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代青花瓷的仿制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青花的仿制仅有20年的历史,在所有的仿制瓷器中是个新军。没有证据表明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有人仿制过元青花。尽管历史上中国人的作伪匪夷所思,但的确没有人染指过元青花。原因很简单,美国人波普博士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研究元青花,当他的“至正型”元青花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也仅限于学术上的成就,与商业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元青花真正得到全世界的商业关注,不过20年的光景。
  


   趋利是作伪者的唯一目的。在元青花没有高价值的年代,作伪没有意义。加之很长一段时间元青花并不得宠,研究水平亦低,从社会学角度看,没有仿制的基础和必要。
   1987年,元青花在香港苏富比第一次达到百万美元大关,当时拍卖现场的热烈至今使人记忆犹新。从那一天起,作伪高手们就开始觊觎元青花的高额利益,开始了一场马拉松式的仿制过程。
   一般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元青花的工艺与后来的明清青花工艺无大异,无非是拉坯、利坯、绘制、上釉、烧制几道基本工艺。所有早期仿制的元青花都是想当然的作品,虽说不上离题万里,但千里百里的差距总是有的,明眼人一望便知。
   我80年代去景德镇时,还参观了建国瓷厂的批量生产的玉壶春,仿元青花风格,仅售15元。当时的仿制仅是个意思,追求形似,不求神似。没有丝毫欺世的目的,15元钱里已包括工厂谋求的正当利润。
   早期仿制的元青花漏洞百出。在纹饰、造型、比例关系、釉色、胎体上顾此失彼。20年前的仿品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主观臆造。比如常常可以看到层次多而体形小的“大罐”;上半部纹样与下半部纹样冲突;细部纹饰与整体纹饰矛盾;造型不顾纹样,反之是纹样不顾造型;等等,不一而足。总之,矛盾冲突是早期仿制品的普遍现象。当时的元青花与明初青花的研究连一流专家都未吃准,工匠们就更没工夫深究了。在第一次浪潮中,景德镇想当然地烧造了一大批赝品,至今还在社会上游荡于刚入门的新手之中。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元青花掀起的热潮不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频频面世,上述显而易见的错误已被仿制者不断纠正,卧薪尝胆般地使元青花的仿制踏上高一层台阶。这时的“元青花”已有几分模样,以专业眼光看,很多仿制品可以给60分及格或80分良好。越来越多的仿制品象水银泻地般地渗透到市场之中,使许多淘宝者如获至宝。这时的“元青花”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十数年间,我见过无数捧着此类赝品津津乐道者。
   金钱的动力使元青花的仿制步伐加快。世纪之交,元青花的仿制在少数人手中已可以乱真。这不是耸人听闻。我以我的专业敬告读者,以肉眼辩识,世界上没有一个专家敢拍着胸脯说他可以百分之百对元青花的真伪作出正确判断。凡是说自己有百分之百把握的人一定是个说大话者。
   元青花的工艺在这些高明的仿制者眼中已是非常成熟的工艺,他们把自己沉浸在七百年前的元朝,摸索出元人的路子,感受着元人的气息。这已和工艺无关,跟感觉有关。当工匠捕捉到这种奇妙的感觉时,与真品无二的元青花就诞生了,在人们没有戒心的头几年,就是这样一些“元青花”闯荡江湖,风光无极。
   元青花的工艺特点中与明清最不同的就是制坯工艺。我们看惯了陶瓷工艺中拉坯的情景,也知道拉坯工艺在陶瓷制作中能提高效率。可元青花时代,拉坯工艺尚未实行,元青花无论琢器还是圆器,第一道工序均是印坯。印坯就是模印,有模在先,成型在后。懂得这一点,就可以体会元青花为什么那么多八方梅瓶,八方葫芦瓶,八方玉壶春,棱口大盘,花口小碟,这些模制的典型均没有摆脱宋影青模制工艺的影响,与景德镇同时代的枢府釉作品相同。模制成型是元青花的制造原则,可惜这个原则长时间被研究者、仿制者忽略,导致元青花仿制之路的马拉松长跑。
   今天,已经有人率先冲破了终点线。我们如果能摆脱狭隘,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此事,这未必不是件好事。以当代人们的智力、财力、精力、耐力达到古人的高度,是一件富于挑战、充满魅力的竞赛。有人做到了,就应该有人为他欢呼。
  


   2005年7月12日,这一天对于元青花乃至中国瓷器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鬼谷出山”元青花罐创下了中国古代艺术品新的世界纪录。以体积而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价高过它。由于这件元青花集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科学价值于一身,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飞冲天,一鸣惊人。这个偶然中有必然。
   首先是元青花人物纹故事题材的稀缺。这类人物故事大罐存世量不足十件,且几乎都在国外。这种军事题材的作品在任何朝代都是极为重要的文物,在元青花之前,尚没有其它瓷器门类对此关注。“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尉迟恭单鞭救主”、“蒙恬将军”、“细柳营”以及本件“鬼谷下山”,都反映了元朝后期蒙古人与汉人政权之争的残酷性,失去江山的汉人将收回疆土的希望都寄托这些艺术品上,巧合的是景德镇曾是朱元璋长期驻扎的营地。
   其次是元青花的艺术成就。无论青花创烧于唐于宋,都与景德镇青花无传承关系。换句话,景德镇的元青花成熟之快,是所有瓷器望尘莫及的。它几乎没有萌芽期,甚至看不清成长期,一经问世就顶天立地,玉树临风。正是这神奇的历史现象,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家趋之若鹜,以一件重器即可傲视同侪。
   第三是环境成熟。国内的经济环境,国际的政治环境,都在表明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已经觉醒。中国艺术品的杰出代表——瓷器,在200年的西方艺术市场早已获得地位确认;中国瓷器的杰出代表——元青花,经过50年的研究追捧,已是一轮中天红日,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所有这些,都是构成“鬼谷下山”天价的条件。而这个天价出现的时机恰恰又是元青花仿制有了突破性进展的时候。七百多年的光阴,对我们真可以说千载难逢了。
   天时、地利、人和。我与饶克勤先生决定仿制“鬼谷出山”大罐,限量24件,留给子孙。这批仿制品经多次试验,与真品已非常接近,烧造工艺与元代相同,即使一流专家也须认真分辨。尤其是绘工,妙肖之极,没有20年的仿制经验,无法达到如此高度。我们期望再有七百年的时间,那时的中国人或外国人看到这些仿制品,能够发出一声惊叹。
   我非常敬重饶克勤先生,是他和许多同道不懈的钻研,使元青花有机会进入我们今天的生活,让我们体会到古人的追求与趣味。
   鬼谷出山元青花大罐像一个使者,带着700年前元代的一切文化特征,传递着一笔充满智慧的精神财富。这笔财富,让幸福与拥有者同行。
其他文献
时下的年轻人多赶时髦,像我这样常与文物打交道的未老先衰之人,也想借此并不时尚的媒体阵地来侈谈一下新生事物。可能会有些不合时宜,但确实是一个值得文物界人士关注的问话题。主题词就是:"市场考古学"。那么,此“市场”指哪里,“考古”又何谓呢?我想以本人20多年来文物工作的实践试图说明一下,虽或不确,但敢为天下先。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活跃,人们长期禁锢的头脑被激活。过去从马海毛到章光101,到盘条,再到
期刊
2003年4月-6月,浙江省考古所和东阳市博物馆联合发掘了一座春秋末期的越国贵族墓。墓葬位于东阳市六石镇派园村一座名叫前山的小山之巅,其独特新颖的形制结构和大量玉石饰品的出土,都是这些年来越国贵族墓中的首次发现。    木椁墓室与石砌甬道相结合    发掘前墓上保存有高大的封土,封土墩呈东西向椭圆形(长径36米、短径26米、中心最高处达4.7米)。封土全部经分层夯筑而成。发掘表明,这是一座平地起建
期刊
50年前,如果有人说他收藏了一件元青花瓷器,绝大数人都会不知所云。如今,元青花瓷器已成为收藏界追捧的热点。自从 “鬼谷出山”青花罐以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后,元青花瓷器更是藏界焦点。近年,不少藏友请我鉴定“元青花”,但可以说,这些“元青花”百分之九十九是现代仿品,只有极少数是真品,且真品多是些高足杯、鸟食罐之类的小品,大型重器凤毛麟角。     元青花瓷器的仿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与其他
期刊
在艺术品市场,环碧堂和“堂主”李国胜可谓声名显赫。  李国胜是位商业天才。6岁时即开始易货贸易的实践:用烧饼换东西,再用东西换更多的烧饼。1966年,12岁的他贩卖毛主席纪念章。10年后,又倒腾起邮票。上世纪90年代初,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批证券投资者。1994年秋,正在金融界纵横的李国胜与艺术品市场遭遇:在中国嘉德秋拍预展上,李国胜被美国画家陈逸飞《山地风》所震憾,并与朋友以286万元竞得,创当年
期刊
3月的纽约是亚洲艺术的春天。  一年一度的纽约亚洲周拉开了帷幕,作为主要活动的第12届纽约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于3月23至28日如期举行。此次博览会共有57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亚洲艺术交易商参展,再加上博览会周边大概100余家的会外展,纽约俨然成了亚洲艺术的百花园,百花争艳,热闹非凡。与往年一样,中国艺术品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巨头亦循例在亚洲周期间举行春季中国艺术品拍卖会。
期刊
曾几何时,“鉴宝”活动风靡了中国大陆的角角落落。门可罗雀的博物馆现状,丝毫没有影响芸芸众生对文化财富的憧憬。媒体上的“鉴宝”栏目、都市中的“鉴宝”集市、收费昂贵的“鉴定”培训班、规模不等的“鉴定”机构、形式各异的“鉴宝”俱乐部风起云涌,演绎着一幕幕财富神话。其中的核心人物——“鉴定专家”们,凭着万众瞩目的神奇手段,点石成金,指点着收藏投资的得失,勾画着热衷于“鉴定”活动的大众百态。  网络时代的今
期刊
有杂志把我美称为“独立的感受者”,现在我倒是很乐意接受这个雅号。从工作性质来讲,我是社科界的理论工作者,与文博界不沾边;从收藏的经历来讲,我只是爱好,对古代艺术的爱好,与故事多多的古玩商界不搭界。所以,出于职业道德和人格,我的“独立感受”是真正“独立”的。既如此,我想说的,也是痛快淋漓,绝不要看别人的眼色。     近10年间,中国的民间收藏大军迅速壮大,据说目前已达7000万之众。随着市场经济的
期刊
元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由于历史文献记载有限以及传世品数量稀少,长期以来不被人们认识,甚至一度认为元瓷粗糙。即使是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还把一些明初洪武时期及明中期生产的较为粗糙的青花瓷器误定为元瓷。直到5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约翰·波普先生结合收藏在英国大维德艺术基金会的元至正十一年青花大瓶和分别收藏在土耳其、伊朗的元青花瓷器进行研究,指出14世纪(元代)
期刊
古今富有创意的画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他们的艺术变化和发展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渐进式的,甚至还会出现反复,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他们的艺术变化并非完全是自我的变化,而是与社会发展、文艺思潮、商贸经济和艺术发展自身的规律联系在一起的,常常是某种社会思潮的变异影响到画家的艺术观念,使他的艺术年轮向外放大了一级。对古代书画家的系统研究就像面对一块被横切的原木,应找出其变化的艺术年轮。明末画家丁云鹏就是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技术在古陶瓷等文物的科技鉴定领域的介入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应用于古陶瓷的鉴别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热释光技术和成分判别法。如果说传统目鉴主要是从器型、纹饰绘画、工艺痕迹等外观形态等方面进行判断,与之相比,自然科学技术鉴定法更多的是从古陶瓷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等内在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目前,人们对传统的目鉴法了解较多,但对自然科学技术鉴定法还不甚了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