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自山中来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ll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天津的陈自鹏老师发来了他的著作《教师幸福追求之道——从大山深处走来的一位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叙事》,希望我能为他的书写个序言。
  说句实在话,近年来浪得虚名,求序者日众,不得不通过“拖延”的战术拒绝许多约稿与求序。况且当时我的确正全力以赴准备“新教育”年会的主报告。
  这一搁,就是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陈自鹏老师总是说:不急,我等。
  等到我自己也不好意思了。7月“新教育”年会结束以后,我决定找时间看看他的书稿。读着读着,我从文字中看见一个从小父母就由于政治原因离异的孩子,硬是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走出深山,读了博士,专注于教育,成为特级教师,当上教委主任……果然不简单。
  鹏者,鸟之王也。《庄子·逍遥游》说:“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古时记载奇闻逸事的书籍《齐谐》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而东方朔的《神异经》里描述的大鸟“希有”,也就是鹏鸟的别称:“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可见,来自昆仑山的大鹏,能量超群。
  传说中,鹏自山中来。来自太行山的陈自鹏,也是气度不凡,能量超群。
  1980年,师范毕业的他进了大山,成为天铁集团的一位普通教师。进山以后,他开始了长达30年的登山之路。
  做学生,他勤奋苦读,先后攻读了大专、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从科技英语翻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一直读到中国教育史专业。
  做教师,他享受教育,不知疲倦,努力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教研的能手、教改的先锋,成长为特级教师。
  做管理,他登高望远,不断创新,班主任、校长、教委主任,每个角色都异常出彩,使得天铁这个远离繁华都市的区域教育声名远扬。
  进山以后,陈自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山,这座抚育他成长的大山。而他,也用自己的智慧反哺着这座山。他在这里“默默耕耘,学有所得,做有所成,研有所悟”,他在这里“幸福地学习着,幸福地工作着,幸福地思考着,幸福地研究着,幸福地传播着,幸福地成就着”。
  正如这本书的书名《教师幸福追求之道》,无疑,陈自鹏是现身说法,用自己成长的故事讲述教育幸福的源泉。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我也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享受教育》的小诗,解释我们对于幸福的认识。其中有这样几句:
  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就会激情迸射
  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就会轻舞飞扬
  而你,也就如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
  你会把每一个挫折看成是考验
  你会把每一种困难看成是磨炼
  你时时刻刻都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
  你会把每一堂课精彩地演绎
  你会把每一句话精心地锻造
  你会把校园变成追求卓越的教育梦工场
  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
  你能从平凡中品味出伟大,从失败中咀嚼出成就
  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
  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
  陈自鹏的进山、登山、乐山之路,其实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人生之路。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进了教育这个山门,我们就要努力攀登,不懈追求,扎根教室,书写自己生命的传奇。
  伴随着我们攀登的历程,是艰辛,更是幸福;是挑战,更是享受。鹏自山中来。能力在攀登中提升,力量在攀登中爆发,幸福也在攀登中创造。这就是陈自鹏给我们的启示。
  (责任编辑:黄常棋)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20日,泉州市丰泽区第三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 “聆听泥土的声音 奏响春天的旋律”陶笛音乐会。  本次音乐会由福建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福建省陶埙陶笛专业委员会主办,泉州市丰泽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领导,丰泽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代表,以及丰泽第三实小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了音乐会。音乐会上,丰泽第三实小师生与陶笛演奏名家能手同台演出。  丰泽第三实小于2011年9月创办伊始就选准以“文化艺术
期刊
一次无意的机会,我听到这样的评价:“你的教学用语对于孩子来说太过深奥,有的太书面化了,有的太沉闷了,会影响孩子上课的效率。”那是导师修改我的转正课教案时这样说的,她将教案中我写的“同学们”修改为“小朋友”“孩子们”。就这样一个简单的称呼的变化,可我在执教过程中,却感到孩子们有了不同的反应。由此,我开始思索:低学段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如何用上“童言童语”。  一、口令童谣化  常教低学段的老师都知道,一
期刊
2013年3月29日上午,厦门市钟宅民族小学200多位师生在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开展“学特区精神·做四好少年”大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主题会上,傣族舞蹈《小卜少》、葫芦丝演奏《打跳欢歌》和《荷塘月色》、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越剧《十谢共产党》等表演,展示了钟宅民族小学特色教育的建设成果,体现了钟宅民族小学的少先队员在特色课程中幸福成长。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9课《古诗两首》之《嫦娥》。  【教学过程】  吟诵品诗韵  师:同学们,我们这一组课文的主题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七巧》讲的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知道它讲的是哪个民间传说吗?  (课件出示句子)  “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南子·冥训》  师:谁给大家讲讲这个传说呢?(指名讲)  师:奔到月球上的嫦娥生活得好吗?今天
期刊
去年,我参加区骨干教师巡回送课下乡活动,执教人教版第七册习作七《成长的故事》习作指导课。因送教下乡这一活动的特殊性,对学生的情况不得而知,所以在备课时几易其稿。每一次备课磨课,都使我的教学预设与习作教学目标更接近,与学生实际更契合,也使我对习作指导的本质有了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  一磨——拓宽习作思路,鼓励自由表达  我指导的习作是人教版第七册习作七的第一个话题“成长的故事”。在初次备课时,我把
期刊
精神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物质乃精神之基础,但精神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能动作用。精神是一种深刻而稳定的动力特征,其核心是表现个人主体能动性的独立人格。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有与其专业相关的“精神”,就教师而言,就是“教育专业精神”。新时代的教师应具备这样三种专业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其中敬业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相辅相成的两翼。  一、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一个职业观或职业态度问
期刊
每年“两会”召开时节,相关的教育提案层出不穷;每年中高考季节,对教育考试的质疑屡见不鲜,似乎人人都成了教育专家,从各自的立场与角度激扬文字、指点教育,教育几乎成了社会转型期人们发泄不满的主要对象之一。但细究起来却有诸多矛盾困扰着基础教育工作者,主要有以下几对矛盾,它们相互纠结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与对国家负责的教育之间的矛盾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在质数和合数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以下错误:一是不能正确迅速判断一个数到底是质数还是合数;二是对自然数的分类标准理解模糊,易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例如,有的学生会认为自然数分为质数、偶数和1。究其原因,一是小学生逻辑思维仍具有较多的具体形象性,仅凭教师告知,没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生成过程,必然造成学生对质数与合数的理解比较肤浅。二是教师没有及时组织学生对自然数的分类进行必要的对比辨析,导致学生对自
期刊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设计的问题指向不明,缺乏梯度,空间把握不到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如何让提问更有效,笔者认为要做到“三个精心”。  一、精心设计,指向明确  小学生的想
期刊
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校际间的教学教研交流,福建省福州市鼓楼第五中心小学于2014年11月18日精心组织了以“多元信息传递课堂之美”为主题的市级教学开放日暨学区共同体现场活动。活动中,片区内五所小学的名教师、骨干教师与香港名师、中国合唱协会专家、省市名师同台献课,共同探讨多元信息环境下如何展示课堂之美,引领学生推开知识之窗,提高自身素质。  “以孩童之心传达艺术之美”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