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有效地将那些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明了地展示给学生;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能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充满趣味;能使乏味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能有效增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更符合聋校学生的学习要求。它能有效弥补聋生的听觉缺陷,使其在丰富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中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来激发求知的欲望,增强聋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聋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接下来笔者对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具体阐述。
  一、多媒体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培养聋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已是公认的事实。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图、文、声、像等方式有效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视觉的充分享受下激发学习的兴趣及求知的欲望。尤其是对聋哑学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材中相关的背景资料、图像、影片等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整个数学课堂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情景交融,从而有效培养聋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其求知的欲望,促使其积极投入到之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2.突出重难点,简化难点
  每一堂课都有相应的重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简化,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轻松掌握相关的知识点。针对那些过于抽象及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仅通过手语及简单的教具是难以完成教学目标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弥补这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形象地感知相关事物的发展过程及其变化规律,从而达到重点突出,难点简化的效果,便于聋生的学习。
  如教学聋校实验教材第六册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点时,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带有角的实物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几个角,并利用多媒体对这些大小不一的角进行特写,引导学生掌握抽象的角的概念。这样,既形象地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还充分激活了其思维,使重点突出,难点得到有效简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容易了许多。
  3.有效培养聋生的创新思维
  随着多媒体步入聋校数学课堂,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有效的改变。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有利条件,留给了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如教学聋校实验教材第五册 “时、分、秒的认识”的相关知识时,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个动态的时钟,让学生认真观察时针、分针及秒针移动的不同,进而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钟表知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的点数就是准确正点时间等。这样,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有效地激活了其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
  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还能有效培养聋生的语言(主要是手语)能力。就聋生而言,其语言表达能力较低,这是受其听觉缺陷这一客观因素所影响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有效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因而,在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来培养聋生的语言能力是极有必要的。
  二、多媒体的应用要合理、科学
  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合理、科学地进行,避免适得其反。
  1.要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
  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对学生的发展及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极为有利,但是毕竟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因而教师要善于将其与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固然能为聋生带来良好的视觉冲击力,但是聋生的思维能力并非依靠视觉就能培养起来的。教师在教学中还需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抽象思维及逻辑思维的培养,必要时通过板书、讲解,引导学生讨论并解决相关问题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从而推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要注重学习态度及方法指导
  由于多媒体所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聋生对多媒体教学通常会兴趣大增。但相当部分聋生将其当成了娱乐,忽视了自身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导致本末倒置。因而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及时提醒学生进行思维的参与,通过视觉的观察及积极的思考来获得新知识,并在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加强相关的练习并将其落到实处,通过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切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总之,在聋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科学地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只要教师掌握相关的技巧,便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在弥补聋生听觉缺陷的基础上有效培养聋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断提高聋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诚信的价值》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诚
一、背景与引言  (一)背景  几位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碰在一起,总是感慨:  “这门课太难上了!”  “大多数课10分钟就解决了,剩下的真不知道怎么打发!”  “是呀,又没有作业什么的,内容上好了,还有什么事能做?”  “上完10分钟,内容‘上完’就只能‘放羊’呗!”  ……  每次听到这些话,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从话中能看出我们的教师的理念还没有转变,对综合实践的了解还不够。对于我们这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验动手能力是重中之重,通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呢?随着课程的改革,科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接来下,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以兴趣促效率的方法
立足生活并以生活实践作为出发点来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这一课程教学效果得以保障的基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因素,简单的文字描述远不如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探究中提高的效果显著。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又存在着几个弊端:1.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 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所以,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真正回归学生生活实际,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弊端
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但是我们所见到的课堂却并非如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地坐在那儿,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毫无兴趣。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进而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在教
案例描述:  一、抓住景物,感知画面美  师:谁来说说看,你画的是一幅什么画?(在学生说出头脑中形成的画面后,随即让他给自己想象中的这幅画取个名字。有学生说自己画的是一幅山水画,因为远有“西塞山”,近有小河“流水”;有学生说是一幅醉人的春景图,因为白鹭展翅高飞,桃花粉红一片,风轻轻地吹,雨细细地下,这就是一幅西塞山春景图;还有学生说画的是一幅垂钓图,因为渔翁正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中钓鱼……
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抓住小学生好动的天性,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情趣。那么,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地进入“说”的角色呢?  一、演讲故事,使学生想说  在每周的“读书活动”课中,我常开展“听进去,说出来”的
家政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框架下的小学家政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重视家政教育,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创新操作体系,整合实践资源,开发实践内容,家校协调统一等一系列对策。正所谓:“只有下水游泳,才能学会游泳。”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现状】  一次,学校安排学生中餐吃螃蟹。改善了的伙食却让不少学生犯了难。学生不是整只儿一动不动以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借助课文,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利用各种训练途径,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识层次,全面深刻地渗透德育教育。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
课堂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及兴趣的培养,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重视课前备课,力求有的放矢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