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是教学关注的重点,而通过训练学生的经济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老师如何培养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实际教学着手,在实践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安排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才能够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方法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老师应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何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好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日后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够,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尝试。
一、在解答习题中,优化解题技能技巧
不管是基本练习、巩固练习还是拓展练习,它们都将承载着各自不同的任务,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所必须进行的有效练习。通过解答习题,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提高数学基本技能。如在四年级口算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此类口算题: “4×25÷25×4”。学生往往会错误地解答成“4×25÷25×4 = 1”。造成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受简便计算形式的负迁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实施教学的:(1)理解算式意义。让学生理解“4×25÷25×4=1”表示“4”先扩大到原来的25倍,再缩小到它的1/25(原来表述为缩小25倍),正好抵消,最后再乘“4”,结果是“4×4=16”;(2)加强比较。目的是搞清楚上述两道题的不同点,明确运算的正确顺序;(3)归纳提炼出计算方法技巧。在理解算式意义的基础上,明白计算只有乘除运算时“×25÷25”可以连同运算符号一起划去,表示抵消。最后只要计算“4×4”即可。学生掌握了计算技巧后,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就能明显提高,可以大大降低错误率。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相关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我们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自主进行发挥,独立进行思考,多方位思考,而不是把自己一贯的学习方式、方法灌输给学生,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学会,教师应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面进行相关的引导,在实践当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最后对于学生学习的相关内容要进行有序的安排,从而来引导学生有序地学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7粒,小圆吃了8粒,剩下的谁多?”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8>7”上,容易误判断为“小圆剩下的多”。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从学生错误出发,培养解题能力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曾经指出,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不是3乘以5等于15,而是知道为什么3乘以5不等于14。在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如何从3乘以5等于14中发现有趣,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自主探究,主动探究到底是不是14,为什么?错在哪里?这才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找到学生的错误认知,找到思维冲突点,营造一个纠错的思维环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解题能力。
五、灵活性原则
大任何大型数学考试中,对于能够拉开学生分数的答题的考察,基本都存在多种解题方法。其实数学就是这样,在不同思路和方法下解答出来的结果,只要理解和计算没有错误,结果一般也都是正确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对小学生有效提高解题能力和敏捷思维的培养都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时,应充分遵循灵活性的原则,在灵活的课堂中不断的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六、一例多说,养成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囿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另外,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当作业量稍多的时候,这种表现更为突出。从教师教学实际看,教师为了强化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往往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分析思路图,或画出线段图。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相关部门对现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注重,就促进了我国数学教育對于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而提升现代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就需要我们拓展思路,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小学生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因此,我们应针对小学数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研究,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7).
[2] 王姣.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
[3] 陈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7).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方法
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老师应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何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好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日后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够,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尝试。
一、在解答习题中,优化解题技能技巧
不管是基本练习、巩固练习还是拓展练习,它们都将承载着各自不同的任务,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所必须进行的有效练习。通过解答习题,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提高数学基本技能。如在四年级口算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此类口算题: “4×25÷25×4”。学生往往会错误地解答成“4×25÷25×4 = 1”。造成学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受简便计算形式的负迁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实施教学的:(1)理解算式意义。让学生理解“4×25÷25×4=1”表示“4”先扩大到原来的25倍,再缩小到它的1/25(原来表述为缩小25倍),正好抵消,最后再乘“4”,结果是“4×4=16”;(2)加强比较。目的是搞清楚上述两道题的不同点,明确运算的正确顺序;(3)归纳提炼出计算方法技巧。在理解算式意义的基础上,明白计算只有乘除运算时“×25÷25”可以连同运算符号一起划去,表示抵消。最后只要计算“4×4”即可。学生掌握了计算技巧后,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就能明显提高,可以大大降低错误率。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相关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发挥我们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自主进行发挥,独立进行思考,多方位思考,而不是把自己一贯的学习方式、方法灌输给学生,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学会,教师应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面进行相关的引导,在实践当中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最后对于学生学习的相关内容要进行有序的安排,从而来引导学生有序地学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7粒,小圆吃了8粒,剩下的谁多?”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8>7”上,容易误判断为“小圆剩下的多”。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从学生错误出发,培养解题能力
“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曾经指出,学生解题能力的形成,不是3乘以5等于15,而是知道为什么3乘以5不等于14。在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如何从3乘以5等于14中发现有趣,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自主探究,主动探究到底是不是14,为什么?错在哪里?这才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找到学生的错误认知,找到思维冲突点,营造一个纠错的思维环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解题能力。
五、灵活性原则
大任何大型数学考试中,对于能够拉开学生分数的答题的考察,基本都存在多种解题方法。其实数学就是这样,在不同思路和方法下解答出来的结果,只要理解和计算没有错误,结果一般也都是正确的。学生对于同一数学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对小学生有效提高解题能力和敏捷思维的培养都具有极大的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时,应充分遵循灵活性的原则,在灵活的课堂中不断的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六、一例多说,养成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囿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另外,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当作业量稍多的时候,这种表现更为突出。从教师教学实际看,教师为了强化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往往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分析思路图,或画出线段图。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相关部门对现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注重,就促进了我国数学教育對于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而提升现代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就需要我们拓展思路,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在小学生教学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改革。因此,我们应针对小学数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研究,从而真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7).
[2] 王姣.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9).
[3] 陈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