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精讲篇目,那清新隽永的语言,静谧朦胧的意境,让执教者惊叹不已,回味无穷。读《语文教学之友》2010第4期丁明煌老师的文章《咀嚼〈荷塘月色〉》,觉得丁老师将《荷塘月色》“咀嚼”得支离破碎,贮满着的那一种诗意荡然无存。心痛之余将丁老师提到的几个问题粗陈浅见。
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丁文认为:水是否是“流水”叫人疑惑,“脉脉”应用“默默”,流水被遮住了,就没必要再写“不能见一些颜色”。其实,只要认真阅读文章第四自然段,问题迎刃而解。首先,微风过处,叶子与花都有一丝颤动,荷叶相连,整个荷塘就有了一条凝碧的波痕,那么,叶下之水为“流水”也就不难理解了,至少它不可能是一潭静止不动的死水。其次,作者描写荷花用了“袅娜”、“羞涩”。“袅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①形容草木柔软细长。②形容女子姿态优美。显然文章适用第二个义项。“羞涩”是人特有的一种表情,作者将荷花赋予了一种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手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的“脉脉”同样是拟人,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花、水写得空灵隽秀,柔美娇羞,若改成“默默”,就变成了对水的现实摹写,自然境界全无。最后,作者之所以要写“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主要是用“脉脉的流水”衬托叶子“更见风致了”。“风致”,课下注释为“美的姿态”。词典注为“美好的容貌和举止”,仍是拟人。这样,含情脉脉的流水滋养出姿态优美的叶片,也就顺理成章了。这里荷花、荷叶、荷香、荷波、荷水,实现了一种美的统一,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清幽淡雅,充满诗意,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实难品出其中妙处。
2.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丁文认为这句应该删去,还引用了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中的观点。高语教材也曾几次增删,新教材加入了这句,笔者觉得很合适。因为“明珠”,突出了荷花的纯净、纤尘不染;“星星”极言花少叶多,照应“零星点缀”;“如刚出浴的美人”,则写出了在淡淡的月光下,在薄薄的青雾中,洁白的荷花细腻、润泽、光滑的特点,三个比喻是从三个角度描摹荷花的,恰到好处。再有,朱先生的写景散文往往要用到美女形象,如《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无论是少女还是少妇,都是美的化身,因此也形成了朱先生散文的“美人幻象”,即:对美人的爱恋、崇拜的情结。朱先生以自己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体验,去感知、观照、想象、描写笔下的自然风物和人物,他的视角不仅是敏锐的、奇特的,而且是新鲜的、充满独特艺术魅力的,无与伦比的。至于丁老师和余先生认为“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对今日的读者的想象,恐怕只有负效果”,笔者更不敢苟同。余先生和丁老师恐怕是担心学生读了“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就会想入非非,就会想到色,就会想到男女龌龊之事,这就混淆了“美”与“色”两个概念,人体艺术绘画可以公开展览,有几个参观者立刻就蠢蠢欲动了?没有,因为那是“美”;生理卫生搬上课堂,有几个学生就出去犯罪了?也没有,因为那是科学。误入歧途的人未必都读过朱先生的“美人”;而那些读过朱先生“美人”的人,也未必走上了邪路,两位先生大可不必谈“美人”而色变。现在的教师如果还认为“会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那势必会将学生引入假道学的怪圈。
3.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丁文对“是不行的”、“到底”、“江南”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应该直接删除“于是又记起……惦着江南了”。笔者认为,作者由月下荷塘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属于相似联想,写法上由实入虚。“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照应“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但眼前景与江南采莲景又不同,此时荷叶密密相连,见不到流水的影子,采莲女如何荡舟采莲?所以“是不行的”。另外,采莲是在秋天,此时正是盛夏,莲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尽管莲花已经“过人头”了,采莲也“是不行的”。这种情况下,作者的心绪不免有些失落,如何排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指代不能采莲这件事。“到底”丁文解释为“表示种种变化以后最后实现的情况。”不错!作者心里“颇不平静”,游荷塘得到片刻安宁,但蝉声蛙声又把他拉回到现实;作者遥想六朝采莲,回味那个热闹风流的季节,想忘却眼前烦恼,但现在“无福消受了”,又回到眼前;作者展开联想的翅膀,想到《西洲曲》里的句子,沉入美女采莲的情境中,而眼前又“是不行的”。这样三入三出正是经过了情感的变化,最后只能寄情于遥远的江南了,所以是“到底”惦着江南了。江南,草长莺飞,风光旖旎,是很多人留恋的地方,是一个有诗的地方。古往今来有很多诗人写过吟咏江南的诗篇,“忆江南”、“梦江南”的生活都是无限美好的,可见,江南在传统的文化里已是美的象征,那里的人们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宗白华《美学散步》)。刘士林先生指出:“《西洲曲》是中国诗性精神的一个基调,所有关于江南的诗文、绘画、音乐、传说,所有关于江南的人生、童年、爱情、梦幻,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最初的原因。”(《〈西洲曲〉与我的江南情结》)由此看来,江南已经不再是哪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文人墨客灵魂栖息的家园,那里热闹欢快,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是人的精神能够彻底解放的地方。朱先生在现实中的困惑不能解脱,思念江南,合情合理。如果删去相关的语句,就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格局,损害了文章的诗意。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荷塘月色》的咀嚼,目的是走近朱先生,还原文本。以上观点,为一己之见,不妥之处,希望丁老师原谅。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
1.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丁文认为:水是否是“流水”叫人疑惑,“脉脉”应用“默默”,流水被遮住了,就没必要再写“不能见一些颜色”。其实,只要认真阅读文章第四自然段,问题迎刃而解。首先,微风过处,叶子与花都有一丝颤动,荷叶相连,整个荷塘就有了一条凝碧的波痕,那么,叶下之水为“流水”也就不难理解了,至少它不可能是一潭静止不动的死水。其次,作者描写荷花用了“袅娜”、“羞涩”。“袅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①形容草木柔软细长。②形容女子姿态优美。显然文章适用第二个义项。“羞涩”是人特有的一种表情,作者将荷花赋予了一种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手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的“脉脉”同样是拟人,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将花、水写得空灵隽秀,柔美娇羞,若改成“默默”,就变成了对水的现实摹写,自然境界全无。最后,作者之所以要写“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主要是用“脉脉的流水”衬托叶子“更见风致了”。“风致”,课下注释为“美的姿态”。词典注为“美好的容貌和举止”,仍是拟人。这样,含情脉脉的流水滋养出姿态优美的叶片,也就顺理成章了。这里荷花、荷叶、荷香、荷波、荷水,实现了一种美的统一,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清幽淡雅,充满诗意,不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实难品出其中妙处。
2.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丁文认为这句应该删去,还引用了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中的观点。高语教材也曾几次增删,新教材加入了这句,笔者觉得很合适。因为“明珠”,突出了荷花的纯净、纤尘不染;“星星”极言花少叶多,照应“零星点缀”;“如刚出浴的美人”,则写出了在淡淡的月光下,在薄薄的青雾中,洁白的荷花细腻、润泽、光滑的特点,三个比喻是从三个角度描摹荷花的,恰到好处。再有,朱先生的写景散文往往要用到美女形象,如《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无论是少女还是少妇,都是美的化身,因此也形成了朱先生散文的“美人幻象”,即:对美人的爱恋、崇拜的情结。朱先生以自己独特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体验,去感知、观照、想象、描写笔下的自然风物和人物,他的视角不仅是敏锐的、奇特的,而且是新鲜的、充满独特艺术魅力的,无与伦比的。至于丁老师和余先生认为“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对今日的读者的想象,恐怕只有负效果”,笔者更不敢苟同。余先生和丁老师恐怕是担心学生读了“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就会想入非非,就会想到色,就会想到男女龌龊之事,这就混淆了“美”与“色”两个概念,人体艺术绘画可以公开展览,有几个参观者立刻就蠢蠢欲动了?没有,因为那是“美”;生理卫生搬上课堂,有几个学生就出去犯罪了?也没有,因为那是科学。误入歧途的人未必都读过朱先生的“美人”;而那些读过朱先生“美人”的人,也未必走上了邪路,两位先生大可不必谈“美人”而色变。现在的教师如果还认为“会有反作用,会引起庸俗的联想”,那势必会将学生引入假道学的怪圈。
3.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丁文对“是不行的”、“到底”、“江南”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应该直接删除“于是又记起……惦着江南了”。笔者认为,作者由月下荷塘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属于相似联想,写法上由实入虚。“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照应“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但眼前景与江南采莲景又不同,此时荷叶密密相连,见不到流水的影子,采莲女如何荡舟采莲?所以“是不行的”。另外,采莲是在秋天,此时正是盛夏,莲子还没有完全成熟,尽管莲花已经“过人头”了,采莲也“是不行的”。这种情况下,作者的心绪不免有些失落,如何排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指代不能采莲这件事。“到底”丁文解释为“表示种种变化以后最后实现的情况。”不错!作者心里“颇不平静”,游荷塘得到片刻安宁,但蝉声蛙声又把他拉回到现实;作者遥想六朝采莲,回味那个热闹风流的季节,想忘却眼前烦恼,但现在“无福消受了”,又回到眼前;作者展开联想的翅膀,想到《西洲曲》里的句子,沉入美女采莲的情境中,而眼前又“是不行的”。这样三入三出正是经过了情感的变化,最后只能寄情于遥远的江南了,所以是“到底”惦着江南了。江南,草长莺飞,风光旖旎,是很多人留恋的地方,是一个有诗的地方。古往今来有很多诗人写过吟咏江南的诗篇,“忆江南”、“梦江南”的生活都是无限美好的,可见,江南在传统的文化里已是美的象征,那里的人们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宗白华《美学散步》)。刘士林先生指出:“《西洲曲》是中国诗性精神的一个基调,所有关于江南的诗文、绘画、音乐、传说,所有关于江南的人生、童年、爱情、梦幻,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最初的原因。”(《〈西洲曲〉与我的江南情结》)由此看来,江南已经不再是哪一个具体的地方,而是文人墨客灵魂栖息的家园,那里热闹欢快,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是人的精神能够彻底解放的地方。朱先生在现实中的困惑不能解脱,思念江南,合情合理。如果删去相关的语句,就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格局,损害了文章的诗意。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对《荷塘月色》的咀嚼,目的是走近朱先生,还原文本。以上观点,为一己之见,不妥之处,希望丁老师原谅。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玉田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