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到一堆静物的土豆里
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我也用刨过/土豆的粗指,叩着/铁冷的门环。
土豆一直在地下行走着。
这是我把生长在马坊的农作物细数了一遍之后,发现的不多的把子实埋在土里的植物之一。这里的主要庄稼像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不是把子实顶在头顶,就是把子实挂在腰间,像土豆这样被埋在土里,直到成熟了才刨出来,还真不多。
而土豆这个名字,是我后来在城里学到的,再说高雅点,是我在凡高的画里读到的。真正生活在马坊的人,却一直用洋芋来称呼这种植物。就像他们在许多日常用品前面爱加上“洋”字一样,以区分这些东西绝对是外来的,至少不是他们手工制作的。但在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前面加这个字,在那時也只有土豆了。
我能突然想出这样一句话,说土豆一直在地下行走着,还因为我所看见的土豆,大多都在一些坡地、硷边、渠旁野种着,偶尔走进平整的大田里,也是作为一种陪衬物,被套种在玉米地里。面对玉米高大的身躯,这种蔓状的植物,只能匍匐在地上,也只能把拳头大小的子实,很低调地放在泥土的里面,等到有一天,让手握锄头的农民,刨出一地的惊喜。
土豆的这种低调的生长方式,造成我从它们身边反复走过时,也不会注意开在叶间的花朵。现在回想一下我的乡居生活,知道小麦、谷子、高粱吐穗的过程,也就是扬花的过程。知道玉米的花是挂在棒子头上的缨子,随着玉米颗粒的饱满成熟,缨子会慢慢干去,但不会脱落。知道油菜、荞麦的花朵,在所有的庄稼中开得最绚烂,也最繁盛。
土豆的花呢?我说不出来。
印象里,整个是一团裸在地面上的绿蔓。
我要写一写土豆,这不仅与饥饿有关,它使我更多地从一种植物的身上,领略到了农民的真实身份。我一直思索:他们在土地上生存着,想要看清楚他们的肤色、面目和内心,只要看清楚一颗土豆的肤色、面目和内心就够了。而他们身上的气味,散发在村庄里,就是土豆的气味,就是乡村的气味。甚至要想清楚日子到底像什么的问题,先想清楚一颗土豆就够了。
我说土豆与饥饿有关,是在所有遇到的年馑中,一村人靠着土豆活了下来。这种不择土地、不择肥力、不择雨水的耐旱植物,沿着满身的芽子切成块,撒上一把草木灰,顺手埋进土里,生长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也可能是土豆的身上,带着太多的饥饿的痕迹,在躲过那些年馑之后,一村人再很少种土豆了。我的记忆中,这种植物当时在马坊的生长线,至少是在木张沟以北。因为和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的章娃大,他家是从韩家山迁回来的。那时在西村这一块,只有他家时不时从韩家山背回来一些土豆。我能吃到的极其有限的土豆,都是他家的,也就自然把土豆,归位为在山里生长的植物,是山里人家的一种粮食。
真正在村子里看到土豆丰收,是天存当书记时,村南村北的玉米地里,套种满了土豆。那时我也从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劳动。深秋时节,在村南的每一块地头上,看着堆得小山一样的土豆,我第一次感到它从泥土里,饱满地带给我劳动的温暖。
这样的温暖,风不会吹去,神也不会抹去。
这样的温暖,一度鼓励着我,在这里热爱下去。
我和那些守在阳坡上的人,有幸发现一堆在地下行走着的土豆,如何打开泥土,想瞭望云朵躺在天空的那一脸苍茫?它也应该从云朵里望见,吃土豆长大的我们,一脸的样子像什么?
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
这是我替形象很简朴的土豆,在马坊藏下的一个画面。我以为凡高在纽南乡村的心脏,没有发现土豆和人一起过冬的这个细节,否则,他不会在那么昏暗的灯光下,去画《一群吃土豆的人》。
我在马坊的心脏,发现了这个细节。
应该是从秋后的一个雨天开始,我家将要被秋粮占满的脚地,最先出现了一堆土豆。它在靠近窗户的一个角落里,被白天斜射进来的光线照耀着,一身的土色,成了屋子里的一堆静物。我只要临近木门,第一眼看见的,必然是土豆安静的样子。我能想象得出,一个冬天的温暖,有一部分是藏在这些土豆的身上,其余的,将藏在随后出现在脚地的玉米、高粱、谷子、豆子的身上。
我还发现,在我们家的屋子里,土豆活得最有生命力。因为来年春天到了,还剩余在那里的土豆,在被种进地里之前,就长出一身的芽子。由此我想,在一个冬天里,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
我也用刨过土豆的手指,叩着铁冷的门环。
其实,走出静物的土豆,我从它在地下行走着的状态里,还发现土豆,藏在我心里的秘密:谁离祖先最近?
当然是土豆。
我一直这样想:在我们村的地下,盘根错节都埋藏着些什么?这片聚拢着一个村子脉气的地下,有树木的根脉,有庄稼的根脉,有人畜的根脉。我们的祖先,在土地上躺下身子后,就浑厚地向地下下沉着,把生命中一丝永恒的气息,彻底沉到万物的根部去。这个过程中,他们碰到了所有植物的根,却很少像土豆这样,根和子实一起碰到。
所以,我要写一写土豆身上的气息。
还要闻一闻土豆身上的气息。
说不定在某一刻,我能从土豆身上,闻到祖先的气息。至少,我会看见它在马坊,还能迎着风带给劳动者,一抹什么样的脸色?
回到一堆静物的土豆里,就像回到一堆亲人的身边。
我的身上,也有了土豆的气息。
想听虫子原生态的声音
虫子的声音,多半像我/留在乡村的声音/地气升腾,你们从不迎向铁器/泥土里最软的地方,是你们劳动呼吸的/一些秘室。我没有声音的/手指,沿着玉米的叶子/向你们寄过去,藏在/暗处的心。 虫子在《诗经》里练声,虫子是古老的。
我在写《马坊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句话。或许在那一瞬间,有一些会发声的虫子,正躲在我的书房里有意识地叫了一声。这一声提醒我:不要忘了虫子的声音,它应该混合着马坊的天空和大地,集体对生活简朴的人群,发出过内心的祈祷。它会告诉我们,在这块襟怀坦白地接受一切生命的土地上,不能忽视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它们在地下带着声音微弱地移动,其动人之态,绝不亚于那匹栗色的马,嘶鸣着在马坊的原野上飞奔。
我也想起第一次读《诗经》,是在渭河边上。
面对滔滔河水,我正出神入化地读着《豳风·七月》。
怎么没有想到,我伴着虫子的声音长大的那块叫马坊的土地,它在周朝的时候,就是豳地很温馨的一部分?这里不仅长留下古公旦父率领他的子民们,最早开垦农业的一段史记,它的原生态的民间之风,也在《诗经》里吹拂着。
知道了马坊在《诗经》里被頌扬,我就把有关《豳风》的诗篇捧在手上,对着渭河一口气往完里读。那时的渭河流得很有精神,也很有些古朴之风。它应该能懂得我的感情。这次临水阅读的结果,促使我拂去那些在《诗经》里,也在马坊摇曳的庄稼,摇曳的草木,把虫子的声音认真地分拣出来,并且很小心地藏在心里最敏感的一个地方,听它近距离地鸣叫。
事实上,我一生都爱听虫子的声音。
或许,这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土地上得到的最大的恩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的心能对事物存有一些真实的感动,存有一分向善的信念,至少不是那么冷若冰霜。我想这些,都是虫子的声音,更多地带着春天里的雨水,带着秋天里的风声,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塑造出来的。我也想,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我的内心的一些亮光,一定会被日子一天天吞食掉。
但我始终记着春天,是草木翻身的日子,也是虫子翻身的日子。虫子活过来的时候,我们也开始蝉蜕一样地,脱着穿了一冬的棉衣棉裤。按照《豳风·七月》的描述,到了五月,斯螽才以自己的腿相切着摩擦,发出很响的声音。接下来是莎鸡,在六月里振翅而鸣。再接下来是蟋蟀,在七月的田野上唱歌。由此可见,那时的豳地,冬天应该是很漫长的,漫长到虫子的声音,在五月才出现在大地上。
请不要这么问我:有多少虫子活在马坊的土壤里?
我的记忆里,只要能生长草木的地方,就一定生长着虫子。
我在劳动中,发现虫子的身影无处不在。比如我正在麦地里锄草,一锄下去,草被锄了出来,也有一种叫雌草的虫子,随之在土里蠕动着。最不忍看见的,是雌草软软的身子,在我的锄头下被分成两半。
我会这样原谅自己:是锄头没长眼睛。
我也因此看见过许多虫子的血:都是草一样的颜色。
我在玉米秆上,我在豆子秧上,我在西瓜蔓上,见过不同形体的蚂蚱。在太阳的直射下,它们会站在这些植物的叶子上,向着天空发出声音。而我要逮住它们,就必须藏在玉米、豆子和西瓜地里,寻着声音前行。每年夏天里,为着一笼子蚂蚱,我撒下了最多的汗水。但躺在院子里,一夜一夜地听蚂蚱歌唱,我的单调的夏天里,就被掺进了些许童话的感觉。
而留给我诗一样的印象,还是《豳风·七月》里的蟋蟀。
这种最会歌唱的虫子,它们是寻着人的气息生存的。它们七月在野,这个时候,没有农人不在田野上劳动的,它们就绕着农人手里的镰刀、锄头、铁锨歌唱。它们八月在宇,这个时候,没有屋檐下不挂满瓜果,它们就攀住墙上的柿子、枣子、辣子歌唱。它们九月在户,这个时候,没有屋子里不堆满粮食,它们就跳进屋门内,围着满囤的玉米、高粱、谷子歌唱。十月蟋蟀入我窗下,这个时候,没有土炕不被烧得暖暖的,它们就贴着土炕歌唱。
也只有这个时候,虫子离人的距离最近。
让我感慨不止的,是蟋蟀这种虫子,在长达数月的生命旅程中,要从田野上,一步步地走到人的身边,然后进入冬眠。我想,这些最有灵性和人性的虫子,应该是人身上的某一个部分。人的气息在村子上空的不断传递,决定着它们一生的方向和行程。
这个行程,我在《诗经》里读过,在马坊验证过。
我想虫子的声音,多半像我留在乡村的声音。如果有心,就能从一些虫子的声音里,听出我当年在劳动中,发出过怎样的悲喜?随着地气的升腾,在大地上匍匐惯了的虫子,从不茫然地迎向铁器。至于被我的锄头碰断过,那是虫子偶然遭遇的悲剧。一般情况下,它们能灵活地在地下,躲过不同的劳动工具的伤害。泥土里最软的地方,是它们劳动呼吸的一些秘室。而我没有声音的手指,总是沿着玉米的叶子,把我藏在暗处的心,向虫子递过去。当然,我递过去的,有满腔的热爱,也有暗藏的杀机。
以我的经验,乡村的白天,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乡村的夜晚,也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许多时候,我是一个人被一坡的谷禾涌着,在田野的中心走路。不要以为人处在这样的场景里是幸福的,是可以向庄稼手舞足蹈的,是可以向天空放开嗓子的。其实不然,人会被压在一棵庄稼疯长的气势里,没有抬头的勇气。这时如果没有虫子,及时从身边向天发出求爱一样的声音,陷入庄稼和天空的重围,我真的不知道:万物的内心有多深?
然而,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不是感激,也不是茫然。只想问自己:还想听虫子原生态的声音吗?
记着把自己,按时放进马坊春天、夏天或秋天里。
不论在《诗经》,还是在豳地,这些季节,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
一种生命细节里的道具
这是自己的房子/每至午夜,藏在记忆中/一些深浅不一的伤痕,会反复回放/一个人胆怯地出生的场面。我瘦弱的身骨/被更瘦弱的女人/在这里哺育。她至死怜爱万物的/目光,穿过响动的木门/我的背脊上,就会落下/一些温暖。
我要写的这座房子,已经在大地上不存在了。在我为它独立成章的记忆里,围绕这间坐东向西的土木建筑,永远有一些阳光照亮着,有一些西风吹拂着,有一些粮食温暖着。而我像一块肉团,从母亲喊疼的身体里,带着一个弱势家族的最后乞援,被清贫地放在这里后,至今还想寸步不离地跟随着她。 这样的房子,才是自己的房子。
我们在大地上只活一次。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起自己的房子,想起人不是草木,只要把根扎深了,就能不挪地方地无数次活下去。比如一棵极不起眼的灰灰草,今年在一处墙角活过了,然后就要死去,而明年被吹下墙头的风一激灵,又原地活了过来。人有没有下辈子,我不知道,有一天真的离开这个大地了,就是最亲近的人,要想再看一眼他熟悉的身影,也只能是梦里的事情。因此,人这一辈子,活着要向大地索取的,也就是一些水,一些粮食,再有一间房子,能把身子放下就行了。
立在大地上,不管你是谁,一定要记着这样的房子。
记着哪一天,我们一丝不挂地来到这里。
也要记着哪一天,我们衣着整齐地从这里走出去。
这样的房子,说起来也就是一部细密的家书,我们成长中的许多细节,它都看见过,甚至用一种很古老的方式,生动地保存了下来。我始终揣摩着,谁让这些生活得粗糙的人,很细心地在房子里紧邻着窗户的地方,留一个很精致,也很清净的窑窝。现在用一种民俗的目光来看,它是在马坊流传着的一种生命崇拜,以此记录一个男性生命,从出生到十二岁时,在天地间把自己原本收缩着的身体,持续绽放了多少。
窑窝是从土墙上直接掏出来的。
里面放着一种叫缰绳的东西,上面落满了陈年的灰土。我从一岁长到十二岁,只要不过分饿着,母亲最操心的,就是每年要给我换一次缰绳。在她的意识里,牲口都能用缰绳拴住,我的这点小生命,也一定能用缰绳拴住。因为我的出生,让活到四十岁上的母亲,终于有了一点活人的颜面。可以想象,每年要换一次的缰绳,应该比我要吃什么,或者穿什么重要得多。
为了一条缰绳,母亲迈着小脚,至少要行走到几十里外的后沟去。
我懂得这些缰绳里,有母亲托给神的一些心意。
在窑窝下面的墙壁上,还有十二道横线,这也是母亲用手抠下的。我至今记着這个一年一次的场景:母亲用一只手按着我的头,用另一只手平过我的头顶,在墙上抠下一道深深的线。我从那时就想,太阳能把身影留在大地上,飞鸟能把身影留在天空里,我只能把自己的身影,留在自己家的墙壁上?
有一年回村上去,很想在窑窝里看看我戴过的缰绳,在墙壁上看看我留下的身影,以为它们会被保存得完好无损,一直静静地等着我的回来。我没有问母亲,隐隐约约知道,随着一个男孩的十二岁的过去,这一切会神秘地消失。唉,心细了一生的母亲,没有想到在她走后的几年里,我历经了那么大的灾难。逃出那块土地时,身边只有一个四岁的女儿。
她怎么没想到,把那些缰绳为我一生留下?
想着发生在自己的房子里,这些有如古人结绳记事一样的生活,我没有埋怨父母的时代,生活节奏怎么那么慢,反倒鄙视我们的今天,一切都像疯了一般。
这才多少年呀,人类怎么就没有了自然和诗意呢。
这是自己的房子,我经常给没有乡村生活体验的小女儿这样描述:关上门,能听见一堆土豆,彻夜在墙角里呼吸。打开窗户,能一眼看见,许多玉米站在远处的山坡上。距离村庄,最近的一块谷地里,父母的坟地,被满目的金黄悬浮着,升起村庄,一块苍茫复苍茫的碑。
我们生命中的许多悲情,房子都用温情记着。
用一根温情的木头记着。用一页温情的青瓦记着。用一块温情的土坯记着。
父亲在房子里去世时,我们姐弟四人和母亲,一起守了七天。深夜里,很凄凉地坐在父亲旁边,看着生命的气息,怎样从他身上一丝一丝地游走。这是他的房子,他该留下什么,他该带走什么,他心里很清楚。有一刻,房子里弥漫起许多气息,都是我们在田野上所能闻到的。我想,父亲该走了,滋润他一生的,是田野上的气息,他要把它还给田野。或者说,他不会把田野上的气息带走,他要让它,继续滋润他弱势的家族。
按照乡俗,我们姐弟四人连夜拿着笤帚,从我家的门口,一直到村西的什子,为父亲扫着阳间通往阴间的路。那个时候,马坊这一块沉浸在深夜的天空下,只有一个人走了,也只有一个人的子女,用这样的仪式为他安魂。
在我们身后醒着的,也只有我家的房子。
直到母亲走了,直到房子也不存在了,我还念叨着:这是自己的房子,每至午夜,藏在记忆中一些深浅不一的伤痕,会反复回放,一个人胆怯地出生的场面。我瘦弱的身骨,被更瘦弱的女人在这里哺育。她至死怜爱万物的目光,穿过响动的木门,我的背脊上,就会落下一些温暖。
我也很幸福,幸福我曾躺在这座房子里,不像古人在《诗经》中,想着蟋蟀入我床下,也不想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只隔着一层檩条,隔着一层苇子,隔着一层泥巴,隔着一层青瓦,想青瓦上的苔藓,如何在深夜里,在我家的房子上缓慢地生长。那一刻,我能听出苔藓在青瓦上的挣扎,苔藓也能听出我在房子里的呻吟。
现在,这座房子在大地上,确切地说是在耿家的西村里,再也看不到了。它的一些能用的木料、砖头、门窗,或许添在别人家的房子上了,它的陈年的墙土,早已被撒在一块庄稼地里了。因此,我应该回去在村子里走一走,说不定在谁家房檐下,会看见我家的门窗。当然,我家房子里的气息,在庄稼埋头生长的田野上,也会闻得到。
这座房子不在了,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在一座叫监军的县城住过,在一座临渭河的咸阳住过,也在一条护城河的外侧住过。但我在梦里,不管在房子里干什么,始终都是这座房子。尽管在它的北边,后来新盖过三间房子,我和父母都住过。
我想这座房子,存在我的乡土理念里,已是一种生命细节里的符号,也是一种生命细节里的道具,而且是唯一的。
把马坊书写到这里,我只能说自己的房子,在大地上只有一座。
一生要记着,是母亲从身体里,把我们疼痛地放在那里。
没有理由让乡村疲惫下去
蹲在墙角的人/我要忍住泪水,不让它引来/一丝尖锐的风,再次撞击你们一身的虚弱/我要用生硬的脚步,狠劲踩长/太阳落山的过程/亲眼看着你们,把棉衣裹在身上/把双手扶在膝上,然后用雪/一个人臃肿地,雕塑/乡村的疲惫。 在大地的耕作层上,我一次次地弯下腰,然后把手伸进去。
我的手不是犁铧,不能穿越泥土的内心,给它们倾诉种子的思想。之所以要这么固执地把手伸进去,是想抚摸这些被庄稼,反复带走力量的土层里,至今还剩余下什么?
把马坊打开在《诗经》里,也不是我的一种臆想。自从先人的足迹,第一次踩踏到马坊的黄土里,这块属于古豳之地,就有了上古的农事,就被一个苍凉质朴的男中音,唱响在《诗经》中的豳风里。因此,我在一部抒写内心体验的马坊书里,要第一次传递这样的事实:
马坊的植物,是《诗经》里的植物。
马坊的动物,是《诗经》里的动物。
马坊的人事,是《诗经》里的人事。
然而,马坊在这么长久的时空里,是否已经感到了,献出万物之后的疲惫?这里潜藏着五谷所需养料的耕作层,是否被庄稼,在生长的过程中掏空了?不错,我们是按季节殷勤地伺候着土地,该耕作时耕作,该施肥时施肥,该锄草时锄草,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自身,在这块土地上繁衍得比什么都快。
草木在大地上稀疏,人口在大地上茂密。
这是中国的事实,也是马坊的事实。
我一直这么想,我们都是神的后裔,我们住着神的土地,穿着神的衣裳,吃着神的粮食,也喝着神的水。当然,我们一生都在为神,耕种着遍布人间的土地。我们披星戴月,一生也是很辛劳的。这一点,现在还活在马坊的老人们,心里是清楚一些的。问题是从一开始,就忘了神给我们多少土地,多少衣裳,多少粮食,和多少水,是有一个定数的。这个定数在神的心中,是绝对不冒犯大自然的。
想想我们,从马坊得到了多少,而能放在这块土地上的东西,却是极其有限的。一块农田里,我们使了多少力气,送去多少粪土,又能给多少雨水,比起这块农田里一年还回的收成,我们真的说不出口。
至于人类在大地上的荒唐事,马坊也不是没有过。
我反复察看过马坊的地形,一块被山三面环抱着,向东南舒展出去的黄土冲积扇,平平坦坦的,是北方生长庄稼的一块好土壤。神对这里的安排,就是让人在平坦处种粮食,在缓坡上放养马。我们的先人,一直照着这个天意,为自己种粮食,为皇家养马匹,让家族和土地一起延续。而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这个只生长庄稼和养马的地方,也凑合着炼钢铁。我就是在那种连吃饭的铁锅,都交上去炼钢铁的年代,来到马坊的地面上的。我的出生,正赶上马坊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开始的一次放卫星。我们的村长,在每家屋子的墙上、门上、家具上,只要见到有铁打的东西,会一律拆下来,拿到公社去报喜。在村上人吃着野菜,一脸菜色的时候,他高喉咙大嗓子,讲着要赶超邻县礼泉的烽火村。
我现在称这个年代,是这块土地经历的一次转身。
这不是一次华丽的转身,也不是一次文明的转身。
是一次让我们得到饥饿的转身。
也就是这次转身,这块土地上许多生物的、文化的链条,突然断了。在以后的数十年间,这里的乡村社会,几乎没有了土地上固有的和谐。就是不会产生仇恨的庄稼,站在人和牲口的对面,也好像少了一些平和的绿色。
疲惫的乡村,出现在土地、庄稼和人的气色上。
从那个时候开始,蹲在墙角的人,很少让乡村显得慈祥。突然和祖先留下的一切的断裂,使他们的身体和灵魂一齐麻木。直到今天,这种断裂越来越深。比如我们耿家,能记起传统乡俗的人,恐怕没有几个了。那些有着一身乡土文化的耿寿才、耿大学、耿俊良,应该成了村上风烛残年的人了。眼下,他们活在一群老人、小孩中间,更显出乡村的凋敝。
父亲去世的那年冬天,我见到了村儒耿大学。在我的印象里,他是村上最疲惫的人。他是个教书匠,我在村上劳动的那几年,他因地主成分,也在村上劳动。那时耿天存当书记,年轻气盛,排样板戏需要时,把耿大学叫来,一大本一大本的戏,他连导带演。民兵队长狗牛一字不识,被他教得能演《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开批判会需要时,也把耿大学叫来,村上批了不行,还要放在全公社的大台子上继续批。我们见面时,他已恢复了工职,在邻村教书。他在村上的辈分最高,能来到我母亲的灵前,我已很感激了。在守灵的那个晚上,他坐在一群乐人中间,清唱了一大板秦腔戏。他这样看得起我们一家人,与他和父亲在村上,曾经被经常批斗有关。
安葬了父亲,伤心地离开村子时,望着和父亲活着一样,寂寞地蹲在墙角的人,我在心里对他们说:我要忍住泪水。不让它引来一丝尖锐的风,再次撞击你们一身的虚弱。我要用生硬的脚步,狠劲踩长太阳落山的过程,亲眼看着你们,把棉衣裹在身上,把双手扶在膝上,然后用雪,一个人臃肿地,雕塑乡村的疲惫。
我还要穿过这面衰败的墙角,直接听他们,用目光说话。
这是我的乡村生活经验。这些蹲在墙角的人,说话是断续的,叹息是断续的,笑声也是断续的。正像他们生命中的日子,有一天沒一天。他们在土地上急促了一生,现在应该缓慢下来。疲惫的回忆,是他们一天的大部分内容。
至于我说的《诗经》里的马坊,他们一生没有想过,也不会去想。但一把插进春天的锄头,一把挥向夏天的镰刀,还有一把拍熟秋天的连枷,他们永远熟悉,永远想着。不要看这些说话也是断续的老人,一赶到农忙,那些使唤了一辈子的农具,还会唤起他们身上剩余的力量。
如果说,所有的农具,都有一双触摸庄稼的眼睛的话,那么,挂在他们家屋檐下的农具,就像挂在他们额头上的眼睛,田野上的所有逝去的风景,都被它们照亮过。而手模木制的农具,乡村再疲惫,这辈人的心里,对农业的全部记忆,除过灾年里夹杂进来的一丝冰凉,还是温暖要多一些。
我伸进双手,在大地的耕作层上摸索时,突然想起了一本叫作《植物的欲望》的书。我的兴趣不在作者描述马铃薯时,开始了这样的思考:到底是人选择了种植这些植物,还是这些植物诱使着人这样做呢?
我是想,植物都有欲望,人类就没有理由让乡村疲惫下去。 带着植物的欲望,重新在神的土地上开始劳动。
也带着植物的欲望,让马坊回到《诗经》里去。
沿着一个人石头一样的背脊
一把镰刀,在它离开/铁匠铺之后,必须有一块/裸在河滩里的石头,献出一身的粗糙/去磨砺它的每一天。我看见一滴清凉的水/沿着镰刀的刃口,反复引流/石头里的火焰。我还看见/一双有力的手,把它传递到/庄稼的身上。
我家的墙壁上,很整齐地挂着几把麦镰。
墙是它们长久的栖息之地。一年有十一个月,它们都被取掉镰刃,一身木质的镰头、镰把上,只能找到几个明亮的镰牙,是用铁打的。它们被挂在墙壁上,身体里没有一点动静,不想夏天,不想麦田,也不想手握它们的人。只接受空气中一些细腻的尘土的覆盖,在时间或亮光,企图侵蚀它们身上的木纹时,好有一些微薄的遮蔽。
能经常抬头,用目光看上它们一眼的,在这个陈年的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那时,我们经常坐在煤油灯下,剥着从地里收回来的玉米。这样的夜晚,我的身子就成了灯光的剪影,映照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里。我在成半夜延续的这种单调的劳动中,也有意移动自己的身子,心想父亲把麦镰挂得这么高,白天用手摸不到,趁着一家人聚在一块儿剥玉米,我就用我的影子摸。
麦镰,我特别喜欢麦镰的样子。
那些木匠们粗大的手,怎么把一把麦镰做得这么诱人?它小巧的镰头,修长的镰身,特别是镰头和镰身的衔接处,只有指头那么粗。我那时说不上它像什么,感觉在所有的农具中,就是麦镰的样子好看。现在想来,这些乡村里的小木匠,其实都是一些大匠。他们懂得割麦的辛苦,人在那样大的日头下,要把身子半卧在田野里,再把长得半人高的麦子揽进怀里,然后挥动手中的麦镰,一镰一镰地割下去。应对这样的劳动,没有一把好的农具是不行的。
应该有一个木匠的出现。
他借助于神力和想象,要造出第一把麦镰。
对于神的土地上的麦子,它像一个显得很神圣的图腾。
而看着一直穿行在乡间的木匠,我很怀念他们的祖辈,怎么用那么夸张的手法,设计出一把麦镰的每一个部位。他们懂不懂得劳动中的美学,我不知道,但他们一定懂得大自然,懂得大自然与人相处的某些玄奥。后来,我在观看一些世界著名雕塑家的作品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麦镰的造型。甚至在一些书里欣赏女人的身体时,也想起在马坊,至今还沿用着的麦镰。特别看着它最细长的部分,必然让我联想到许多舒展的东西。
在很多热心乡土文化人的眼里,以为麦镰这种农具,正在乡村里开始消失。他们或拍照片,或写文章,或建民间手工艺馆,把麦镰也摆进去。我倒没有这么想过。我以为把属于田野和农家墙壁上的麦镰,摆进这些人为的地方,有点矫情,有点对农业祭奠的意思。其实他们不懂,不懂得在大地的某一处,都有可能被麦子覆盖着,而且是永远的。比如在马坊,那些高岭山上的大块大块的坡地里,收割机是没有用的,这里只有用得上麦镰。比起大面积平整的土地,这样的地形在大地上随处可见。我们不可能改变大地的形状,也不可能改变生命,对农业最基本的依赖。
我从马坊走出来,对于这块土地,我有我的想法和担心。就说这一把麦镰吧,我在农村的时候,一到忙天,大人一边把麦镰从墙壁上往下取,一边念叨着一些很老的木匠的名字。一打听,全是很久以前的名木匠,都能做一手很好的麦镰。当时在村上有名的木匠卫卫爷、拐里娃、疯驴驴,不知是他们的多少代子孙。我能记起的,在一村的木匠中,卫卫爷的麦镰是做得最好的。现在呢,这些人大多都去世了,村上后来的木匠的手艺,特别是做麦镰的手艺如何,我不得而知。
这样操心做麦镰的木匠,我是想农业在大地上,要始终保持住它的一种诗意。一把精致的麦镰,一把好看的麦镰,无论是握在手里,还是挂在墙壁上,都能带给人一种劳动的激情。我在村上的时候,谁家的麦镰最好使唤,一村人是很清楚的,他们在村里的地位,是那些不讲究农具的人家,无法攀比的。和我们住一个院子的章娃大的家里,没有一把麦镰,夏天收麦,用的是平时斫柴割草的草镰。一家人葳在地里,速度慢不说,麦茬高低不平,像用犁犁了一遍。父亲很生气地说,割麦咋能像斫柴呢?多一半的麦根被带走了,也把地力带走了。
我在地里拾麦穗时,也注意看一律马耳形、寸半高的麦茬,真像一种神赐的图案,被锋利的麦镰刈割在大地上。等我知道了世界上的许多传奇后,我把这种景象,也叫作麦田里的“怪圈”。而它的制造者,是一把永远握在马坊人手里的麦镰。
写到这里,我的目光应该从麦镰的木质部分移开。
写一写那些磨镰的声音,才会使麦镰出现整体的生动。
我对麦镰的喜爱,勾画出马坊人自古及今,对于手里的农具的崇拜。我也因此对麦镰,存有一颗质朴的诗心。我这样写过:一把镰刀,在它离开铁匠铺之前,必须有一块裸在河滩的石头,献出一身的粗糙,去磨砺它的每一天。我看见一滴清涼的水,沿着镰刀的刃口,反复引流石头里的火焰。我还看见,一双有力的手,把它传递到庄稼的身上。
磨镰的声音,在什么时候响起来,都很动听。
蘸水的弭面石,在镰刃上来回移动着,会发出细密的沙沙声。
也传递出磨镰者的内心,在一年之中,有着怎样的愿景。
我的记忆里,住在门头的八爷,是一村最会磨镰的人。他家有一棵高过数丈的大榆树,把院子罩得很阴凉。一块磨镰的弭面石,就栽在大榆树的旁边。他是朝鲜的亲爷,由于我和朝鲜整天在一起,这个有着神树一样的院子,我是可以随时出进的。我叫大榆树是神树,因为在马坊人的拜物意识里,凡是长得超过想象中的树,都叫神树。八爷的个子很高,一年四季,裤腿都在半天里。别人磨镰,是用麦草枝试锋利,八爷把磨好的镰刃,直接放在头发里试。因此,我很注意他的头发,一直是灰白的,经常被镰刃试得长短不一。后来,他当兵的孙子,给他买了一件没挂面子的羊皮袄,除过最热的天,他一直穿着它。我的印象是,这个把镰刀磨得锋利的老人,最后活成村上一只最老的羊了。 有一年发白雨,雷在他家大榆树的身上,击出了一丈多长的裂口。好多年里,大榆树是带伤活着的。它没有死,它下面磨镰的声音,也没有死。村里人说,八爷的皮袄不挂面子,大榆树才没了皮。我却相信,那是上天把那个年代里,一村人藏在身上的伤,裸在这棵树上让我们看。
而让人倒下身子,也要操持着的磨镰的声音,总是在地头上响起。
一趟麦子割下来,不仅割麦子的人累了,割麦子的镰刃也累了。尽管割麦人会不讲究姿势地,跌坐或倒卧在地头上,但麦子一片片地黄过来,逼着他们赶紧把镰刃磨好后,再拾起身子,再扑进麦田里。
我多次看见过这样的场面。
后来,我也在这样的场面里出入,成了一个彻底记住它,并且在多年以后,回过头来复述它的角色。我想那时,田野里的阳光一定很多,麦穗上的风一定很少,我们身上的汗水,一定洇着扑来的轻尘。大地供收割者舒展一下身子和呼吸的地头,一定放着一个感觉清凉的水罐。在忙着收割的田野上,它是唯一的静物。紧靠它,应该立着几捆麦子。磨镰的声音,就从这些静物身边响起。我能看见水罐的罐耳、罐绳、罐里蓬着几根麦秆的水,就是看不清,那个低头磨镰的人的面部表情。
我以为,那才是田野的表情,麦子的表情,麦镰的表情。
它们被一块磨镰的石头,迎着阳光看见了。
我也以为,在一片倒下的麦子的根部,泥土应该最先触摸到,一块石头磨出的锋利。我也和许多收割者一样,我们抱扶麦子的手臂,有很多次被麦镰伤过。但有一次流血的过程是罕见的,我微闭着眼睛,透过云朵移过来的身影,突然看见遍地闪光的麦茬,让我的镰刀苍老,让我的田野苍老,也让我身上的太阳,在一天云朵的磨砺中,苍老下去。
但我后来觉得,我的手臂不是被麦镰伤过的。
它是被磨镰的石头伤过的。
被石头在镰刃上磨出的声音伤过的。
现在,我离村里那些做麦镰的木匠们,已经很远了,离村里那些让一把麦镰,苍老的麦田也很远了。但磨镰的声音,似乎离我越来越近,近到我开始认为,它绝不是一块从河滩里捡回来的弥面石,所能磨砺出来的。它是沿着一个人,石头一样的背脊,在他大步行走着的天地之间,很苍茫地响起来的。
当年在马坊,就应该有这种感觉的。
只是时间,把它一直封存在我的身体里。
而时间在今天,为什么把它突然打开,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家墙壁上那些挂得很整齐的麦镰,已经散落在我离开后的民间了。在磨镰的声音不会衰绝的乡村,它们被另一双手磨过之后,能否怀着一个人的心情,很美丽地扑进麦田里,我也不知道。
让土地收下神的粮食
这应该是季节/为劳动者,打开的一扇命门/只要有足够的种子,带着空气或雨水/浑身疼痛的泥土,就会让它们幸福地落下/就会有隐秘之手,分蘖出/一片疯长的植物/直至秋天,让土地收下/神的粮食。
我一直相信:大地上的粮食是神带来的。
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信仰。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礼物。
它是神在一些欢喜的季节里,先让土地彻底地松动自己的身子,再让足够的种子,带上呼吸了很久的阳光,或带上突然遭遇的风雨,顺着一群农夫有着一定体温的手指,落入土壤最隐秘的地方。当我们从疲惫的劳动中,幸福地缓过神来,猛然看到的种子,以另一种形态从身边的土壤里出世时,太阳或露水,已先于人的目光,抵达这些很新鲜的生命体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要风一把、雨一把地守候。
直到有一天,那些集体落入土壤的种子,在不同的根茎或叶脉上,被成熟地还原成更多的种子时,我们会平静地说:收下神的粮食。
这或许是粮食的平静。而多数沿用土地的肤色,开始在我们的胃里,大面积地散发阳光。这让我暗想,一个人可以知道得不多,但必须记住,来自我们身体里任何一个部位的力量,都是这些用颗粒聚集起来的粮食给予的。记住这一点,与记住我们的祖先一样重要,就像一卷发黄的老影像,对于一个村子里的一族人,必须在心上藏着或挂着,这是他们活人的一股脉气,一天也不能中断。
看着这些黄亮的谷物,被任何一位乡亲放在手上,都会心疼地揉搓几下,吹去带着土腥的壳,就香甜地在嘴里咀嚼起来时,我坚决地称呼这些谷子、糜子和豆子,一律是神的粮食。因为我在马坊的时候,粮食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生存。比如我一出生,就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浸洇在我的青少年时代,都是粮食的极度缺乏和紧张。现在想一下,我们那个年月的土地上,人都在干着些什么?而记着季节生长的庄稼,能够在它身下的土里,安然无恙吗?
看着一群在人民的土地上穷折腾的人,神能不迁怒于这样的疯狂吗?
我一直目睹过这样的场景:一把种子,在一群人忍住饥饿的眼睛里,放大着土地深藏在马坊,或它身后的那些力量。我也由此想到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并且想把这位画中的父亲,从川西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挪到我非常了解的马坊。我想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里的苦涩,他的双手,他的双手里的土碗,他的脸色,他的脸色里的贫穷,就是那个时代的全部造型和表情,甚至没有一点误差。但我要继续从这位父亲的茫然里,阅读那时的他,想过粮食是神给的吗?不用猜测,这位父亲应该想到了,只是他的嘴唇在土碗的磨砺之下,已经很笨拙了。他不会这样表达,他只知道一位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要小心地爱护粮食,要从它们处在幼苗时就开始爱护。
其实粮食在他们心里,就是一些能看得到的神。
我有时想,马坊人的许多信仰,存在于他们对粮食的理解和行为上。
在他们的心里,麦有麦的神,谷有谷的神,玉米有玉米的神。当它们依着季节生长的时候,比劳动还重要的事情,是要把这些神提前敬到。
我记得最感人的敬神活动,是正月三十了谷草。一捆捆在门窗缝里塞了半个月的谷草,连同从我们身上解下来,用五色布缝起来的财贝,一起放在头门口上烧。在乡村的年节里,这一个晚上最牵动人心。随着一村燎着的谷草,我们肩扛着一种在地里打土块的农具,一家一家地在燃烧过的谷草上砸。按村上老人的说法,第一次砸下去,看今年的麦花,第二次砸下去,看今年的谷花,第三次砸下去,看今年的玉米花。这就是说,在神给予这块土地上的众多粮食中,这几样最重要,而我们在每家门口的谷草堆上,至少要为着些粮食砸三下。这样的夜晚里,一村人没有了远近之分,也不记过去的仇恨了,都想在麥花、谷花、玉米花的飞溅中,让有着农事经验的老人们,很准确地判断一年的收成。 一句话,神在今年里,要给这个村子多少粮食?
一些女人,还要从谷草的灰烬里,拣一些燃烧过的财贝出来,抹她怀里孩子的手脸和胸背。看着许多孩子很黑的脸,我想我小的时候,也是在这样很温暖的乡村巫风里,一年年长大的。
马坊人最心疼麦子,认为这是土地生长出来的最好吃的粮食。他们对麦子的敬重,远远超过其他粮食。比如每年新麦一上场,每家每户都要炸油饼,以敬麦神。我家所在的四队,在木张村北边的红沟子,有一个山庄,种着数百亩麦子。在彦英当队长的时候,不像其他五个队里,麦收时在村上炸油饼,我们队把这种祭麦神的仪式,都放在这个山庄上。现在想来,祭麦神的实质意义,就是给已经累得没有了人样的社员们,改善一次生活。为了吃一次油饼,一队上的男女,都在红沟子的麦地里,弯腰挥舞着镰刀。我那时也挤在这些人群里,心里很少有麦子以外的想法。至于我看到的一村人,衣衫破旧地收割麦子的哀相,可能是今天才想到的,也许是对劳动者的一种误读,甚至是伤害。尽管我和他们处在同一块土地上,但我的最后离开,使我过早地忘记了,土地也有土地的快乐.
但有一点是对的,就是他们表情简单的脸上,一直保存着对种子的信任。
在许多人家里,种子是被装在粗布的口袋里,放在很热的炕角上,和人一起等着播种的季节的降临。在五黄六月,就是全部吃着野菜,也不能动一粒种子。记得天存当书记的年月,村上爱开批斗会。至于把四类分子耿寿昌、耿寿德弟兄俩拉出来再批斗,一村人都觉得与自己无关。天存嘴对着麦克风的声音再大,男社员照样吸烟打盹,女社员照样纳鞋赶活。但谁要是把队上的粮食,特别是做种子的粮食偷了,一村人还是会愤怒的。
有一年,我在村上当会计,一个叫狗蛋的社员,在二队的山庄铧角的一大片谷地里,偷了两老笼谷穗,书记天存让他担着谷子在邻村游街。几天时间里,我是早上送去介绍信,晚上再收回介绍信,以落实他游了几个村子。我知道他力气大,以为他能从那么远的山里,走夜路把谷子偷回来,这白天游街的事,不会有多累。其实我错了,那是一个人仅有的一点尊严,让他从心里累了。现在,我不能简单地指责他们,因为谁都知道,饥饿是最难忍的事情。
因此我说,在这块以粮食养生的土地上,不管发生着什么,写在农历上的季节,都会为劳动者打开一扇命门。只要有足够的种子,带着空气或雨水,浑身疼痛的泥土,就会让它们幸福地落下。就会有隐秘之手,分蘖出一片疯长的植物,直至秋天,让土地收下神的粮食。
我的记忆里,也始终站着一群手捧种子的人。这不是凡高的《播种者》的感染,是季节的呼唤,也是神的呼唤,马坊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点种下他们的生活。从乡村里走出来,我知道一颗玉米,或一株谷子,我只要伸手,就能触摸到他们的呼吸,最终通向哪里?
我也知道他们给粮食,集体发下过一句誓言:一生在泥土里只活一次!
这是对神的誓言。而看着他们,继续从土地上收下神的粮食,我想提醒他们以后的人,要记住他们曾经饥饿的目光,要知道从心底里,开始一种对于粮食的歌颂。
一地白色的花向我扑上来
我说一万朵/荞麦,像一万张好看的脸/开在马坊的山坡上,让一个人望乡的目光/发出瓷的光芒。我握过牧羊鞭的手/摸着荞麦,想天上的云朵/如何降落在山坡上?而一万只/吃草的羊/也在我的文字里/像一万朵移动的云。
我在清贫的乡村生活中,始终保持着对荞麦的一种热爱。
一大片清亮地站在坡地上的荞麦,多像我在有着许多幻灭的乡村里,遇到的一位必须牢记一辈子的村姑。那个时候,我是浪费着一个乡村男孩可以忽略的青春期,在时刻显示出华丽的荞麦地里,消磨着一些时光。
我说荞麦地是华丽的,是因为我在生活最暗淡的年月里,从这里看到了土地上的一些光泽。我也由此懂得了土地是有语言的,它是用万物的具体生长,在和人类说着温暖心肠的话。而它的生长在坡地里的荞麦,就是土地在显得十分单调的季节里,带给乡土世界的一些亮色。因此,我从马坊走出来,我的多有饥饿感的胃里,可能没有装下它的多少粮食,但我的显得明亮的眼睛里,始终被它的色彩饱和着。
我也由此知道,大地上色彩最浓的地方,往往是人很稀少的地方。
这就是大自然,体现在土地上的哲学思想。
想想我在马坊,很多时候也是把荞麦,当作一种不可忽视的植物观赏着。从它顶破地面的那一天起,我就以对待花草的心情,直面它在大地上的各种各样的姿态。它不是悠闲的一种,也不是守顽的一种,它在阳光、雨水和时间的作合之中,不断变换自己富贵或清贫的模样。我在早年的一篇文章里,曾经用很细腻的文字,描摹了它在不同的生长期里,色彩的一系列惊人的变化。我像一个研究植物学的人,突然发现了它身上演变出来的这些秘密,激动地唤它三色荞麦。
在它的所有名字之外,这个名字是我起的。
我想在马坊,荞麦是最能触动内心的一种植物。只要一个人的情感发育正常,不管他有没有乡土生活的经验,面对这种扑面而来的植物,一定会有所感动的。我在这里的原野上,经常是背负着另一种物体,一个人长时间地行路。比如我在东北方向的常宁上中学时,周末回到家里,要背着几十斤玉米或麸子,到西南方向的监军镇去卖,然后换回盐和辣子。在这来去几十里的山路上,我的体力,每时每刻都在我的身上下沉。我有过这样的经验,很累地爬上一道沟坡,一抹脸上的汗水,要连人和口袋一起倒地时,一片开得热烈的荞麦花,很突然地就出现在我的身边。它直入肌肤的清香,激灵着我的每一根快要麻木的神经,让开始下沉的体力,彻底改变着方向。
几十年后,我还能记住,在仇家沟、霍家咀、司家捻、固室村、封侯岭,都有这样的荞麦地,陪着我在山路上负重行走。
村上放羊的人,知道从洞子沟里上来的羊群,呼叫着往开花的荞麦地里跑。
村上犁地的人,知道從南咀梢里下了套的牛,抵着头往开花的荞麦地里钻。 我也知道,那匹栗色的马,许多时候是被开花的荞麦包围着。
因此,我在写给马坊的诗句里,是这样说荞麦这种植物的:“一万朵荞麦的/白色的花,开在山坡的腰身上/晃得村庄,在一群人的心里/幸福地喊疼”。我以为这样的写法很真实,没有过多的夸张。如果有人不相信,就等着荞麦开花的时候,跟我到马坊走一走,把一个人淹没在满山架岭的荞麦地里,看你的腰身晃不晃?看你在心里,除过幸福地喊疼,还会喊什么?
我甚至想得出,这一万朵荞麦,像一万张好看的脸,开在马坊的山坡上,让一个人望乡的目光,发出瓷的光芒。其实,我当年在村里放羊时,坐在荞麦地边上,经常是看得眼睛发瓷的。我想那些荞麦,就像从路口上走过来的村姑,她们迎风扭动的腰身,飘过去再远,也还在我的视野里。
至于我从植物的感觉里退出来,恢复荞麦的本性,把它当成一种重要的粮食,则是在每年的年关。我的印象里,只要过了腊八,年气就一天天地逼上门了。和所有农民一样,我们一年的劳累奔波,盼着能在大年里,把身子歇下来,也能吃上几顿好饭。
一村人认为的好饭,就是麦子磨成的白面蒸的馍、擀的面、炸的油饼。
然而,那时的土地,能给予我们的麦子,实在是少得可怜。
怎么办呢?像我母亲一样的女人们,就想起了荞麦这种杂粮。
腊月二十三后,房檐上的冰柱挂得有几尺长,我看见母亲从早上开始,就在一个很大的瓦盆里和面。这样的动作,要持续上一天,才能让荞面变得很筋,从空中撒下来,是一道黏稠的浆线。晚上天一黑,母亲就弯腰在锅台上,一手握着木勺,一手握着一个像月牙的摊面板。一勺面浆倒进锅里,滋的一声,摊面板在母亲手里三抹两抹,一张纸一样的煎饼,就覆盖在黑铁锅的底上,再翻动一次,荞麦独特的气味就飘起来了。
我是坐在灶禾里,把白净的麦草续进燃烧着的锅洞里。
这样的夜晚,往往飘着雪花。
我几次走到院子里,看着从门缝里挤出的火光和香气,以为这个晚上,我家的院子里最温暖。我后来对乡村的那些记忆,也是被这样的夜晚串联起来的。这样摊着煎饼,直至鸡叫,母亲还在忙活着。
接下来,要几张一块折叠起来,要压在一块大石头下,要一刀一刀地切细。
这都是母亲要干的活。
令我感恩不尽的,是荞麦在以它的色彩温暖过大地之后,又以它超越麦子的气味,温暖着一村人的胃。至于现在,城里人把荞麦称绿色食品,大袋小袋地从乡下买,这让我很高兴。接着想,乡下人是用它填饱肚子的,而城里人呢,是借此调换口味的。一样的粮食,在不同的胃里,却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这不免让我心情复杂起来。
想到最后,觉得粮食的本质,还是在乡下体现着。
由一万朵荞麦的花,到一万颗荞麦的籽,再到一万张荞麦的饼,我的清贫的乡村,活在荞麦仅有的温暖里,能不幸福地喊疼吗?当然,以我在马坊的体悟,这样的幸福是很深的,这样的疼也是很深的。
写到这里,我想知道,这一万朵荞麦的花,染过我以后的村民们的目光后,会种下一地怎样的激动?天上人间,收缩在舞蹈着的山坡上,我还想聆听庄稼,在今天又是怎样幸福地喊疼?而真正回到马坊,看着一阵吹开村庄衣襟的风,带着荞麦漫上山坡的姿势,不管我对这里爱也罢,恨也罢,我都没有理由,拒绝一地白色的花,向我扑上来。
我要依着一个人,剪下它好看的样子。
米香飘浮在一个村子上空
我要向他祭献/左右胸腔的肋骨,我要用腰/完整地保存好乡村的胃。而吃着粮食长大/我藏下米香的心里,刻着一幅/有关收种的年画:雨水向土地低语/土地向种子低语。而手握/饥饿的种子,他用一生/向神低语。
有一本书,我还没来得及打开,就闻到了它散发的米香。
这是乡村的味道。更确切地说,它像我所知道的马坊的味道。
这本书就叫《米香》,它的作者是处在西北的高处写它的。我以为,生活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上,一个人能够闻到的,是真正的乡村的味道。我这里不说他的名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挑选的这两个汉字,让我有了从味觉上,重新进入乡村的可能。
在我看来,生长在北方的粮食中,谷子是一种最经典的植物。它带给我们的欲望,是多层次的。它立在田野上的姿态,它裹在身体上的色彩,它藏在米粒里的香味,使它成为庄稼中的王者。在很多时候,走过田野的人,都说闻到了田野的气息。我想那是庄稼在生长的过程中,共同绽放出来的,那是一种带有浓烈的草色的气息。它弥漫过来的时候,能让我们感觉到某一种庄稼,已经成熟到了什么程度。根据这些气息,一个农人会判断着,哪一天该手搭镰刀割麦子了?哪一天该挥舞镢头挖玉米秆了?哪一天该贴着地皮斫谷子了?而我说的米香,它不在田野上空漂浮,它是从村子里,准确说是从每一家的大铁锅里,或每一个人的粗瓷大老碗里,悠闲地漂浮出来的。
我在马坊的田野里,跟着大人斫过谷子。和其他劳动一样,这是一种很伤身体的农活。谷穗的沉重,谷秆的粗硬,谷叶的凌风,镰刀必须是锋利的,手劲必须是有力的,怀抱必须是宽大的。一个会斫谷子的人,他走在哪一条土路上,气宇都是轩昂的。这样粗砺的劳动,是会伤着他的身子的,但同时会在书一样厚重的土地上,放大他的自豪和喜悦。
与累死累活地斫谷子不同,当黄灿灿的谷子,一捆一捆地堆到乡村的场院里,农业自此,会开始放慢节奏,显出它还有悠扬舒展的一面。
这应该是从钎谷穗开始。
这也应该是一群女人的活路。
这样的劳动场面,我已经在别处叙述过。现在想说的是,我从这里感觉到农业的温穆,就是人对庄稼最初的低语。这也是我理解的农业的精神,它一直藏在一棵庄稼、一粒种子的身上。那时,我看着黄灿灿的谷穗,被女人们捧在离眼睛、鼻子和嘴巴最近的地方,一只一只地釬着。在这仅有的空间里,是一束阳光的温暖,反射出我在心中暗藏了很久的一个词语:低语。 是的,农业中的许多个细节,都可以用这个词语来表述。
我们要知道,这些钎谷穗的女人们的心里,是很不一样的。大悲,大喜,她们都有过。我看见好多女人,一边很快地钎着谷穗,一边很快地说着心事,眼角的泪珠,是顾不上抹一把的。比如狗娃的母亲,经历了儿子淹死的大难,还得到场院里钎谷穗。这就是农村人的苦处,面对再大的灾难,你不能躺下来,你得自己站着,特别是劳动,再有难处也不能耽搁一天一晌。我看她坐在谷子旁,反复说着养活狗娃的不容易。那些十几年前的细枝末节,说得那样仔细,像烂在心里的一本流水账。
我也明白,更多的时候她是说给自己听的。
没有这种对着谷子的低语,她的心真的要死了。
我觉得人与谷子之间的事情,能用低语来表述的,还有一个场面:碾米。
一般从深秋开始,在村子的一个很避风的角落里,闲置了很久的碾子,就响起了亲切的碾米声。这个场景,在谷子由种子变成小米的全过程中,是极其短暂的。可能是一个下午,一家人都忙在一块石头打制的碾子旁,太阳一圈圈地掉着,碾子一圈圈地转着,谷壳一圈圈地褪着,直至一斗黄亮的小米,倒进白布缝的口袋里,才想在碾米的时光里,这一家人对着铺在碾台上的谷子,都说了些什么呢?
至此,可以说谷子在野外,完成了阳光、雨水对它的塑造,加上村中那个石碾子的碾压,一把小米,就可以在第二天的村子里,飘出很暖胃的气息了。
这就是我说的米香。一个冬天里,它都弥漫在村子的上空。
尽管这一年的冬天,可能因了罕见的北风,因了罕见的大雪,因了罕见的寒冷,而变得十分漫长,只要有浓浓的米香,从每一家的屋子里飘出来,一村人的心里也就不慌了。其实,各种粮食的气息,一年四季都浸洇着我们的村子,但要闻到粮食的最浓的气息,还是在冬天。
因为冬天的马坊,小米是每天的主要饭食。
写到这里,我想我说过,人是在神的土地上活着。也就很想问自己:
这些最初的低语里,有多少是对神的敬意?
我一直記着,在我们村的西边,遮蔽在庄稼地里,有一孔很浅的土窑,窑里塑着一尊神,村里人叫他爷像。
就是那个在我挖草时,会被突然撞见的地方,还是很有讲究的。它证实着活在村里的人,对神完全有着自己的理解。比如,人不能随便看见神,必须是心里有诉求了,才会走到神跟前去,这样,安顿神的地方就要隐秘一些。村西这条胡同,北边的土崖下,延伸着一块庄稼地,正好做自然的屏障,紧挨南边的土崖下,有一条通到沟里去的小路,村里人就把爷像塑在这里了。可以说,神在我们村里,是隔着一块庄稼地,与人紧邻着的,在每一天很长的时光里,都能相互注目着。我的记忆里,村里人预感到有一些要避的灾事,就会来这里跪上一会儿,自己嘱咐几句,再起身摸着一溜庄稼走出来。
这些人的心里很淳朴。这样做了,就等于诉求给神了。至于最后,灾难躲过躲不过,他们都能坦然接受,心里不会有太多的不安。因为他们觉着,这是神知道了的事情,或许神就是这样安排的。
我说的这样的低语,一生最多地体现在一个农民的身上,恐怕还是在劳动的过程中,随时抬起头来,对着一棵庄稼说上几句话。因此,我一走进父母劳动过的庄稼地里,心里的冲动和愧疚,就像庄稼一样,疯长是必然的。有时会瓷瓷地用目光,一个上午地盯住一片谷子,不想说一句话。
我就是掏出一副心肠,又能说什么呢?
比起他们活着的时候,人心还很净吗?
但我还是要说,在马坊的田野上,我也藏下过一些东西。那是我对这块土地的低语,它很像我在那个时候,手握一把刻刀,面对一块纹路鲜活的木版,在心上反复刻下的一幅年画。那是播种者对神的崇拜,是我对播种者的崇拜,还有落日下,细碎地穿过手指的风,把一村人对种子的祈祷,带进泥土。我的脚步里,也有了从身后,追赶一个人的欲望。
我记得在一张破旧的麻纸上,用一根半截铅笔这么写过:我要向他祭献,左右胸腔的肋骨,我要用腰,完整地保存好乡村的胃。而吃着粮食长大,我藏下米香的心里,刻着一幅有关收种的年画:雨水向土地低语,土地向种子低语。而手握饥饿的种子,他用一生向神低语。
现在想到低语这个词,也就想到这几句话。
我把它引到文章里,应该是很好的。也能透露出那时的乡村,贫穷是贫穷,充盈在乡亲们的生活中,还是很有一些神性的。我不能说,这就是一种诗意的栖居,但可以说人与大自然,起码在那时还是呼应着的。
而一片米香,应该还飘浮在一个村子的上空。
因此我想,最初的低语,或许是天空把一盏灯,放在大地的边缘。
一片饥饿的天空下还有温暖
一定要像我,低着头抱扶/一坡玉米那样/亲亲槐花,然后从扑面的气息上/领受一座村庄,挣扎在山坡上的一段伤势/也领受羊群,凭什么活着/凭什么,山坡从瘠薄的身体里/为我们生长粮食?也为我们/生长尊严。
我是一个过于关注细节的人。我想在我的这部零散的马坊书里,把多年藏在心头的,那些有关这块土地上的一些细节,尽可能地用文字再现出来,算是我在土地一样的纸张上,为自己种出的一些粮食。
也可以这么说,有关这里的诸多细节,已在我的心头埋得太久了,必须尽快地用一种方式,把它钩陈出来。否则,它会在时间的灰里,被一一埋没的。到那时,再要找寻它的一些残片,我怀疑我的感觉,会不会还留守在这块土地上。
按说,我与它是一生通着血脉的。
但时间会磨损着一切。我不能等它把这些细节都磨损了,再用粗糙的文字去修补。我告诉自己,这双为马坊而敲击着键盘的手,必须要有握着镰刀,在田野上割麦子的感觉,也一定要让刺扎过我的皮肤的麦芒,在文字里闪光。
事实上,由于黄土率直的冲积,马坊自北向南缓缓地降落下来的塬面,造成这里更多的农事活动,都是在山坡上进行的。而山坡带给我的直觉,会让人在一个需要低头、弯腰、抬腿的地理中,把身子和呼吸一起往上提升。这种活人的状态,付出远远超过平原上的人。因此,生活的沉重感,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我在马坊注意过,活在这里的男人,许多过了五十岁,不是腰驮了,就是腿弯了。他们走路的样子,始终是一种爬坡的样子,也是一种很难看的样子。如果回到村上,见了少年的玩伴,有被生活折磨成这个样子的,我还没有彻底忘掉他们的心里,一定有些不好受。 因此,我很想看见他们,又怕这种看见,疏远着我们的过去。
过去,我在马坊缓慢地成长着。
一个人对最初的成长,在心里怀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沉重的。
因为在这里,一切对于我都是特别地不容易。比如一直在胃里,很少有过饱满的粮食就不说了,像一块比土布鲜亮一些的洋布,要买上一块做褂子,也是很难为母亲的事情。我在上中学时,心里一直想着能拥有一双雨鞋,和一把油纸伞,可是没有,直到十五岁上也没有。
那个时候的少年,身影更多的是在山坡上晃动的。我熟悉的山坡,一处是村南的营里沟,是我们斫柴挖药的地方。一个很长的夏天里,我们都下到沟底,然后沿着一块坡地,干着每天要干的活。我们忍着饥渴,长时间把自己埋没在山坡上,忘记了头顶,有一大块盘旋着的乌云。遇到这样的天气,对面坡上的放羊人,就会急喊我们的名字,说白雨快要来了。等我们背着柴捆爬上坡,果然一场白雨,打得眼睛也睁不开。第二天再下到沟里,看见我们白雨前斫柴的地方,已被洪水冲垮了,身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转回身,那个喊过我们的放羊人,还在山坡上放着羊。
一处是村北的高岭山,是我们打洋槐树花的地方。
去高岭山,可以说是上到了马坊的最高处,要看多远有多远。一些看不到的地方,还可以爬到树上去看。我是被住在西胡同的朝鲜领着,一路背着笼,扛着铁钩,走上高岭山的。至于在这块坡状的山梁上,一天能打多少洋槐树花,在那时是很重要的。要知道,这是在马坊的麦收前,一种不是农事的农事,很多人家,所剩的粮食应该不多了,要靠这些开得白嫩的花,把口糊到新麦上场。
现在觉得重要的,是饥饿之外的另一种沉重。
“我的头低着,思想却在飞翔。”我想那时候,要是能有人指点我,去读西班牙诗人洛尔珈的这句诗,我困顿地坐在高岭山上,所能想到的,一定比我看见的还要远。其实,我那时已经坐在山坡上,开始一种模糊的想象了。我后来提到高岭山,能想到云朵在山坡上大块地落着,能想到云朵一样的羊群,也像从天空赶赴着大地上的清贫,这都是那些雪白的洋槐树花,给我的感觉太强烈了。
在高岭山上栽种洋槐树,是从一个叫张德钧的人手上开始的。
我第一次看见他,是在马坊村的老戏台上,一个公社的人开批斗会。站在台上被批斗的,有社长田帮昌、李玉瑞、张得钧等公社里的干部。我那时十一二岁,跑去是完全看热闹的。挤在台子口上想不明白,批斗者凶狠地推搡着田帮昌、李玉瑞,却给最年轻的张德钧,放了一把椅子,让他一个人坐下来。现在想,这块水土在马坊人身上培育出来的善,在任何年月里,都是他们的主要品质。他们能在“文革”中这样善待一个被批斗者,是因为他们记着,这个人让他们光秃秃的山坡上,有了绿腰带一样的洋槐树林。也让马坊人在贫穷的年月里,还有一把开在树上的碎花,可以用来填充饥饿着的胃。
我一直记着这个细节。
但在马坊的山坡上,不完全是这样。
后来,我在永寿中学教书时,张德钧是永寿县的县长。他的读高中的孩子,正好在我的班上。想起他当年对马坊人的功德,我对他的孩子,就多了一些关注。这些是他不知道的。再后来,听说他到咸阳市当林业局局长,直至退休。
我的感慨是:一个在最荒凉的时代里,心里也装满着绿色的人。
我要写清的是,我一直记着他,并且是他孩子的老师。但他至今不会知道,在他走过的土地上,有一个人正从不安的心里,掏出一些情感的文字,想记下一些东西。他更不会知道,这是一个地道的马坊人。
这样写着,越发领受出山坡,埋在我的心里的沉重。况且,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数十年过去了,时间在这里磨损了多少人事,就是不磨损我的这些记忆。它会在某一个我不在意的状态下,突然像一把麦芒,把我的心刺疼。像要我一生清醒地知道,我在小时候,是用伸向庄稼的手,在山坡上坐下触摸乡村的。我现在才意识到:
一朵云的棉花,那时就告诉我,一片饥饿的天空下,还有温暖。
一群羊的棉花,那时也告诉我,一块饥饿的泥土上,亦有温暖。
山坡上,我从赶路的云朵下,除了打下的洋槐树花,还拾到了什么?
现在,这些帮我们度过饥饿的山坡上,有了一个叫槐花节的节日。
看到被山水,遮蔽得这么遥远的地方,突然吸引了城里人的目光,还有他们富贵的胃,我的心里,不会全是喜悦。我想外面的人,他们是奔槐花来的,是奔槐花的蜜来的,至于马坊负在我们身上的沉重,与他们没有关系,也不应该拿给他们来体验。
但我这样想,在不刺疼他们游兴的情况下,领受一点沉重,对他们真心地热爱这里,是有益处的。因此我祈求来马坊的人,一定要像我,低着头抱扶一坡玉米那样,亲亲槐花。然后从扑面的气息上,领受一座村庄,挣扎在山坡上的一段伤逝。
也领受羊群,凭什么活着?
凭什么,山坡从瘠薄的身体里,为我们生长粮食?
也为我们生长尊严?
我想,如果有一天闲着回到马坊,一定要叫上朝鲜。我也打听到,他的日子过得很一般,也经历过几件伤心的事,头发有多一半都灰白了。是的,一定要叫上他。我们什么也不要,只要自己的两条腿,再一次从村子的北面走。
还是背着一个笼走。
还是扛着一个铁钩走。
走到高岭山上,我们先问一问当年打过槐花的那些树,身上还有疼感吗?这些话,朝鲜是不会去问的,只能我在心底里,孤独地问上一句。然后看他,在一大片洋槐树的林子里,低着头走路。`
从一道大地的伤口里爬出来
我的呼吸,因此而急促/因此背叛,我还剩余的青春/向一些苍茫的事物,弯下幸福以外/不知道喊疼的身子。有谁會从一块残存着/谷物的岩画上,寻找生活/或它的遗迹?马坊沟/我伤痕累累的身体里,日夜/轻拂着你的叹息。
走在马坊的大小沟里,我会悲凉地想起两个词:伤口、绳子。 我被这块土地牵挂着的心里,一直像装满了别人的一些隐痛?也使那双看惯了庄稼的目光,每次靠近一些陈年里的旧影,都有一种被刺疼的感觉。其实,当我把自己的身子,完全埋没在这些沟里,让它在大地的最底层上,寻找一个人的过去时,才发现那些沉淀在心里的隐痛,不可能是别人的。
因此我说,沟是一道大地的伤口,至今还缠绕在我的身后。
沟里细瘦地流着绳子一样的水声,还在勒索着我的记忆。
沟也是马坊的一种特有的地理形态。这么说吧,一个正在黄土堆积的塬面上行走着的人,他已看到不远处有一座村庄,一棵树木,或一群劳动着的人,他只需再穿过一块庄稼地,就可以把自己置身其中了。他的步伐,可能加快了许多。他想在一个预设的时辰里,进入他要歇脚的地方。
他没有想到的是:脚下的土地怎么就闪开了呢?
一道大地的裂缝一样的沟,突然延缓着他的行程。
面对这样的地理,他必须沿着一面很陡的坡走下去,穿过一条细瘦的水,再沿着另一面更陡的坡爬上去。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背有时是贴着后面的坡,而脸却时不时贴着前面的坡。他要抬头的话,不是被眼前的悬崖挡着,就是被头顶的天空压着。他的胸腔里应该有一种很闷的感觉,也尝到了呼吸的困难。他的心如果再细一点,会发现阳光跌落在这样的沟里,是没有一丝声息的。还有那么大的一群羊,散落在草叶稀薄的坡上,也是没有声息的。
一个人走在沟里,能有多少声息呢?
死寂一样的沉重,是沟带给人的全部感觉。
这样的沟,我是爬了十几年的。有时一个人行走在沟底里,专注地盯着一只大雁,看他盘旋到沟顶上,我能爬多长的坡?偶尔看见它挣落的一根羽毛,从我的眼前飘过去,想它一定会落在那个半坡上,等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去,它却落在沟底的流水边。突然在那里坐下来,身上的力气,早已顺着这坡滑落完了。再不想抬头,也不想看那掉了一根羽毛的大雁。低头的一瞬间,再看这太熟悉的沟,怎么就像很厚的黄土,被风和雨水饕餮之后,剩下的大地的骨架。
有時也想这些沟,应该是大地的血管,纵横在马坊的塬面上。
要用心数的话,这里有郭门沟、仇家沟、上来沟、木张沟、高刘沟、西何沟、延府沟、马坊沟、东张沟、桥张沟、西张沟,这是跟村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沟。我们村的西边的洞子沟,是因人和羊上下时,要从一个窄小、陡立的洞子里过,村人就这么叫它的。我每次斫完柴,最头疼的就是背着或担着湿重的柴捆,要从这里爬上来。我身上的许多韧性和耐力,可能都是这个坡给我的。现在想,它就是大雨天里,一面山坡上的水要走的路。
我对洞子沟有这么深的记忆,还因了它的木勺一样的形状。我知道它的来路,是从高岭山中间的某一个深渠里起步的,沿着南北直通的桥张沟、东张沟、马坊沟,最后汇入仇家沟。它对一路的许多村庄,是不屑看上一眼的,唯独到了我们村的西边,把它的腹部夸张地凸出来,给这个人口最多的村子,留下一个收集阳光、雨水和细风的大草坡。我说过,我和一个叫旺旺的人,在这个大草坡上放过羊,我的许多有关乡村的故事,都是在这里获得的。我想那时,一坡的青草温暖着羊的眼睛、嘴唇和肠胃,旺旺的故事,也温暖着我的青春期,田园里已经不多的诗意,我还是得到过一些。
我从此知道,沟在这里的方向,就是水在这里的方向。
也是人和村庄,在这里的方向。
而我能说沟是一道大地的伤口,不只实指它的地理形状。我与沟的磨难和遭遇,使我一见到它,呼吸就急促起来,头皮也会发麻,手指一下子僵硬,不知道它们还是我身体上一些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我的手,这双在沟的陡坡处,扒扣过悬崖,留下许多印痕的手,不知道往哪里放。
我说的是马坊沟。这是进出马坊的一道大沟,它应该从槐山的某一个悬崖下断裂出来,朝着五风山的方向,斜穿过马坊的南塬。这条沟留给我的许多好处,比如我在它有着一座简易桥的下游,挖过甜草,挖过黄芪,挖过柴胡,也在它没膝的水里,拔过水芹菜。它的北坡上的桑叶,是那么嫩绿和肥厚,我家的那些结出白花花的茧的蚕,就是吃着它长大的。这些我本来要记一辈子的好处,都因一次突然的车祸,被记忆删除了。车祸是在桥上出的,受着致命的伤的妻子,休克的女儿,双手骨折的我,一家人零落在一片水草上,成了一条沟里最伤残的场面。等我和女儿活着离开这里时,我对这条沟的情感,已冷却到冰点。
后来每过这条沟,我都是闭上眼睛。
不想看这座简易的桥,不想看桥下的流水,也不想看水边的草木。
我们一家的悲伤,被桥和草木,还留在这里吗?
而桥下的流水,又把我们的悲哀,带到哪里去了?
再后来过这条沟,我就尽量想多看上一眼。因为时间在磨损一切的时候,也告诉我有些东西,是磨损不了的。我想,我的逝去的亲人的魂,一定还在这条沟里飘荡着。如果她真的能看见我,我就要给她一些机会,以弥补时间,在我们之间永恒的停止。
我的细腻的目光,活在这里的草木,以及活在草木之间的风,应该看见了。
有一次从马坊回来,决心让这条在心里暗淡了多年的沟,出现在我的文字里,就不顾一切地对这条有着生死之约的沟,大声地说了许多话:我不躲避,你在某一个忌日里大声地责问:想从这里带走亲人的亡灵?真的不知道,想至死心存她的恩情,要拥有怎样的怀抱?马坊沟,她在你不会断流的水边,坐着或站着,都会从头发里,梳一些丝绸一样的声音出来,问候我们的女儿。
说出这些封存了多年的话,我的心里要好受一些。
马坊沟再次出现在我的目光里,也可能是另一个模样。
这都是我一个人的情感。我也问自己:真的能从这里带走什么吗?事实上,不管我怎么看这些沟,它对于这块土地,以及对于这块土地上的人,永远都是一个很复杂的存在。
我有时想,一个人能用很长的时间磨砺自己,就是想从一道大地的伤口里爬出来,尤其是我。现在回头再想,我能把自己磨砺成什么?我能从伤口里爬出来吗?确切地说,这道大地的伤口,已被时间更深地移植到我的身体里。我从此知道,一个人身体里的疼,可能就是大地的疼。它被谁添加在我的身体里?这是不需要去追问的。而它的反复地出现,神秘地告诉我与一个地方的牵连,是怎么也剪不断的。
那就好好地在心里,护养着马坊的伤口。
这是我一个人的时候,说给自己听的话。
责任编辑:刘羿群
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我也用刨过/土豆的粗指,叩着/铁冷的门环。
土豆一直在地下行走着。
这是我把生长在马坊的农作物细数了一遍之后,发现的不多的把子实埋在土里的植物之一。这里的主要庄稼像小麦、玉米、谷子、高粱,不是把子实顶在头顶,就是把子实挂在腰间,像土豆这样被埋在土里,直到成熟了才刨出来,还真不多。
而土豆这个名字,是我后来在城里学到的,再说高雅点,是我在凡高的画里读到的。真正生活在马坊的人,却一直用洋芋来称呼这种植物。就像他们在许多日常用品前面爱加上“洋”字一样,以区分这些东西绝对是外来的,至少不是他们手工制作的。但在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前面加这个字,在那時也只有土豆了。
我能突然想出这样一句话,说土豆一直在地下行走着,还因为我所看见的土豆,大多都在一些坡地、硷边、渠旁野种着,偶尔走进平整的大田里,也是作为一种陪衬物,被套种在玉米地里。面对玉米高大的身躯,这种蔓状的植物,只能匍匐在地上,也只能把拳头大小的子实,很低调地放在泥土的里面,等到有一天,让手握锄头的农民,刨出一地的惊喜。
土豆的这种低调的生长方式,造成我从它们身边反复走过时,也不会注意开在叶间的花朵。现在回想一下我的乡居生活,知道小麦、谷子、高粱吐穗的过程,也就是扬花的过程。知道玉米的花是挂在棒子头上的缨子,随着玉米颗粒的饱满成熟,缨子会慢慢干去,但不会脱落。知道油菜、荞麦的花朵,在所有的庄稼中开得最绚烂,也最繁盛。
土豆的花呢?我说不出来。
印象里,整个是一团裸在地面上的绿蔓。
我要写一写土豆,这不仅与饥饿有关,它使我更多地从一种植物的身上,领略到了农民的真实身份。我一直思索:他们在土地上生存着,想要看清楚他们的肤色、面目和内心,只要看清楚一颗土豆的肤色、面目和内心就够了。而他们身上的气味,散发在村庄里,就是土豆的气味,就是乡村的气味。甚至要想清楚日子到底像什么的问题,先想清楚一颗土豆就够了。
我说土豆与饥饿有关,是在所有遇到的年馑中,一村人靠着土豆活了下来。这种不择土地、不择肥力、不择雨水的耐旱植物,沿着满身的芽子切成块,撒上一把草木灰,顺手埋进土里,生长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也可能是土豆的身上,带着太多的饥饿的痕迹,在躲过那些年馑之后,一村人再很少种土豆了。我的记忆中,这种植物当时在马坊的生长线,至少是在木张沟以北。因为和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的章娃大,他家是从韩家山迁回来的。那时在西村这一块,只有他家时不时从韩家山背回来一些土豆。我能吃到的极其有限的土豆,都是他家的,也就自然把土豆,归位为在山里生长的植物,是山里人家的一种粮食。
真正在村子里看到土豆丰收,是天存当书记时,村南村北的玉米地里,套种满了土豆。那时我也从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劳动。深秋时节,在村南的每一块地头上,看着堆得小山一样的土豆,我第一次感到它从泥土里,饱满地带给我劳动的温暖。
这样的温暖,风不会吹去,神也不会抹去。
这样的温暖,一度鼓励着我,在这里热爱下去。
我和那些守在阳坡上的人,有幸发现一堆在地下行走着的土豆,如何打开泥土,想瞭望云朵躺在天空的那一脸苍茫?它也应该从云朵里望见,吃土豆长大的我们,一脸的样子像什么?
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
这是我替形象很简朴的土豆,在马坊藏下的一个画面。我以为凡高在纽南乡村的心脏,没有发现土豆和人一起过冬的这个细节,否则,他不会在那么昏暗的灯光下,去画《一群吃土豆的人》。
我在马坊的心脏,发现了这个细节。
应该是从秋后的一个雨天开始,我家将要被秋粮占满的脚地,最先出现了一堆土豆。它在靠近窗户的一个角落里,被白天斜射进来的光线照耀着,一身的土色,成了屋子里的一堆静物。我只要临近木门,第一眼看见的,必然是土豆安静的样子。我能想象得出,一个冬天的温暖,有一部分是藏在这些土豆的身上,其余的,将藏在随后出现在脚地的玉米、高粱、谷子、豆子的身上。
我还发现,在我们家的屋子里,土豆活得最有生命力。因为来年春天到了,还剩余在那里的土豆,在被种进地里之前,就长出一身的芽子。由此我想,在一个冬天里,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
我也用刨过土豆的手指,叩着铁冷的门环。
其实,走出静物的土豆,我从它在地下行走着的状态里,还发现土豆,藏在我心里的秘密:谁离祖先最近?
当然是土豆。
我一直这样想:在我们村的地下,盘根错节都埋藏着些什么?这片聚拢着一个村子脉气的地下,有树木的根脉,有庄稼的根脉,有人畜的根脉。我们的祖先,在土地上躺下身子后,就浑厚地向地下下沉着,把生命中一丝永恒的气息,彻底沉到万物的根部去。这个过程中,他们碰到了所有植物的根,却很少像土豆这样,根和子实一起碰到。
所以,我要写一写土豆身上的气息。
还要闻一闻土豆身上的气息。
说不定在某一刻,我能从土豆身上,闻到祖先的气息。至少,我会看见它在马坊,还能迎着风带给劳动者,一抹什么样的脸色?
回到一堆静物的土豆里,就像回到一堆亲人的身边。
我的身上,也有了土豆的气息。
想听虫子原生态的声音
虫子的声音,多半像我/留在乡村的声音/地气升腾,你们从不迎向铁器/泥土里最软的地方,是你们劳动呼吸的/一些秘室。我没有声音的/手指,沿着玉米的叶子/向你们寄过去,藏在/暗处的心。 虫子在《诗经》里练声,虫子是古老的。
我在写《马坊书》的时候,突然想到了这句话。或许在那一瞬间,有一些会发声的虫子,正躲在我的书房里有意识地叫了一声。这一声提醒我:不要忘了虫子的声音,它应该混合着马坊的天空和大地,集体对生活简朴的人群,发出过内心的祈祷。它会告诉我们,在这块襟怀坦白地接受一切生命的土地上,不能忽视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它们在地下带着声音微弱地移动,其动人之态,绝不亚于那匹栗色的马,嘶鸣着在马坊的原野上飞奔。
我也想起第一次读《诗经》,是在渭河边上。
面对滔滔河水,我正出神入化地读着《豳风·七月》。
怎么没有想到,我伴着虫子的声音长大的那块叫马坊的土地,它在周朝的时候,就是豳地很温馨的一部分?这里不仅长留下古公旦父率领他的子民们,最早开垦农业的一段史记,它的原生态的民间之风,也在《诗经》里吹拂着。
知道了马坊在《诗经》里被頌扬,我就把有关《豳风》的诗篇捧在手上,对着渭河一口气往完里读。那时的渭河流得很有精神,也很有些古朴之风。它应该能懂得我的感情。这次临水阅读的结果,促使我拂去那些在《诗经》里,也在马坊摇曳的庄稼,摇曳的草木,把虫子的声音认真地分拣出来,并且很小心地藏在心里最敏感的一个地方,听它近距离地鸣叫。
事实上,我一生都爱听虫子的声音。
或许,这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土地上得到的最大的恩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的心能对事物存有一些真实的感动,存有一分向善的信念,至少不是那么冷若冰霜。我想这些,都是虫子的声音,更多地带着春天里的雨水,带着秋天里的风声,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塑造出来的。我也想,在那样贫瘠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虫子的声音跟随,我是走不过来的。我的内心的一些亮光,一定会被日子一天天吞食掉。
但我始终记着春天,是草木翻身的日子,也是虫子翻身的日子。虫子活过来的时候,我们也开始蝉蜕一样地,脱着穿了一冬的棉衣棉裤。按照《豳风·七月》的描述,到了五月,斯螽才以自己的腿相切着摩擦,发出很响的声音。接下来是莎鸡,在六月里振翅而鸣。再接下来是蟋蟀,在七月的田野上唱歌。由此可见,那时的豳地,冬天应该是很漫长的,漫长到虫子的声音,在五月才出现在大地上。
请不要这么问我:有多少虫子活在马坊的土壤里?
我的记忆里,只要能生长草木的地方,就一定生长着虫子。
我在劳动中,发现虫子的身影无处不在。比如我正在麦地里锄草,一锄下去,草被锄了出来,也有一种叫雌草的虫子,随之在土里蠕动着。最不忍看见的,是雌草软软的身子,在我的锄头下被分成两半。
我会这样原谅自己:是锄头没长眼睛。
我也因此看见过许多虫子的血:都是草一样的颜色。
我在玉米秆上,我在豆子秧上,我在西瓜蔓上,见过不同形体的蚂蚱。在太阳的直射下,它们会站在这些植物的叶子上,向着天空发出声音。而我要逮住它们,就必须藏在玉米、豆子和西瓜地里,寻着声音前行。每年夏天里,为着一笼子蚂蚱,我撒下了最多的汗水。但躺在院子里,一夜一夜地听蚂蚱歌唱,我的单调的夏天里,就被掺进了些许童话的感觉。
而留给我诗一样的印象,还是《豳风·七月》里的蟋蟀。
这种最会歌唱的虫子,它们是寻着人的气息生存的。它们七月在野,这个时候,没有农人不在田野上劳动的,它们就绕着农人手里的镰刀、锄头、铁锨歌唱。它们八月在宇,这个时候,没有屋檐下不挂满瓜果,它们就攀住墙上的柿子、枣子、辣子歌唱。它们九月在户,这个时候,没有屋子里不堆满粮食,它们就跳进屋门内,围着满囤的玉米、高粱、谷子歌唱。十月蟋蟀入我窗下,这个时候,没有土炕不被烧得暖暖的,它们就贴着土炕歌唱。
也只有这个时候,虫子离人的距离最近。
让我感慨不止的,是蟋蟀这种虫子,在长达数月的生命旅程中,要从田野上,一步步地走到人的身边,然后进入冬眠。我想,这些最有灵性和人性的虫子,应该是人身上的某一个部分。人的气息在村子上空的不断传递,决定着它们一生的方向和行程。
这个行程,我在《诗经》里读过,在马坊验证过。
我想虫子的声音,多半像我留在乡村的声音。如果有心,就能从一些虫子的声音里,听出我当年在劳动中,发出过怎样的悲喜?随着地气的升腾,在大地上匍匐惯了的虫子,从不茫然地迎向铁器。至于被我的锄头碰断过,那是虫子偶然遭遇的悲剧。一般情况下,它们能灵活地在地下,躲过不同的劳动工具的伤害。泥土里最软的地方,是它们劳动呼吸的一些秘室。而我没有声音的手指,总是沿着玉米的叶子,把我藏在暗处的心,向虫子递过去。当然,我递过去的,有满腔的热爱,也有暗藏的杀机。
以我的经验,乡村的白天,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乡村的夜晚,也是被虫子的声音拉长的。许多时候,我是一个人被一坡的谷禾涌着,在田野的中心走路。不要以为人处在这样的场景里是幸福的,是可以向庄稼手舞足蹈的,是可以向天空放开嗓子的。其实不然,人会被压在一棵庄稼疯长的气势里,没有抬头的勇气。这时如果没有虫子,及时从身边向天发出求爱一样的声音,陷入庄稼和天空的重围,我真的不知道:万物的内心有多深?
然而,还是虫子的声音,每每在乡路上救了我。
不是感激,也不是茫然。只想问自己:还想听虫子原生态的声音吗?
记着把自己,按时放进马坊春天、夏天或秋天里。
不论在《诗经》,还是在豳地,这些季节,都是虫子练声的节日。
一种生命细节里的道具
这是自己的房子/每至午夜,藏在记忆中/一些深浅不一的伤痕,会反复回放/一个人胆怯地出生的场面。我瘦弱的身骨/被更瘦弱的女人/在这里哺育。她至死怜爱万物的/目光,穿过响动的木门/我的背脊上,就会落下/一些温暖。
我要写的这座房子,已经在大地上不存在了。在我为它独立成章的记忆里,围绕这间坐东向西的土木建筑,永远有一些阳光照亮着,有一些西风吹拂着,有一些粮食温暖着。而我像一块肉团,从母亲喊疼的身体里,带着一个弱势家族的最后乞援,被清贫地放在这里后,至今还想寸步不离地跟随着她。 这样的房子,才是自己的房子。
我们在大地上只活一次。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起自己的房子,想起人不是草木,只要把根扎深了,就能不挪地方地无数次活下去。比如一棵极不起眼的灰灰草,今年在一处墙角活过了,然后就要死去,而明年被吹下墙头的风一激灵,又原地活了过来。人有没有下辈子,我不知道,有一天真的离开这个大地了,就是最亲近的人,要想再看一眼他熟悉的身影,也只能是梦里的事情。因此,人这一辈子,活着要向大地索取的,也就是一些水,一些粮食,再有一间房子,能把身子放下就行了。
立在大地上,不管你是谁,一定要记着这样的房子。
记着哪一天,我们一丝不挂地来到这里。
也要记着哪一天,我们衣着整齐地从这里走出去。
这样的房子,说起来也就是一部细密的家书,我们成长中的许多细节,它都看见过,甚至用一种很古老的方式,生动地保存了下来。我始终揣摩着,谁让这些生活得粗糙的人,很细心地在房子里紧邻着窗户的地方,留一个很精致,也很清净的窑窝。现在用一种民俗的目光来看,它是在马坊流传着的一种生命崇拜,以此记录一个男性生命,从出生到十二岁时,在天地间把自己原本收缩着的身体,持续绽放了多少。
窑窝是从土墙上直接掏出来的。
里面放着一种叫缰绳的东西,上面落满了陈年的灰土。我从一岁长到十二岁,只要不过分饿着,母亲最操心的,就是每年要给我换一次缰绳。在她的意识里,牲口都能用缰绳拴住,我的这点小生命,也一定能用缰绳拴住。因为我的出生,让活到四十岁上的母亲,终于有了一点活人的颜面。可以想象,每年要换一次的缰绳,应该比我要吃什么,或者穿什么重要得多。
为了一条缰绳,母亲迈着小脚,至少要行走到几十里外的后沟去。
我懂得这些缰绳里,有母亲托给神的一些心意。
在窑窝下面的墙壁上,还有十二道横线,这也是母亲用手抠下的。我至今记着這个一年一次的场景:母亲用一只手按着我的头,用另一只手平过我的头顶,在墙上抠下一道深深的线。我从那时就想,太阳能把身影留在大地上,飞鸟能把身影留在天空里,我只能把自己的身影,留在自己家的墙壁上?
有一年回村上去,很想在窑窝里看看我戴过的缰绳,在墙壁上看看我留下的身影,以为它们会被保存得完好无损,一直静静地等着我的回来。我没有问母亲,隐隐约约知道,随着一个男孩的十二岁的过去,这一切会神秘地消失。唉,心细了一生的母亲,没有想到在她走后的几年里,我历经了那么大的灾难。逃出那块土地时,身边只有一个四岁的女儿。
她怎么没想到,把那些缰绳为我一生留下?
想着发生在自己的房子里,这些有如古人结绳记事一样的生活,我没有埋怨父母的时代,生活节奏怎么那么慢,反倒鄙视我们的今天,一切都像疯了一般。
这才多少年呀,人类怎么就没有了自然和诗意呢。
这是自己的房子,我经常给没有乡村生活体验的小女儿这样描述:关上门,能听见一堆土豆,彻夜在墙角里呼吸。打开窗户,能一眼看见,许多玉米站在远处的山坡上。距离村庄,最近的一块谷地里,父母的坟地,被满目的金黄悬浮着,升起村庄,一块苍茫复苍茫的碑。
我们生命中的许多悲情,房子都用温情记着。
用一根温情的木头记着。用一页温情的青瓦记着。用一块温情的土坯记着。
父亲在房子里去世时,我们姐弟四人和母亲,一起守了七天。深夜里,很凄凉地坐在父亲旁边,看着生命的气息,怎样从他身上一丝一丝地游走。这是他的房子,他该留下什么,他该带走什么,他心里很清楚。有一刻,房子里弥漫起许多气息,都是我们在田野上所能闻到的。我想,父亲该走了,滋润他一生的,是田野上的气息,他要把它还给田野。或者说,他不会把田野上的气息带走,他要让它,继续滋润他弱势的家族。
按照乡俗,我们姐弟四人连夜拿着笤帚,从我家的门口,一直到村西的什子,为父亲扫着阳间通往阴间的路。那个时候,马坊这一块沉浸在深夜的天空下,只有一个人走了,也只有一个人的子女,用这样的仪式为他安魂。
在我们身后醒着的,也只有我家的房子。
直到母亲走了,直到房子也不存在了,我还念叨着:这是自己的房子,每至午夜,藏在记忆中一些深浅不一的伤痕,会反复回放,一个人胆怯地出生的场面。我瘦弱的身骨,被更瘦弱的女人在这里哺育。她至死怜爱万物的目光,穿过响动的木门,我的背脊上,就会落下一些温暖。
我也很幸福,幸福我曾躺在这座房子里,不像古人在《诗经》中,想着蟋蟀入我床下,也不想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只隔着一层檩条,隔着一层苇子,隔着一层泥巴,隔着一层青瓦,想青瓦上的苔藓,如何在深夜里,在我家的房子上缓慢地生长。那一刻,我能听出苔藓在青瓦上的挣扎,苔藓也能听出我在房子里的呻吟。
现在,这座房子在大地上,确切地说是在耿家的西村里,再也看不到了。它的一些能用的木料、砖头、门窗,或许添在别人家的房子上了,它的陈年的墙土,早已被撒在一块庄稼地里了。因此,我应该回去在村子里走一走,说不定在谁家房檐下,会看见我家的门窗。当然,我家房子里的气息,在庄稼埋头生长的田野上,也会闻得到。
这座房子不在了,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在一座叫监军的县城住过,在一座临渭河的咸阳住过,也在一条护城河的外侧住过。但我在梦里,不管在房子里干什么,始终都是这座房子。尽管在它的北边,后来新盖过三间房子,我和父母都住过。
我想这座房子,存在我的乡土理念里,已是一种生命细节里的符号,也是一种生命细节里的道具,而且是唯一的。
把马坊书写到这里,我只能说自己的房子,在大地上只有一座。
一生要记着,是母亲从身体里,把我们疼痛地放在那里。
没有理由让乡村疲惫下去
蹲在墙角的人/我要忍住泪水,不让它引来/一丝尖锐的风,再次撞击你们一身的虚弱/我要用生硬的脚步,狠劲踩长/太阳落山的过程/亲眼看着你们,把棉衣裹在身上/把双手扶在膝上,然后用雪/一个人臃肿地,雕塑/乡村的疲惫。 在大地的耕作层上,我一次次地弯下腰,然后把手伸进去。
我的手不是犁铧,不能穿越泥土的内心,给它们倾诉种子的思想。之所以要这么固执地把手伸进去,是想抚摸这些被庄稼,反复带走力量的土层里,至今还剩余下什么?
把马坊打开在《诗经》里,也不是我的一种臆想。自从先人的足迹,第一次踩踏到马坊的黄土里,这块属于古豳之地,就有了上古的农事,就被一个苍凉质朴的男中音,唱响在《诗经》中的豳风里。因此,我在一部抒写内心体验的马坊书里,要第一次传递这样的事实:
马坊的植物,是《诗经》里的植物。
马坊的动物,是《诗经》里的动物。
马坊的人事,是《诗经》里的人事。
然而,马坊在这么长久的时空里,是否已经感到了,献出万物之后的疲惫?这里潜藏着五谷所需养料的耕作层,是否被庄稼,在生长的过程中掏空了?不错,我们是按季节殷勤地伺候着土地,该耕作时耕作,该施肥时施肥,该锄草时锄草,但我们往往忽视了自身,在这块土地上繁衍得比什么都快。
草木在大地上稀疏,人口在大地上茂密。
这是中国的事实,也是马坊的事实。
我一直这么想,我们都是神的后裔,我们住着神的土地,穿着神的衣裳,吃着神的粮食,也喝着神的水。当然,我们一生都在为神,耕种着遍布人间的土地。我们披星戴月,一生也是很辛劳的。这一点,现在还活在马坊的老人们,心里是清楚一些的。问题是从一开始,就忘了神给我们多少土地,多少衣裳,多少粮食,和多少水,是有一个定数的。这个定数在神的心中,是绝对不冒犯大自然的。
想想我们,从马坊得到了多少,而能放在这块土地上的东西,却是极其有限的。一块农田里,我们使了多少力气,送去多少粪土,又能给多少雨水,比起这块农田里一年还回的收成,我们真的说不出口。
至于人类在大地上的荒唐事,马坊也不是没有过。
我反复察看过马坊的地形,一块被山三面环抱着,向东南舒展出去的黄土冲积扇,平平坦坦的,是北方生长庄稼的一块好土壤。神对这里的安排,就是让人在平坦处种粮食,在缓坡上放养马。我们的先人,一直照着这个天意,为自己种粮食,为皇家养马匹,让家族和土地一起延续。而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这个只生长庄稼和养马的地方,也凑合着炼钢铁。我就是在那种连吃饭的铁锅,都交上去炼钢铁的年代,来到马坊的地面上的。我的出生,正赶上马坊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开始的一次放卫星。我们的村长,在每家屋子的墙上、门上、家具上,只要见到有铁打的东西,会一律拆下来,拿到公社去报喜。在村上人吃着野菜,一脸菜色的时候,他高喉咙大嗓子,讲着要赶超邻县礼泉的烽火村。
我现在称这个年代,是这块土地经历的一次转身。
这不是一次华丽的转身,也不是一次文明的转身。
是一次让我们得到饥饿的转身。
也就是这次转身,这块土地上许多生物的、文化的链条,突然断了。在以后的数十年间,这里的乡村社会,几乎没有了土地上固有的和谐。就是不会产生仇恨的庄稼,站在人和牲口的对面,也好像少了一些平和的绿色。
疲惫的乡村,出现在土地、庄稼和人的气色上。
从那个时候开始,蹲在墙角的人,很少让乡村显得慈祥。突然和祖先留下的一切的断裂,使他们的身体和灵魂一齐麻木。直到今天,这种断裂越来越深。比如我们耿家,能记起传统乡俗的人,恐怕没有几个了。那些有着一身乡土文化的耿寿才、耿大学、耿俊良,应该成了村上风烛残年的人了。眼下,他们活在一群老人、小孩中间,更显出乡村的凋敝。
父亲去世的那年冬天,我见到了村儒耿大学。在我的印象里,他是村上最疲惫的人。他是个教书匠,我在村上劳动的那几年,他因地主成分,也在村上劳动。那时耿天存当书记,年轻气盛,排样板戏需要时,把耿大学叫来,一大本一大本的戏,他连导带演。民兵队长狗牛一字不识,被他教得能演《红灯记》中的李玉和。开批判会需要时,也把耿大学叫来,村上批了不行,还要放在全公社的大台子上继续批。我们见面时,他已恢复了工职,在邻村教书。他在村上的辈分最高,能来到我母亲的灵前,我已很感激了。在守灵的那个晚上,他坐在一群乐人中间,清唱了一大板秦腔戏。他这样看得起我们一家人,与他和父亲在村上,曾经被经常批斗有关。
安葬了父亲,伤心地离开村子时,望着和父亲活着一样,寂寞地蹲在墙角的人,我在心里对他们说:我要忍住泪水。不让它引来一丝尖锐的风,再次撞击你们一身的虚弱。我要用生硬的脚步,狠劲踩长太阳落山的过程,亲眼看着你们,把棉衣裹在身上,把双手扶在膝上,然后用雪,一个人臃肿地,雕塑乡村的疲惫。
我还要穿过这面衰败的墙角,直接听他们,用目光说话。
这是我的乡村生活经验。这些蹲在墙角的人,说话是断续的,叹息是断续的,笑声也是断续的。正像他们生命中的日子,有一天沒一天。他们在土地上急促了一生,现在应该缓慢下来。疲惫的回忆,是他们一天的大部分内容。
至于我说的《诗经》里的马坊,他们一生没有想过,也不会去想。但一把插进春天的锄头,一把挥向夏天的镰刀,还有一把拍熟秋天的连枷,他们永远熟悉,永远想着。不要看这些说话也是断续的老人,一赶到农忙,那些使唤了一辈子的农具,还会唤起他们身上剩余的力量。
如果说,所有的农具,都有一双触摸庄稼的眼睛的话,那么,挂在他们家屋檐下的农具,就像挂在他们额头上的眼睛,田野上的所有逝去的风景,都被它们照亮过。而手模木制的农具,乡村再疲惫,这辈人的心里,对农业的全部记忆,除过灾年里夹杂进来的一丝冰凉,还是温暖要多一些。
我伸进双手,在大地的耕作层上摸索时,突然想起了一本叫作《植物的欲望》的书。我的兴趣不在作者描述马铃薯时,开始了这样的思考:到底是人选择了种植这些植物,还是这些植物诱使着人这样做呢?
我是想,植物都有欲望,人类就没有理由让乡村疲惫下去。 带着植物的欲望,重新在神的土地上开始劳动。
也带着植物的欲望,让马坊回到《诗经》里去。
沿着一个人石头一样的背脊
一把镰刀,在它离开/铁匠铺之后,必须有一块/裸在河滩里的石头,献出一身的粗糙/去磨砺它的每一天。我看见一滴清凉的水/沿着镰刀的刃口,反复引流/石头里的火焰。我还看见/一双有力的手,把它传递到/庄稼的身上。
我家的墙壁上,很整齐地挂着几把麦镰。
墙是它们长久的栖息之地。一年有十一个月,它们都被取掉镰刃,一身木质的镰头、镰把上,只能找到几个明亮的镰牙,是用铁打的。它们被挂在墙壁上,身体里没有一点动静,不想夏天,不想麦田,也不想手握它们的人。只接受空气中一些细腻的尘土的覆盖,在时间或亮光,企图侵蚀它们身上的木纹时,好有一些微薄的遮蔽。
能经常抬头,用目光看上它们一眼的,在这个陈年的屋子里,只有我一个人。那时,我们经常坐在煤油灯下,剥着从地里收回来的玉米。这样的夜晚,我的身子就成了灯光的剪影,映照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里。我在成半夜延续的这种单调的劳动中,也有意移动自己的身子,心想父亲把麦镰挂得这么高,白天用手摸不到,趁着一家人聚在一块儿剥玉米,我就用我的影子摸。
麦镰,我特别喜欢麦镰的样子。
那些木匠们粗大的手,怎么把一把麦镰做得这么诱人?它小巧的镰头,修长的镰身,特别是镰头和镰身的衔接处,只有指头那么粗。我那时说不上它像什么,感觉在所有的农具中,就是麦镰的样子好看。现在想来,这些乡村里的小木匠,其实都是一些大匠。他们懂得割麦的辛苦,人在那样大的日头下,要把身子半卧在田野里,再把长得半人高的麦子揽进怀里,然后挥动手中的麦镰,一镰一镰地割下去。应对这样的劳动,没有一把好的农具是不行的。
应该有一个木匠的出现。
他借助于神力和想象,要造出第一把麦镰。
对于神的土地上的麦子,它像一个显得很神圣的图腾。
而看着一直穿行在乡间的木匠,我很怀念他们的祖辈,怎么用那么夸张的手法,设计出一把麦镰的每一个部位。他们懂不懂得劳动中的美学,我不知道,但他们一定懂得大自然,懂得大自然与人相处的某些玄奥。后来,我在观看一些世界著名雕塑家的作品时,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麦镰的造型。甚至在一些书里欣赏女人的身体时,也想起在马坊,至今还沿用着的麦镰。特别看着它最细长的部分,必然让我联想到许多舒展的东西。
在很多热心乡土文化人的眼里,以为麦镰这种农具,正在乡村里开始消失。他们或拍照片,或写文章,或建民间手工艺馆,把麦镰也摆进去。我倒没有这么想过。我以为把属于田野和农家墙壁上的麦镰,摆进这些人为的地方,有点矫情,有点对农业祭奠的意思。其实他们不懂,不懂得在大地的某一处,都有可能被麦子覆盖着,而且是永远的。比如在马坊,那些高岭山上的大块大块的坡地里,收割机是没有用的,这里只有用得上麦镰。比起大面积平整的土地,这样的地形在大地上随处可见。我们不可能改变大地的形状,也不可能改变生命,对农业最基本的依赖。
我从马坊走出来,对于这块土地,我有我的想法和担心。就说这一把麦镰吧,我在农村的时候,一到忙天,大人一边把麦镰从墙壁上往下取,一边念叨着一些很老的木匠的名字。一打听,全是很久以前的名木匠,都能做一手很好的麦镰。当时在村上有名的木匠卫卫爷、拐里娃、疯驴驴,不知是他们的多少代子孙。我能记起的,在一村的木匠中,卫卫爷的麦镰是做得最好的。现在呢,这些人大多都去世了,村上后来的木匠的手艺,特别是做麦镰的手艺如何,我不得而知。
这样操心做麦镰的木匠,我是想农业在大地上,要始终保持住它的一种诗意。一把精致的麦镰,一把好看的麦镰,无论是握在手里,还是挂在墙壁上,都能带给人一种劳动的激情。我在村上的时候,谁家的麦镰最好使唤,一村人是很清楚的,他们在村里的地位,是那些不讲究农具的人家,无法攀比的。和我们住一个院子的章娃大的家里,没有一把麦镰,夏天收麦,用的是平时斫柴割草的草镰。一家人葳在地里,速度慢不说,麦茬高低不平,像用犁犁了一遍。父亲很生气地说,割麦咋能像斫柴呢?多一半的麦根被带走了,也把地力带走了。
我在地里拾麦穗时,也注意看一律马耳形、寸半高的麦茬,真像一种神赐的图案,被锋利的麦镰刈割在大地上。等我知道了世界上的许多传奇后,我把这种景象,也叫作麦田里的“怪圈”。而它的制造者,是一把永远握在马坊人手里的麦镰。
写到这里,我的目光应该从麦镰的木质部分移开。
写一写那些磨镰的声音,才会使麦镰出现整体的生动。
我对麦镰的喜爱,勾画出马坊人自古及今,对于手里的农具的崇拜。我也因此对麦镰,存有一颗质朴的诗心。我这样写过:一把镰刀,在它离开铁匠铺之前,必须有一块裸在河滩的石头,献出一身的粗糙,去磨砺它的每一天。我看见一滴清涼的水,沿着镰刀的刃口,反复引流石头里的火焰。我还看见,一双有力的手,把它传递到庄稼的身上。
磨镰的声音,在什么时候响起来,都很动听。
蘸水的弭面石,在镰刃上来回移动着,会发出细密的沙沙声。
也传递出磨镰者的内心,在一年之中,有着怎样的愿景。
我的记忆里,住在门头的八爷,是一村最会磨镰的人。他家有一棵高过数丈的大榆树,把院子罩得很阴凉。一块磨镰的弭面石,就栽在大榆树的旁边。他是朝鲜的亲爷,由于我和朝鲜整天在一起,这个有着神树一样的院子,我是可以随时出进的。我叫大榆树是神树,因为在马坊人的拜物意识里,凡是长得超过想象中的树,都叫神树。八爷的个子很高,一年四季,裤腿都在半天里。别人磨镰,是用麦草枝试锋利,八爷把磨好的镰刃,直接放在头发里试。因此,我很注意他的头发,一直是灰白的,经常被镰刃试得长短不一。后来,他当兵的孙子,给他买了一件没挂面子的羊皮袄,除过最热的天,他一直穿着它。我的印象是,这个把镰刀磨得锋利的老人,最后活成村上一只最老的羊了。 有一年发白雨,雷在他家大榆树的身上,击出了一丈多长的裂口。好多年里,大榆树是带伤活着的。它没有死,它下面磨镰的声音,也没有死。村里人说,八爷的皮袄不挂面子,大榆树才没了皮。我却相信,那是上天把那个年代里,一村人藏在身上的伤,裸在这棵树上让我们看。
而让人倒下身子,也要操持着的磨镰的声音,总是在地头上响起。
一趟麦子割下来,不仅割麦子的人累了,割麦子的镰刃也累了。尽管割麦人会不讲究姿势地,跌坐或倒卧在地头上,但麦子一片片地黄过来,逼着他们赶紧把镰刃磨好后,再拾起身子,再扑进麦田里。
我多次看见过这样的场面。
后来,我也在这样的场面里出入,成了一个彻底记住它,并且在多年以后,回过头来复述它的角色。我想那时,田野里的阳光一定很多,麦穗上的风一定很少,我们身上的汗水,一定洇着扑来的轻尘。大地供收割者舒展一下身子和呼吸的地头,一定放着一个感觉清凉的水罐。在忙着收割的田野上,它是唯一的静物。紧靠它,应该立着几捆麦子。磨镰的声音,就从这些静物身边响起。我能看见水罐的罐耳、罐绳、罐里蓬着几根麦秆的水,就是看不清,那个低头磨镰的人的面部表情。
我以为,那才是田野的表情,麦子的表情,麦镰的表情。
它们被一块磨镰的石头,迎着阳光看见了。
我也以为,在一片倒下的麦子的根部,泥土应该最先触摸到,一块石头磨出的锋利。我也和许多收割者一样,我们抱扶麦子的手臂,有很多次被麦镰伤过。但有一次流血的过程是罕见的,我微闭着眼睛,透过云朵移过来的身影,突然看见遍地闪光的麦茬,让我的镰刀苍老,让我的田野苍老,也让我身上的太阳,在一天云朵的磨砺中,苍老下去。
但我后来觉得,我的手臂不是被麦镰伤过的。
它是被磨镰的石头伤过的。
被石头在镰刃上磨出的声音伤过的。
现在,我离村里那些做麦镰的木匠们,已经很远了,离村里那些让一把麦镰,苍老的麦田也很远了。但磨镰的声音,似乎离我越来越近,近到我开始认为,它绝不是一块从河滩里捡回来的弥面石,所能磨砺出来的。它是沿着一个人,石头一样的背脊,在他大步行走着的天地之间,很苍茫地响起来的。
当年在马坊,就应该有这种感觉的。
只是时间,把它一直封存在我的身体里。
而时间在今天,为什么把它突然打开,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家墙壁上那些挂得很整齐的麦镰,已经散落在我离开后的民间了。在磨镰的声音不会衰绝的乡村,它们被另一双手磨过之后,能否怀着一个人的心情,很美丽地扑进麦田里,我也不知道。
让土地收下神的粮食
这应该是季节/为劳动者,打开的一扇命门/只要有足够的种子,带着空气或雨水/浑身疼痛的泥土,就会让它们幸福地落下/就会有隐秘之手,分蘖出/一片疯长的植物/直至秋天,让土地收下/神的粮食。
我一直相信:大地上的粮食是神带来的。
这不是一种简单的信仰。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礼物。
它是神在一些欢喜的季节里,先让土地彻底地松动自己的身子,再让足够的种子,带上呼吸了很久的阳光,或带上突然遭遇的风雨,顺着一群农夫有着一定体温的手指,落入土壤最隐秘的地方。当我们从疲惫的劳动中,幸福地缓过神来,猛然看到的种子,以另一种形态从身边的土壤里出世时,太阳或露水,已先于人的目光,抵达这些很新鲜的生命体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要风一把、雨一把地守候。
直到有一天,那些集体落入土壤的种子,在不同的根茎或叶脉上,被成熟地还原成更多的种子时,我们会平静地说:收下神的粮食。
这或许是粮食的平静。而多数沿用土地的肤色,开始在我们的胃里,大面积地散发阳光。这让我暗想,一个人可以知道得不多,但必须记住,来自我们身体里任何一个部位的力量,都是这些用颗粒聚集起来的粮食给予的。记住这一点,与记住我们的祖先一样重要,就像一卷发黄的老影像,对于一个村子里的一族人,必须在心上藏着或挂着,这是他们活人的一股脉气,一天也不能中断。
看着这些黄亮的谷物,被任何一位乡亲放在手上,都会心疼地揉搓几下,吹去带着土腥的壳,就香甜地在嘴里咀嚼起来时,我坚决地称呼这些谷子、糜子和豆子,一律是神的粮食。因为我在马坊的时候,粮食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生存。比如我一出生,就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浸洇在我的青少年时代,都是粮食的极度缺乏和紧张。现在想一下,我们那个年月的土地上,人都在干着些什么?而记着季节生长的庄稼,能够在它身下的土里,安然无恙吗?
看着一群在人民的土地上穷折腾的人,神能不迁怒于这样的疯狂吗?
我一直目睹过这样的场景:一把种子,在一群人忍住饥饿的眼睛里,放大着土地深藏在马坊,或它身后的那些力量。我也由此想到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并且想把这位画中的父亲,从川西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挪到我非常了解的马坊。我想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里的苦涩,他的双手,他的双手里的土碗,他的脸色,他的脸色里的贫穷,就是那个时代的全部造型和表情,甚至没有一点误差。但我要继续从这位父亲的茫然里,阅读那时的他,想过粮食是神给的吗?不用猜测,这位父亲应该想到了,只是他的嘴唇在土碗的磨砺之下,已经很笨拙了。他不会这样表达,他只知道一位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要小心地爱护粮食,要从它们处在幼苗时就开始爱护。
其实粮食在他们心里,就是一些能看得到的神。
我有时想,马坊人的许多信仰,存在于他们对粮食的理解和行为上。
在他们的心里,麦有麦的神,谷有谷的神,玉米有玉米的神。当它们依着季节生长的时候,比劳动还重要的事情,是要把这些神提前敬到。
我记得最感人的敬神活动,是正月三十了谷草。一捆捆在门窗缝里塞了半个月的谷草,连同从我们身上解下来,用五色布缝起来的财贝,一起放在头门口上烧。在乡村的年节里,这一个晚上最牵动人心。随着一村燎着的谷草,我们肩扛着一种在地里打土块的农具,一家一家地在燃烧过的谷草上砸。按村上老人的说法,第一次砸下去,看今年的麦花,第二次砸下去,看今年的谷花,第三次砸下去,看今年的玉米花。这就是说,在神给予这块土地上的众多粮食中,这几样最重要,而我们在每家门口的谷草堆上,至少要为着些粮食砸三下。这样的夜晚里,一村人没有了远近之分,也不记过去的仇恨了,都想在麥花、谷花、玉米花的飞溅中,让有着农事经验的老人们,很准确地判断一年的收成。 一句话,神在今年里,要给这个村子多少粮食?
一些女人,还要从谷草的灰烬里,拣一些燃烧过的财贝出来,抹她怀里孩子的手脸和胸背。看着许多孩子很黑的脸,我想我小的时候,也是在这样很温暖的乡村巫风里,一年年长大的。
马坊人最心疼麦子,认为这是土地生长出来的最好吃的粮食。他们对麦子的敬重,远远超过其他粮食。比如每年新麦一上场,每家每户都要炸油饼,以敬麦神。我家所在的四队,在木张村北边的红沟子,有一个山庄,种着数百亩麦子。在彦英当队长的时候,不像其他五个队里,麦收时在村上炸油饼,我们队把这种祭麦神的仪式,都放在这个山庄上。现在想来,祭麦神的实质意义,就是给已经累得没有了人样的社员们,改善一次生活。为了吃一次油饼,一队上的男女,都在红沟子的麦地里,弯腰挥舞着镰刀。我那时也挤在这些人群里,心里很少有麦子以外的想法。至于我看到的一村人,衣衫破旧地收割麦子的哀相,可能是今天才想到的,也许是对劳动者的一种误读,甚至是伤害。尽管我和他们处在同一块土地上,但我的最后离开,使我过早地忘记了,土地也有土地的快乐.
但有一点是对的,就是他们表情简单的脸上,一直保存着对种子的信任。
在许多人家里,种子是被装在粗布的口袋里,放在很热的炕角上,和人一起等着播种的季节的降临。在五黄六月,就是全部吃着野菜,也不能动一粒种子。记得天存当书记的年月,村上爱开批斗会。至于把四类分子耿寿昌、耿寿德弟兄俩拉出来再批斗,一村人都觉得与自己无关。天存嘴对着麦克风的声音再大,男社员照样吸烟打盹,女社员照样纳鞋赶活。但谁要是把队上的粮食,特别是做种子的粮食偷了,一村人还是会愤怒的。
有一年,我在村上当会计,一个叫狗蛋的社员,在二队的山庄铧角的一大片谷地里,偷了两老笼谷穗,书记天存让他担着谷子在邻村游街。几天时间里,我是早上送去介绍信,晚上再收回介绍信,以落实他游了几个村子。我知道他力气大,以为他能从那么远的山里,走夜路把谷子偷回来,这白天游街的事,不会有多累。其实我错了,那是一个人仅有的一点尊严,让他从心里累了。现在,我不能简单地指责他们,因为谁都知道,饥饿是最难忍的事情。
因此我说,在这块以粮食养生的土地上,不管发生着什么,写在农历上的季节,都会为劳动者打开一扇命门。只要有足够的种子,带着空气或雨水,浑身疼痛的泥土,就会让它们幸福地落下。就会有隐秘之手,分蘖出一片疯长的植物,直至秋天,让土地收下神的粮食。
我的记忆里,也始终站着一群手捧种子的人。这不是凡高的《播种者》的感染,是季节的呼唤,也是神的呼唤,马坊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点种下他们的生活。从乡村里走出来,我知道一颗玉米,或一株谷子,我只要伸手,就能触摸到他们的呼吸,最终通向哪里?
我也知道他们给粮食,集体发下过一句誓言:一生在泥土里只活一次!
这是对神的誓言。而看着他们,继续从土地上收下神的粮食,我想提醒他们以后的人,要记住他们曾经饥饿的目光,要知道从心底里,开始一种对于粮食的歌颂。
一地白色的花向我扑上来
我说一万朵/荞麦,像一万张好看的脸/开在马坊的山坡上,让一个人望乡的目光/发出瓷的光芒。我握过牧羊鞭的手/摸着荞麦,想天上的云朵/如何降落在山坡上?而一万只/吃草的羊/也在我的文字里/像一万朵移动的云。
我在清贫的乡村生活中,始终保持着对荞麦的一种热爱。
一大片清亮地站在坡地上的荞麦,多像我在有着许多幻灭的乡村里,遇到的一位必须牢记一辈子的村姑。那个时候,我是浪费着一个乡村男孩可以忽略的青春期,在时刻显示出华丽的荞麦地里,消磨着一些时光。
我说荞麦地是华丽的,是因为我在生活最暗淡的年月里,从这里看到了土地上的一些光泽。我也由此懂得了土地是有语言的,它是用万物的具体生长,在和人类说着温暖心肠的话。而它的生长在坡地里的荞麦,就是土地在显得十分单调的季节里,带给乡土世界的一些亮色。因此,我从马坊走出来,我的多有饥饿感的胃里,可能没有装下它的多少粮食,但我的显得明亮的眼睛里,始终被它的色彩饱和着。
我也由此知道,大地上色彩最浓的地方,往往是人很稀少的地方。
这就是大自然,体现在土地上的哲学思想。
想想我在马坊,很多时候也是把荞麦,当作一种不可忽视的植物观赏着。从它顶破地面的那一天起,我就以对待花草的心情,直面它在大地上的各种各样的姿态。它不是悠闲的一种,也不是守顽的一种,它在阳光、雨水和时间的作合之中,不断变换自己富贵或清贫的模样。我在早年的一篇文章里,曾经用很细腻的文字,描摹了它在不同的生长期里,色彩的一系列惊人的变化。我像一个研究植物学的人,突然发现了它身上演变出来的这些秘密,激动地唤它三色荞麦。
在它的所有名字之外,这个名字是我起的。
我想在马坊,荞麦是最能触动内心的一种植物。只要一个人的情感发育正常,不管他有没有乡土生活的经验,面对这种扑面而来的植物,一定会有所感动的。我在这里的原野上,经常是背负着另一种物体,一个人长时间地行路。比如我在东北方向的常宁上中学时,周末回到家里,要背着几十斤玉米或麸子,到西南方向的监军镇去卖,然后换回盐和辣子。在这来去几十里的山路上,我的体力,每时每刻都在我的身上下沉。我有过这样的经验,很累地爬上一道沟坡,一抹脸上的汗水,要连人和口袋一起倒地时,一片开得热烈的荞麦花,很突然地就出现在我的身边。它直入肌肤的清香,激灵着我的每一根快要麻木的神经,让开始下沉的体力,彻底改变着方向。
几十年后,我还能记住,在仇家沟、霍家咀、司家捻、固室村、封侯岭,都有这样的荞麦地,陪着我在山路上负重行走。
村上放羊的人,知道从洞子沟里上来的羊群,呼叫着往开花的荞麦地里跑。
村上犁地的人,知道從南咀梢里下了套的牛,抵着头往开花的荞麦地里钻。 我也知道,那匹栗色的马,许多时候是被开花的荞麦包围着。
因此,我在写给马坊的诗句里,是这样说荞麦这种植物的:“一万朵荞麦的/白色的花,开在山坡的腰身上/晃得村庄,在一群人的心里/幸福地喊疼”。我以为这样的写法很真实,没有过多的夸张。如果有人不相信,就等着荞麦开花的时候,跟我到马坊走一走,把一个人淹没在满山架岭的荞麦地里,看你的腰身晃不晃?看你在心里,除过幸福地喊疼,还会喊什么?
我甚至想得出,这一万朵荞麦,像一万张好看的脸,开在马坊的山坡上,让一个人望乡的目光,发出瓷的光芒。其实,我当年在村里放羊时,坐在荞麦地边上,经常是看得眼睛发瓷的。我想那些荞麦,就像从路口上走过来的村姑,她们迎风扭动的腰身,飘过去再远,也还在我的视野里。
至于我从植物的感觉里退出来,恢复荞麦的本性,把它当成一种重要的粮食,则是在每年的年关。我的印象里,只要过了腊八,年气就一天天地逼上门了。和所有农民一样,我们一年的劳累奔波,盼着能在大年里,把身子歇下来,也能吃上几顿好饭。
一村人认为的好饭,就是麦子磨成的白面蒸的馍、擀的面、炸的油饼。
然而,那时的土地,能给予我们的麦子,实在是少得可怜。
怎么办呢?像我母亲一样的女人们,就想起了荞麦这种杂粮。
腊月二十三后,房檐上的冰柱挂得有几尺长,我看见母亲从早上开始,就在一个很大的瓦盆里和面。这样的动作,要持续上一天,才能让荞面变得很筋,从空中撒下来,是一道黏稠的浆线。晚上天一黑,母亲就弯腰在锅台上,一手握着木勺,一手握着一个像月牙的摊面板。一勺面浆倒进锅里,滋的一声,摊面板在母亲手里三抹两抹,一张纸一样的煎饼,就覆盖在黑铁锅的底上,再翻动一次,荞麦独特的气味就飘起来了。
我是坐在灶禾里,把白净的麦草续进燃烧着的锅洞里。
这样的夜晚,往往飘着雪花。
我几次走到院子里,看着从门缝里挤出的火光和香气,以为这个晚上,我家的院子里最温暖。我后来对乡村的那些记忆,也是被这样的夜晚串联起来的。这样摊着煎饼,直至鸡叫,母亲还在忙活着。
接下来,要几张一块折叠起来,要压在一块大石头下,要一刀一刀地切细。
这都是母亲要干的活。
令我感恩不尽的,是荞麦在以它的色彩温暖过大地之后,又以它超越麦子的气味,温暖着一村人的胃。至于现在,城里人把荞麦称绿色食品,大袋小袋地从乡下买,这让我很高兴。接着想,乡下人是用它填饱肚子的,而城里人呢,是借此调换口味的。一样的粮食,在不同的胃里,却充当着不同的角色,这不免让我心情复杂起来。
想到最后,觉得粮食的本质,还是在乡下体现着。
由一万朵荞麦的花,到一万颗荞麦的籽,再到一万张荞麦的饼,我的清贫的乡村,活在荞麦仅有的温暖里,能不幸福地喊疼吗?当然,以我在马坊的体悟,这样的幸福是很深的,这样的疼也是很深的。
写到这里,我想知道,这一万朵荞麦的花,染过我以后的村民们的目光后,会种下一地怎样的激动?天上人间,收缩在舞蹈着的山坡上,我还想聆听庄稼,在今天又是怎样幸福地喊疼?而真正回到马坊,看着一阵吹开村庄衣襟的风,带着荞麦漫上山坡的姿势,不管我对这里爱也罢,恨也罢,我都没有理由,拒绝一地白色的花,向我扑上来。
我要依着一个人,剪下它好看的样子。
米香飘浮在一个村子上空
我要向他祭献/左右胸腔的肋骨,我要用腰/完整地保存好乡村的胃。而吃着粮食长大/我藏下米香的心里,刻着一幅/有关收种的年画:雨水向土地低语/土地向种子低语。而手握/饥饿的种子,他用一生/向神低语。
有一本书,我还没来得及打开,就闻到了它散发的米香。
这是乡村的味道。更确切地说,它像我所知道的马坊的味道。
这本书就叫《米香》,它的作者是处在西北的高处写它的。我以为,生活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上,一个人能够闻到的,是真正的乡村的味道。我这里不说他的名字,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挑选的这两个汉字,让我有了从味觉上,重新进入乡村的可能。
在我看来,生长在北方的粮食中,谷子是一种最经典的植物。它带给我们的欲望,是多层次的。它立在田野上的姿态,它裹在身体上的色彩,它藏在米粒里的香味,使它成为庄稼中的王者。在很多时候,走过田野的人,都说闻到了田野的气息。我想那是庄稼在生长的过程中,共同绽放出来的,那是一种带有浓烈的草色的气息。它弥漫过来的时候,能让我们感觉到某一种庄稼,已经成熟到了什么程度。根据这些气息,一个农人会判断着,哪一天该手搭镰刀割麦子了?哪一天该挥舞镢头挖玉米秆了?哪一天该贴着地皮斫谷子了?而我说的米香,它不在田野上空漂浮,它是从村子里,准确说是从每一家的大铁锅里,或每一个人的粗瓷大老碗里,悠闲地漂浮出来的。
我在马坊的田野里,跟着大人斫过谷子。和其他劳动一样,这是一种很伤身体的农活。谷穗的沉重,谷秆的粗硬,谷叶的凌风,镰刀必须是锋利的,手劲必须是有力的,怀抱必须是宽大的。一个会斫谷子的人,他走在哪一条土路上,气宇都是轩昂的。这样粗砺的劳动,是会伤着他的身子的,但同时会在书一样厚重的土地上,放大他的自豪和喜悦。
与累死累活地斫谷子不同,当黄灿灿的谷子,一捆一捆地堆到乡村的场院里,农业自此,会开始放慢节奏,显出它还有悠扬舒展的一面。
这应该是从钎谷穗开始。
这也应该是一群女人的活路。
这样的劳动场面,我已经在别处叙述过。现在想说的是,我从这里感觉到农业的温穆,就是人对庄稼最初的低语。这也是我理解的农业的精神,它一直藏在一棵庄稼、一粒种子的身上。那时,我看着黄灿灿的谷穗,被女人们捧在离眼睛、鼻子和嘴巴最近的地方,一只一只地釬着。在这仅有的空间里,是一束阳光的温暖,反射出我在心中暗藏了很久的一个词语:低语。 是的,农业中的许多个细节,都可以用这个词语来表述。
我们要知道,这些钎谷穗的女人们的心里,是很不一样的。大悲,大喜,她们都有过。我看见好多女人,一边很快地钎着谷穗,一边很快地说着心事,眼角的泪珠,是顾不上抹一把的。比如狗娃的母亲,经历了儿子淹死的大难,还得到场院里钎谷穗。这就是农村人的苦处,面对再大的灾难,你不能躺下来,你得自己站着,特别是劳动,再有难处也不能耽搁一天一晌。我看她坐在谷子旁,反复说着养活狗娃的不容易。那些十几年前的细枝末节,说得那样仔细,像烂在心里的一本流水账。
我也明白,更多的时候她是说给自己听的。
没有这种对着谷子的低语,她的心真的要死了。
我觉得人与谷子之间的事情,能用低语来表述的,还有一个场面:碾米。
一般从深秋开始,在村子的一个很避风的角落里,闲置了很久的碾子,就响起了亲切的碾米声。这个场景,在谷子由种子变成小米的全过程中,是极其短暂的。可能是一个下午,一家人都忙在一块石头打制的碾子旁,太阳一圈圈地掉着,碾子一圈圈地转着,谷壳一圈圈地褪着,直至一斗黄亮的小米,倒进白布缝的口袋里,才想在碾米的时光里,这一家人对着铺在碾台上的谷子,都说了些什么呢?
至此,可以说谷子在野外,完成了阳光、雨水对它的塑造,加上村中那个石碾子的碾压,一把小米,就可以在第二天的村子里,飘出很暖胃的气息了。
这就是我说的米香。一个冬天里,它都弥漫在村子的上空。
尽管这一年的冬天,可能因了罕见的北风,因了罕见的大雪,因了罕见的寒冷,而变得十分漫长,只要有浓浓的米香,从每一家的屋子里飘出来,一村人的心里也就不慌了。其实,各种粮食的气息,一年四季都浸洇着我们的村子,但要闻到粮食的最浓的气息,还是在冬天。
因为冬天的马坊,小米是每天的主要饭食。
写到这里,我想我说过,人是在神的土地上活着。也就很想问自己:
这些最初的低语里,有多少是对神的敬意?
我一直記着,在我们村的西边,遮蔽在庄稼地里,有一孔很浅的土窑,窑里塑着一尊神,村里人叫他爷像。
就是那个在我挖草时,会被突然撞见的地方,还是很有讲究的。它证实着活在村里的人,对神完全有着自己的理解。比如,人不能随便看见神,必须是心里有诉求了,才会走到神跟前去,这样,安顿神的地方就要隐秘一些。村西这条胡同,北边的土崖下,延伸着一块庄稼地,正好做自然的屏障,紧挨南边的土崖下,有一条通到沟里去的小路,村里人就把爷像塑在这里了。可以说,神在我们村里,是隔着一块庄稼地,与人紧邻着的,在每一天很长的时光里,都能相互注目着。我的记忆里,村里人预感到有一些要避的灾事,就会来这里跪上一会儿,自己嘱咐几句,再起身摸着一溜庄稼走出来。
这些人的心里很淳朴。这样做了,就等于诉求给神了。至于最后,灾难躲过躲不过,他们都能坦然接受,心里不会有太多的不安。因为他们觉着,这是神知道了的事情,或许神就是这样安排的。
我说的这样的低语,一生最多地体现在一个农民的身上,恐怕还是在劳动的过程中,随时抬起头来,对着一棵庄稼说上几句话。因此,我一走进父母劳动过的庄稼地里,心里的冲动和愧疚,就像庄稼一样,疯长是必然的。有时会瓷瓷地用目光,一个上午地盯住一片谷子,不想说一句话。
我就是掏出一副心肠,又能说什么呢?
比起他们活着的时候,人心还很净吗?
但我还是要说,在马坊的田野上,我也藏下过一些东西。那是我对这块土地的低语,它很像我在那个时候,手握一把刻刀,面对一块纹路鲜活的木版,在心上反复刻下的一幅年画。那是播种者对神的崇拜,是我对播种者的崇拜,还有落日下,细碎地穿过手指的风,把一村人对种子的祈祷,带进泥土。我的脚步里,也有了从身后,追赶一个人的欲望。
我记得在一张破旧的麻纸上,用一根半截铅笔这么写过:我要向他祭献,左右胸腔的肋骨,我要用腰,完整地保存好乡村的胃。而吃着粮食长大,我藏下米香的心里,刻着一幅有关收种的年画:雨水向土地低语,土地向种子低语。而手握饥饿的种子,他用一生向神低语。
现在想到低语这个词,也就想到这几句话。
我把它引到文章里,应该是很好的。也能透露出那时的乡村,贫穷是贫穷,充盈在乡亲们的生活中,还是很有一些神性的。我不能说,这就是一种诗意的栖居,但可以说人与大自然,起码在那时还是呼应着的。
而一片米香,应该还飘浮在一个村子的上空。
因此我想,最初的低语,或许是天空把一盏灯,放在大地的边缘。
一片饥饿的天空下还有温暖
一定要像我,低着头抱扶/一坡玉米那样/亲亲槐花,然后从扑面的气息上/领受一座村庄,挣扎在山坡上的一段伤势/也领受羊群,凭什么活着/凭什么,山坡从瘠薄的身体里/为我们生长粮食?也为我们/生长尊严。
我是一个过于关注细节的人。我想在我的这部零散的马坊书里,把多年藏在心头的,那些有关这块土地上的一些细节,尽可能地用文字再现出来,算是我在土地一样的纸张上,为自己种出的一些粮食。
也可以这么说,有关这里的诸多细节,已在我的心头埋得太久了,必须尽快地用一种方式,把它钩陈出来。否则,它会在时间的灰里,被一一埋没的。到那时,再要找寻它的一些残片,我怀疑我的感觉,会不会还留守在这块土地上。
按说,我与它是一生通着血脉的。
但时间会磨损着一切。我不能等它把这些细节都磨损了,再用粗糙的文字去修补。我告诉自己,这双为马坊而敲击着键盘的手,必须要有握着镰刀,在田野上割麦子的感觉,也一定要让刺扎过我的皮肤的麦芒,在文字里闪光。
事实上,由于黄土率直的冲积,马坊自北向南缓缓地降落下来的塬面,造成这里更多的农事活动,都是在山坡上进行的。而山坡带给我的直觉,会让人在一个需要低头、弯腰、抬腿的地理中,把身子和呼吸一起往上提升。这种活人的状态,付出远远超过平原上的人。因此,生活的沉重感,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我在马坊注意过,活在这里的男人,许多过了五十岁,不是腰驮了,就是腿弯了。他们走路的样子,始终是一种爬坡的样子,也是一种很难看的样子。如果回到村上,见了少年的玩伴,有被生活折磨成这个样子的,我还没有彻底忘掉他们的心里,一定有些不好受。 因此,我很想看见他们,又怕这种看见,疏远着我们的过去。
过去,我在马坊缓慢地成长着。
一个人对最初的成长,在心里怀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沉重的。
因为在这里,一切对于我都是特别地不容易。比如一直在胃里,很少有过饱满的粮食就不说了,像一块比土布鲜亮一些的洋布,要买上一块做褂子,也是很难为母亲的事情。我在上中学时,心里一直想着能拥有一双雨鞋,和一把油纸伞,可是没有,直到十五岁上也没有。
那个时候的少年,身影更多的是在山坡上晃动的。我熟悉的山坡,一处是村南的营里沟,是我们斫柴挖药的地方。一个很长的夏天里,我们都下到沟底,然后沿着一块坡地,干着每天要干的活。我们忍着饥渴,长时间把自己埋没在山坡上,忘记了头顶,有一大块盘旋着的乌云。遇到这样的天气,对面坡上的放羊人,就会急喊我们的名字,说白雨快要来了。等我们背着柴捆爬上坡,果然一场白雨,打得眼睛也睁不开。第二天再下到沟里,看见我们白雨前斫柴的地方,已被洪水冲垮了,身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转回身,那个喊过我们的放羊人,还在山坡上放着羊。
一处是村北的高岭山,是我们打洋槐树花的地方。
去高岭山,可以说是上到了马坊的最高处,要看多远有多远。一些看不到的地方,还可以爬到树上去看。我是被住在西胡同的朝鲜领着,一路背着笼,扛着铁钩,走上高岭山的。至于在这块坡状的山梁上,一天能打多少洋槐树花,在那时是很重要的。要知道,这是在马坊的麦收前,一种不是农事的农事,很多人家,所剩的粮食应该不多了,要靠这些开得白嫩的花,把口糊到新麦上场。
现在觉得重要的,是饥饿之外的另一种沉重。
“我的头低着,思想却在飞翔。”我想那时候,要是能有人指点我,去读西班牙诗人洛尔珈的这句诗,我困顿地坐在高岭山上,所能想到的,一定比我看见的还要远。其实,我那时已经坐在山坡上,开始一种模糊的想象了。我后来提到高岭山,能想到云朵在山坡上大块地落着,能想到云朵一样的羊群,也像从天空赶赴着大地上的清贫,这都是那些雪白的洋槐树花,给我的感觉太强烈了。
在高岭山上栽种洋槐树,是从一个叫张德钧的人手上开始的。
我第一次看见他,是在马坊村的老戏台上,一个公社的人开批斗会。站在台上被批斗的,有社长田帮昌、李玉瑞、张得钧等公社里的干部。我那时十一二岁,跑去是完全看热闹的。挤在台子口上想不明白,批斗者凶狠地推搡着田帮昌、李玉瑞,却给最年轻的张德钧,放了一把椅子,让他一个人坐下来。现在想,这块水土在马坊人身上培育出来的善,在任何年月里,都是他们的主要品质。他们能在“文革”中这样善待一个被批斗者,是因为他们记着,这个人让他们光秃秃的山坡上,有了绿腰带一样的洋槐树林。也让马坊人在贫穷的年月里,还有一把开在树上的碎花,可以用来填充饥饿着的胃。
我一直记着这个细节。
但在马坊的山坡上,不完全是这样。
后来,我在永寿中学教书时,张德钧是永寿县的县长。他的读高中的孩子,正好在我的班上。想起他当年对马坊人的功德,我对他的孩子,就多了一些关注。这些是他不知道的。再后来,听说他到咸阳市当林业局局长,直至退休。
我的感慨是:一个在最荒凉的时代里,心里也装满着绿色的人。
我要写清的是,我一直记着他,并且是他孩子的老师。但他至今不会知道,在他走过的土地上,有一个人正从不安的心里,掏出一些情感的文字,想记下一些东西。他更不会知道,这是一个地道的马坊人。
这样写着,越发领受出山坡,埋在我的心里的沉重。况且,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数十年过去了,时间在这里磨损了多少人事,就是不磨损我的这些记忆。它会在某一个我不在意的状态下,突然像一把麦芒,把我的心刺疼。像要我一生清醒地知道,我在小时候,是用伸向庄稼的手,在山坡上坐下触摸乡村的。我现在才意识到:
一朵云的棉花,那时就告诉我,一片饥饿的天空下,还有温暖。
一群羊的棉花,那时也告诉我,一块饥饿的泥土上,亦有温暖。
山坡上,我从赶路的云朵下,除了打下的洋槐树花,还拾到了什么?
现在,这些帮我们度过饥饿的山坡上,有了一个叫槐花节的节日。
看到被山水,遮蔽得这么遥远的地方,突然吸引了城里人的目光,还有他们富贵的胃,我的心里,不会全是喜悦。我想外面的人,他们是奔槐花来的,是奔槐花的蜜来的,至于马坊负在我们身上的沉重,与他们没有关系,也不应该拿给他们来体验。
但我这样想,在不刺疼他们游兴的情况下,领受一点沉重,对他们真心地热爱这里,是有益处的。因此我祈求来马坊的人,一定要像我,低着头抱扶一坡玉米那样,亲亲槐花。然后从扑面的气息上,领受一座村庄,挣扎在山坡上的一段伤逝。
也领受羊群,凭什么活着?
凭什么,山坡从瘠薄的身体里,为我们生长粮食?
也为我们生长尊严?
我想,如果有一天闲着回到马坊,一定要叫上朝鲜。我也打听到,他的日子过得很一般,也经历过几件伤心的事,头发有多一半都灰白了。是的,一定要叫上他。我们什么也不要,只要自己的两条腿,再一次从村子的北面走。
还是背着一个笼走。
还是扛着一个铁钩走。
走到高岭山上,我们先问一问当年打过槐花的那些树,身上还有疼感吗?这些话,朝鲜是不会去问的,只能我在心底里,孤独地问上一句。然后看他,在一大片洋槐树的林子里,低着头走路。`
从一道大地的伤口里爬出来
我的呼吸,因此而急促/因此背叛,我还剩余的青春/向一些苍茫的事物,弯下幸福以外/不知道喊疼的身子。有谁會从一块残存着/谷物的岩画上,寻找生活/或它的遗迹?马坊沟/我伤痕累累的身体里,日夜/轻拂着你的叹息。
走在马坊的大小沟里,我会悲凉地想起两个词:伤口、绳子。 我被这块土地牵挂着的心里,一直像装满了别人的一些隐痛?也使那双看惯了庄稼的目光,每次靠近一些陈年里的旧影,都有一种被刺疼的感觉。其实,当我把自己的身子,完全埋没在这些沟里,让它在大地的最底层上,寻找一个人的过去时,才发现那些沉淀在心里的隐痛,不可能是别人的。
因此我说,沟是一道大地的伤口,至今还缠绕在我的身后。
沟里细瘦地流着绳子一样的水声,还在勒索着我的记忆。
沟也是马坊的一种特有的地理形态。这么说吧,一个正在黄土堆积的塬面上行走着的人,他已看到不远处有一座村庄,一棵树木,或一群劳动着的人,他只需再穿过一块庄稼地,就可以把自己置身其中了。他的步伐,可能加快了许多。他想在一个预设的时辰里,进入他要歇脚的地方。
他没有想到的是:脚下的土地怎么就闪开了呢?
一道大地的裂缝一样的沟,突然延缓着他的行程。
面对这样的地理,他必须沿着一面很陡的坡走下去,穿过一条细瘦的水,再沿着另一面更陡的坡爬上去。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背有时是贴着后面的坡,而脸却时不时贴着前面的坡。他要抬头的话,不是被眼前的悬崖挡着,就是被头顶的天空压着。他的胸腔里应该有一种很闷的感觉,也尝到了呼吸的困难。他的心如果再细一点,会发现阳光跌落在这样的沟里,是没有一丝声息的。还有那么大的一群羊,散落在草叶稀薄的坡上,也是没有声息的。
一个人走在沟里,能有多少声息呢?
死寂一样的沉重,是沟带给人的全部感觉。
这样的沟,我是爬了十几年的。有时一个人行走在沟底里,专注地盯着一只大雁,看他盘旋到沟顶上,我能爬多长的坡?偶尔看见它挣落的一根羽毛,从我的眼前飘过去,想它一定会落在那个半坡上,等我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去,它却落在沟底的流水边。突然在那里坐下来,身上的力气,早已顺着这坡滑落完了。再不想抬头,也不想看那掉了一根羽毛的大雁。低头的一瞬间,再看这太熟悉的沟,怎么就像很厚的黄土,被风和雨水饕餮之后,剩下的大地的骨架。
有時也想这些沟,应该是大地的血管,纵横在马坊的塬面上。
要用心数的话,这里有郭门沟、仇家沟、上来沟、木张沟、高刘沟、西何沟、延府沟、马坊沟、东张沟、桥张沟、西张沟,这是跟村的名字连在一起的沟。我们村的西边的洞子沟,是因人和羊上下时,要从一个窄小、陡立的洞子里过,村人就这么叫它的。我每次斫完柴,最头疼的就是背着或担着湿重的柴捆,要从这里爬上来。我身上的许多韧性和耐力,可能都是这个坡给我的。现在想,它就是大雨天里,一面山坡上的水要走的路。
我对洞子沟有这么深的记忆,还因了它的木勺一样的形状。我知道它的来路,是从高岭山中间的某一个深渠里起步的,沿着南北直通的桥张沟、东张沟、马坊沟,最后汇入仇家沟。它对一路的许多村庄,是不屑看上一眼的,唯独到了我们村的西边,把它的腹部夸张地凸出来,给这个人口最多的村子,留下一个收集阳光、雨水和细风的大草坡。我说过,我和一个叫旺旺的人,在这个大草坡上放过羊,我的许多有关乡村的故事,都是在这里获得的。我想那时,一坡的青草温暖着羊的眼睛、嘴唇和肠胃,旺旺的故事,也温暖着我的青春期,田园里已经不多的诗意,我还是得到过一些。
我从此知道,沟在这里的方向,就是水在这里的方向。
也是人和村庄,在这里的方向。
而我能说沟是一道大地的伤口,不只实指它的地理形状。我与沟的磨难和遭遇,使我一见到它,呼吸就急促起来,头皮也会发麻,手指一下子僵硬,不知道它们还是我身体上一些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我的手,这双在沟的陡坡处,扒扣过悬崖,留下许多印痕的手,不知道往哪里放。
我说的是马坊沟。这是进出马坊的一道大沟,它应该从槐山的某一个悬崖下断裂出来,朝着五风山的方向,斜穿过马坊的南塬。这条沟留给我的许多好处,比如我在它有着一座简易桥的下游,挖过甜草,挖过黄芪,挖过柴胡,也在它没膝的水里,拔过水芹菜。它的北坡上的桑叶,是那么嫩绿和肥厚,我家的那些结出白花花的茧的蚕,就是吃着它长大的。这些我本来要记一辈子的好处,都因一次突然的车祸,被记忆删除了。车祸是在桥上出的,受着致命的伤的妻子,休克的女儿,双手骨折的我,一家人零落在一片水草上,成了一条沟里最伤残的场面。等我和女儿活着离开这里时,我对这条沟的情感,已冷却到冰点。
后来每过这条沟,我都是闭上眼睛。
不想看这座简易的桥,不想看桥下的流水,也不想看水边的草木。
我们一家的悲伤,被桥和草木,还留在这里吗?
而桥下的流水,又把我们的悲哀,带到哪里去了?
再后来过这条沟,我就尽量想多看上一眼。因为时间在磨损一切的时候,也告诉我有些东西,是磨损不了的。我想,我的逝去的亲人的魂,一定还在这条沟里飘荡着。如果她真的能看见我,我就要给她一些机会,以弥补时间,在我们之间永恒的停止。
我的细腻的目光,活在这里的草木,以及活在草木之间的风,应该看见了。
有一次从马坊回来,决心让这条在心里暗淡了多年的沟,出现在我的文字里,就不顾一切地对这条有着生死之约的沟,大声地说了许多话:我不躲避,你在某一个忌日里大声地责问:想从这里带走亲人的亡灵?真的不知道,想至死心存她的恩情,要拥有怎样的怀抱?马坊沟,她在你不会断流的水边,坐着或站着,都会从头发里,梳一些丝绸一样的声音出来,问候我们的女儿。
说出这些封存了多年的话,我的心里要好受一些。
马坊沟再次出现在我的目光里,也可能是另一个模样。
这都是我一个人的情感。我也问自己:真的能从这里带走什么吗?事实上,不管我怎么看这些沟,它对于这块土地,以及对于这块土地上的人,永远都是一个很复杂的存在。
我有时想,一个人能用很长的时间磨砺自己,就是想从一道大地的伤口里爬出来,尤其是我。现在回头再想,我能把自己磨砺成什么?我能从伤口里爬出来吗?确切地说,这道大地的伤口,已被时间更深地移植到我的身体里。我从此知道,一个人身体里的疼,可能就是大地的疼。它被谁添加在我的身体里?这是不需要去追问的。而它的反复地出现,神秘地告诉我与一个地方的牵连,是怎么也剪不断的。
那就好好地在心里,护养着马坊的伤口。
这是我一个人的时候,说给自己听的话。
责任编辑:刘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