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联合125I粒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肺癌在近20年内发病率逐年升高,2004年上海市肺癌分别居男女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位和第2位[1]。其中非小细胞癌在确诊时仅20%~30%Ⅰ期和Ⅱ期,40%~50%Ⅲ期,30%Ⅳ期[2],而ⅢB期及Ⅳ期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目前同步放化疗已经成为国际上治疗局部晚期不能手术非小细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3]。
  传统的放射治疗由于放射野大、正常肺组织对放射线耐受量低,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125I粒子植入术将放射性粒子按肿瘤大小、形态植入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最终达到治疗目的。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例,进行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顺铂方案进行4个周期化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5~78岁,平均623岁,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完善,中心型14例,周围型9例,鳞癌12例,腺癌11例。治疗前胸外科和放射科联合会诊确定皆为而ⅢB期及Ⅳ期,无放化疗禁忌证,纳入本计划,粒子植入由放射科完成,化疗在胸外科完成。
  粒子术前准备:常规胸部增强,由TPS系统确立预计微粒子用量(放射性总活度)、粒子数、最佳分布、可行性分布,肿瘤和血管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复查出凝血时间、血常规及心电图检查等,在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血凝酶和盐酸哌替啶,开放静脉通道,心电监护。
  粒子植入过程:所有患者均由CT引导定位、置入枪、穿刺针125I粒子为中国原子能研究所提供,粒子活度050~075mCi。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常规消毒铺巾,并沿穿刺位置和方向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将置入针按照预设穿刺的位置、方向及深度穿刺至肿瘤内,局部进行CT扫描进一步确定穿刺针的位置,准确无误后,将置入针穿至所需置入粒子的最遠端。放射性125I粒子从粒子枪内经置入针置入肿瘤内;不断地调节置入针的方向和位置将125I粒子按TPS确定的计划均匀地置入肿瘤内。术后复查CT了解有无气胸及粒子分布。
  化疗方案:粒子植入术后1周,开始吉西他滨:1000mg/m2,静滴(第1、8天);顺铂75mg/m2,静滴(第1天),21天重复1次,化疗4个周期。同时给予相关支持治疗。
  疗效评价:化疗结束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给予CT平扫测量肿瘤大小,采用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①完全缓解(CR):肿瘤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②部分缓解(PR):肿瘤最大直径及最大垂直直径的乘积缩小达50%,其他病变无增大,持续超过1个月。③病变稳定(SD):病变两径乘积缩小不超过50%,增大不超过25%,持续超过1个月。④病变进展(PD):病变两径乘积增大超过25%。
  结果
  其中CR 9例(鳞癌7例、腺癌2例),PR 10例(鳞癌4例,腺癌6例)。SD 3例(鳞癌1例,腺癌2例),PD 1例(腺癌),总体有效率(CR+PR)823%。和国内报道的联合治疗的829%的有效率基本一致。但在进一步随访中第3个月已经有4例病变进展,6个月甚至高达10例(其中1例死亡),目前还在进一步随访中。
  讨论
  放化综合治疗已成为公认的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案,多家研究机构证明,相伴疗法能明显提高生存率。顺铂单药应用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具有增敏作用。从理论上讲,放化同期进行通过空间合作和相互增敏作用,是一种最佳的综合治疗方式。
  吉西他滨以其高效低毒的优势近年来广泛应用于NSCLC的治疗。文献报道,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有效率31%~54%[4],而最近国外的一项老年人研究亦显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较年轻患者一样,吉西他滨与顺铂联合化疗也很好的耐受性和疗效[5]。因此卫生部《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作为非小细胞癌一线治疗化疗方案进行推荐。
  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时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125I粒子有602天的半衰期,可提供约200天左右的持续照射(3个半衰期),有效杀伤范围17mm它有类似于超分割放疗的生物学特性,通过连续释放低能量γ射线,能够对进入不同分裂周期的肿瘤细胞进行不间断的照射,增加了肿瘤细胞的自我增敏,同时,低剂量照射可降低氧增强比值,增加肿瘤内乏氧细胞的敏感性,从而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
  由于125I粒子这种保护正常组织的特点和吉西他滨/顺铂方案的高效低毒的优势,使得具有一些基础疾病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够使用放化疗同期治疗方案而达到最佳疗效。
  本组病例有效率较高,可能与评价标准有关,在本组病例3个月的CT复查就已经有4例病变进展,6个月甚至高达10例(其中1例死亡),然而肿瘤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仅以肿瘤的大小为评价标准显然不能让人满意,在此期待大样本多中心以生存时间为标准最佳方案推出。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2006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报告.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专业报告,2007:35-36.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093-1094.
  3Powell NP,Orourlce NP.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 in non-small cell lung cencer.Cochrance Databse Sys Rev,2004,18(4):2140.
  4Manegold C,Zatloukal P,krejcy K,et al.Gemcitabine in non-small-cell ling Cancer[J].Invest New Drugs,2000,18(1):29-42.
  5Ricci S,Antonuzzo A,Galli L,et al.Gemcitabine mono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lung cancer:A multicenter phase IIstudy[J].lung cancer,2000,27(2):75-8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益心健脾丸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早期时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70例U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益心健脾丸(药用:党参、川芎、茯苓、菊花、葛根、降香、制半夏、枳实、延胡索)。两组疗程均30天,治疗后评价疗效和测定血浆Hcy值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浆Hcy变化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10月份第2周使用半夏的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半夏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用量。方法:抽取10月份第3周所有使用半夏的处方,按照自行设计的方法,统计出各科使用半夏的资料。结果:制半夏最小应用剂量6g/服,最大应用剂量30g/服,常用剂量8,9,10,12g/服。结论:制半夏在汤剂中的现代临床用量大于2010版药典规定范围。  关键词制半夏现代临床用量分析  半夏,来源于天南星科植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胆宁片在治疗胆道结石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胆道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胆宁片,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指标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33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30例,好转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结论:胆宁片治疗胆管结石及胆道炎症患者,药物治疗后能够明显减轻上腹部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15天。结果:两组TG、CH、LDL-C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显著
期刊
关键词黄褐斑中医治疗  黄褐斑,又称肝斑或蝴蝶斑,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因内内分泌失调、代谢物瘀积所致的一种显性表现。常因肝气郁结、气血亏虚等因素引起,证见面部斑块,中医则以旺肾健脾、补肝益肺、养心养血为治则,使五脏气血充盈,肌肤得养,达到祛除斑块,还美丽与人的目的。  病因病机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将黄褐斑源于忧思抑郁,血热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外科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治疗价值。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和治疗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16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成功取出支气管异物,异物取出成功率达100%。异物发生在右下叶基底段2例,发生在右中叶支气管1例,发生在右中间支气管2例,发生在右侧支气管12例,发生在气管1例。异物种类,辣椒皮1例,西瓜子3例,花生米6例,小石头1例,猪排骨2例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恶性梗阻的CT征象及CT检查在诊断胆道良恶性梗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并资料齐全的26例恶性胆道梗阻疾病患者的CT征象,其中胆管癌12例,胰头癌7例,壶腹部癌4例,胆囊癌2例,胆管癌合并胆囊癌1例。结果:胆道恶性梗阻的CT表现有肝内胆管及肝门胆管扩张,表现为“软藤征”、“截断征”、“双轨征”,软组织肿块及淋巴结肿大和腹水等。结论:CT检查对有无胆道梗阻、梗阻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16排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5例,小肠4例,结肠1例,直肠2例,食管1例,肠系膜1例。14例中,恶性11例,良性3例。结论:CT可作为GIST常规检查方法,其敏感性高,定位相对清楚,并对定性及鉴别诊断有帮助。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鉴别诊断  胃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检查在肺腺癌诊断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肺腺癌病例同时进行18F-FDG SPECT/CT检查和CEA检测,怀疑复发病例进行CT增强扫描和临床随访,以进一步确诊。结果:40例患者中,18F-FDG SPECT/CT检查发现原发灶25,胸内扩散19例,远处转移16例。CT示原发灶24例,胸内扩散21例;远处转移15例。CEA增高20例,不高18例。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多层螺旋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脊柱结核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骨质破坏45例,其中斑片状破坏23例,椎旁脓肿22例,骨性椎管狭窄9例,洞穴状破坏17例,死骨形成30例,椎间盘破坏27例,骨质密度增高硬化19例,韧带增厚6例。结论:多层螺旋CT分辨率高,不仅可以显示X线检查难以发现的骨质破坏,同时有助于对病变的术前评价和术后分析。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