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中的显命题:“苦”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rrot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作家中,最为我们敬仰的就是鲁迅先生,最想读懂而又感到最难读懂的是鲁迅作品。八十多万字的杂文是最能代表鲁迅思想个性和精神本质的,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思考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心境,及立国首在立人的人学思想和尚通脱、崇风骨的学术风格;另一方面,展现其外冷内热、以血赠答、反抗绝望的人格魅力,和“以一身来担人间苦”的普渡众生的牺牲精神。
  关键词:鲁迅杂文 命题
  Abstract: in modern writers, the most we respected is Mr. Lu xun, want to understand and feel most difficult to read is the works by luxun. More than eighty words of the essays ar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lu xun's thought and spirit essence personality, on the one hand, Mr. Lu xun's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itizens' character deep reflection of grief and anger the unfortunate, the indisputable "of the grief and indignation mood, and nations in the first set of human thought personal character, the monk chung academic style; On the other hand, to show its internal to the cold, poems, against the blood despair personality charm, and "with a human to bear bitter" self-salvation spirit of sacrifice.
  Keywords: lu xun's essays proposition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现代作家中,最为我们敬仰的就是鲁迅先生,最想读懂而又感到最难读懂的是鲁迅作品。鲁迅先生旧学、新学的渊博、厚重,思想的深刻、尖锐,人格力量的崇高、伟大,他在暗夜中孤独与绝望的呐喊,以及他敏感多疑近乎“神经质”的个性特征和大苦大悲大爱的幽思,尤其是贯穿他一生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足以叹为现代中国的文化观止。
   八十多万字的杂文是最能代表鲁迅思想个性和精神本质的。然而对许多人而言,它成了一道“槛”。“槛”里的广大与深奥、精粹与锋利、“血气”与“死气”,和蠢蠢欲搏的活气,以及里面神秘的隐晦和潜语,使人有意回避,企图绕过,然而,若要解读中国现代文化,必须懂得鲁迅;若要解读中国现代文学,必须从鲁迅开始。毛泽东说:“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①而且,杂文在鲁迅个体生命中的意义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以至文化史、思想史上的价值与地位已昭然卓著,任何回避与颠覆已无需再言。
  鲁迅杂文篇篇都倾注了先生深遂透辟的思想,显示出冷峻、犀利、睿智、严谨的文风,引经据典、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厚重文化功底和才气,以及冷嘲热讽、逻辑推理、夸张比喻、反语暗示、借代形象等多种艺术技法的自如运用。他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批判:例如《灯下漫笔》、《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运命》;对恶浊的文化思想与现象的讽刺:例如《小杂感》、《拿破仑与隋那》、《说“面子”》、《文坛三户》、《这个与那个》等;对来自文学内部和国民党御用文人的反击:例如《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论文人相轻——二卖》、《学界三魂》、《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阿Q正传>成因》、《友邦惊诧论》等;他对孔融、稽康文章的爱诵和疏狂之气的体味:如《魏晋文章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的善于自我解剖与积极探索精神:例如《写在<坟>后面》、《杂感》等等。上述种种,一方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思考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心境,及立国首在立人的人学思想和尚通脱、崇风骨的学术风格;另一方面,展现其外冷内热、以血赠答、反抗绝望的人格魅力,和“以一身来担人间苦”②的普渡众生的牺牲精神。
  上述而外,鲁迅杂文中有一显在的命题——“苦”。“人生多苦痛”, “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苦痛总是与人生相连带的”,“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③等等。文学与政治,个人与群体,自我与社会,价值与理性的对立是他无法回避又难以解决的大苦恼。简言之,一为“生”之苦,二为“战”之苦。究其原因:其一是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个性气质。少年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旧婚姻的精神约规,兄弟失和的打击,友人的“流弹”和“暗箭”,敏感多疑的个性特征等,故而鲁迅说悲苦“不是死于敌人的锋刃”,而是“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④这是鲁迅主体生命形而上的体悟,正是这些,奠定了鲁迅大部分杂文苦涩、冷峻、死亡的调子。因此,当我们看到周作人《“破脚骨”》,《论骂人文章》,不禁感受到了鲁迅的“哀莫大于心死”和“鞭尸”之痛,听到“不满现状的杂感家”(梁秋实语),“有闲即有钱”(李初梨语),“掩耳盗铃式”的“没落者”(成仿吾语)“封建余孽”、“二重的反革命” (郭沫若语) “阴阳脸的老人”(叶灵风语)⑤这样的苛薄谩骂、人格污辱,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惊呆”。于是他超越了中国传统的温情主义和“瞒与骗”的虚伪主义,采取了不留情面的讽刺战术,将“苦”爆发出来:《“醉眼”中的朦胧》、《文壇的掌故》、《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等,将论敌逼向绝地。
  其二是他身兼教育部官员和文人的双重身份。十几年的官场见闻、体验使他对现实黑暗污浊、政治腐败堕落看得极为透澈,而知识分子对社会诉求的精神超拔,使他一方面产生思想悖论,另一方面又具有一般文人视察社会所不具备的独特视角和深刻反思。例如,他将中国封建社会大胆否定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筵宴的厨房。”所以他将“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宴,毁坏这厨房”的使命寄托于当下青年,然而“同是青年,而组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又使他一向认为正确的“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人必胜于老人”⑥的个性主义和进化论思想轰毁。
  其三是他“纠缠如毒蛇,执着如怨鬼”的大爱——对民众的爱,对民族的爱。“三一八惨案”、“女师大风潮”、“五卅运动”等历次政治斗争中,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惨绝人寰的兽道,面对他们与帝国主义沆瀣一气,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受弹饮刃仆地,血流成河,鲁迅痛苦至极:“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火亡!”⑦文艺是鲁迅战斗的投枪、匕首,然而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似乎失去了效力,这带给鲁迅的是一种价值毁灭的痛苦。这痛苦中蕴含着对青年学生和爱国民众的尊敬和赞颂,更是对敌人的憎恨和仇视:“我们听到呻吟,叹息,哭泣,哀求,无须吃惊,见了酷烈的沉默,就应该留心了;见有什么像毒蛇似的在尸林中蜿蜒;怨鬼似的在黑暗中奔驰,就更应该留心了:这在预告‘真的愤怒’将要到来。”⑧这里我们触摸到的是他心灵的歌哭和震憾,这也是他杂文的真正内核。他说他的杂文中有“中国大众的灵魂”,但还有一个大众灵魂叠合在一起的鲁迅灵魂。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鲁迅对宗教文化的独特思考。从鲁迅对宗教文化的总体倾向上看,佛教文化是他投入情感体验较多的。鲁迅对佛经的研究始于1912年随教育部由南京迁到北京,他独自生活在寂寞中,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篡帝,张勋复辟,政界、思想界、文化界混乱不堪,人民群众非但未获得任何实际利益,反而遭受着封建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这对革命抱有极大热情和希望的鲁迅不啻当头一棒。在极度的苦闷、孤独中,他潜心抄写古籍,研究佛经,他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温存、没有爱的世界里,他甘愿在古文化和佛教中消解精神痛苦,让生命在无声的苦寂中耗尽。
  佛教的核心是“苦”和“空”。认为世界是生灭不止的、本来皆空的无常巨流,万物依靠多种原因和条件才能生存,因此是虚空不实的,此谓缘起。鲁迅之于佛教,不是着眼于宗教文化的一般理论去释佛教教义,而是直接切入宗教文化最本质的内涵;不是认同一般的人生苦难,看破红尘,皈依佛门,而是紧紧逼视人生的最大苦难——死亡。他不信佛,但对人生苦的理解更接近佛教真义,终其一生,他都是执着现在,破除迷执,上下求索,剖析社会,剖析人生和自我,在虚妄与绝望中杀出血路,从而获得“过客式”的悲壮动人的拯救。尤其在后期,他的心情一方面更加孤独与苦累,另一方面又有了沉稳、成熟与豁达。他将自己的生命全部倾注在了杂文创作中,其特征是:第一,深刻性与广泛性、尖锐性与整体性、现实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杂文建立在更为广泛的社会批评上,是对整个民族的思考,是与整个大文化观念相联系,之所以那么锐利,是现实与深厚、悠久的历史感相勾通;之所以不片面,是将多少年对中国历史、社会的体认与现实勾通起来。第二,政治热情与艺术感染力内在融合,那胆识、那气魄,被逼或自觉的,都体现在杂文艺术中。第三,深刻无情的自我反省、自我剖析,这是鲁迅对自我人生价值,对整个人类价值的理解,把自我个体命运与整个社会、民族的命运更加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展现出崇高的境界,这一境界,正是鲁迅人格魅力的展现。
   鲁迅多次讲自己是从旧营垒中过来的,既看到自己的成熟,又看到自己的沉重,既看到本民族悠久、古老的传统,又看到民族背负传统的悲哀。后期杂文,在猛烈参与社会斗争的同时,又把更深沉的思考转向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追求,反醒自己的奋斗历程。鲁迅“骂人”的背后所获得的只是他自己的孤独与荒凉,如果只看到他的斗争,而看不到他的孤独、寂寞与荒凉是片面的;而只看到他的孤独、寂寞、荒凉而看不到他此中的傲岸不屈和绝望中的战斗也是浅显的。
   鲁迅先生必将成为中国思想、文化、文学长河中通向未来的一座必经桥梁。
  参考文献:
  ① 蓝棣之:症候式分析:毛泽东的鲁迅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1(8)
  ② 哈迎飞:以一身来担人间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1(8)
   ③④⑤⑥⑦⑧鲁迅选集(二),(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C28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服务理念的创新1、树立少儿读者第一的办馆理念少儿图书馆要实现其自身价值,必须从传统的以文献为中心向以小读者为中心转移,也就是说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小读者的需求而展开。对于少儿图书馆来说,要促进图书馆与读者间的和谐,就要遵循“读者第一”、“方便读者”的办馆原则,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及时了解读者的期望及所需的内容、方式,从而有效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关系到今天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素质。不少探索者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最主要的途径是搞好课堂教育。本文对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做了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兴趣;写作;师生关系  Abstract: the language discipline is the high school s
期刊
摘要: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就业指导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创新性指导能力;大学生应具备正确的就业观、积极的心理准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专业素质。二者的有机结合必定会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就业形势;辅导员和大学生的素质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evere employment situ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们的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家人的团聚是温馨的快乐,学生的进步是收获的快乐。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轻轻松松你就会快快乐乐。因此,将快乐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去感受、理解、领悟和掌握新知,是我在声乐教学中的一种尝试。在此基础上,我构建出“快乐教学”的模式。  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总结提炼出“快乐教学”模式的程序,即主要实施步
期刊
摘要: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生物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利用生物教材将心理、生物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旨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  关键词:生物教学心理教育  Abstract: will permeate to th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biology teaching, through the teacher's personality cha
期刊
转瞬之间,为师从教已十七载,十七年来,有过欢乐也有过泪水,有过曾经的彷徨,亦有过信心满怀。十七年来就在这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每一天走过,走过的每一天中,有辛勤、有汗水,也有每一天的欢乐与幸福。  教师这一职业,可以说是清苦的,也是很苦很累的,每天有改不完的作业,备不完的课,听不完的学生吵闹与纠纷,忙不完的班务事情。但是既然选择了它,教师这一职业,就有尽力的做好,无悔的奉献。  记得刚开始从教时经常
期刊
摘要:关爱后进生是班主任的天职。班主任转化后进生,要找准突破口,用耐心、爱心和诚心化为一股暖流,温暖着后进生的心,扬起他们奋进的风帆,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关爱  Abstract: the first duty of love is teacher in charge the underachiever. The teacher in charge into the und
期刊
摘要:分析了山杏低产林的可行性论证,就山杏低产林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改造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为做好山杏低产林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山杏低产林 技术措施 改造  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low yield ShanXing Lin, ShanXing Lin different site condition
期刊
摘要:本文从电大开放教育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出发,结合电大开放教育目前的现状,具体分析了我国电大开放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具体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对电大开放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大开放教育问题对策思考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Open Education’s important role of the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班集体的灵魂。班主任在工作中,只要付出爱心,就能使每一个学生在优良的班集体中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关爱;凝聚力  Abstract: the teacher in charge is the organizers of the class, managers, is the soul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in cha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