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要求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即应关注学生本身自我管理能力,而不是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班级作为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场所,应该培养让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其自主管理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班级管理 自主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心智变化的重要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热衷于独立自主地进行各种活动,但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的不丰富,这就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因此,班级管理中要依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具体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和相信学生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做教师的都认为,学生来到学校就是来学习的,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管理班级的自习、卫生、班级活动等各项事务的管理。即使有班主任想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很多学生也会以学习任务重、自己没有能力、同学不听自己来推诿。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要尊重和相信学生。就像魏书生所说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负一点责任的欲望,老师就应满足他这个愿望。”班级管理中不论是卫生值日工作,还是常规评比、竞赛等,都应尊重和相信学生,尽量放手让他们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也就是说在管理工作中,不能歧视任何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特别是让最淘气的孩子也当一回“芝麻官”,让其找到一种成功感和自信力。
二、创造参与管理的条件和机会
1.日常管理与班级岗位相结合。现在很多班主任之所以感觉班主任工作苦、累,主要是被日常杂物所缠绕。早操需要管、卫生需要督促、自习需要检查……结果是学生感觉班主任像管家婆,造成大多数学生缺乏班级主人感,常处在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可以将班内事务进行分组分块管理,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班内事务设置不同岗位供学生参与即实行日常管理与班级岗位相结合。这样做就是尽可能地细化班级岗位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像如魏书生所说的“上级别干下级的活;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学生了有个岗位职责,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意识,逐步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2.班级活动采用竞标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组织、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学生只有积极投身于各种活动中去,其自身的创造性、合作性等才能得到锻炼,其自身才能得到良好发展。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下,很多班级活动大多采用自愿报名或班主任“强行”指定安排的方式,结果前者是“孤军奋战”,后者是“消极应付”,使班级活动中的质量和效果明显削弱,同时也不能达到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而采用班级活动竞标制却可以事半功倍,因为这种活动竞标的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灵活创造性,使任务更明确、更精细,大大增强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的热情和能力。
3.班级问题处理公开化。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很多问题,传统班级管理中出了问题就找班主任,班主任就扮演着法官和警察的角色。在“亦生亦师”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理应享有处理班级问题的权利。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反思自己和身边的实际,改正和完善自己的言行,这对学生的成长将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很多问题学生就可以自己公开解决,在解决过程中也提高了自主管理的能力。另外,要注意的是,学生自我管理不是意味着班主任“大撒把”,学生由于年龄、家庭等原因形成的不良习惯,必须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自主管理目标的实现。对于这一点,无论是身兼数职的魏书生、倡导民主教育的李镇西、还是与小学生们一起成长的窦桂梅,都是与学生建立的班规才保证班级形成了“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状态。
三、增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发现学生闪光点。即使只有很小的进步,也要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如有的学生在班里可能是公认的差生,但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就要尽力发现他的闪光点。
2.扬长避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为此不同的学生都应提出不同的的管理目标和要求,使他们能主动地扬长避短,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增强自我效能感,最终使全班学生都能为实现他们的自主管理目标而投入到班级的自我管理中。
3.宽容的对待学生的错误。针对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缺点和问题,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冷静的引导他们总结教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获得方法,对于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可以采用“教——扶——放”的指导,以使他们获得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班级管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班级管理工作虽然极具个性色彩,但又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发现并运用班级管理的规律和原则,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相信辛勤的耕耘终究会迎来桃李芬芳。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中学生 班级管理 自主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心智变化的重要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热衷于独立自主地进行各种活动,但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的不丰富,这就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因此,班级管理中要依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具体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和相信学生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做教师的都认为,学生来到学校就是来学习的,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管理班级的自习、卫生、班级活动等各项事务的管理。即使有班主任想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很多学生也会以学习任务重、自己没有能力、同学不听自己来推诿。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首先要尊重和相信学生。就像魏书生所说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负一点责任的欲望,老师就应满足他这个愿望。”班级管理中不论是卫生值日工作,还是常规评比、竞赛等,都应尊重和相信学生,尽量放手让他们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也就是说在管理工作中,不能歧视任何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特别是让最淘气的孩子也当一回“芝麻官”,让其找到一种成功感和自信力。
二、创造参与管理的条件和机会
1.日常管理与班级岗位相结合。现在很多班主任之所以感觉班主任工作苦、累,主要是被日常杂物所缠绕。早操需要管、卫生需要督促、自习需要检查……结果是学生感觉班主任像管家婆,造成大多数学生缺乏班级主人感,常处在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我们可以将班内事务进行分组分块管理,根据班内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班内事务设置不同岗位供学生参与即实行日常管理与班级岗位相结合。这样做就是尽可能地细化班级岗位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像如魏书生所说的“上级别干下级的活;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学生了有个岗位职责,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责任意识,逐步实现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2.班级活动采用竞标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组织、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学生只有积极投身于各种活动中去,其自身的创造性、合作性等才能得到锻炼,其自身才能得到良好发展。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下,很多班级活动大多采用自愿报名或班主任“强行”指定安排的方式,结果前者是“孤军奋战”,后者是“消极应付”,使班级活动中的质量和效果明显削弱,同时也不能达到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而采用班级活动竞标制却可以事半功倍,因为这种活动竞标的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灵活创造性,使任务更明确、更精细,大大增强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的热情和能力。
3.班级问题处理公开化。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很多问题,传统班级管理中出了问题就找班主任,班主任就扮演着法官和警察的角色。在“亦生亦师”班级管理模式下学生理应享有处理班级问题的权利。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反思自己和身边的实际,改正和完善自己的言行,这对学生的成长将会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很多问题学生就可以自己公开解决,在解决过程中也提高了自主管理的能力。另外,要注意的是,学生自我管理不是意味着班主任“大撒把”,学生由于年龄、家庭等原因形成的不良习惯,必须有严明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自主管理目标的实现。对于这一点,无论是身兼数职的魏书生、倡导民主教育的李镇西、还是与小学生们一起成长的窦桂梅,都是与学生建立的班规才保证班级形成了“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状态。
三、增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发现学生闪光点。即使只有很小的进步,也要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如有的学生在班里可能是公认的差生,但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其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就要尽力发现他的闪光点。
2.扬长避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为此不同的学生都应提出不同的的管理目标和要求,使他们能主动地扬长避短,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增强自我效能感,最终使全班学生都能为实现他们的自主管理目标而投入到班级的自我管理中。
3.宽容的对待学生的错误。针对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出现的缺点和问题,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冷静的引导他们总结教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获得方法,对于经常出现问题的学生,可以采用“教——扶——放”的指导,以使他们获得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班级管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班级管理工作虽然极具个性色彩,但又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发现并运用班级管理的规律和原则,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相信辛勤的耕耘终究会迎来桃李芬芳。
(作者单位: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