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改的点滴体会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38677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的光芒已经照亮了二十一世纪的天空。在高速奔驰的中国现代列车行进中,世界经济正趋向一体化,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全球各种文化空前大交流,大融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回顾中国的现代语文教育的历程,颇有感慨。
  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的汉字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对于中国的现代语文教育,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废弃“文言”推广“白话”,建立新学堂推行新教育算起,途径叶圣陶先生起草的《1923年新学制》《初中国语课程钢要》和穆济波先生起草的《1923年新学制高中必修科本科国文科学程纲要》,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现代白话语文教学与汉语文言教学上千年的历史进程相比较,它的历史应该说是相当短暂的。
  二十世纪以来,我们的“现代文化”变得复杂了,多元了,除了“传统文化”之外,“西方文化”在十九世纪开始传入中国,到了二十世纪时已经达到高潮,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革命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针,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在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经过了几十年漫长的斗争历程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具有领导地位的交流、意识形态或者是一种强势的话语。这三种“文化”在“文革“之前其各有地位,作用是比较明显的。用一种通俗而形象的说法即是:“屁股坐在革命现实(革命文化)之上,一只手伸向古代(传统文化),一只手伸向西学(西方文化)。然而传统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都是各自独立的文化大体系,历史悠久,相当稳定,而革命文化却历史短,发展快,变化大,与政治情势息息相关,是个“变”数,深受时代政治的影响。
  因此,上述三种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新的形势下势必会进行新的整合与重铸,它们之间在主次、轻重、存用、分量、比重等方面,都会发生新的变化——这对于中国的现代教育来说,显然是一项浩大、艰巨、长期、复杂的文化工程。
  建国后语文教学之所以起伏不定,摇来摆去;语文教学之所以缺少内在“体系”,“民族化”特色不够等等,均与此有关。
  现在,再来看我们现代的新教改,特别是语文新教改,就会有新的认识。
  把“语文”二字诠释为“语言文字”,片面地强调其语言媒体的“工具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枯燥繁琐,兴味索然的语言课,语法课,使其文学的色彩消尽,人文精神极度稀薄——这是当代“语言学派”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严重后果之一。
  中学语文的教学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扫盲”的教法,深受“扫盲”的影响。
  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即在于促成独立阅读的習惯,作文能力的培养。
  “能读”,即胸中有经典(名著,名篇);“会写”即笔下能成文。读,是一种主体由外而内的广泛“吸收”;所以,语文课的目的即在于“人”。以人为本,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因此我想,中学应具备图书馆或藏书的场所,让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阅读。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模式是“全盘苏化”,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另一严重的后果是“肢解作品”,老师占据着讲坛,喋喋不休地解析。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老师当“演员”,学生做“看客”。学生本应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本应充当“教练”的角色,在课堂上却颠倒了过来。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而绝非由“讲”或“听”出来;阅读是一种综合吸收,是读者和作者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不多读、熟读而只去听所谓“讲析”是全然无用的。由此我想,既然语文老师必备“教参”,那么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有“学参”呢?学生没有“学参”,是一种把学生拒绝于知识殿堂门外之举。
  中学语文课也应该定期腾出一些课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经典名作,文采斐然、趣味盎然的好书,都可以尽兴去多读,越多越好,博览群书。和“大师”直接“对话”,使学习者在全人类所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地品味思索并汲取消化。这样,学生就能够沐浴在文学艺术的阳光里,潜移默化,受到情感的滋润与熏染。我想这样才是语文教育教学的真谛;这样才是语文能力成长的真正途径。
  学生写作文,往往会有“腹中无物”、“无米下锅”之感。这其实和学生的阅读有关。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有所喷发。学生写作水平往往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然而,我认为写作之道,还是有章可寻,有迹可觅的。这种“章”与“迹”大体可概括为以下的几种写作原则:
  
  一、先放后收原则
  
  开始写作,古人的经验是先“放”:放开思想,放开笔墨,写“大胆文”,然后,才可讲“收”,使其删繁就简,字斟句酌,细心推敲,精心布局,讲究分寸,写出“小心文”。这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放”得不够是个很大问题。如果是一开始就急着“收”,在学生作文上大砍大伐,粗暴笔削,这样无异于践踏幼苗,扑灭希望之火,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自由创作原则
  
  作文,其实是写作主体写他的自得之见,抒他的自然之情;用他的自由之笔,显他的自在之趣。显然,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一项精神独创工程,它这时候需要的是心灵极其自由,精神极大解放,思绪自在飞扬。
  
  三、激发兴趣原则
  
  想要成就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了“兴趣”就不可能成功。兴趣激发热爱,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切身体会。教学生作文,能否点燃他们强旺、持久的兴趣之火,是作文能力能否提升的关键。
  
  四、综合成文原则
  
  写作文时,思想、生活、知识、技巧等等都在某一“思路”的统领下非常自然地综合而成文。“文”成了,“法”亦随之而立,水到渠成。
  
  五、一气呵成原则
  
  写作时最好时间较完整,情思较活跃,思路畅通,一气呵成。写作如果像“挤牙膏”,或用“三步一回头”的办法,则文气常断,灵气难出,不成好文。一气呵成即写得快,好处很多:灵气飞扬,火花闪耀,才情焕发。要教育学生养成这样好的写作习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大学语文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功能、定位等问题,提出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素质课,是理工科大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 功能 定位    教育部自1995年倡导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并取得
摘 要:学习风格是制约大学生学习行为和效率的重要因素。大学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学习风格的研究,尊重大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本文通过介绍学习风格的相关研究,探讨教学设计的现实困境和发展取向,提出基于学习风格理论的大学教学设计构想。  关键词:学习风格 教学设计 大学教学    1学习风格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探讨    1.11954年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首次
本文对某民办院校学生进行了课堂阅读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对培训前后的阅读测试成绩数据运用SPSS11.5进行了定量分析,探讨了课堂阅读策略培训对民办院校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影
沉积矿床,如煤、磷酸盐和天然碱蕴藏面积较大,须用数座矿山开采,因此,不同开采条件下确定矿山的规模和寿命对开发和经营的经济性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矿山的设计能力过高将使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读、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及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从二维到三维再到二维,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教学实践表明,借助于三维CAD软件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通过对工程形体的实体模型演示,把工程形体的抽象、静止的内容转换成形象、生动的立体模型图,采用先三维、后二维、再三维的模式
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半胱胺,研究半胱胺对仔猪抗氧化酶活性、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肠黏膜免疫以及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和胸腺和脾脏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表达的影响,探索不同
高校图书馆图书“逾期罚款”之规定,既于《教育法》无据,也有违《行政处罚法》,更不符合《合同法》有关规定,很有反思之必要。 The provisions of college library books an
摘 要:通过对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进行现状分析,结合高职的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及实施办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 化工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教革    1.前言    高职化工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培养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它强调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适度,使学生成为面向化工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
《化学通报》创始人戴安邦院士在 1 994年《化学通报》创刊 60周年时提议并捐资设立了“中国化学会《化学通报》优秀论文奖和优秀编审奖” ,用以表彰在《化学通报》上发表的
γ-干扰素(IFN-γ)是机体内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的重要细胞因子。研究表明,内源性IFN-γ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因此对样本中的I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