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初中阶段就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感强的人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责任感强的人,敢于藐视困难,并尽力去克服困难。反之,责任感不强的人,即便是遇到很小的困难也会退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一、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意义
  当代公民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具有责任意识,培养责任意识属于国民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教育达到一定的频次后,接受教育的人才会形成成熟的思想,才会产生正确的思想行为。初中学生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人,他们只有对自己在国家、集体和家庭中所要承担的责任有充分的认识,才会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潮流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年华。
  二、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很多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可能会被宠爱和溺爱,环境让他们不会自发地产生责任意识,反而会形成自私和唯我的一面性格,不懂得体贴和关怀别人。实际上,这样的环境也会扼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因势利导,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在与人相处方面有个长足的进步,做好以后融入社会的准备。
  在班集体里,有些学生鲜有集体意识,在和同班同学的交往中,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生活在班级的大家庭里,如果考虑的只是自身的利益,缺乏责任意识,就无法形成班级的凝聚力。
  三、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措施
  思想品德教师教给学生思想品德知识只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做一个敢于负责任的人。
  1.通过教材引导学生确立责任意识。
  思想品德教师,要对教材十分熟悉,对教材中编者阐述的理论知识和援引的例证要明确意图。备课时,教师要了解班级学情,尽可能找到教材知识点和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契合点,充分展示和还原教材编写者的原意,让自己讲授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授课中考虑解决或部分解决学生缺乏责任意识的问题。对责任的讲授也要用层层推进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时期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在教学《学会负责》时,通过教学内容,教师要着重对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以及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行培养。到了九年级,教师应当教会学生除了要认真规范自己行為外,还要在对待他人和集体中学会负责。教师要积极对学生的全局意识进行培养,要求学生自觉承担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
  2.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责任意识。
  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身教重于言传。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材的导引和教育功能。例如,《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是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的课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情境教学法,用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和学生一起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地球环境。还可以让学生调查和访问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担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呈现教学内容。教材中,有些课文考虑普遍性,叙述得较笼统和宽泛,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将教材中隐含的或者没有说清楚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对“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进行讲授时,可利用多媒体来呈现课程内容。教师可以播放这样的视频,视频里主要讲述警察、医生和教师三个职业的责任,进而促使学生认识到责任感养成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课堂的即兴讨论,在讨论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就初中阶段而言,是十分重要和不能忽视的。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结合实际,强化实践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对教材所要传授的知识进行深刻理解。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成长为具有责任感的人。
其他文献
<正> 张籍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乐府诗在中唐时代,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乐府名篇《节妇吟》,已有数种英译本远传国外。宋代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说:“唐人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乡村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如何促进新入职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在地化发展,建设一支和乡村一样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地化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女作家左拉&#183;尼尔&#183;赫斯顿的代表作。本文对《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食物意象进行分析,揭示了小说中的食物意象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文化
自2017年秋季开始,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在全国投入使用。我们如何使用新教材,如何利用新教材中的内容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心理健康
社会的发展一直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如今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我们都能从历史的进程中感受到生产力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这些对于我国的历史学科的构建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原先的社会史观的历史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顺应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许多新的历史观念慢慢兴起。本文就从这些地方入手,来简要论述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史观的教
期刊
目的:探究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低灌注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
一、初中历史教师的春天终于来了兰州市教育局于2018年12月3日公布的《兰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老师和学生利用教材和构建的教学情境进行交流互动,并把课堂教学活动当成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交流互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与提高,共同进步,从而形成共鸣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能为他们以后对政治进行探究式学习打下基础。  一、利用教
期刊
地理课程资源非常丰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历史课内容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为的是让学生对中外历史有全面、综合的认识。但历史课本简明扼要,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构成了简练的课文。有些教师没有掌握教学技巧,要么照本宣科,把历史课上得索然寡味,要么过度展开,不能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笔者结合十几年的历史授课实践,谈谈历史教学中的两个技巧,以供参考。  一、处理好课文和拓展的关系  历史课文是对历史事件的准确的、简要的叙述,不可能感性化、形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