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化愚蠢解析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情况下,不精致,不講究总是被看作愚蠢。但是,辩证法不但是铁面无情的,而且是会捉弄人的。故弄玄虚,故作姿态,繁文缛节,过度讲究,过分炒作,刻意作秀,也会出差错,闹笑话,被授予时下颇为流行的一个不光荣称号:精致化愚蠢。
  古典中国崇文教化,是个讲究礼仪、崇尚礼节的礼仪名邦。精致化的愚蠢古已有之。古代朝廷有六部,礼部是掌管礼教的,礼部规矩最多,繁文缛节,咬文嚼字的讲究也最多。因此,有关精致化愚蠢的嘲讽,多以礼部为对象。清朝笑话《下气通》就是嘲讽礼部官员说话办事精致化愚蠢的。
  笑话说:清朝的时候,一个南方人中了进士在礼部任职,京官外放,升任陕西“提督学政”。“提督学政”掌管一省教育科举,主持院试,属正三品大员。学政临走前,向本部堂尚书大人辞行,并接受大人例行训示。尚书大人正襟危坐在太师椅上,给学政训话。突然,尚书大人面无表情,斜靠一边,注视学政,不言不语了。学政以为尚书大人要对他密语什么,于是,连忙走上前去,凑近尚书耳边询问:“大人桑梓之地,人才济济,乡贤甚多,请问大人有何吩咐?”尚书大人很斯文地摆摆手,面露难色,文绉绉地说:“无他,惟下气通一事耳!”学政听罢,似乎心领神会,点头致意,致礼告退。
  学政到任陕西,反复琢磨尚书大人的“密语”。他想,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学政能给尚书大人办什么事呢?无非是教育科举。学政派人到处打听一个叫“夏器通”的学子,结果,居然在某县找到一个公子哥童生夏器通。学政以为此人就是尚书大人临走嘱咐照顾,帮他走上科举正途的关系户。于是,将此人安排到西安读书,千方百计地帮夏某考秀才,考举人,然后,安排进学政衙门做事。不料,夏器通是个不成器、不通窍的庸才,而且毛病不少,年度考绩过不了关,被上报吏部纠察。礼部尚书问责学政,何以用此庸劣之人?学政说明原委,尚书大人尴尬地大笑道:“哪里有什么‘夏器通’的故旧?老夫那天不过就是慢慢地,不出声地放了个哑屁而已,乃’下气通’,并非夏器通也!”
  笑话《下气通》不但可笑,而且是一个分析精致化愚蠢因果关系的经典案例。作为愚蠢之诱因,尚书大人的优点是斯文体面,缺点是太斯文、太在意体面。放屁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可以直白地说,或者不说也罢,尚书大人居然极斯文地咬文嚼字,有板有眼地将放屁过程和自己的瞬间感受说成“无他,惟下气通一事耳!”。这么神态庄严、官态威严、用词高雅地说话,造成下官误解就显得必然,让学政误以为尚书大人交代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项。
  作为“下气通事件”的动因和主要责任人,学政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为官习惯已经被礼教、惯例、规矩、官僚文化和官场潜规则充分格式化、过分精致化。因此,他习惯性地认为,尚书大人在他上任前一定会交办“重要事项”,就主动献殷勤,表忠心。没想到,上司说的不过是一个庸常不堪,不值一提的“屁事”。
  作为朝廷命官,学政是懂规矩的。作为地方学官,学政对童生夏器通的水平和为人是了解的。按照常情常规,适当照顾,或者尽心而止就行了。尚书大人并没有具体要求办到什么程度。但是,学政有资深官僚常见的思维、习惯和自以为高明的算计。尚书大人临行前只有交办了一项“重要事项”,可见此事极为重要,要无条件地下功夫落实,要不顾一切地照顾到位,让关系户满意就是让上司满意,对自己今后的仕途大大有利。如果关系户有抱怨,上司难免不满意,那就会对自己十分不利。
  尚书与学政,前者被礼教和官场“面子文化”熏染得仪表言行高度精致化,后者被官场潜规则熏陶得为官行为过度精致化,互相沟通不准确,不及时,不到位,两个精致化的官僚产生误解,学政精明的愚蠢造成天大的笑话。
  古已有之,常常会“后有来者”。当代精致化愚蠢的笑话俯拾皆是。例如,某公司领导在讲话时总喜欢用数字讲个一二三,更喜欢讲名人名言体的排比句,显得有条理,有思想,有文采。在某次员工上岗前培训班上,此君眉飞色舞地言道:“年轻人,有才能才会有机会,这叫‘有一手’!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刚参加工作,要谦虚谨慎,这叫‘藏一手’!关键时刻,要经得起考验,这叫‘露一手’!有这三只手,才会大有作为!”言者得意洋洋,听者莫名其妙。“三只手”?那不成小偷了吗?
其他文献
翻译讲究信、达、雅。信达不用说了。雅呐,什么叫雅?作为门外汉的我认为,雅,不仅忠实于原文的内涵,并且优于原文。行家说过,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有优于原文之处。据此观点,我多年来一直想表达如下的一个意见。这意见并无深奥之处,是很具体单一的。  我是尤利乌斯·伏契克的拥趸者,读过《绞刑架下的报告》好些不同译本,有刘辽逸据俄文转译的,陈敬容据法文转译的,蒋承俊、徐伟珠各自据捷克文直译的两个译本。他们译笔各
期刊
小时候特爱看火车,呜———哐当,哐当———风驰电掣就过去了!后来骑车带儿子到东便门桥东,看火车进出北京站,轰隆隆来,轰隆隆去。再后来制作电视片,火车飞驰、飞机起飞、火箭冲天、轮船乘风破浪一组组画面,都是片头片尾喜欢用的。至今我才明白,所以喜欢,是它们都具有强大的势能,能给我一往无前的动力,也把我的遐思带向远方。  另有风起云涌、电闪雷鸣、飞沙走石、暴风骤雨、山呼海啸、江水滔滔、冰裂雪崩,都是自然界
期刊
利义之辨,即经济利益与礼义道德的关系问题,在春秋时期曾争论得很热闹。杨、墨(杨朱、墨翟)重利轻义,与之相左的孔、孟,则重义轻利。孔子有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又说,“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调门高亢,一下就占领了道德制高点,视杨、墨等派如粪土。而司马迁的老师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标榜仁义、讳言财利,在西汉武帝朝发展为社会主流观点而风行于世
期刊
虱者,寄生虫也。其卵名虮,色白,成虫为虱,以吸食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之血液为生。余少居乡下,其时虱害横行,无论男女老幼莫不深受其害,“夜来才睡睡忽醒,白日乱啮痒到髓”。因此,夜晚睡前灯下捕虱,白日墙根下脱衣捉虱,其景至今犹历历在目。  虱之为害久且巨矣!读先秦诸子著述,已见虱子出没其中。宋玉《小言赋》中有“烹虱胫,切虮肝,会九族而同嚌,犹委余而不殚”的句子。《列子·汤问》中有“纪昌射虱”的故事,《韩非
期刊
新时代,新气象。我所居住小城的私家车近几年突然增多,许多不甘寂寞的新潮老人也开上了车。我也“蠢蠢欲动”,我已经55岁了,再不抓紧学开车,这辈子就没有机会开车了,那会是终生遗憾。说时迟那时快,我决定立即上驾校报名学开车。我与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八位教育界的同事集体上了驾校。报名以后才知道一共要经历四个科目的学习。科一对我们这些当教师的人来说算不了什么,通过手机或者电脑,把《驾校一点通》里的一千二百多道
期刊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词一故事,字字有乾坤。汉字结构更是奥妙无穷,犹如一个个“万花筒”妙趣横生。有些汉字若仔细揣摩,还可发掘出老祖宗造字时劝民与人为善,劝官廉洁从政的意蕴。笔者在《杂文月刊》原创版2016年10月上发小文《淡字新解》中说:从“淡”字的氵和炎中可解读出“用清心之水浇灭贪欲之火”,即淡泊名利。在《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年5月上发小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说:“恕”字的古体写做“上女下
期刊
春秋战国时,魏国将领乐羊率兵攻打中山国。当时他的儿子乐舒就在中山国任职,中山国国君为报复,把他的儿子煮成人肉羹送给他。乐羊端着肉羹一口气喝完后,便大举进攻,灭了中山国。魏文侯称赞说:“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众大臣齐声附和叫好,唯独睹师赞不以为然:“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睹师赞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但他应该永垂不朽,因为他敢于力排众议,说了句地地道道、千古不朽的
期刊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但是我们不该忘记的是,出自《老子》的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若使民常畏死,则为恶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这前一句话,表达的是老子对于当时统治者试图简单地通过“杀”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否定态度:当百姓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的时候,用死刑又怎么能够吓到他们呢?那么,更好的方法是什么?是让百姓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因为在当时那样的背景下,一旦捉到作恶多端的人就杀了他
期刊
爱读书的你,是否有过因一些词不达意的书名而与一本书失之交臂的经历?最近,这股风“吹”向了名家名作。有些名家作品被冠以一个长长的言情名字,有些明明是经典作品却有一个让人莫名困惑的名字。而因为这些越来越花哨的书名,读者或是错过了一本本好书,或是掉入了一个个“陷阱”。  在出版史上,多的是为起书名想破脑袋的编辑,也无数次地证明了一个好的书名具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能量。但如果编辑的改名从美学追求,蜕
期刊
因工作关系,我每年有很多时间近距离接近乡村,真实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细小和琐碎。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乡村案例表明,加强乡村法治建设,让法治这条路越走越宽,需要我们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故事一】接触到一位村支书。这位书记在工作上颇有魄力。每次在百姓面前大谈加强法治的紧迫性,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守法的重要性。一次下车后,他在指挥拆迁现场时,大手一挥,把这个拆了,把那个拆了,看着他如此的决断,你很难感觉到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