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污染责任纠纷中的“先入为主”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mide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李梦思(1993-),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卓越法学专业2011级本科在读。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现存研究大都限于公益诉讼的范围。因此,笔者拟通过案例分析方式,着眼于恶意诉讼,对环境污染事故的法律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环境污染;恶意诉讼;侵权责任
  自去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环境公益诉讼在已全国范围内一定程度的展开来。值得注意的是,每当发生一起环境污染案件,往往群情激奋,相关受害方据理力争、无关群众积极介入、社会舆情极力谴责。在人民、社会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来。“恶意诉讼”便是之一。
  所谓“恶意诉讼”,顾名思义,指当事人明知或应当知道其诉讼目的是不正当的,而仍然诉请保护,以致不正当诉讼发生,侵害对方合法权益的行为。在环境诉讼中,体现为环境民事纠纷的原告为获得经济利益,故意从事易受被告合法排污等行为损害的事务,损害发生后再诉请保护,致不正当诉讼发生。下面就以“李某诉某化工厂”案为例,具体到个案分析:
  原告李某系某县红石沟河段建立网箱从事渔业养殖农户。其诉称所养殖鱼类在1995年6月25日、1996年9月14日、2006年7月23日发生死亡的事实系被告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排污所致,于2007年8月12日,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其损失。
  由于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正确处理本案的关键就在于认定被告污染环境行为与原告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据此,本案双方争议焦点也就在于原告是否有据证实具体损失、被告行为是否与原告损失有因果关系、被告是否存在免责事由这三方面。
  关于焦点一,笔者仔细研究了案卷材料和相关证据,发现根本无法确定原告具体损失数额。首先,原告所出具的死鱼情况统计不具有真实性、合法性。根据《渔业水域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程序规定》规定:“对污染情况复杂、损失较重的污染事故,应参照农业部颁布的《污染死鱼调查方法(淡水)》的规定进行调查取证”,而鱼死亡时原告并没有委托有关部门对损害标的进行鉴定和评估,只是单方面组织一批村名见证,与李四共同统计,死鱼数量,其统计数据不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并且,由川清村委会与xx镇人民政府所出具的鱼死亡的证据是在损害事件发生的十年之后,其效力问题尚还有待质疑。现在早已时过境迁,原告没能及时保全证据,再进行鉴定已不可能。
  另根据《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管理办法》,“承担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的单位,必须取得《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证书》”。对渔业污染事故中养殖损失的调查与评估,需要由持有农业部颁发的《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证书》的单位进行,严格按照农业部《水域污染事故渔业损失计算方法规定》中的方法和程序做出的损失评估报告才能予以证明。本案中,原告未出具鱼苗购销单、购买时间等情况证明,不能确定其具体损失数额。无损害即无责任,损害必须有效证据予以证实。而即使原告证明有损害的事实,但无法确定鱼死亡的损害事实、赔偿数额及计算方法,从而无法确定赔偿数额。
  焦点二,证据显示被告在生产过程中排污均符合规定标准,其出具的W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合格证、某县卫生防疫站的检验报告书等监测数据显示出其并没有违法排污行为或者可能导致原告损害结果出现的行为因素。反观被告,其报送检验的材料均系自选地点、自采水样而提供的有关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做出的,其可信性有待考证。
  最后,需强调被告是存在免责事由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水污染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排污方不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原告鱼死亡所造成的损失是其自身过错所致。原告系网箱养鱼,溶解氧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网箱养鱼中尤为重要,过度的网箱养鱼会引起水体中尤其是封闭和半封闭水域中的溶解氧严重不足,出现鱼类“浮头”现象。原告养殖中投放的鱼饵、鱼粪便、各种原因死亡的鱼的尸体,以及鱼类过度的耗氧等必然导致水质恶化,致病微生物大量出现,各种鱼类疾病产生,引起死亡。
  再据某县环保局文件,95年盛夏为高温长伏旱天气,乌云密布,欲雨不雨,河段内网箱鱼相继出现浮头还开始出现死鱼现象。政府曾通知李某等渔民及时移动疏散网箱,但李某等6户未采纳,导致死鱼较多。可见原告网箱内鱼死亡的损害完全是其自身过错所致。
  据此,由于我国环境污染纠纷解决机制上的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纠纷处理的公正与效率。一个环境污染事件发生,人们往往就先入为主,认定了原告的弱势地位和被告的必然损害行为,而无法理性的看待环境污染事件。
  笔者认为,我们在处理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时,首先应将环境损害原因行为的正当性以及受偿权人可能存在恶意诉讼行为等问题纳入综合考虑范畴。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过分加重公司的环境赔偿责任。更不能简单地认为,造成环境损害就是绝对的恶,获得赔偿就是绝对的善。而现实是,保护环境是善,发展经济也是善;污染环境是恶,贫困落后也是恶。所以我们不能用一种善来抑制另一种善,也不能用一种恶来代替另一种恶。不能因为原告和案外群众的群情激奋就认为被告行为将环境损害的一塌糊涂了,中国的环保工作也一塌糊涂了。
  我们需要理性地认识环境污染事件,必须注意消除对环境污染先入为主的错误认知,消除群体性错觉影响。这样才能使我国环保事业,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工作更好、更良性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桂明,刘萍民事诉讼中的程序滥用及其法律规制[J]法学,2007(10)
  [2]伍晓容论恶意诉讼及其规制[J]甘肃农业,2006(06)
  [3]张少芳环境民事纠纷处理中的难点分析及其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3(02)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张娜(1989-),女,汉族,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法学院2012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辽宁大学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摘要】贷款诈骗罪是金融领域中常发的一类犯罪,虽然刑法理论界对该罪进行了广泛讨论,但该罪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处理仍然存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在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方面存在困难。本文通过分析实务中发生的典型案例,旨在探求“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方法,以期有益于司法实
期刊
【摘要】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具有阳光法案之称,是反腐有效的手段,是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催化剂。我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自1994年纳入立法规划以来,已走过了近20年的历史,但自今无果。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有助于反腐倡廉社会的建设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使权力,也有助于国民知情权的实现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设计包括申报、公示、审查监督、问责处罚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申报时起点,公示是关键,审查监督是核心,问责处罚是
期刊
【摘要】社区矫正在西方国家从二十世纪80年代就普遍施行了,其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上对于罪犯进行矫正,使罪犯能够回归到社会当中,减少重新犯罪。中国于2012年正式颁布实施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开始了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发展阶段。这种在行刑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社会矫正制度,是一种符合国际行刑趋势的刑罚执行制度。我国实施社区矫正制度是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对于促进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针对
期刊
作者简介:王玉玺,女,汉族,河南民权人,郑州大学法学院民商法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郑州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近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恶劣程度,甚至可能构成了犯罪。对于教师体罚学生事件,一方面说明教师道德情操的滑坡,另一方面反映出法律规定的缺陷,本文试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角度入手,浅析当前中国社会条件下对于教师体罚学生应当如何规制,以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  【关
期刊
杨桢作者简介:杨桢(1993-),男,汉,河北邢台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涉外警务专业在读,研究方向:涉外法律研究等。李晶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沈阳110854  【摘要】每个国家都会有属于自己特色的规定,但若将其存在于制度中的理念拿出来进行汇总,则可形成两大阵营,即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法律翻译实则是找相同,将国外的理念同国内的相碰撞,如有结果,则就完成了翻译工作的一大半,剩下的则是用语习惯的填补
期刊
作者简介:吴照华(1990-),男,安徽铜陵人,安徽大学法学院2012级法律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平等是自然法最基本最朴素的内涵,正义是人定法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追求。然而,平等与正义的内涵,却并不容易为我们所正确把握。由于自然法是人定法的基石,先行探究平等的真实内涵,有助于加深对正义的正确理解。  【关键词】社会变革;贫富分化;不平等;平等;正义  一、社会
期刊
【摘要】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了保证法律赋予的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的实现,对未成年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救济制度。西方国家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提供法律援助主要有司法保障模式、专职律师模式和混合模式三种。这一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中也有明文规定,东丽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我国相关法律条文,对在检察阶段引入法律援助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保护涉罪未成年人的诉
期刊
【摘要】2012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在我国正式确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而原告适格问题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最基础元素,理应是制度设置的重点。但该修正案仅模糊地规定了有关机关和组织可作为适格原告,使得制度缺乏了应有的可行性。本文立足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理论,本文将通过对案例中原告适格问题的研究与探讨,进一步地得出适格原告范围扩张的立论依据,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提
期刊
作者简介:牛亚琼(1993-),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1级本科在读。郑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整个社会持续的低生育水平,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社会问题相继显现。计划生育新政策——单独二胎,便欲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河南省M市S村的实际调查研究发现,这一新政策在农村80后群体中的实施困难重重
期刊
【摘要】随着药品广告行业的迅速发展,药品广告的监管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完善现有药品管理法规、保障用药安全、治理虚假广告、规范市场发展等方面对加强药品广告法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对现行药品广告管理制度、加强药品广告监管的执法力度、加强药品广告发布企业自律等立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加强药品广告监督管理的方法,为保障药品广告运营秩序,规范和促进市场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品广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