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物理课注意的几个“第一”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y136317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万事开头难,把握好几个“第一”是教好物理的关键.
  1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对事物的感情色彩已经十分浓厚,好恶分明,当他对你印象好时,就会相信你,认真学习你的课,把对你的好感转化为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动力.教师首先要对自己自信,从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做学生的楷模,教师还应该与时俱进,对学生熟悉的网络语言,娱乐明星,NBA,欧洲杯等等都要有所了解,做一个见多识广的教师.
  2上好第一节物理课
  2.1利用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年笔者接八年级物理课时,为上好第一节课煞费苦心的选择恰当的实验.目的是要通过做实验让学生体会物理真奇妙,书上的已有的实验学生在预习课本的时候已经看到,有些学生可能已猜到答案,或有些兴趣极浓的学生已经自己在课前做了实验,如果只完成书本上的实验,学生就没有了新鲜感.所以我认为必须补充几个书上没有介绍过的实验.补充的实验要容易做且要有趣,如“杯子吞鸡蛋”、“竹筷生根”“楼梯灯双控电路”等有趣的实验.首先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的实验,再给学生演示自己补充的实验.我还找了一副老花镜,让一个同学换下她的近视眼镜,让她向班级同学说明她的感受.她说:“戴上这眼镜看书上的字怎么比不戴眼镜时更模糊了.”这些实验结束后,学生情绪高涨,所有的学生都感到物理真奇妙,不可思议.我问:“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想知道”学生回答到,我说到你们只要认真对待物理以后都会知道的.
  2.2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挖掘兴趣
  任何知识,只有与生活、生产相结合,才会有活力.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物理现象是学生接触过的,感受过的,我们可以利用它们,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兴趣.
  学习物理,不只是因为物理有趣,更重要的是因为物理有用,用所学物理知识服务于社会,才是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中,还是在高科技领域中,物理知识的应用都极其普遍.如电的广泛使用、现代化的各种通信方式、宇宙飞船的升空等.建立在服务于社会的基础上的兴趣,才是牢固的兴趣,才是有意义的兴趣.
  2.3利用物理学史,为学生指明方向
  通过前面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都很兴奋,这时要抓住时机,说明要学好物理,仅凭兴趣还远远不够,要做到:(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2)勤于思考、着重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多思的学风.我讲了一个牛顿为了一个实验忘记自己请来的客人的故事及安培利用马车后背当“移动黑板”的故事.说明无数科学家对科学的执著,才使他们获得成功.
  3处理好每章的第一节课
  每一章的第一节课,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新课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艺术性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用不同的导入方式,如开门见山式、故事引入式,实验导入式,图示说明式,讨论开头式等.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联想,活跃思维,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杠杆》一节时,我采用了实验导入法,让力气小的女生和力气大的男生进行拔钉比赛,大家都会以为男生稳操胜券,当女生拿出道具拔钉锤,战胜男生时,同学们就会产生联想:拔钉锤为什么可以省力?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的兴趣.
  4处理好第一次测验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教师一定要认真设计考试内容,既要按教学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现实,测验内容难度要适中,第一次考试要让绝大多数学生考出理想成绩.教师设计试题时要注意梯度,例如:在总复习中出现的比较容易的试题在平时的单元测试中也许就是难度较大的题,如果老师不能正确把握试题梯度,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们慢慢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牛津小学英语》(译林版)复习单元课的教学现状和教材内容,结合复习单元课的教学案例,从复习课中语言活动的创设和组织、信息差活动的巧妙设计、教材资源的活化使用、
近来我刊发现有个别作者存在严重的学术道德问题。这些作者在我刊向其核实投稿及稿件发表情况时,故意隐瞒一稿多投以及文章已经或者拟定在他刊发表的事实,这不仅干扰了我刊正
物理试卷讲评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弥补缺陷,改正错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到今后学习努力的方向.老师将批改后的试卷发给学生,有的老师喜欢对照试卷一题一题逐一评讲,一张试卷评讲下来老师口干舌燥,学生听得精疲力竭.这样评讲老师花的时间多,师生都很累.可取得的效果不是太佳.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笔者改变了传统的让孩子们安静地坐在桌子旁,只听教师讲评试卷的模式,成立学习小组参与到讲评试卷的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的总体部署,为调动和充分利用各省优质培训资源,完善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做好“国培计
1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的古希腊人,孔子出生时,他已步入老年的阶段.物理学的源头,要从这个老头算起,原因是只有他的发现是有据可查的.  1.1 琴弦定律  青壮年时期,毕达哥拉斯去过巴比伦、埃及等文化圣地,他学识渊博,眼界开阔,确信世界是由数字主宰的,据此,他研究了琴弦的长度和乐声的关系,确定了西方音乐的七个音阶.他用同样的重物悬挂在不同长度的弦上,发现当弦长之间有简单的数字
暑假的一天下午,正在家写作业的我忽然听到有人喊“偷鱼啦,有人偷鱼啦”,我马上冲出去.邻居小弟弟对我说:“那个人从你家鱼塘里捞出一条大鱼,往西跑了.”我一看,可不是吗,一
期刊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新的课堂模式,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热情,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以张扬,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但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避免形式主义,不让合作贬值是当下教师需要不断实践总结的.  1转变观念,转变角色  著名教育家
导入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图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案例剖析了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过程中
伊瓦尔·贾埃佛(Ivar Giaever)教授是美国物理学家,1929年4月5日出生挪威的卑尔根, 并在挪威大学毕业,当上了一名专利品审查员.1954年他移居加拿大,在通用电气公司工作.1956年移民到美国,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名应用数学家, 1958年进入了研发中心.1958年至1970年间,贾埃弗博士从事薄膜、隧道效应以及超导的研究.并于1973年因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获得了诺贝尔物
本文阐述了在小学低年级开展故事阅读教学的意义,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通过故事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