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宗教观及其观念史意义反思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1230ZXC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百年前爆发的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堪称“摧毁旧文化、再造新文明”的一位关键人物。但在以往的胡适研究中,海内外学者大多注重其文史哲思想,而不够重视他的宗教观。其实,通过研读原著可以发现,胡适的宗教观堪称中国现代思想观念史上的“一个典型或一种缩影”,不仅可使我们深刻地认识胡适个人的学术思想,而且有助于我们从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上来深刻地反思胡适等人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所倡导的“科学主义”“西化思潮”及其“西学根据”。
其他文献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美均开始步入各自的经济“新常态”,这导致两国经济的交互方式发生了变化。本文提出了中美两种“新常态”及其交互作用的分析框架,以结构变动为主线分析了中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美国的“新常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再工业化、投入结构的创新引领和需求结构的储蓄提升,这些转变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绩效但伴生着政府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中国的“新常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投入结构的创新增强和需求结构的消费增长,其绩效需放在更长时段内考察。两种“新常态”在背景上均具有“挑战一回应”特征,但在内容、绩效等方面存在
土地价值的构成是否包含非劳动的元素?这不仅是理论界一直缺乏共识的问题,也是政治经济学至今存在着重大分歧的问题。问题的症结在于,马克思有关“虚拟价格”的论述与劳动价值论的逻辑是否一致?基于此,本文着重讨论了两个分歧:(1)价格能够先于价值而存在吗?(2)价值能够先于劳动而存在吗?价格的“虚拟性”并不能证明价格的“先在性”,作为土地交易内容的地租是真实存在的价值,价格不可能先于价值而存在。土地“虚拟价格”对地租貌似具有“先在性”,这并不能证明土地价值对投入土地的劳动具有“先在性”。这是马克思一以贯之的结论,也
[编者按]我国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基础教育阶段就有2.4亿学生,谁来教这些学生,谁又来培养教师,这是我国教育体系承载的重大使命.逐渐地,我国形成了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性大学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ISBN:978-7-5191-2640-7系统梳理教育脱贫攻坚重要政策文件翔实记录教育脱贫攻坚大事全面呈现我国教育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和具体举措全方位展示我国教育系统脱贫攻坚的成效与经验本书采取点面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通过政策文献梳理、数据整理分析等工作,对教育系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举措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概括总结.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与商品一样,对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必不可少。生产公共产品需要公共资源和有效的配置机制。中国长期以来按照属地化管理体制,规定地方政府负有对户籍人口提供公共产品的事权责任。中央政府对财力、建设用地指标、行政编制等公共资源的配置也依据地方政府的管辖区域、户籍人口和经济状况为主要基数。进入高流动性社会后,人们离开户籍地谋生,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也由户籍地转移到居住地。对此中央政府对事权进行了重新划分,要求流入地政府负责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但并未考虑对公共资源配置的方式做相应的调整。如何配置公共资源是
1.专著依著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标注。例。一,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76页。例二,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815页。
周老师,您的学术生涯似乎走过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从经济学到国际问题再到国家制度建设和社会建设,跨越了多个学科和研究领域。您最早是在经济学领域展开研究的,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版了几部经济学专著。
西方社会早在宗教改革之前就出现了一种模仿和顺从的精神。如果说这种精神在资产阶级刚刚诞生的时候仍然局限在新兴的资产阶级那里,那么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这种资产阶级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鲍德里亚用“仿像的三个等级”来说明这个历史过程。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仿真”是模仿的极端形式。这种模仿的精神从表面上看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等价交换的原则,但是从根本上继承了等价交换的精神,即本质上不同东西的虚假同一性。它从另一个方面维护了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运行。这种资本主义精神如今已经与人们的生存斗争原则结合在一起,而对
近期,不断有作者和单位反映,一些不法人员以本刊名义编辑出版假的《教育研究》,或假冒《教育研究》名义约稿、组稿,骗取"版面费"、"审稿费"等,对本刊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本刊再次声明如下:一、本刊从未设立其他分支机构或采编点,也从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编辑出版《教育研究》.
探索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发展教育经济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新兴学科.本书根据学科形成发展的历史与学科内在逻辑相一致的原则,阐明了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教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在介绍国内外教育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的同时,本书也特别注重在广阔的国际视域下深入讨论中国的教育经济实践,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