荷。
  第四是学习主体的复杂性。中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增加了学生间生活经历、家庭背景、学习模式、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间的差异,因此,同样是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同学习主体自身吸收能力不同,对管理教育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这也是构成目前中国管理教育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现实。   上述因素增加了高等教育中进行管理知识建构和管理专业能力塑造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比如,如何在教学中反映管理实践和管理知识的持续发展?如何变革传统教育方式?如何理解新的教育技术和开放式教育环境对管理专业教育的影响?是否是解决现存管理教育问题的途径?如何满足不同特征学习者的差异化需要?在现代教育环境下,管理教育有很多问题迫切需要回答。
  三、围绕管理问题对管理教学进行整合设计
  如上所述,现代管理教育需要提高情境敏感性(context-sensitive),通过更精心进行的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过程建构,将不同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进行系统性整合,寻求管理专业实践和理论知识发展之间,知识内核和深度广度扩展之间,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发展需求与丰富柔性的教育供给之间的有机匹配。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管理教育活动必须要能促进学习者自身真正完成对管理知识的反思和整合,才能为其发展管理能力,在复杂动态的管理环境中针对管理问题提供有价值且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供支撑。
  首先,在教学内容组织上,要通过核心管理问题实现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核心知识和知识拓展之间的整合。打破专业课程教学的边界,选择重大的管理问题,紧密围绕这一问题的本质、理论解释、影响因素和如何在不同情境下构建解决方案等进行教学内容的构建。问题导向的教学组织具有以下优点:1,能够缓解理论知识和实践需求相脱节对学生带来的隔膜感,提高学习主动性和价值感。2,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管理问题解决的学习导向,发展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以及探索解决方案的能力和自信。3,建立学习者对管理理论知识中情境敏感性的理解,认识管理原则的约束条件和情境适用性,提高对管理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4,能够实现柔性的内容设计,将知识积累和动态更新结合起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第二,在教学手段使用上,为了实现有效的课程教学,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主动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将教学手段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主体间进行高效整合,使网络讲授、课堂讲授、自主学习以及案例教学、PBL等方法的优势能被更有效地发挥。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条件[2]。如,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讲授可通过网络环境或者课堂讲授方式进行,从教学效率、过程可控性和促进交互参与等方面进行比较,两者各有优劣。除了这种教师教学内容主导外,教学的信息化建设还可以为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提供参考资料索引。这几种单向输入的方式是高效的知识获取方式。但基于体验式学习思想,管理专业教育中为了弥补仅靠知识输入式教学存在的缺陷,一直在大力倡导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法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法(PBL,即Problem-Based Learning)这两种方式。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弥补讲授式教学中因缺乏具体管理情境和与管理实践脱节带来的知识理解和吸收问题,其中案例教学法(CBL,即Case-Based Learning)已经成为本科和MBA管理教学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注重事先的管理知识结构构建,通过将管理知识编织到管理案例中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设定的案例情境中获取、吸收和理解管理知识,是种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的情境学习。而PBL教学法是需要与教学重点以及各种重要的组织情境匹配使用的教学工具,即支持团队也支持个人学习,更具开放性和探索性,因此更能加深对管理理论和各种变量关系的理解,也能加深对实践管理问题复杂性的理解。相较其他教学法,PBL法对在团队环境中构建和生成结构化系统性认识和解决方案,实现学习者管理技能的发展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但要真正要发挥自身优势,还必须建立在获取和理解管理知识的基础上。
  围绕重大典型的管理问题进行多手段组合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优点:1,根据体验式学习理论,多教学手段整合可以通过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在四种不同模式的学习活动间进行转换,形成一个体验、记忆、思考和行动的学习螺旋,完成包括知识获取—理解—拓展—纠错—应用等五个步骤的整体性学习,实现知识构建的目标[5]。2,教学手段的整合可以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师生合作的过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支持对话和探索的社会化情境,形成“教师和学生共同主导”的管理知识构建和生成过程,培养学习者建立批判性创造性思维、针对实践管理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的能力。3,可以组合实现柔性的教学设计:根据主体特点,对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比重和时间进行分配,更好满足不同学习者对深度广度知识的不同需要,有利于在不同专业的学习者中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Feldman DC.Don’t Give Us Enough Reflectionson Mintzberg’s Critique of MBA Educ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Education,2005,Vol.4,No.2:217-222.
  [2]Ungaretti T,Thompson R,Miller A,Peterson TO.Problem-Based Learning:Lessons from Medical Education and Challenges for Management Educ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Education,2015,Vol.14,No.2,173–186.
  [3]Mciver D,Lengnick-Hall CA,Ramach and ran I.Understanding Work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from Knowledge-in-Practice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3,Vol.38,No.4:597-620
  [4]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5]KolbAY,KolbDA.Learning Styles and Learning Spaces:Enhancing 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Education,2005,Vol.4,No.2,193-212.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其他文献
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是指课堂效益达到了最大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很多学校都搞起了高效课堂,可最后发现“高效课堂”不但没有“高效”,反而比传统教学模式“低效”的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高效课堂的理念错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效课堂的理念没有错,只是我们仅仅模仿了课改的“形”,并未真正领略到其“神”,课堂
金圣叹是明清之际卓越的文学批评家,他的诗歌创作也颇有成就,著有《沉吟楼诗选》。关于他的研究评价,总是处在迷离恍惚的状态之中。本文就从他的三首绝命诗,试分析一下这个独特人
笔者结合教育学理论与部队院校教学实际,就新形势下院校教育中教与学的矛盾进行了一些探讨和研究,并形成了几点初步地思考。
摘 要:“新常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迎来了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实际上构成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常态”。根据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文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角度着重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学生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目前网络媒体电视中出现的新秀——弹幕引起了热议,将弹幕这一新技术手段应用于在线视频课中,可能会使教育产生新的生命活力,通过探究弹幕在在线视频课中的应用优势和不足,提出发展的希望和建议。  关键词:弹幕;在线视频;特点;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273-01  一、 弹幕的含义与应用现状  得益于目前比较热门的爱奇艺视频
摘 要:受众无差别理论假设与大学生群体多元化现实之间的矛盾导致马克思主义在高校中传播效果较差。鉴于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应该分层进行。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个性突出、受网络影响大,存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目前对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还很欠缺,对大一新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建立一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做好大
富县区块中部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重要的产油层。综合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孔隙结构等分析化验资料研究表明,长6油层组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仿真技术出现,并凭借其自身强大的渗透能力进入到各个领域当中。高等院校电类课程实践教学涉及到的理论因素较多,内容十分复杂,仿真技术的运用对电类课程实践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效果显著。本次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仿真技术运用的具体优势,通过应用实践,探索仿真技术在电类课程实践教学当中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仿真技术;电类课程;实践教学  一、前言  自20世纪50年代
本文描述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绵延,点出精神生活逃不出绵延的流。关键在于绵延哲学,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柏格森的绵延哲学是非理性的,生命才是创造性的。精神生活的创造性,就来自生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从学生方面看,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有利于解决学生在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上的人格教育,关注人的整体素质和个性自由全面发展上的素质教育,承认学习过程的价值,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融入个体的整体经验,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以培养人格统整的人。  2.从教师方面看,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高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