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高危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及效果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l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从实际出发,分析讨论精神科高危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的实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时间范围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科患者50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的研究对象,做两组处理,即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同临床治疗前提下,给予对照组患者精神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精神科高危风险标准化管理,对护理后的最终效果进行临床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高危风险标准化管理后,暴力、自残自杀事件的发生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下降趋势更加显著(P<0.05);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同样以观察组患者更佳(P<0.05)。结论:通过精神科高危护理风险的标准化管理实施,能够大大提升精神科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患者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缓解患者、家属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医院精神科的护理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实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9-287-01
  精神科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原因,治疗期间非常容易出现情绪失控、认知障碍等情况,甚至还会出现自伤、自杀以及暴力伤人等护理风险事件[1]。另外,由于精神科护理风险事件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突发性,需要通过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实施高危护理风险标准管理,才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的规范性以及标准型,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患者健康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同一时间范围内的50例精神科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5例,男女比例为13∶12,年龄范围在32-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8±2.03)岁;观察组患者25例,男女比例为14∶11例,年龄范围旨在35-56岁之间,平均年龄值(40.02±1.0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可进行临床对比。
  1.2方法
  本次研究对照组患者除接受与观察组患者一致的临床治疗以外,将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接受高危风险标准化管理,具体如下:
  首先,由精神科护理部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健全关于护理风险的管理预案、高危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统一制定关于风险评估的评分标准、风险级别的划分标准等[2],针对所有护理人员展开统一的培训;
  其次,实现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在制定了相对统一的护理风险评估标准后,所有精神科的患者在进入医院接受治疗时,都能够进行以此常规的评估,护理人员将患者的评估结果详细记录在患者的病情记录中。其中,所有新入院的患者都需要进行三级评估。一级评估有责任护士完成,将所有关于高危患者的护理风险以及特殊护理方式详细告知家属,令其知晓签字[3];二次评估由院内责任组长完成,主要目的在于完善一级评估没有完成的事项;三级评估由精神科护士长完成,最终评估完成后将高危护理风险患者上报备案,接受高危风险的标准化管理。
  最后,严格执行责任制的相关标准及规定。所有高危患者都应当设立相应的责任护士,由责任护士负责高危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比如:病情观察、康复指导、心理护理以及临床治疗等。责任护士每天将高危患者的风险进行复评与记录,直到患者评估降至低危。
  针对精神科高危患者的标准管理,首先在面对具有暴力高危风险的精神科患者时,责任护士应当定期实施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信心[4],并帮助患者寻找到代替暴力解决的方法;另外,在接触患者时应当注意方式方法,与患者始终保持在安全范围内,避免刺激患者;其次,面对具有出走高危风险的患者,责任护士应当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在接受外出检查与治疗时,责任护士应当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避免患者在此期间擅自出走。最后,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精神科内部做好相应的安全意识教育以及学习护理风险防范知识,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研究过程中患者所产生的暴力、自残自杀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属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进一步的统计与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该文的实验数据均使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检验。
  若P< 0.05,则表示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详见表1,两组患者护理后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上,对照组患者发生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对比
  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满意程度统计详见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获得患者、家属的认可程度更高,且P值<0.05.
  3.结论
  所谓护理风险,指的是患者在住院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5]。通过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够积極、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安全的预防措施,同时还能够早期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与识别,之后通过及时、有效的干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在面对精神科高危患者时,通过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能够做到提前预知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通过及时的预防与解决,降低了精神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同时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月燕,范喜英. 精神科高危护理风险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及效果[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27(8):168-170.
  [2] 邓蓉林,岳玉川,吴冬梅. 精神科患者护理风险标准化评估及管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129-131.
  [3] 崔淑敏. 高危药品管理在精神科的应用及对策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4):113-114.
  [4] 张仲霞,董春玲,孙立娟,等. 精神科患者入院高危因素评估表的应用研究[J]. 健康大视野,2020(13):257.
  [5] 何成添,李小画,李洪波,等. 精神科住院病人跌倒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19,17(9):1046-1048.
其他文献
摘要:急性心力衰竭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一种,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群。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心源性休克以及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自身具有发病快,病程进展迅速等特点,如果病患在发病后并未及时接受治疗,病死的风险将会直线上升,为了提升急性心力衰竭病患的存活率,在病患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医务工作人员就需要采取相关的紧急抢救措施来控制病患的病情。急性心力衰竭出生于重症疾病的一种,在病患接受治疗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6例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加强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局。结果: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相比,观察组血压显著降低(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全面护理在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价值。方法:纳入64例观察对象,均为膀胱全切输尿管腹壁造口术患者,全部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电脑数字随机筛选的方式将所有观察对象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则接受全面护理。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进行比较,提示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临床慢性咳嗽开展疾病治疗与干预的过程中,使用中医穴位贴敷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之后是否能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进行对比对照,评价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慢性咳嗽的患者群体中,抽取70例进行对比对照的治疗研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治疗方法方面的明显不同之处。其中对照组常规进行止咳、化痰等方面的治疗,而观察组则同时采取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对两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患者产生的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入治疗的60例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根治手术的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一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方式,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循证护理模式,为实验组。分别观察和比较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优质护理的主要模式,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我院接受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的25例患者进行研究,总共分为两组,一组为對照组,一组为实验组。医务护理人员在面对对照组时,采用常规的评价方式;实验组则运用优质护理服务,通过数据的推算和对比,分析患者的具体指标。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内瘘自护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护理的干预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着怎样的疗效及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20年3月起,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2例,将符合标准的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平均分为甲、乙两组,每组31例,对甲组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体征观测、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对乙组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法(CR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40例于2021年3月-5月期间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所有患者均展开CRRT治疗,同时予以A组常规护理干预,B组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体征、24h尿量、生活质量评分均无对比价值(P>0.05)。干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患者应用手术室无缝隙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12-2021.02之间,将8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40例)。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对比组,叠加组基于前组上应用手术室无缝隙护理。比较2组手术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2组对比手术情况及生活质量等数据后发现叠加组更优,经统计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疝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随机抽签法将我院2020.1~2020.12接收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作参考组与试验组(n=100),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增加实施抚触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黄疸指数低于参考组,消退时间短于参考组,首次排便早于参考组,以及胆红素低于参考组,P80分为满意,60~8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