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启迪·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2020年度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教科研项目,立项编号:202010,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案例研究。
  摘要: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一伟大的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这些人才,需要高职院校拥有德才兼备、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发展迅猛,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出现了教师数量不足、实践能力不强、科研能力弱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设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保证自身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新时期高职院校要以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关键,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书育人工作有待加强
  有些教师重上课、轻思想教育,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够,研究不深入,没有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任教师数量不达标,“教练型”名师偏少
  1.高职院校的师生比应该是1:18。按照这样的师生比,许多高职院校教师数量差距较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按照1:350的师生比配备思政课教师,按照1:200的师生比配备专职辅导员。按照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配备要求,有些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数量差距较大。
  2.“教练型”名师偏少,影响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增强。
  (三)高层次人才缺乏
  社会对高层次人次的需求量很大,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相对不足,再加上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总体不强,因此高职院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高层次人才缺乏。
  (四)管理岗位人员数量不足
  近年来对管理人员的增加控制严格,导致管理岗位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五)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高职院校的干部队伍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分布。未来几年,退休干部人数呈现加速状态,对年轻干部的需求数量较大,而现实情况是年轻干部数量不足,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缺少台阶培养和岗位历练。
  (六)“双师素质”教师数量不足
  在新教师招聘过程中,没有完全执行“应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条件,尚有一批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在职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偏低。
  (七)教师考核机制不完善
  教师考核过程中,注重了对工作量的考核,对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的考核尚不到位。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管不够系统,对履职绩效、创新成果、人才培养实际贡献的评价不够突出。
  (八)教师激励机制尚不完善
  激励的导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还存在“大锅饭”现象,不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九)不同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分布不均衡
  在高级职称教师的分布上,有的专业高级职称人数偏多,有的专业高级职称人数却很少,导致专业发展不平衡。
  (十)教师出国学习偏少,缺乏国际视野
  由于受资金等条件的制约,高职院校教师出国学习的人数、时间偏少,对国外职业教育的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国际视野不足。
  二、新時期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打造高标准思政教育队伍
  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强化思政理论课教师和思政教育工作专职人员队伍建设,培养辅导员名师和思政教学名师;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担任兼职德育导师;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改革创新,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思政教育队伍。
  2.把牢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充分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强化“四史”教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名师讲堂”,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机制。
  3.创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将思政元素有机渗透融合于专业教学中,引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接二级学院,思政教师对接专业教师,全体教师对接学生教育,构建“思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行动计划》,常态化推进师德培育涵养,将师德规范纳入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必修内容。创新师德教育方式,通过榜样引领、情景体验、实践教育、师生互动等形式,激发教师涵养师德的内生动力。建好师德基地,构建师德教育课程体系。加大教师表彰力度,激励教师潜心育人。
  (二)适度增加教师数量,搭建“教练型”名师大师工作室
  1.每年招聘一定数量的教师,不断增加在职在编教师数量,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教师数量要求。
  2.坚持工学结合,加强实践教学,推行教学与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在企业建立“教授工作室”,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打造一批社会知名度高、行业影响力大的“教练型”名师。
  (三)加大博士研究生内部培养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双招双聘”引智共享计划
  1.制定鼓励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办法,利用政府对高职院校自培博士研究生的奖励政策,鼓励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高层次人才的自培水平。   2.制定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探索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依托行业、企业办学优势,对博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实行“双招双聘”,根据高层次人才的个人意愿,可以自由选择加入高职院校事业编制或企业编制,并根据需要互为双方所用,即企业招聘的高层次人才可到高职院校任教,期间薪酬由高职院校承担;高职院校招聘的高层次人才可参与企业科研等工作,期间薪酬由企业承担;也可双向共用,薪酬共担,让高层次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成立外聘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国内外知名专家或专家团队的引领指导作用,促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柔性引进院士,国家重点工程人才、泰山学者及相当层次人才,职业教育研究知名专家、客座教授、境外专家;聘请产业教授、大师、工匠、高管、技术创新人才等领军型高技能人才,充实兼职教师库,打造高水平兼职教师团队。
  (四)增加管理人员数量,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能力
  1.合理确定内设机构工作人员数量的最高限额,在限额以下,通过对外招聘、内部调整增加管理人员数量。
  2.实施管理人员素质提升计划,多措并举提升素质能力。
  (五)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老干部退出机制,大力选拔年轻干部,加强年轻干部的多岗位锻炼培养,强化培训,加强考核,提升素质能力,建立一支数量充足、充满活力、干事创业的年轻干部队伍。
  (六)在教师招聘中体现“双师素质”,实施教师“双师”素质提升计划
  1.逐步落实新进专业教师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要求。
  2.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健全“学校+企业”教师培养制度,推进“教师下厂”“工匠进校”“企业导师”“科研助理”等相关制度措施落地实施;完善国培、省培、学校自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开展企业实践全员轮训,形成“专任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的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七)健全教师分类考核评价体系
  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建立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推进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坚持突出关键绩效、简便易行。加强教师基础性考核评价、专业发展考核评价。
  (八)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和职称评价体系
  1.遵照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加强考核,分类管理;统筹协调,二次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按职工数、学生数、岗位系数等要素将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分到部门,将绩效工资的发放权下放给部门。各部门制定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并实施。
  2.改革职称评价体系
  严把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核,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学历、唯奖项、唯项目等倾向,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不唯数量重质量,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论文重实绩,不唯资历重成果,不唯奖项重贡献。
  (九)对不同专业高级职称教师分布不均衡情况进行调控
  按照各专业教师数,对各专业教师高级职称数量实行最高比例限制,超过最高比例的,暂缓增加高级职称数量。
  (十)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实施“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境外培训计划”,支持教师“走出去”,保证高水平专业群和骨干專业群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境外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专任教师70%以上具有境外培训经历,相关管理人员50%以上具有境外交流学习经历。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机构教师来校任教访学、为境外学校进行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精准掌握国家有关政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久久为功,构建高素质结构化师资队伍,服务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金奎文
其他文献
摘要:把物理学科讲好理清,把孩子的心给讲动,从而达到调高物理教学之效果。阐述事物的规律特点,把知识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是我们传经解惑目的之所在。要全面启发学生思维,启发他们参与的激情和勇气,启发学生课堂合作性。  关键词:心给讲动、折服孩子心灵、传经解惑、启发学生思维、因材施教、增添自信感、举止的创新、动作的比较雅致、规律制度约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引言:我们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适应孩子
期刊
摘要: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接触教育的关键期,幼儿缺少经验和生活常识,可塑性较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可以引导幼儿突破自我,拉近幼儿和教师的关系,所以在幼儿园课程中教师可以将区域活动和游戏化课程结合起来,借助有效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从而增强幼儿的认知水平,促进幼儿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区域活动;自由学习  引言  幼儿教育引起了越来
期刊
摘要:培智类的特殊教育学校最终的目标是每个智障儿童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口语表达是智障儿童进入社会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除了智力落后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智障儿童伴有语言障碍,主要表现语言发展迟缓和语言发展异常。因此,非口语交际的训练对于这类儿童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智障儿童;语言发展障碍 ;交际  智障儿童交际活动是他们不可缺少的能力。在生活语文课堂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进行非口语交际能力
期刊
摘要:阅读作为儿童启蒙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科学性的阅读,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文章以自主阅读为切入点,指出小班幼儿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主阅读;幼儿;阅读习惯  引言:对于幼儿教育来讲,自主阅读可以真正实现语言与思维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令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通过自主性的探索,获取更多有利于
期刊
摘要:学生学习初中数学需要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自主合作地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们养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但是根据学生们反应的情况,许多初中生认为数学很难,尤其是遇到题目较长的应用题时,不愿意去思考,甚至不想读题。这其实也有老师的原因,可能因为课堂枯燥无味,只专注于自己演示求解过程而忘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中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培养出遇到问题主动思考的习惯,并且在遇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此同时,幼小衔接教育工作也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幼小衔接是幼儿步入正规化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幼儿教师应提高对此阶段幼儿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上做出一定改变,促使幼儿的学习之路能够顺利推进。就当前幼儿园幼小衔接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着工作效率的提升,对此,幼儿教师应主动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保证幼小衔接工作的
期刊
摘要:初中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验性的学科, 其应当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做好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良好的物理实验效果来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物理实验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在分析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路进行了分析介绍。在初中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高三英语教师,笔者在执教过程中目睹了很多英语学科薄弱的学生在高三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挣扎。造成英语学科薄弱的原因有很多,在高一、高二甚至初中阶段的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这一部分学生或因为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或者因为对英语学科没有兴趣,或者因为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导致英语知识体系漏洞百出,到高三冲刺阶段积重难返。在时间精力十分有限又十分宝贵的高三,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英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与思维,辩证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目,那么初中的数学在小学基础数学的基础上更加考察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这种探究能力不是模仿式的,即老师做什么学生做什么,也不是跟进引导式的,即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经过大量的线上调查和线下考证,我们发现,挖掘初中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的关键与核心就是加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这种师生互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作用极其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师生互动自我探
期刊
摘要: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其中,工具性指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人文性指向内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应该紧密结合语文教学与德育,更好地推动学生不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必要性  (一)提升教师素质教育水平  素质教育以学生诸多方面同步发展为目标指引教师展开教书育人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