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语言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笔者认为,要在细致的朗读指导中让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也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素养;还可以通过课堂小练笔的方式鉴赏文学作品;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用“画”画出自己想象或联想出的内容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把学到的鉴赏知识变成鉴赏的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关键词:读写结合;立足课堂;课内外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74
文学作品的鉴赏分两个层面,一是作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后会有自己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二是作品本身要传达的情感。要准确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个人独有的“观感”表达出来就必须做到读写结合,立足课内,辅之以有效的课外阅读,同时要把学生的内化吸收和外在的多样化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在这方面笔者做了浅显的尝试,有如下浅见。
一、在细致的朗读指导中让学生鉴赏文学作品
朗读文学作品,首先要保证语音标准清晰,没有错漏,其次要声情并茂地朗读。朗读时不仅要有朗读技巧的处理,更要有对文章每个段落、人物对话等情感的细致把握。
笔者在上《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在朗读的指导上花费了不少时间,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秋天的怀念》写于作者的母亲去世以后,此文表达出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爱,也表达了对母爱的歌颂与赞美。文中有作者对母爱不解的悔恨,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读来令人动容。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能看到作者对生活、人生的认识与对生命的体悟。正是这种厚重的意蕴,使它超越了一般怀念文章的悲悼、痛惜的情感而升华到一种崇高、壮美的境界。全文的情感起伏有致,一张一弛,一高一低。朗读时如果把全文读成一种语速、一种语调就无法把这些情感表现出来。
二、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素养
安徽语文名师李杰老师在上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时就在文本细“读”上做足了功夫。汪曾祺作品的语言有口语化、诗意化、画面感较强的特点,他的文章中多引经据典,“淡而有味”,同时也有其非常个性化的语言如用“俏皮”的词语体现其幽默的一面。李杰老师带领学生重点品读了此段:“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李老师抓住“这种东西也能吃?!”和“这东西这么好吃?!”两句话来读品味。李老师用的是“加减法”——先让学生把这两句话的感叹词去掉读一遍,品出其和原文情感的异同,然后让学生在“这种东西也能吃?!”这句话前加一句作者没有写出的话。在“这东西这么好吃?!”前加一个感叹词,学生加完后再让学生大声齐读,进一步品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对情感。
三、通过课堂小练笔的方式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如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就可借助课堂中的片段练习来体悟作者用词的精准。学“雪地捕鸟”时可以让学生首先找出文中写捕鸟的动词。——“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文字中的“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将作者小时候捕鸟的过程完整呈现出来了。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这些动词,然后用替换法来品析用词的精妙,互动学习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片段仿写,学习鲁迅的这种写法。——可写学生小时候的放擦炮、小鞭炮、玩滑车等事。学生写完后当场互动点评,这样就可让学生深入体会鲁迅作品“妙用动词来传情达意”的特点。
四、用“画”画出自己想象或联想出的内容以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曹操的《观沧海》时,可让学生当场画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场景。沧海的波澜壮阔,天上的星辰尽纳于海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画,进一步体会到曹操博大的胸怀,也会对诗人在此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对“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也会更深。在学《变色龙》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仅画出奥楚蔑洛夫脸部变化图就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的“变”与“不变”,对他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教师就是不讲,学生自会理解几分。
五、通过写作训练把学到的鉴赏知识变成鉴赏的能力
在《济南的冬天》中学到动静结合,可以让学生应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一段写景的片段。学习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可让学生模仿文中的白描手法写一段文字来进一步体会这种手法简练与传神。这种“现少热卖”式的“微写作”,学生上手快,易于见效,特别是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可以提升他们写作的兴趣。这种写作可把文学鉴赏和写作训练合二为一,做到了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能做到学生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步提高,笔者认为应该多做为宜。
六、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以提升其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上不布置大量的语文练习,包括阅读理解的练习都很少布置。笔者首先把教材中规定的名著阅读篇目让学生阅读(学生也可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后分章节让学生来概括,每天写一点,只收上来批阅,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然后分步骤让学生就名著的人物形象、写作特点、作品语言表达的特点、学生个人非常感兴趣的点、作品中的情感来漫谈。
总之,提升初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办法有很多,但必须要做到读写结合,立足课堂,同时课内外结合,并使学生内外兼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宝翠园分校231600)
关键词:读写结合;立足课堂;课内外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74
文学作品的鉴赏分两个层面,一是作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后会有自己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二是作品本身要传达的情感。要准确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个人独有的“观感”表达出来就必须做到读写结合,立足课内,辅之以有效的课外阅读,同时要把学生的内化吸收和外在的多样化阅读与表达结合起来。在这方面笔者做了浅显的尝试,有如下浅见。
一、在细致的朗读指导中让学生鉴赏文学作品
朗读文学作品,首先要保证语音标准清晰,没有错漏,其次要声情并茂地朗读。朗读时不仅要有朗读技巧的处理,更要有对文章每个段落、人物对话等情感的细致把握。
笔者在上《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在朗读的指导上花费了不少时间,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秋天的怀念》写于作者的母亲去世以后,此文表达出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与爱,也表达了对母爱的歌颂与赞美。文中有作者对母爱不解的悔恨,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读来令人动容。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能看到作者对生活、人生的认识与对生命的体悟。正是这种厚重的意蕴,使它超越了一般怀念文章的悲悼、痛惜的情感而升华到一种崇高、壮美的境界。全文的情感起伏有致,一张一弛,一高一低。朗读时如果把全文读成一种语速、一种语调就无法把这些情感表现出来。
二、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素养
安徽语文名师李杰老师在上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时就在文本细“读”上做足了功夫。汪曾祺作品的语言有口语化、诗意化、画面感较强的特点,他的文章中多引经据典,“淡而有味”,同时也有其非常个性化的语言如用“俏皮”的词语体现其幽默的一面。李杰老师带领学生重点品读了此段:“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樣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李老师抓住“这种东西也能吃?!”和“这东西这么好吃?!”两句话来读品味。李老师用的是“加减法”——先让学生把这两句话的感叹词去掉读一遍,品出其和原文情感的异同,然后让学生在“这种东西也能吃?!”这句话前加一句作者没有写出的话。在“这东西这么好吃?!”前加一个感叹词,学生加完后再让学生大声齐读,进一步品析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对情感。
三、通过课堂小练笔的方式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如在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就可借助课堂中的片段练习来体悟作者用词的精准。学“雪地捕鸟”时可以让学生首先找出文中写捕鸟的动词。——“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文字中的“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将作者小时候捕鸟的过程完整呈现出来了。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这些动词,然后用替换法来品析用词的精妙,互动学习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片段仿写,学习鲁迅的这种写法。——可写学生小时候的放擦炮、小鞭炮、玩滑车等事。学生写完后当场互动点评,这样就可让学生深入体会鲁迅作品“妙用动词来传情达意”的特点。
四、用“画”画出自己想象或联想出的内容以提高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学曹操的《观沧海》时,可让学生当场画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场景。沧海的波澜壮阔,天上的星辰尽纳于海的情境,学生可以通过画,进一步体会到曹操博大的胸怀,也会对诗人在此诗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对“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也会更深。在学《变色龙》时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仅画出奥楚蔑洛夫脸部变化图就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的“变”与“不变”,对他的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教师就是不讲,学生自会理解几分。
五、通过写作训练把学到的鉴赏知识变成鉴赏的能力
在《济南的冬天》中学到动静结合,可以让学生应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写一段写景的片段。学习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可让学生模仿文中的白描手法写一段文字来进一步体会这种手法简练与传神。这种“现少热卖”式的“微写作”,学生上手快,易于见效,特别是对写作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可以提升他们写作的兴趣。这种写作可把文学鉴赏和写作训练合二为一,做到了化整为零,各个击破,能做到学生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步提高,笔者认为应该多做为宜。
六、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以提升其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笔者在近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基本上不布置大量的语文练习,包括阅读理解的练习都很少布置。笔者首先把教材中规定的名著阅读篇目让学生阅读(学生也可读自己喜欢的书),读后分章节让学生来概括,每天写一点,只收上来批阅,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然后分步骤让学生就名著的人物形象、写作特点、作品语言表达的特点、学生个人非常感兴趣的点、作品中的情感来漫谈。
总之,提升初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办法有很多,但必须要做到读写结合,立足课堂,同时课内外结合,并使学生内外兼修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宝翠园分校23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