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红烛》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c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烛》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之歌”,该单元主题是吟唱青春,作者或感时忧国、抒发情怀,或感悟人生、思考未来。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感受激扬的青春。
  闻一多是一位把生命当作诗、用生命来写诗的诗人,他以血和生命为代价,谱写了一曲雄奇而绚丽的人生诗篇。本诗第一句就引用了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燃烧自己、照亮世界的决心。纵观整首诗,每一节都以“红烛啊!”为开头;前四节关键词为“烧”,围绕把蜡烛烧成灰展开;第五到八节的关键词为“流”,围绕蜡烛燃烧后的流泪抒情;最后升华主题:“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红烛》这首诗中充满了“矛盾”。第一节,用接近白话的语言表明了红烛的颜色。中间一句“吐出你的心来”让人不禁发颤:诗人还要吐出自己的心来证明心像红烛一样红吗?岂不是商代忠臣比干故事的再现?此为第一处矛盾。诗人当然不可能把自己的心吐出来,而是有“呕心沥血”之意在其中,这反常的描写更是表达了诗人为了革命奔走劳累,一颗赤子之心和红烛是“一般颜色”。
  第二节到第四节是矛盾发展的顶峰,点出了矛盾冲突是什么:蜡烛想要发光就必须燃烧成灰。第二节连用三个问句,“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发光的前提是自身的燃烧,发光和燃烧,既矛盾又统一。被火烧掉的是躯体,不是灵魂。而具体是谁做的这些事情?诗人并没有给出答案,引人遐想,可能是诗人自身的内在力量,也可能是时代的外力推动。明明“一误再误”,为什么第三节又说“不误,不误!”呢?又形成一对矛盾,引发读者思考,后面一句给出了解释,原来“烧出光来”才是自然的方法。诗人想发光,想用自己的青春冲破黑暗,这是理想主义的浪漫表达,此处用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说法加以强调。
  虽然整首诗以感叹号结尾居多,但第四节是全诗中感叹号最多的一节,有四个感叹号出现,足见其情感之盛。“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此段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意象,烧破、烧沸、灵魂、捣破、监狱,这些不和善的字眼,代表了诗人对当时所处时代的控诉。世人还在做着不切实际的梦,民族看不到希望和未来,群众的血都是冷的,需要一道光去唤醒他们的梦,一把火去烧沸他们的血,解救一批批被压迫太久而不知道反抗的群众,摧毁一个个禁锢人们思想的牢笼。此节中动词“烧破”“捣破”等,充满气势,显示出作者的决心和气魄。
  诗的第五节迎来了转折。融合了“发光”和“流泪”两个关键词,“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发光和流泪是同一时空发生的事情,也互为充要条件:想要发光,就要流泪,想要照亮世界,就要牺牲自己。第六节到第八节,就围绕着“流泪”展开。红烛被制造出来,就是为了燃烧,那么既然已经做好了燃烧的准备,为什么还要“伤心流泪”呢?诗人自知矛盾,在下面给出了答案,原来是“烧得不稳时,才着急流泪”。
  闻一多在家书中说:“国家养育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何人?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他明白,当国家遇到危难时,学生理应承担起一个国民的责任。此时,二十多岁的闻一多就已经把自己视为一名战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他表现出愿意放弃个人一切的决心和壯志。他自比蜡烛,急着奉献自己:流泪不可怕,烧得不稳,不能完全奉献自己时,才着急伤心呢!最怕的是只能“流一滴泪”,只能“灰一分心”,此处第八、九节,迎来了本诗的最后一个矛盾转折,红烛的最初目的,是“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地释放自己的价值,此处用“脂膏”来比喻蜡烛的泪水,意谓其富有营养价值,可以为花儿和果子提供养料,颇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道理。可是红烛的结局是什么?它并没有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燃烧、奉献,而是凄凄惨惨地在风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在五四运动前夕,闻一多在致父母的信中说:“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懵然如梦,或则敢怒而不敢言。卖国大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红烛的命运,也正是诗人自己倾尽全力奉献自己,想靠一代人的力量破除旧社会,为祖国带来光明的真实写照。
  最后,诗人安慰红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又何尝不是诗人对自己的勉励与劝解?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一时无法调和,于是闻一多投身于教育和文学研究事业,专注研究古典文集,希望从中找到救亡图存的办法……
  (本栏责编 清 风)
其他文献
微课是指运用视频开展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先进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尝试。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本质的区别,微课教学具备简洁精炼、重点提炼、视频呈现、不受时空限制等特征。有效利用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在课前预习环节,促进微课教学模式的融入  首先要加强微课在预习环节的有机运用。预习环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乎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关乎着学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对学生意识形态、价值观、思想品德、人格素质、人文素养等进行全面熏陶启蒙。只有培养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其产生了一定的认知,才能学会甄别,从而丰富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要实现有效融合,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教材内涵,不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一、开展中华优秀传统
诵读教学法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利用早读时间实施诵读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在树立诵读教学意识的基础上,开展适当的诵读教学,重点在氛围营造和技巧指导上下功夫。  师生对课堂的主观感受即是教学氛围,这种感受虽然不能对课堂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对课堂效率的高低影响颇大。如果早读课堂的诵读氛围压抑,学生不愿大声朗读,没有形成书声琅琅的读书氛围,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
在人们的眼中,数学似乎总是和枯燥的计算分不开.的确,从0到9虽然只有10个阿拉伯数字,但是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可以演变出无穷的数,再添上“+-×÷”四个运算符号,就能演变出无穷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的数学课堂要尽可能地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数学生活化。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点经验。  一、用课堂导入建构生活化情境  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使原本兴致不高的学生被吸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主体性。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生活素材出发,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低年级的学生形
期刊
我曾不止一次问学生,影响你整本书阅读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忙,没有时间!”很多学生脱口而出。  是的,我们的学生忙着上课,忙着写作业,忙着参加各种活动,忙着去各种培训机构……但是,“忙”不应该成为不读书的借口。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得语文者得天下,而语文学好的前提便是阅读,大量的阅读积累。  当然,整本书的阅读与现行以课文为主体的教学不同,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到正确的指引。  一、重视精神成长与语文
文化是一个学校底蕴的展现,是学校精神气质的体现.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学校更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让学生时刻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绽放生命的精彩.
期刊
初中语文使用统编教材后,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背景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在真实情境中对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情境教学法在现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为此在教学上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构建朗诵情境,提高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现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由于时代背景和知识储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改变教法,激发兴趣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整理思维,使数学知识变得可视化和结构化,促进学生主动地构建认知体系。  农村地区的学生由于条件的制约,接触的事物比城镇学校的学生要少。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把抽象的知识通过关系图、知识地图等形式表现出来,让学习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运用思维导图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系统认识  有些农村教师对思维导图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