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艺术设计教改系统规律进行探索,提出了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内外协同律、目标控制和自由创造并存律、主体间平等交流律、结构优化律。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改系统;规律
艺术设计教改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尤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这样的客观规律,就能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不断优化。
一、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内外协同律
西方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在60年代以后重新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上的有关规则必然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会对管理产生种种约束。把组织看作封闭系统而不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是不符合实际的。
艺术设计教改是一个多层级的社会开放系统,由于其自身的文化构成的多元整合性和直接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它更加全面地向社会开放的特征。它把社会环境对创意服务和创意人才的需求纳入系统内部,通过输出创意服务和创意人才使得市场环境更加有序,它通过系统向外的扩张,把系统内部的创意性的组织结构以一种系统的分形结构的方式向社会输出,通过内部系统的有序运作,使得外部环境有序化,成为内部系统的向外递进的层级,培育了市场的创新体系,建立了创意产业,形成了无限延伸的创意文化圈。
由于向环境的开放,系统内部的运作非常有序,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需要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规格,能够建立其富有特色的实践性教育平台,形成了以学校为核心的企业与学校合一实践性教育基地,老师既是企业设计师,又是教师,又是社会活动家,具有多元角色,能过参与政府决策和企业营销管理,又是资深专业教师,培养的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供不应求。
二、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目标控制和自由创造并存律
艺术设计教改系统在对外开放中形成了自己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这一目标不是抽象的,不是从概念出发的,而是在对外部市场的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与市场完全对接的专业设置和承接市场上的设计项目来保证的。师生在通力完成企业的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实际上受到多重主体的控制,包括系统内部教学行政管理系统的控制,教育主体中师生的自主控制,市场上企业和社会消费大众的评价体系的控制,而且这样的控制是始终存在的,因而能够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在多位主体对系统目标的自觉、自主的控制下,系统的运作却是自由的,系统的多元要素遵循非线性的因果关系的作用,主体的自由创造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其中包括课程的模块设置,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市场的最新的信息,学科的最新发展,教育主体的最新的经验。由此可见,在一个内外有序,目标明确的开放的教改系系统中,教学主体的自由度是非常大的。
三、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主体间平等交流律
艺术设计教改是一个大的社会工程,其系统层级多,结构复杂,其文化圈无限延伸,没有边缘,其主体包括各级相关行政主管,有业务关系的企业界人士,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艺术设计的同行,社会消费者的公众,这些不同的主体有自己的社会职能和价值倾向,他们相互围绕着设计教改形成主体间关系,其关系的基础是艺术设计高贵而平等的创意文化。
艺术设计是对物质消费和艺术欣赏的统一体,是经济利益和精神享受的统一体,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创造的审美文化,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言,伟大的艺术品从来不是不道德的。艺术设计及其教育家首先要有人道主义的情怀,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时代的高度。同时,艺术设计家要有丰富的审美情愫,要有自由的艺术表达的才能,并且能够把握大众的审美趣味。
在这里有必要引进接受美学的思想来说明问题。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美学思潮。联邦德国的文学史专家、文学美学家H.R.姚斯和W.伊泽尔提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接受美学理论家反对19世纪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反对文学作品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涵义或意义。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是一种随着认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姚斯指出,美学实践应包括文学的生产、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三个方面。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审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和发挥功用,是美学实践的中介。接受美学的理论对于艺术设计同样适用。艺术设计主体间的交流也是以艺术设计的活动和作品为中介的,要呼唤其主体内心的感受与体验,要通过对话来达到彼此的理解、欣赏和支持。
在艺术设计活动中政府和学校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对设计活动的推动来体现的,政府通过对创意产业的扶持,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搭起桥梁,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学校通过为企业开展创意设计的服务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一方要尊重企业的市场意识,特别是企业的风险意识,成本意识,以及对消费趋势的直觉经验和相关的资料积累。企业一方也要尊重教师的设计创意。此外非常重要一点的是两者都要认真要考虑消费者的接受水平。正是消费者的接受水平制约着艺术设计创意的自由空间,艺术设计的创意不能只从设计家的主观出发,还要从消费者的群体消费心理的客观现实出发,在两者之间寻求精神的契合点。这就是艺术设计中的民本意识和民主意识。
艺术设计所面对的大众是全社会的,包括社会广大的阶层,包括妇幼儿童。艺术家要有人道的情怀,去体察各类人群内心的渴望。长期以来人类文化的主导意识是成人的工具理性,渐渐地扼杀了人天真烂漫的自由本性。因此在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中就提出“赤子之心”的思想,庄子认为“万物齐一”,因此他的文章甚至把鱼、鸟、蝴蝶、浮游等动物也写了进来,让人感到妙趣无穷。这上海世博会上,比利时馆就把国家文化的象征的“撒尿的儿童”的雕塑搬来了,世界各国都送衣服给这个雕塑,另外比利时馆的动画影片中的主人翁蓝精灵唤起很多人美好的回忆。他们的很多录像资料片的视点都很低,让人们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儿童,也是为了满足成人对童心的渴望,因为成人总是活得太累。人是感情动物,往往在他人欢乐中找到自己的欢乐,这也是艺术设计不断创新的心理根源,艺术设计在满足社会公众的同时,得到了自身的满足。艺术设计教育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平等的,因为艺术设计是创意的活动,任何创意都是主体的自主行为,是没有固定程序的,因此教师并不能把某种创意教给学生,而只能加以启发,在艺术设计创意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
四、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结构优化律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功能的总和,在一个结构有序的系统中,系统的整体功能肯定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艺术设计教改的开放性系统的八个层级的运作的是协同的,有序的,其结构和是合理的,能够满足艺术设计及其教育主体的艺术设计创新和创意的条件。艺术设计教育主体间的结构也是合理的,使得主体心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够不断得到优化,艺术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的关系结构也是合理的,是根据培养目标机制的要求,根据专业的项目制教学的要求,按照逆推法层层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此这样的系统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
参考文献:
[1]席跃良主编.设计构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程能林主编工业设计概论. 机械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3]辛华泉编著.形态构成学.中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
[4]欧阳康、张明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改系统;规律
艺术设计教改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尤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遵循这样的客观规律,就能使得艺术设计教育不断优化。
一、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内外协同律
西方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在60年代以后重新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上的有关规则必然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会对管理产生种种约束。把组织看作封闭系统而不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是不符合实际的。
艺术设计教改是一个多层级的社会开放系统,由于其自身的文化构成的多元整合性和直接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它更加全面地向社会开放的特征。它把社会环境对创意服务和创意人才的需求纳入系统内部,通过输出创意服务和创意人才使得市场环境更加有序,它通过系统向外的扩张,把系统内部的创意性的组织结构以一种系统的分形结构的方式向社会输出,通过内部系统的有序运作,使得外部环境有序化,成为内部系统的向外递进的层级,培育了市场的创新体系,建立了创意产业,形成了无限延伸的创意文化圈。
由于向环境的开放,系统内部的运作非常有序,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需要设置专业和人才培养规格,能够建立其富有特色的实践性教育平台,形成了以学校为核心的企业与学校合一实践性教育基地,老师既是企业设计师,又是教师,又是社会活动家,具有多元角色,能过参与政府决策和企业营销管理,又是资深专业教师,培养的学生能够零距离上岗,供不应求。
二、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目标控制和自由创造并存律
艺术设计教改系统在对外开放中形成了自己的目标,就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这一目标不是抽象的,不是从概念出发的,而是在对外部市场的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与市场完全对接的专业设置和承接市场上的设计项目来保证的。师生在通力完成企业的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实际上受到多重主体的控制,包括系统内部教学行政管理系统的控制,教育主体中师生的自主控制,市场上企业和社会消费大众的评价体系的控制,而且这样的控制是始终存在的,因而能够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在多位主体对系统目标的自觉、自主的控制下,系统的运作却是自由的,系统的多元要素遵循非线性的因果关系的作用,主体的自由创造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其中包括课程的模块设置,对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在教学内容中融入市场的最新的信息,学科的最新发展,教育主体的最新的经验。由此可见,在一个内外有序,目标明确的开放的教改系系统中,教学主体的自由度是非常大的。
三、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主体间平等交流律
艺术设计教改是一个大的社会工程,其系统层级多,结构复杂,其文化圈无限延伸,没有边缘,其主体包括各级相关行政主管,有业务关系的企业界人士,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艺术设计的同行,社会消费者的公众,这些不同的主体有自己的社会职能和价值倾向,他们相互围绕着设计教改形成主体间关系,其关系的基础是艺术设计高贵而平等的创意文化。
艺术设计是对物质消费和艺术欣赏的统一体,是经济利益和精神享受的统一体,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创造的审美文化,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言,伟大的艺术品从来不是不道德的。艺术设计及其教育家首先要有人道主义的情怀,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时代的高度。同时,艺术设计家要有丰富的审美情愫,要有自由的艺术表达的才能,并且能够把握大众的审美趣味。
在这里有必要引进接受美学的思想来说明问题。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美学思潮。联邦德国的文学史专家、文学美学家H.R.姚斯和W.伊泽尔提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接受美学理论家反对19世纪兰克的历史客观主义,反对文学作品有客观的永恒不变的涵义或意义。他们认为历史研究是一种随着认识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对经验的研究。姚斯指出,美学实践应包括文学的生产、文学的流通、文学的接受三个方面。接受是读者的审美经验创造作品的过程,它发掘出作品中的种种意蕴。艺术品不具有永恒性,只具有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读者不断接受的历史性。经典作品也只有当其被接受时才存在。艺术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审美经验在这一活动中产生和发挥功用,是美学实践的中介。接受美学的理论对于艺术设计同样适用。艺术设计主体间的交流也是以艺术设计的活动和作品为中介的,要呼唤其主体内心的感受与体验,要通过对话来达到彼此的理解、欣赏和支持。
在艺术设计活动中政府和学校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对设计活动的推动来体现的,政府通过对创意产业的扶持,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搭起桥梁,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学校通过为企业开展创意设计的服务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学校一方要尊重企业的市场意识,特别是企业的风险意识,成本意识,以及对消费趋势的直觉经验和相关的资料积累。企业一方也要尊重教师的设计创意。此外非常重要一点的是两者都要认真要考虑消费者的接受水平。正是消费者的接受水平制约着艺术设计创意的自由空间,艺术设计的创意不能只从设计家的主观出发,还要从消费者的群体消费心理的客观现实出发,在两者之间寻求精神的契合点。这就是艺术设计中的民本意识和民主意识。
艺术设计所面对的大众是全社会的,包括社会广大的阶层,包括妇幼儿童。艺术家要有人道的情怀,去体察各类人群内心的渴望。长期以来人类文化的主导意识是成人的工具理性,渐渐地扼杀了人天真烂漫的自由本性。因此在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中就提出“赤子之心”的思想,庄子认为“万物齐一”,因此他的文章甚至把鱼、鸟、蝴蝶、浮游等动物也写了进来,让人感到妙趣无穷。这上海世博会上,比利时馆就把国家文化的象征的“撒尿的儿童”的雕塑搬来了,世界各国都送衣服给这个雕塑,另外比利时馆的动画影片中的主人翁蓝精灵唤起很多人美好的回忆。他们的很多录像资料片的视点都很低,让人们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儿童,也是为了满足成人对童心的渴望,因为成人总是活得太累。人是感情动物,往往在他人欢乐中找到自己的欢乐,这也是艺术设计不断创新的心理根源,艺术设计在满足社会公众的同时,得到了自身的满足。艺术设计教育的主体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平等的,因为艺术设计是创意的活动,任何创意都是主体的自主行为,是没有固定程序的,因此教师并不能把某种创意教给学生,而只能加以启发,在艺术设计创意上师生是完全平等的。
四、艺术设计教改系统的结构优化律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功能的总和,在一个结构有序的系统中,系统的整体功能肯定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艺术设计教改的开放性系统的八个层级的运作的是协同的,有序的,其结构和是合理的,能够满足艺术设计及其教育主体的艺术设计创新和创意的条件。艺术设计教育主体间的结构也是合理的,使得主体心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够不断得到优化,艺术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的关系结构也是合理的,是根据培养目标机制的要求,根据专业的项目制教学的要求,按照逆推法层层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此这样的系统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
参考文献:
[1]席跃良主编.设计构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程能林主编工业设计概论. 机械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3]辛华泉编著.形态构成学.中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
[4]欧阳康、张明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