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纽约故事》的作者米切尔说:“我们身后都有一双窥探者的眼睛,因为我们迷失了感受的尺度,总认为能从他人身上找到生活的真相。”
贾岩坐在密室里对镜头告白的时候,脸上还挂着眼泪。由于没有化妆,平日里活力四射的她显得异常憔悴。就在几个小时前,她和好友张璇同台PK,张璇被网友淘汰出局。此时,24小时网络真人秀“摩女的条件”已经进行到了第21天,最初的12个女孩只剩下5个。
看过影片《楚门的世界》的人都知道,真人秀节目是如何成就了电视台的收视率,又是如何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真人秀的飓风刮到中国,席卷了大大小小的电视频道,人们在关注、追捧的同时,似乎也习惯了这种以暴露隐私为卖点的节目形式。在电视真人秀备受争议的同时,网络真人秀也开始悄无声息地出现。连续的直播,全方位的视角,广泛的互动,网络真人秀从一出生就比电视真人秀占尽先天优势,却也面临着更大的一股舆论热潮。
24小时窥探美女生活
温都水城位于北京北五环外的昌平区,这里曾经是大型选秀活动“红楼梦中人”的拍摄地,直到今天,宾馆房间的墙壁上还挂着当年参赛者的定妆照。就在新版红楼梦热播荧屏的时候,又一群年轻的女孩来到这里,开始另一次选秀比赛。这是一场游戏,也是一场人性的考验。
不同于“超级女声”,更不同于“非诚勿扰”和“中国达人秀”,由酷6网打造的这场“摩女的条件”大型室内真人秀开创了网络媒体全女性真人秀的先河。从10月10日到11月10日的32天里,40台摄像机将24小时不间断拍摄,12名女孩的日常生活被全程曝光,经过10轮淘汰,最终留下一名优胜者,得到10万元大奖。
没有大力度的前期宣传,没有制造噱头的刻意炒作,“摩女的条件”却在上线不久就博得了网友极高的关注度。登陆酷6网首页,点开“摩女的条件”直播专题可以看到,截至11月1日,人气最高的李冬鹤已经获得超过24万的网友投票,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留言也以每分钟3-5条的速度不断更新着。
“摩女的条件”是一场漫长的游戏,32天中,女孩们封闭生活在一个布满摄像头的“集中营”里,全部日常起居都在网络上实时直播,就连深夜也不间断(注:上洗手间和冲凉除外)。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她们晨起睡眼惺忪、穿着便装拖鞋素面朝天的样子,还是半夜熟睡时的一个翻身、一个鼾声,甚至是一句梦话,都会毫无保留地曝光在上百万网友面前。
长达一个月“全封闭”、“零隐私”的生活,是这场真人秀的最大看点。弗洛伊德曾说,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不管这种欲望是否道德,也不管你是否愿意。在江苏卫视的“强档心理治疗真人秀”《密室疗伤》中,当事人的痛苦和混乱往往被刻意夸大,心理咨询师的对话总是残忍地直戳痛处,编导们关心的是如何抓人眼球,最大化迎合观众的窥探心理,为当事人解决心理创伤的初衷却变得无足轻重。
“集中营”里的女孩们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游戏规则让她们很难“展现最完美的自我”,在一轮轮的生存与淘汰中,为了坚持到最后,她们不得不“秀”出不太阳光的一面。
这也正是“集中营”外的人们最想看到的。
看不见的暗流涌动
每三天为一轮,每轮淘汰一个女孩。送自己走出摩女公寓的,很可能就是每天朝夕相处的姐妹。
由于节目尚在24小时直播中,女孩们不能与外界联系,本刊记者无法采访到任何一位“摩女”。但通过与制片人周盛的聊天,仍不难捕捉到诸多“内幕故事”的冰山一角。
每到内部投票时,“摩女”们都要轮流进入一个“密室”进行告白,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很多时候,女孩们会在楼道或是洗手间里窃窃私语,这被网友们称做“密谋”。为了“保守秘密”,她们会捂住胸前的麦克风,外界的人听不到她们说了些什么。
10月30日,第七轮投票结束,张璇被淘汰出局。10月31晚的万圣夜舞会上,贾岩醉酒后对着镜头大哭,不断倾诉对张璇的想念和自己的孤单无助。在6名“摩女”中,贾岩和张璇是最好的朋友,张璇的离开使贾岩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而在另一路视频信号中,李冬鹤则回房间开始收拾行李。“我受不了了!”李冬鹤曾经当面指责过贾岩“虚伪”,此时对她“装可怜博同情”的“演出”忍无可忍,决定放弃比赛,打道回府。在工作人员和同伴胡宇亮的劝说下,李冬鹤回到了公寓。贾岩酒醒后到阳台上找李冬鹤解释,却被简单而冷漠地拒绝。
这样的风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无法设计也难以预料。表面平静的摩女公寓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时刻涌动着人性的暗流。
“真人秀”节目之所以在西方争议不断,主要是因为它“暴露了人性的丑恶”。在游戏中,参与者为了胜出,往往会不择手段,甚至相互倾轧,朋友离间、情人反目、仇敌牵手,所有的阴谋诡计和勾心斗角,都是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很多时候观众从中能看到人性的弱点,这让人们感觉“很刺激”。
正如制片人周盛所说,真人秀“玩的是人性,是人的内心世界”,这正是它的高明所在。
假作真时真亦假
周盛认为,网络真人秀的精髓在于一切都是未知的,真实的。它就像纪录片一样,呈现出普通人原生态的生活,没有剧本、台词,也没有导演的预设。
为了保证真实感,节目组在筛选选手时有一条特殊标准,那就是选手的职业一定要“正常”,最好是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演员、艺人这种擅长表演和“伪装”的职业。这样做的意图就是让选手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最大化降低“作秀”的嫌疑。
然而,面对密布公寓的40个摄像头和数十万网友的眼睛,女孩们要想“不作秀”谈何容易。为了坚持到最后,赢得胜利,她们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演员。只不过,导演是自己,编剧也是自己。
有人这样评价,网络真人秀不过是场景更真实,以不做作、不表演为口号的表演而已。
对于这种说法,周盛不以为然。她打了个比方:“如果说真人秀是表演,那真实的生活中就没有表演吗?比如你是一个很腼腆的人,不爱和人打交道,为了工作却要和不同的人接触,说不同的话,这算不算一种表演?其实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是有面具、有伪装的,即使没有摄像頭在拍,我们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
“我不认为真人秀是一种作秀。从这个角度看,真人秀难道不比现实生活更真实吗?”周盛说。当贾岩对着镜头自说自话,摆出各种可爱造型的时候,她已经不觉得面前的摄像头在监视她,窥探着她的隐私。习惯生活在曝光的环境中,镜头已经变成她生活中的一部分。面对镜头的时候,她没有任何心理包袱。
电影《楚门的世界》真实地反映了被设计的人生与真实的人生的边界,在现实与虚拟、真实与“秀”之间做出阐释。真人秀虽然是一种“被设计的人生”,但当事人的所作所为也可以是毫无掩饰的真情流露;而在真实的人生中,社会之复杂、人情之难测使“真情流露”成为危险,为了自我保护,我们都要披上一层外衣,“扮演”一个言不由衷的自己。
真实与作秀的界限,或许正如那句经典的“人生如戏”一样,原本就模糊不清。
贾岩坐在密室里对镜头告白的时候,脸上还挂着眼泪。由于没有化妆,平日里活力四射的她显得异常憔悴。就在几个小时前,她和好友张璇同台PK,张璇被网友淘汰出局。此时,24小时网络真人秀“摩女的条件”已经进行到了第21天,最初的12个女孩只剩下5个。
看过影片《楚门的世界》的人都知道,真人秀节目是如何成就了电视台的收视率,又是如何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真人秀的飓风刮到中国,席卷了大大小小的电视频道,人们在关注、追捧的同时,似乎也习惯了这种以暴露隐私为卖点的节目形式。在电视真人秀备受争议的同时,网络真人秀也开始悄无声息地出现。连续的直播,全方位的视角,广泛的互动,网络真人秀从一出生就比电视真人秀占尽先天优势,却也面临着更大的一股舆论热潮。
24小时窥探美女生活
温都水城位于北京北五环外的昌平区,这里曾经是大型选秀活动“红楼梦中人”的拍摄地,直到今天,宾馆房间的墙壁上还挂着当年参赛者的定妆照。就在新版红楼梦热播荧屏的时候,又一群年轻的女孩来到这里,开始另一次选秀比赛。这是一场游戏,也是一场人性的考验。
不同于“超级女声”,更不同于“非诚勿扰”和“中国达人秀”,由酷6网打造的这场“摩女的条件”大型室内真人秀开创了网络媒体全女性真人秀的先河。从10月10日到11月10日的32天里,40台摄像机将24小时不间断拍摄,12名女孩的日常生活被全程曝光,经过10轮淘汰,最终留下一名优胜者,得到10万元大奖。
没有大力度的前期宣传,没有制造噱头的刻意炒作,“摩女的条件”却在上线不久就博得了网友极高的关注度。登陆酷6网首页,点开“摩女的条件”直播专题可以看到,截至11月1日,人气最高的李冬鹤已经获得超过24万的网友投票,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留言也以每分钟3-5条的速度不断更新着。
“摩女的条件”是一场漫长的游戏,32天中,女孩们封闭生活在一个布满摄像头的“集中营”里,全部日常起居都在网络上实时直播,就连深夜也不间断(注:上洗手间和冲凉除外)。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她们晨起睡眼惺忪、穿着便装拖鞋素面朝天的样子,还是半夜熟睡时的一个翻身、一个鼾声,甚至是一句梦话,都会毫无保留地曝光在上百万网友面前。
长达一个月“全封闭”、“零隐私”的生活,是这场真人秀的最大看点。弗洛伊德曾说,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不管这种欲望是否道德,也不管你是否愿意。在江苏卫视的“强档心理治疗真人秀”《密室疗伤》中,当事人的痛苦和混乱往往被刻意夸大,心理咨询师的对话总是残忍地直戳痛处,编导们关心的是如何抓人眼球,最大化迎合观众的窥探心理,为当事人解决心理创伤的初衷却变得无足轻重。
“集中营”里的女孩们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游戏规则让她们很难“展现最完美的自我”,在一轮轮的生存与淘汰中,为了坚持到最后,她们不得不“秀”出不太阳光的一面。
这也正是“集中营”外的人们最想看到的。
看不见的暗流涌动
每三天为一轮,每轮淘汰一个女孩。送自己走出摩女公寓的,很可能就是每天朝夕相处的姐妹。
由于节目尚在24小时直播中,女孩们不能与外界联系,本刊记者无法采访到任何一位“摩女”。但通过与制片人周盛的聊天,仍不难捕捉到诸多“内幕故事”的冰山一角。
每到内部投票时,“摩女”们都要轮流进入一个“密室”进行告白,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很多时候,女孩们会在楼道或是洗手间里窃窃私语,这被网友们称做“密谋”。为了“保守秘密”,她们会捂住胸前的麦克风,外界的人听不到她们说了些什么。
10月30日,第七轮投票结束,张璇被淘汰出局。10月31晚的万圣夜舞会上,贾岩醉酒后对着镜头大哭,不断倾诉对张璇的想念和自己的孤单无助。在6名“摩女”中,贾岩和张璇是最好的朋友,张璇的离开使贾岩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而在另一路视频信号中,李冬鹤则回房间开始收拾行李。“我受不了了!”李冬鹤曾经当面指责过贾岩“虚伪”,此时对她“装可怜博同情”的“演出”忍无可忍,决定放弃比赛,打道回府。在工作人员和同伴胡宇亮的劝说下,李冬鹤回到了公寓。贾岩酒醒后到阳台上找李冬鹤解释,却被简单而冷漠地拒绝。
这样的风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无法设计也难以预料。表面平静的摩女公寓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时刻涌动着人性的暗流。
“真人秀”节目之所以在西方争议不断,主要是因为它“暴露了人性的丑恶”。在游戏中,参与者为了胜出,往往会不择手段,甚至相互倾轧,朋友离间、情人反目、仇敌牵手,所有的阴谋诡计和勾心斗角,都是为了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很多时候观众从中能看到人性的弱点,这让人们感觉“很刺激”。
正如制片人周盛所说,真人秀“玩的是人性,是人的内心世界”,这正是它的高明所在。
假作真时真亦假
周盛认为,网络真人秀的精髓在于一切都是未知的,真实的。它就像纪录片一样,呈现出普通人原生态的生活,没有剧本、台词,也没有导演的预设。
为了保证真实感,节目组在筛选选手时有一条特殊标准,那就是选手的职业一定要“正常”,最好是普普通通的人,而不是演员、艺人这种擅长表演和“伪装”的职业。这样做的意图就是让选手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最大化降低“作秀”的嫌疑。
然而,面对密布公寓的40个摄像头和数十万网友的眼睛,女孩们要想“不作秀”谈何容易。为了坚持到最后,赢得胜利,她们必须让自己成为一个演员。只不过,导演是自己,编剧也是自己。
有人这样评价,网络真人秀不过是场景更真实,以不做作、不表演为口号的表演而已。
对于这种说法,周盛不以为然。她打了个比方:“如果说真人秀是表演,那真实的生活中就没有表演吗?比如你是一个很腼腆的人,不爱和人打交道,为了工作却要和不同的人接触,说不同的话,这算不算一种表演?其实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是有面具、有伪装的,即使没有摄像頭在拍,我们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表现出最真实的自己。”
“我不认为真人秀是一种作秀。从这个角度看,真人秀难道不比现实生活更真实吗?”周盛说。当贾岩对着镜头自说自话,摆出各种可爱造型的时候,她已经不觉得面前的摄像头在监视她,窥探着她的隐私。习惯生活在曝光的环境中,镜头已经变成她生活中的一部分。面对镜头的时候,她没有任何心理包袱。
电影《楚门的世界》真实地反映了被设计的人生与真实的人生的边界,在现实与虚拟、真实与“秀”之间做出阐释。真人秀虽然是一种“被设计的人生”,但当事人的所作所为也可以是毫无掩饰的真情流露;而在真实的人生中,社会之复杂、人情之难测使“真情流露”成为危险,为了自我保护,我们都要披上一层外衣,“扮演”一个言不由衷的自己。
真实与作秀的界限,或许正如那句经典的“人生如戏”一样,原本就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