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探讨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d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語文涵盖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能够丰富整个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素养以及知识素养,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文章基于此点,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措施探讨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举止有着极大的影响。对此,教师就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要拓展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和广度,还要丰富拓展学生的内容,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
  一、挖掘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文风优美,意蕴深厚,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掌握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将其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从中体会优良的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岳阳楼记》时,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需要学生细细解读,让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大致的认知。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进行有效认知。在文章开头就大致描述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范仲淹应滕子京的请求,为了岳阳楼的重修而作词,所以这也奠定了整篇课文的结构——先写景,后抒情。其次,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文章中所展现的传统文化。比如作者在文章中加入了“去国怀乡”之情,这便是几千年来文人骚客在遭到贬谪时所展现出来的情感——“以物喜,以己悲”。在此基础上,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抒发自己的豁达之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充分了解到历史文人在遭遇贬谪的时候,所展现出来的情感。从范仲淹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他所昂扬的激情与向上的抱负,自己的忧患意识和为国为民的情怀,这样便能够对学生的身心情感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良好发展。
  二、扩展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为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作品,可以是同一个作者的不同文章,也可以是相似主题的文章,这样就能够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深入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着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桃花源记》时,这是陶渊明的作品,也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一位诗人。对此,教师就应该在此基础上,丰富拓展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理解。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加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入教学,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和人生理想。《桃花源记》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渔人误入桃花源,所看见的一个远离尘世喧嚣,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所。而《归去来兮辞》则是从正面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相似主题文章的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陶渊明的认知,让他们对这篇文章有更加清晰的理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三、增强经典阅读,渗透传统文化
  对经典进行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自己的语文知识技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因此,教师应该增强经典阅读,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
  以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教材为例,每一个单元背后都有一个“名著导读”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重视这一个环节,要让学生根据名著导读的要求,实现对经典文化的有效阅读。对此,教师就应该合理地规划学生的阅读时间,比如在晚自习的时候,在周末的时候,为学生安排阅读任务,让学生能够有规律地诵读这些经典,提高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又比如,教师在教学完相关文章之后,也可以加入与文章主题相似的文章,丰富学生的认知,让他们能够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丰富他们的文化品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让学生有系统化的学习和认知,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华文化,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此,便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品格,让他们对这些文化形成系统性的认知,不断内化,进而形成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萍.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思路构建[J].课外语文,2019(33):177+179.
  [2]谢长生.文明长久 渊源传承——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内蒙古教育,2019(32):10-11.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第五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逐步发展的今天,在各行各业中采用了大量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也同样如此。微课走进了小学数学课堂中,以丰富有趣的内容使学生重新认识数学,建立起强烈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学习高年级数学时也不产生畏惧心理。所以,微课被应用在小学数学高年级的教学当中不但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通过有趣的微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浅析微课与兴趣之间的密切关系,探寻如何通过微课的自身特性使数学教学课堂更高效
期刊
摘要:小学学习时期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而六年级则是小学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学年。其中,数学是大多数学生比较薄弱的一门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需要运用理性和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比较注重思维逻辑内在的连贯性。在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中,六年级下册的第三章将会学习到《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在学习圆柱知识时,教师在讲台上奋力地讲解圆柱侧面积的公式推导,由于许多学生没有立体几何图形的空间概念,缺乏空间想象能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小学阶段学生的基本能力,而计算能力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能力之一,也理所应当地受到了学校和数学教师的关注。但是许多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就导致数学课堂不能顺利进行下去,而且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简单地谈一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三大主科之一,它是由自身存在的意义的。语文的价值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它是我国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的是整个中国的文化和宝藏。学好语文,才可以拥有和过去的人“沟通”的权利,才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掌握我国的本土优良传统,才能让中国在世界的大舞台之中有一席之地。学好语文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是增强我国国家软实力的一种方法。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我有义务和责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打造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对此,教师就应该注重课堂的提问,用问题来启发诱导学生,推动整个数学的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究,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策略,旨在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策略探讨  问题能够
期刊
摘要:语法知识作为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知识部分之一,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解的过程当中,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语法知识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也是学生不易理解的语文知识点之一,教师在进行课堂知识讲解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自身讲解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过程当中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语法知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加强
期刊
摘要:识字的数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小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将会系统地学习拼音和汉字的书写及汉字的构成,因此,小学生会在一年级的时候认识更多的汉字,掌握更多的汉字的含义。语文的词汇量对于小学生学习来说是较为困难的,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词汇量的时候,教师需要格外地注意教学方法。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除此之外,还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中有许多概念性的知识要点,这些概念性的知识要点又比较抽象,极富逻辑性。许多小学生因为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受限,并不能快速理解这些概念性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就需要创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式,用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小学生才能深刻掌握数学概念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鉴于此,本篇文章将探究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数学概
期刊
摘要:高考试题中,经常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解决解三角形问题,试题有所创新,但也保持稳定,主要体现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问题是历年高考中经常考查的热点,由于其综合性较强,解法灵活,往往是高考考查的难点,本文结合2020全国年II卷高考真题,分析解三角形相关知识,共同学习如何解三
期刊
摘要:学困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当结合新时期的教育背景,深入分析学困生成因,并利用当下的一切教育优势,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不断减小班级两极分化差距,帮助学困生更好地发展数学能力和有关素养。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数学;学困生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问题是普遍困扰教师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如果对学困生忽视,不仅会让学困生的群体越发庞大,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