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建模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1
  “提高数学使用意识,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掌握把实际问题归结为数学模型的能力,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猜测、判断、探索、证明、运算及检验,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理念不仅是数学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中学教师应该认识到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传授学生新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中学数学建模的概念
  数学建模是一种充分利用数学化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数学建模分为以下几个过程:问题分析、建立模型、模型求解、分析及验证。问题分析的过程可以锻炼建模人员的洞察力,拓展思维广度,加深思考问题的深度。学生深入参与数学建模的过程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且在问题求解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一题多解的乐趣,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题:有十名同学参加班级会议,如果每两人都需要握一次手,那么本次会议总共需要发生多少次握手呢?
  分析:此题的求解难度比较低,但是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独立思考,使用不用的模型和求解方案来解决这道题目。通过这道题目的求解,可以在检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技能之外,看到学生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建模中的发散思维。
  解决方案1: 在圆周上分别用A,B,C,D,E,F,G,H,I,J来标记10个点,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参加班级会议的同学,A同学要跟其他9名同学完成9次握手,B同学要与剩余的8名同学完成8次握手…,I同学与最后1名J同学完成1次握手,至此所有握手结束。我们将每次握手标记成圆周上两点之间的连线,最终问题转换为圆周上的十个点之间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
  即
  9+8+7+6+5+4+3+2+1 = 45次
  解决方案2: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成正十边形中边和对角线一共有多少条的问题。 根据掌握的平面几何知识可以得知,正N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等于N(N-3)/2。所以共有:
  10+10(10-3)/2 = 45次
  解决方案3: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当有2名同学时需握手1次,3名同学时需握手为三次(1+2=3),四名同学需握手为六次(3+3=6),即n 个人握手次数等于第(n-1)次握手的次数加上(n-
  这个例题的不同解决方案让我们深刻了解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建立的解决模型也绝不是只有一种。所以,在中学教学中开展和推广数学建模,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简化和抽象现实世界中的复杂事物的能力。
  二、数学建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方法
  根据初中学生的社会阅历、知识结构,在中学中开展数学建模应该遵循“培养兴趣、适当选题、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开展思路。
  1.培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时候,才会改变“死学硬学”的学习模式,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教师应该将更多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同时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中学数学建模的场景可以选择学生生活中的实物或者实例,比如上学路程中的最短路线问题、生活超市中最大利润问题等,上述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求解的欲望和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锻炼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适当选题。数学模型的建立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有些数学建模的题目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课外知识,题目中存在学生难以明了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分析學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在选择数学建模题目的时候尽量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题目。进行数学建模的题目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课本知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使数学建模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机地融合在其中,从而让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感到轻松和快乐。
  3.因材施教。数学建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水平,合理安排任务,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按小组分配特定问题进行数学建模的讨论,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责任感,可以学习组内伙伴的优点,互补自身的不足,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又能注意自己的分工。
  4.循序渐进。教师在数学建模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巩固学生原有知识层面的基础上,多进行数学建模的练习,经过长期的建模思维锻炼后,可使学生建模的敏锐度增加,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三、利用数学建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言,即是使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在生活或学习过程中,提出他人未曾有的新方法、新思路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让数学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活力和启发性,让学生充满兴趣和主动性地了解数学问题求解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数学建模的原始问题都是开放的,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创造性的过程。所以,数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核心均是培养创新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广泛使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创新意识。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是高中理科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学科网并且对学生的整体成绩有着的非常大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高中化学的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们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同事还远学生们能够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要注重化学知识的传授,同时还需要设置恰当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们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们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们化学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期刊
【摘要】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不同角色的所思所想,以帮助护生提高人文修养以及与病患沟通的能力,为患者及患者家属提供更好的照护。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 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具有高情商的护理人才成为了护理学学基
期刊
【摘要】我们经常因为学生“计算错误”而困惑。题做了不少,错误率却居高不下,学生却小错不断,常常因为计算错误,导致大题出错。《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是主要任务,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采取趣味识字措施来开展语文教学,在教学模式创新的基础上,有效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主要针对趣味识字教学措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作出详细分析。  【关键词】趣味识字 小学语文 具体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一、引言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古诗词的教学工作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作为老师要着重考虑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就需要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古诗词浸润童心,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一、古诗词的
期刊
【摘要】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给教学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当今小学汉字教学的转变,表现在教师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学生学习渠道的增加。这种转变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进行汉字教学,忽视了板书在小学汉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学习渠道变得多样的同时,伴随着出现大量错字、别字、不规范字以及存在曲解汉字意思的现象,经常性的键盘使用也降低了手写水平。教师必须正视信息时代下各种技术进步给汉字教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8-0-02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整体性都比较强的学科,所以中学生普遍反映数学比较难学,知识难以接受。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经常会出现听不懂,学起来没地方下手的现象,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所以实际教学中,数学课堂往往体现为枯燥乏味、气氛沉闷。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通过实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把以知识点为依托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进行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阶段,不仅只关注于教材上知识的教学,更要注意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格外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对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教学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教学阶段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起学生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能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阶段,老
期刊
【摘要】翻阅英语文章是我们学习英语的途经,同时也是让我们的英语应用能力进步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学大纲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设定为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之一。作为高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方法作为平时教学的重点。为了对考生语言分析能力和判断运用能力进行综合考查,阅读理解在历年高考英语试题中所占的分数比重也最大,相信在以后的高考中,這类试题分数比重会更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本人在教学中很
期刊
【摘要】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依据教材进行教学,属于教教材,少数人是用教材教。如果对教材理解不透,很容易陷入误区,造成误解。比如,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材在55页指出:“联系是客观的。”但在本书第56页又指出:“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这就把广大教师搞糊涂了。联系可以被创造吗?笔者再次参与讨论,多方求证,试图释疑解惑。  【关键词】联系 创造 创建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