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能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1990年开工建设,1999年正式生产。准能公司以煤、电、路一体化的崭新“准格尔模式”开发建设准格尔煤田,走出了一条煤炭企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经过几年的市场竞争实践,公司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企业发展目标,就必须全面打造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品格,走“人本战略、品牌战略、资本运营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路。
实施二次创业,全面启动企业文化建设
准能公司全面导入企业文化建设是在1999年。当时,公司刚刚移交投产,面临着煤炭供过于求、市场疲软、价格下滑的市场大环境,有人预言:“准能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在公司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资产存量太大,不良资产较多;(2)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3)观念落后,平均主义,小集体主义比较严重,效益观念淡薄,危机意识差;(4)企业的社会负担沉重。
怎么办?是躺在国家身上要救济,还是奋发图强,闯出一条新路?准能人选择了后者。在公司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准能人开始“二次创业”,目标是把公司办成国内同行业的一流企业。在“二次创业”的旗帜下,他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创新,明确了“五年分三步走”的企业发展目标和“以煤为主,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发展方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准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整合提炼了包括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战略、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广告用语等企业理念体系,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确定了工作思路。随后,公司组织人员到国内外优秀企业考察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聘请专家学者讲课,组织调研、研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编印了《员工手册》。聘请北京正邦公司设计了视觉识别系统方案,系统构建了准能企业文化的框架。
依靠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和体制
准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内提素质、外树形象、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宗旨是建设以人为本、以德兴企的特色文化。实现这一目标和宗旨的措施是全面创新。
——观念创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观念陈旧是准能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刚从计划体制走出来的职工,对于机构调整、人员转岗等改革措施一时难以适应,观念转变的任务非常艰巨,也非常复杂。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准能的干部和工人经历了一场观念革命,初步确立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在此基础上,2000 年完成机构调整,公司机关由30个处室减少到12个,工作人员由原来的536人减少到130人。同年实行了债转股,为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
——体制创新、机制创新:1999年,准能公司进行公司制改造,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将技术研发中心建在高校,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签订了产、学、研一体协议,借外脑补充内脑,靠外力增强内功。将五所中小学、职工总医院、居委会和公安处逐步移交地方管理。在转换经营机制方面,修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权责核决制,人事管理中引入了末位淘汰制,分配制度由岗位技能工资制向绩效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过渡。
——管理创新:准能公司提出”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无小事,管理无止境,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理念,各单位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人头,量化到单机单台,制定了成本节余、合理化建议、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召开了公司首届科技大会,表彰奖励了一批科技创新、技改技革能手,调动了一线职工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合理组织生产,优化煤炭生产组织,缩短卡车运距,加强了调度指挥的高效一致性,促进产运销密切衔接配合。完善了三级核算体系,推行流动资金有偿占用,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和使用效果。对选煤厂进行技术改造,使商品煤更加适销对路。依托资源优势,逐步向下游产品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对效益前景看好的电石厂进行了扩建。
——营销创新:树立“唯有销售活,才能全局活”的思想,用销售拉动公司各项工作。以信誉为生命,以产品为依托,以质量为保证,以服务为先导,以价格为杠杆,以利润为中心,转变“坐商”观念,主动出击,积极协调,本着双赢或多赢的原则,一切从用户角度考虑,创造市场,创造用户,不仅销售产品而且销售服务、销售希望、销售未来。 公司销煤量连续几年迈大步,1999年483万吨,2001年751万吨,2002年1228万吨,2003年1368万吨,2004年的目标是1700万吨。
打造“绿色煤炭”,开发品牌优势
“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市场的生命在于品牌,品牌的生命在于质量和服务”,这是准能公司的企业生命观点。产品是文化的直接载体,品牌经营是现代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1999年以来,为吸引和维系客户,追求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公司精心打造“绿色煤炭”品牌,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用准格尔绿色煤炭,还世界碧水蓝天”。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洗选品种,采用国内先进的化验设备,严格控制煤炭灰分、水分、含矸率等指标,确保用户对煤质的要求。公司定期走访用户,倾听用户意见,目前与准能公司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客户有50多家。
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准能公司开始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全新尝试。2001年2月20日,首船1.3万吨“绿色煤炭”飘洋过海,远销摩洛哥。接着,又有三批试烧煤出口日本。
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准能公司从“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管理思想出发,着力营造“依靠人、培育人、激励人”的文化氛围,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核心地位,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塑造了准能人群体形象。
——依靠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从2000年开始,每年年初公司都将工作会、党委扩大会、职代会和表彰会放在一起召开,谓之“四会”。在“四会”上, 深入讨论公司的目标、战略和措施,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企业的合力 。
——培育人:建设两支队伍,一支是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责任心强的经营管理队伍,另一支是“诚实、正直、敬业、创新”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公司视培训为一项福利制度,而不是强制性措施;是一项基本建设,而不是临时活动;是一项战略性投资,而不是简单的费用支出。从2000年到现在,派出4名公司级领导到中央党校学习,派出53名中层管理人员到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共举办各类技术人才培训班260次,参加培训达7654人次。2003年公司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口号,着力营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的浓厚氛围。
——关心人: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关注民生,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调动积极性的最好办法。公司投入120万元对中心区蔬菜副食市场进行了改造,为职工提供了较好的购物环境。公司还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住宅区进行绿化、美化,使职工在实现小康收入的基础上,又享受到了“小康住宅”和“小康环境”。公司要求各单位对职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做到件件有着落。露天矿为卡车司机配备了水壶,完善了沐浴设施,在部分作业机具上安装了空调,给铁路沿线各站点建了浴池 。
——激励人: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层组织的积极性,为职工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平台,努力实现企业和员工两者目标的和谐统一。
——注重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真诚尊重人才,创造各显其才、人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着准能公司追求卓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激励着准能人为企业的腾飞而团结奋进、不懈努力。
实施二次创业,全面启动企业文化建设
准能公司全面导入企业文化建设是在1999年。当时,公司刚刚移交投产,面临着煤炭供过于求、市场疲软、价格下滑的市场大环境,有人预言:“准能投产之日,即是亏损之时”。在公司内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资产存量太大,不良资产较多;(2)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3)观念落后,平均主义,小集体主义比较严重,效益观念淡薄,危机意识差;(4)企业的社会负担沉重。
怎么办?是躺在国家身上要救济,还是奋发图强,闯出一条新路?准能人选择了后者。在公司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准能人开始“二次创业”,目标是把公司办成国内同行业的一流企业。在“二次创业”的旗帜下,他们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创新,明确了“五年分三步走”的企业发展目标和“以煤为主,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发展方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准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整合提炼了包括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战略、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理念、营销理念、广告用语等企业理念体系,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确定了工作思路。随后,公司组织人员到国内外优秀企业考察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聘请专家学者讲课,组织调研、研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编印了《员工手册》。聘请北京正邦公司设计了视觉识别系统方案,系统构建了准能企业文化的框架。
依靠创新,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机制和体制
准能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内提素质、外树形象、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宗旨是建设以人为本、以德兴企的特色文化。实现这一目标和宗旨的措施是全面创新。
——观念创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观念陈旧是准能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刚从计划体制走出来的职工,对于机构调整、人员转岗等改革措施一时难以适应,观念转变的任务非常艰巨,也非常复杂。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准能的干部和工人经历了一场观念革命,初步确立了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在此基础上,2000 年完成机构调整,公司机关由30个处室减少到12个,工作人员由原来的536人减少到130人。同年实行了债转股,为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
——体制创新、机制创新:1999年,准能公司进行公司制改造,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将技术研发中心建在高校,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签订了产、学、研一体协议,借外脑补充内脑,靠外力增强内功。将五所中小学、职工总医院、居委会和公安处逐步移交地方管理。在转换经营机制方面,修订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权责核决制,人事管理中引入了末位淘汰制,分配制度由岗位技能工资制向绩效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过渡。
——管理创新:准能公司提出”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无小事,管理无止境,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理念,各单位将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人头,量化到单机单台,制定了成本节余、合理化建议、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召开了公司首届科技大会,表彰奖励了一批科技创新、技改技革能手,调动了一线职工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合理组织生产,优化煤炭生产组织,缩短卡车运距,加强了调度指挥的高效一致性,促进产运销密切衔接配合。完善了三级核算体系,推行流动资金有偿占用,提高了流动资金周转率和使用效果。对选煤厂进行技术改造,使商品煤更加适销对路。依托资源优势,逐步向下游产品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对效益前景看好的电石厂进行了扩建。
——营销创新:树立“唯有销售活,才能全局活”的思想,用销售拉动公司各项工作。以信誉为生命,以产品为依托,以质量为保证,以服务为先导,以价格为杠杆,以利润为中心,转变“坐商”观念,主动出击,积极协调,本着双赢或多赢的原则,一切从用户角度考虑,创造市场,创造用户,不仅销售产品而且销售服务、销售希望、销售未来。 公司销煤量连续几年迈大步,1999年483万吨,2001年751万吨,2002年1228万吨,2003年1368万吨,2004年的目标是1700万吨。
打造“绿色煤炭”,开发品牌优势
“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市场的生命在于品牌,品牌的生命在于质量和服务”,这是准能公司的企业生命观点。产品是文化的直接载体,品牌经营是现代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1999年以来,为吸引和维系客户,追求高水平可持续发展,公司精心打造“绿色煤炭”品牌,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用准格尔绿色煤炭,还世界碧水蓝天”。并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洗选品种,采用国内先进的化验设备,严格控制煤炭灰分、水分、含矸率等指标,确保用户对煤质的要求。公司定期走访用户,倾听用户意见,目前与准能公司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客户有50多家。
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准能公司开始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全新尝试。2001年2月20日,首船1.3万吨“绿色煤炭”飘洋过海,远销摩洛哥。接着,又有三批试烧煤出口日本。
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准能公司从“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管理思想出发,着力营造“依靠人、培育人、激励人”的文化氛围,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核心地位,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塑造了准能人群体形象。
——依靠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的方针。从2000年开始,每年年初公司都将工作会、党委扩大会、职代会和表彰会放在一起召开,谓之“四会”。在“四会”上, 深入讨论公司的目标、战略和措施,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企业的合力 。
——培育人:建设两支队伍,一支是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责任心强的经营管理队伍,另一支是“诚实、正直、敬业、创新”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公司视培训为一项福利制度,而不是强制性措施;是一项基本建设,而不是临时活动;是一项战略性投资,而不是简单的费用支出。从2000年到现在,派出4名公司级领导到中央党校学习,派出53名中层管理人员到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共举办各类技术人才培训班260次,参加培训达7654人次。2003年公司提出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口号,着力营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的浓厚氛围。
——关心人: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关注民生,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调动积极性的最好办法。公司投入120万元对中心区蔬菜副食市场进行了改造,为职工提供了较好的购物环境。公司还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住宅区进行绿化、美化,使职工在实现小康收入的基础上,又享受到了“小康住宅”和“小康环境”。公司要求各单位对职工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做到件件有着落。露天矿为卡车司机配备了水壶,完善了沐浴设施,在部分作业机具上安装了空调,给铁路沿线各站点建了浴池 。
——激励人: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每一个人、每一层组织的积极性,为职工实现自我价值搭建平台,努力实现企业和员工两者目标的和谐统一。
——注重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真诚尊重人才,创造各显其才、人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着准能公司追求卓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激励着准能人为企业的腾飞而团结奋进、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