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核心、最重要的教育只教一件事

来源 :课堂内外·好老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7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女儿申请大学的原因,吴军曾陪着女儿走遍了英美两国的名校,考察过程中的发现、感触,加上吴军本人求学、从事教育的经历、思考,促使他写成了一本书《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书中谈了他的几个主要的教育观点。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输赢不由起跑线决定
  吴军和弟弟都是清华大学毕业,且之后在国外继续深造,并学有所成。于是,经常有人向吴军的父母求教育儿经,但吴军的爸妈并没有什么“秘笈”,给出的答案通常令人失望——全是中国家长早就知道、已经在做的那套,比如“教孩子好好读书”之类的。
  吴军和弟弟也是很多年之后才想明白了爸妈的“教育秘方”。吴军的父亲因为家境问题,没能上一个全日制的正式大学,只能利用在大学工作之便,一门一门地补习大学课程。他学习了一辈子,非常努力地做科研,得了很多国家发明和科技进步奖,最后,居然在一个极为看重文凭的大学里晋升为教授级研究员。在吴军的印象里,父母晚上从不应酬,也不看什么电视,总是非常有规律地学习。父母的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兄弟俩,让他们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而这一点,在吴军看来,至关重要。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非常拥挤的,但跑完1/4以后,选手们的距离就拉开了,起跑时占得的一点点先机此时已荡然无存了。
  吴军和弟弟都把他们今日的成就归功于不断学习。回顾过去,他们发现中学、大学时期,有很多很有竞争力的同学,但到了博士毕业以后,还能坚持学新东西的人就不多了。“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名校为啥奉行通识教育,因为它能让你有能量一直跑下去
  吴军提到,美国名校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而本科阶段,学生们应该学“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是“雕虫小技(Skills)”。
  在很多英美名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比中国学生少,但知识面却广很多,社会经验也更丰富,综合能力(写作及表达能力、科学素养)更强。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好处——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而这,会给学生的人生长跑带来持久的后劲。
  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顿三座“大藤”里,耶鲁尤其强调文科和艺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在耶鲁,本科生三年级以后才选专业,而且只要选够36门课就可以毕业,不做毕业论文。因为,学校不想让学生用全部时间来准备考试,以至于耽误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耶鲁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比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等等。如果在耶鲁上学,却没学到这些,就失去了在那里读书的意义。哈佛强调其本科教育是“非职业专科”(Not Pre-professional),也就是说,一名本科生可以对商业和金融感兴趣并修很多这方面的课,但哈佛并没有一个所谓商业或金融的本科学位授予他。和耶鲁一样,哈佛也不强调考试成绩,会给大部分学生A。学校希望藉此向学生们透露一个信息——你们的学业已经足够优秀了,你们应该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而普林斯顿的学生无论最后获得哪一种学位,都需要修足够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课程。
  所以,很多美国名校的毕业生,虽然本科毕业时只拿了一个或两个学位,却因为通识教育,擅长很多领域的工作。
  教育就是“引出”,让热忱与兴趣适配、链接
  促成吴军写书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美国的亚裔高中生,申请美国最优秀的高校正变得越来越难。吴军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教育理念不同,或者说对教育的意义认知不同。
  亚裔家长给了孩子太多压力,很多学生并非出于兴趣学习,而是因为现实的利益。不少人上大学是为了拿文凭,拿到毕业证就意味着考试生涯结束了,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但事实上,想进入哈佛这样的学校,最重要的是爱学习,有非常强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同时有志于成为各学科最优秀的人士。哈佛希望网罗全世界各领域最顶尖的人才,比如:马友友、林书豪、娜塔莉·波特曼(美国著名演员)等等,无论哪个领域的顶尖高中生,只要学习不太差,哈佛肯定录取。
  吴军说,有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两点:1.服务社会的意愿;2.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喜爱程度。这两点其实都提供了一种东西:热忱。还记得《虎妈战歌》中的“虎妈”蔡美儿吗?她成功地将女儿索菲亚送进了哈佛,并在索菲亚毕业之后支持她参军的想法。
  事实上,英美名校在提供通识教育的同时,还以相当的自由度、包容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找到适配的方向和兴趣。
  美国学生对成功的定义非常多元化,一些在亚裔眼里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如:新闻记者(美国大部分新闻工作者收入很低)、低级地方官(收入也很低)、卫生、工会、参军,恰恰是很多哈佛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每年都会有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演讲,有一年学校邀请了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引起了很多争议,连当时的纽约市长都不太乐意。哥伦比亚大学却坚持这么做。因为学校认为要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明日的世界领袖,就应该让年轻人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倾听不同的声音。
  耶鲁大学是美国大学中最崇尚自由的学校。越战期间,很多年轻人因为反战而逃兵役,美国政府要求各大学不收这些学生,但耶鲁大学以学术特权为名坚决抵制政府的要求,于是,耶鲁有了一位逃避越战兵役的总统——克林顿。耶鲁很清楚自己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不能用老人的观点禁锢年轻人的思想。
其他文献
脑的大多数结构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是在下丘脑、小脑、白质、灰质和胼胝体上存在差异。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差异是由进化所带来的。人类祖先在早期为了生存有明确的男女分工,男人主要负责打猎、觅食、制造和使用武器等,而女人则负责储藏食物、照看小孩和家人、做饭和织补衣服。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形成了性别分化,导致我们今天看到的男性和女性的脑的差别。  大脑的工作也有男女之分。比如女孩大脑的沟通交流能力特别发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殚精竭虑、孜孜不倦的努力着。很多家庭把高考看作是家庭、孩子改变命运、实现理想的契机和转折点,为准备高考一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寄予极大地希望,但由于学习基础、临场发挥、心理状态等原因,高考成绩和录取的学校肯定是千差万别的,对于家长和考生而言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对前途充满理想和憧憬、社会经验尚且不足、心理还不够稳定的高考考生来说,在这个人生十字路口,考生应该选
光阴倥偬,岁月如梭,伴随着同学们的欢笑与迷茫,承载着师长们的忧虑与信赖,脚踏着泥泞,怀揣着温暖,我们迎来了第100期《青春期健康》。100期,意味着《青春期健康》的编辑100次围坐一堂,再从成千上万来稿中挑选出最合适的一篇:100期,代表着《青春期健康》特约专家们100次认真分析读者的倾诉,不分昼夜地为读者找到妙计良方:100期,兑现着读者100次在期待中收获喜悦。  我们用脚步丈量着青春的每一寸
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梅贻琦  他24岁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但他连教授都不敢做。他跑去找自己的老师张伯苓求教,张伯苓劝导说:“年轻人要能忍耐,回去教书。”于是他就老老实实地回到清华,老老实实做起了他的教授。没想到的是13年后,老老实实的他当上了清华的校长,他似乎无所作为,却充分发挥了教授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他说:“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不是因为它有大楼,而是因为它有大师。”他本人从来没
如今,提到世界顶尖的大学,人们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一定是哈佛。而在哈佛的其中一座叫"Eliot 1908Gate"的校门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两句话:“In memoryof Charles William Eliot, 1834-1926, given by the class of1908,”(由1908级捐赠,为了纪念查尔斯·威廉姆·埃利奥特。)另一句话是:“He opened path
2020年,实“鼠”不易。  这一年,国士无双钟南山临危受命,万千子弟兵抗洪抢险,时代楷模张桂梅点亮乡村女孩梦想……无数个平凡的英雄让我们得以恢复如常的生活,也始终怀有对明天的热望。英雄的人民,英雄的城市,构成了英雄的国度。  在新年的钟声响起之前,这封新年献词如同与老友的一次互诉衷肠,我们历数过往,回望寻常,纵有山海之遥,却道天涯共此时。  这是一场与新老朋友的对谈。疫情之下,教育人经历了一场线
几度历史变迁和学校搬迁,始建于解放初期的名山中心小学校如今坐落在新城东区,办学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敖卫兵从1996年在这所学校担任校长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个孩子,每一位老师……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从学校搬迁到学校建设,从学校发展到学生培养……敖卫兵见证了这里走出的每一步。敖卫兵常把学校比作花园,而自己便是那个养花护院的人。“用你如花的行为,绘就芬芳的未来。”是他常常挂在嘴
初夏的六月,空气里弥漫的都是甜蜜的味道,大朵花朵的长裙,漂亮的遮阳伞,满目鲜丽热情的衣着,诱惑的还有那些姿态惹人怜爱的冰品,颜色或粉或蓝,滋味或酸或甜,一起撩拨着视觉、味觉,让人恨不得一步就迈入夏日的包围。    芦荟猕猴桃冰沙——甜蜜的《小夜曲》(舒伯特)  甜蜜抒情的小夜曲是用于向心爱的人表达情意的歌曲。最初,小夜曲是青年男子用来在夜晚对着情人的窗口歌唱,倾诉爱情的,旋律优美、委婉、缠绵,常用
你用你温暖的手掌呵护我们;你用你坚定的步伐引导我们;你把你心中满满的爱,一股脑地给予我们。你总是开玩笑,说你是我们的“二爸”,我们全班都是你马某人的孩子。而当初太过年少,屡次忽视你的付出。那一声欠你许久的“二爸”,现在我用尽全身力气喊出,不知你在那三尺讲台上能否听得到?  遇到你的第一天,你便点了我的名字,一面是给我分配任务,另一面么,便是教育。  “王倩妮,你看看你的手!指甲花得就像是染缸里出来
从2020年1月号起,本刊开辟了这个名叫“师生对话”的栏目。我们向全国的中小学老师发起了“与爱徒书信往来”的稿件征集——可能是天南地北信息量爆棚的聊天,可能是志趣相投的切磋,也可能是遇到问题时的交心……  前不久整理电脑文件时,发现了一封十年前我写给学生的信,现在翻看,当年的许多情景仍能历历在目。那个曾经和我针锋相对的男生,在一番激烈的对决后,通过一封信让我们一笑泯恩仇。  毕老师:  您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