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化的基调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而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校园环境的熏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走入到校园中,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的基础。但是,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需要一个清新的校园环境,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本文就针对校园的绿化建设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校园环境;校园绿化;绿色基调
  绿色是生命的底色,获取绿色是一种生命的本能。如果学校空间充满了花草树木等绿色植物,校园环境就会生态、环保、清爽、宜人。绿色植物使大气中有益健康的负离子增加,使有害健康的正离子减少,这对紧张学习的莘莘学子来说非常珍贵;绿色植物能遮挡天空中过强的太阳照射,使校园中的光线亮度变得柔和,这为解除学生视觉疲劳及精神烦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学校良好的室外环境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加深对校园的热爱,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校园绿化环境能提升学校的内涵和品位。
  1 以绿为主,绿中求美
  学校园林绿化应以培育绿色为主,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通过各种手段创造绿色空间,在染绿的同时,呈现出美的境界,在以乔木、草坪为主的绿色色调中,点缀四季开花的灌木与地被,营造春光绚丽、夏荫浓郁、秋色烂漫、冬景苍翠的美丽图画。让学生们在美丽的校园中享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激发他们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激情。
  园林树木配置比例要恰当,创造植物景观不仅绿意盎然,而且色彩丰富,较多运用花灌木,既能绿化,又能美化、彩化和香化。
  2 以文为主,意在育人
  每个校园都有自己的人文历史,每个学校既有历史的传承,又有自己新的奋斗目标,在景观设计上应充分彰显这些个性特色,突出校園精神。以竹造景表现人的虚心有节,以梅表现不畏严寒纯洁坚贞的高尚品德,红枫则表现不怕艰难的性格,荷花则表现出污泥而不染,廉洁朴素性格等,利用这些植物与建筑物、建筑小品完满结合;利用雕塑在环境绿化中画龙点睛;引用名人典故、诗句营造有文化气息,有意境的空间,使校园文化清新向上,朝气蓬勃,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3 以教为主,教中求乐
  学校园林植物的配置要考虑到教学工作的进行,如运动场周围可使用矮小的花栅栏,小灌木绿篱作为围栏,与其他建筑物之间应有较宽的林带分离,以隔离来自运动场上的噪声和视线干扰。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教学要求,设立一些花坛、苗圃、自然生态园等科普教育园地。特别是有农林、生物专业的一些高等院校,还可结合专业教学建立果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等。
  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营造培养学生具有健康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使受教育者受到心灵的欢愉和成长的快乐。所以,学校园林绿化不但要有知识性,而且要有趣味性,校园应是积极向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根据这个要求,学校栽植的园林植物,不能是娇贵的树木,脆弱的草坪,或者是带刺、有异味的花卉,而应当是可以亲近,可以赏玩的花草树木品种。
  4 以简为主,简中求雅
  学校环境是育人环境,它不同于政府机关,也不同于宾馆酒店,再加上经费的制约,使得学校园林绿化应该简洁大方、不求奢华。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小品稍加点缀,不宜大动土方挖湖、堆山、刻意造景,要充分利用原有自然基础条件,尽量借景来丰富校园园林绿化景观。植物的品种选择应就地取材,多采用乡土树种,并选用抗性强、便于管理的树木为主,适当点缀草本花卉,以减少费用,提高成活率。
  5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1、学校绿化因地制宜就是以自然为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自然乡土物种,在此基础之上,力求富于变化,突出特色,如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原有植被,道路场地,小品水体,再加上自然界的风、霜、雨、雪、日、月、阴、晴等,使之呈现出一个有明有暗、有声有色、动静适宜、开合有度,极富感染力的无声大课堂,有机地编织成一个富有特色的园林绿化环境。
  2、适地适树,树木不仅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景色优美,还要能适应所在地段及小气候等自然条件。
  6 增加立体绿化
  针对一般学校绿地狭小和资金匮乏的矛盾,要尽可能地采用立体绿化,这一绿化形式已成为新趋势,要求植物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多层次配置,形成优美的生态园林景观。利用墙面、棚架、窗台、外走廊扶手处进行垂直绿化。同时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屋顶绿化,利用小乔木、灌木在屋顶上开辟一个绿色世界。立体绿化既增加了绿化率,又为校园增添了新景致。例如设计花架种植攀援植物,给人一处安静的空间;运用树篱合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给人较强的领域感和滞留感。努力营造出一个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冬暖夏凉、舒适高雅的校园园林绿化环境。
  总而言之,校园绿化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化景观。“人创造了环境,而环境又改变了人”。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对师生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校舍管理科市南区中小学校校园绿化建设现状及规划思考2009
  [2]朱冬梅校园绿化现存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绿色东方2011
  [3]桑景栓学校绿化的原则绿化与生活2009
其他文献
摘要:高墩桥梁的墩梁固结位置的受力情况与构造都相对较为复杂,它是高墩桥梁设计结构的重要位置,在固结位置应保证其刚度足够,从而实现桥墩与主梁的连接呈现刚性,也是保证高墩桥梁质量与安全性的基础。本文通过对宜万铁路马水河大桥的固结计算分析及其在固结计算中的關键要点进行简单论述,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墩桥梁;固结计算工作;实际案例分析  随着高墩桥梁工程在山区的大规模建设,如何建造出质量可靠、安
期刊
摘要:东山楼金银矿(床)点1:1万土壤测量发现8处北西走向的Au、Ag、(Cu、Pb、As)综合异常,规模和强度均十分客观,与发现的矿体走向一致。通过民窿编录,查实矿化类型是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破碎带型金银矿,矿体延伸长度大、品位高。认为该矿点找矿前景较好,可以寻找到一个成型的工业矿床。  关键词:英德市;东山楼;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特征;找矿前景  1 自然地理概况  该矿点位于清远市英德(县级)
期刊
摘要:建设一个高效的团队,在管理实践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下面主要探讨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对科技创新团队管理的最佳效果和理想状态,从而发挥企业优势和建立强势的竞争力。  关键词: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企业优势  0 引言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根据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亟待建立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域的开放式科技团队管理创新,合理设计团队管理创新的宏观布局。这就需要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加
期刊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建筑是这种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中国的农业文明孕育了谦逊、中庸的传统文化,因而也造就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而中国传统建筑更是国人性格在物质上的延伸。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筑文化;隐私元素  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独特的地理结构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中国传统建筑作为炎黄子孙一项基本实践活动,也是这种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历史,人
期刊
摘要: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上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物古迹是中华民族曾经高度发达、并对世界各国的文明与进步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新疆地处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丝绸之路”的中段,土遗址存世极多,但在现存状态上,非常脆弱。本文从社会和历史两个角度论证新疆的土遗址需要有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来联系对它的保护思想和实践操作。  关键词:土遗址;新疆土遗址;价值评估;必要性  1 土遗址相关基本概念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简述钢结构的特点以及在工业建筑方面的应用,介绍了工业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前景以及制约发展的一些因素,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工业建筑;应用与发展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钢结构市场前景报告指出:随着区域振兴计划的相继推出,带来了产业转移的机会,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在未来几年的确定性增长,钢结构产品即将迎来一轮爆发式的需求和增长。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行业和建材行业,也
期刊
[摘要]基于汉代画像石的大量发掘,使其成为我们研究汉代历史和文化艺术重要的实物载体。为使这种极具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力的历史遗迹以更加全面和多样的视角得以展现,本文以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为基点,拟从现代图像造型艺术构成要素入手,通过对该地区汉画像石的图像构成元素的分析,总结其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力求为现代图像造型艺术设计创新与文化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保当;画像石;图
期刊
[摘要]目前,很多财政部门均意识到了投资评审工作的重要性,但工作还只停留在概算评审、预算评审、最高限价评审、结算评审等方面,未能全方位参加到项目投资的各环节中去,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工程设计,还没有引起财政评审部门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至关重要。  [关键词]工程设计;经济效果;最佳切入点  近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节约财政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的目标,全面展开了财政投
期刊
[摘要]历史建筑具有经济、文化、历史等多种价值,而泉州作为一座历史文明古城,保留着许多极具特色的历史建筑,见证着这座古城的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但许多历史建筑因未能得到妥善的保护及利用,正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本文通过分析泉州古建筑的生存状况,提出如何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保证其价值的最科学化利用。  关键字: 价值 保护 利用  1 历史建筑的价值  历史建筑是一种习惯性称谓,也称历史性建筑,统指各个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绿色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人们在关注绿色建筑技术层面的同时,也关注文化层面的内涵和外延。今日的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个综合了自然环境、社会文化与经济技术等多层面问题的复合概念。中华传统文化的最精髓部分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是人与大自然合一,和谐共处,不是征服和被征服的关系。本文试图从现代绿色建筑的理念、技术实施手段与我国古代文化现象中找出某些关联的地方进行诠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绿色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