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困惑与思考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zxc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既给推动素质教育带来了机遇,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让今天的课堂上少一些做作,多一份实在,让我们的学生得到真正的素质提高,冷静下来思考,我觉得仍然有不少现象值得我们去反思,下面谈谈自己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几点困惑及其思考。
  困惑一:新课程实施以来,新教材将突破以知识块为主线,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来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强调数的意识、空间观念、优化思想、统计思想、方程与函数思想、估计意识、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不再专门设置应用题的教学单元,强调从运算意义和数学模型出发进行思考和教学,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这无疑给第一线教师出了一道难题:究竟该如何看待和处理现行教材中的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还要不要教?
  困惑二:“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广大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教学情境与生活情境、问题情境的关系如何?创设情境需遵循什么原则?需注意哪些问题?
  困惑三:为了发挥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调控、激励、诊断等功能,《标准》强调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许多地方和学校取消了用百分制评定学生成绩的办法,而采用了等级制。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教师们往往是用百分制先评定学生的成绩,然后再转化成等级制,并没有真正地达到改革评价制度的目的。如果说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借用考试方法还可以做出评价的话,那么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该如何评价呢?
  尽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我并没有失望,相信一切都会逐步完善起来。
  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我认为自己一定要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应该积极地行动起来,不断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我首先思考的是: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理念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课程建构的基础——不同的课程观:旧课程观中的课程是文本课程,教师是传授者,因而教师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2.课程实施的策略——不同的整合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材意识是第一意识,按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则是第一要务,而新课程观则认为教必需服务于学,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今天的困惑和出现的问题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的借鉴。我将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坚定不移地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换来丰硕的成果。
  (作者单位:551300贵州省贵定县昌明镇小场中学)
其他文献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当今信息膨胀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阅读是不可替代的。看电影、电视时,你可能较少思考,更少想象,声音、图像……一切都是设定好的,你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而阅读的过程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阅读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期刊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魏学洢生于1566年,卒于1625年,其所得之核舟为王叔远1622年(天启壬戌年)所刻,为王氏晚年所刻。  当中国明代科学家徐光启(1562年生,1633年卒)在他的有生之年终于用洋人的望远镜观测到日食时,这也就标志着放大镜将给中国人的微雕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这样“贵值兼金价”的工具,是绝不会很快用在工匠艺人之手的。因此,微雕的真正意义上向“微小”的革命,当在放
期刊
心理一直是人们难于捉摸的问题,然而人的言行却偏偏受到心理的支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同样受教师心理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今教师必备的教学武器。  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几种常见心理:  1.课前教师的准备心理  ⑴准备充分型心理  即使教师没有广博的知识,但教师能切合实际将学生课本内容应用相应的方法完成,教师按步就班写教案备课,上课前满盘皆在心里,早有准备。  ⑵胸有成竹型心理  
期刊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一种不文明的教育方式。  体罚学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是终身的。据北京晚报报道,加拿大学者就体罚对孩子将来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做了全球最大规模的调查,被体罚的儿童成年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性是正常儿童的两倍。而且患上焦虑症、反社会行为倾向和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在偶尔被体罚的受访者当中,有21%的人患上焦虑症,70%的人患上抑郁症,13%的人酗酒,17%的人吸毒。每当学生调皮式犯错误时,教
期刊
教学要求:  1.在朗读与品读中感受课文准确、形象的语言和热爱故乡的感情,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主动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从文章准确、形象的语言中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学习品读、鉴赏文章优美的词句和段落,并积累下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期刊
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方面应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主要目标。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些话充分阐明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大作用。  一、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  小学生的工具书主要是字典、词典,它们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就要及时地查阅字典词典,借助这些工具书,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应该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讲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创设一个有吸引力、有魅力的课堂,教师的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能使每个学生获得自信,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创新的乐趣。那么课堂就会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园地,迈向成功的阶梯。  一、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  新课程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的地方越来越多,力求使每个学生都经
期刊
学生学习习惯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各科学习均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里主要谈谈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养成预习的习惯  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课程的目的性、针对性。平时要教会学生利用课本目录、提示、思考与拓展、单元小结、复习等内容来预习,养成先预习新课的习惯。教师对预习的要求,一要明确具体,使每个学生都明白要做什么,做哪些?例如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利用工具书帮助阅读、理解;二要适
期刊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因此,感恩是最基本的为人之道,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育内容。语文新课程理念强调人文性,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恩素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
期刊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基础阶段,作为家长和教师,既要关爱幼儿,又要积极创造条件来满足幼儿成长的独立性要求,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家长要为孩子学“飞”创造条件  家长是孩子最早接触的人,而且是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更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对其健康成长影响深远。所以家长要因势利导,准确把握孩子心理特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注重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家长要摒弃“孩子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