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最后的温暖谁来给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命的最后280天,
  我们如同回到出生前的模样,娇弱,敏感,
  但又比懵懂的新生命多了疼痛,不甘,留恋。
  如果生不能由自己选择,那能以安详满足的表情阖眼,
  也许是在生命的终点线前我们最后的心愿。
  临终关怀不只是公益和慈善事业,
  它覆盖的色彩也不只有温暖和爱。
  徐丽躺在病床上,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胃部;不能喝水、不能吃饭,痛是连进入睡眠都摆脱不了的恶魔。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里,几乎每个病房都飘着微弱的呻吟声,最痛时,徐丽在恍惚间看到了死神的影子。也是在那天,儿子李勇突然握紧她的手:“妈,我给你转院,行不?”


李松堂常到病房里与老人聊聊家常,听听心愿。

  李勇把母亲从肿瘤医院转到了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母亲爱美,一辈子没吃过苦,74岁这年却像把一生的苦都浓缩饮尽。中国每年约有500万个“徐丽”在极度痛苦中走完人生,对于死亡赐予的这份“礼物”,他们无力反抗。无论是过度治疗还是放弃治疗,生命的最后一段路都走得痛不欲生。
  我不想浑身插满管子大小便失禁那样丑陋地死去,徐丽对儿子说。
  每天都在拥抱死亡的人
  在中国,接受临终关怀治疗的人不足重疾和绝症患者的1%。为发展而付出的代价,让衰老这件事无法变得优雅。
  临终关怀是什么?即便把母亲送到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李勇依旧不清楚它的全貌。“但中国人确实需要它,太需要它。”医院创办人,65岁的李松堂说,它能让生命变得有尊严,有价值。”
  只要没有别的事,他每天都会在医院里转悠,“有一天我死了,希望墓志铭可以写上:‘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每天都在拥抱死亡。’”松堂医院创办28年间,共送走了3.2万名病人。而李松堂以临终关怀方式送走的第一位病人,去世于48年前。
  1968年,他被下放到内蒙古农村当赤脚医生,认识了被打成“牛鬼蛇神”的张老师。“张老师的癌症已是晚期,心心念念一件事:平反。他反复向我唠叨:‘我一生没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可是我连人的称号都没有,他们都叫我牛鬼蛇神。’”
  李松堂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对方,顺着张老师的执念,他答应帮其“恢复”名誉。几天后他找到张老师宣布了“好消息”:向领导汇报后,组织同意给他恢复名誉。“张老师兴奋得一把抓住我,不停地说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当天晚上,他就去世了。”
  一句话让一个又对一切都感到绝望的人带着微笑走完最后的人生,李松堂首度模糊接触到临终关怀领域。除了善意的谎言,自己还能做什么?之后的20年他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通过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他知道了临终关怀在国外早已是成熟的服务;临终关怀第一人是英国护士桑德斯,她于1967年创办了世界著名的首所临终关怀机构——圣克里斯多费医院。
  临终关怀的目标是优逝,即我们为生存时间在3~6个月间的患者提供姑息治疗,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尊重病人的意愿,并对病人家属提供心理安抚。“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欢快的歌,我不希望这首歌以悲伤的曲调结尾。”1987年,李松堂用几万元积蓄投资建立了中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


在国外,临终关怀已经是一项十分成熟的服务

  生命最后的诉求
  临终关怀的第一层是以减轻疼痛为主的姑息治疗。
  在知乎上自称“二麻哥”的医生张鹏,描述了一个关于疼痛的故事:“一位肝癌晚期患者,看上去年过半百,谁能想到他实际年龄才37岁?他痛得趴床上寻死觅活,饱受煎熬,医生们建议他装一个‘镇痛泵’,因为患者对杜冷丁、曲马多等止痛药物都耐受了……对一个生命没剩多久的人,他最后的诉求只是要求能够缓解疼痛。但在WHO(世界卫生组织)把疼痛作为生命体征来看的年代,因为医保并没有覆盖姑息治疗项目,很多病人最终只能一面熬過疼痛,一面祈求死亡早点到来。”
  在家属看来,松堂医院是国内为数不多配备有专职医生的“养老院”,他们能提供止痛针、阻断疼痛神经手术等多种方式帮助病人止痛。
  临终关怀的第二层是满足病人的心愿。像电影《飞越老人院》中脑洞大开的情节,松堂医院的工作人员会给老人举办“个人演唱会”,给一直嚷着要加工资的脑萎缩病人“发工资”,为十分聊得来的两位痴呆老人举行“婚礼”。而且家属能随时来探望、陪伴,没有规定限制。
  第三层则是让那些已有一脚跨入天堂的老人,找到人生尚存的价值和意义。
  每天早上十点,大家做完手操后,张文成会雷打不动地坐在钢琴旁来上一曲。他生于1949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当了一辈子医生,7年前一次手术意外造成了盆底神经和腰神经损伤,现在腰部以下无时不刻在疼痛,只能靠杜冷丁和吗啡来缓解,一年打18000针吗啡,最多的时候他一天打8支。因为太痛,他自杀过两次。
  后来他看开了,“既然命运这么安排了,就坦然面对,人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上午唱歌弹琴,下午写诗,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他找回了7年前的生活节奏。
  东北人施景滨有更远大的志向。84岁的老人是电子物理工程师,由于脑血栓后遗症他腿部不能弯曲,无法下地,他选择在死前完成这样一件事:整理家族抗日资料。“我就希望国家强大起来,让世界对我们不敢动手动脚。”
  

  几乎所有志愿者都有不被欢迎的经历,而义工服务极重实践,如因无知而仓促上阵,难免碰壁。同为医学生的23岁义工李凯峰就遭遇了一位患者家属连珠炮似的发问:“你来我家想干什么?有什么企图?你们是医生吗?你们能做什么?”
  越害怕死亡,越需要最后的慰藉
  不欢迎志愿者们的还有被传统文化影响的普通人。
  松堂医院曾尝试搬进社区,第一次搬迁即遭到上百名社区居民的围堵,他们吼着:“这么多人来这里,说白了就是等死嘛!”医院里的老人们无处可去,一度在马路边上坐了4个多小时。
  对死亡的回避,是居民拒绝临终关怀机构入驻的源头。在松堂医院成立的28年里,搬过7次家,如今的落脚点是五环外的京通快速路旁。“现在医院在辅路上,离居民区已经有些距离了。”副院长朱伟告诉记者,医院已经低调得不能再低调:有120或者999的车来,他们会尽量要求对方不鸣笛,出殡的车有时也不再挂黑纱。远离市中心,把死亡气息降到最低,是他们必须做出的现实选择。
  “在一些西方国家,小学里就常常开展死亡教育,比如让他们思考假如自己只能活三天该怎么安排等。而在我国,学校教育阶段几乎没有机会获得有关死亡和生命伦理的教育。事实上,如果从小认识死亡,当真正面对死亡时才更容易做到坦然接受。”宁夏人民医院宁养院主任李丽梅说。
  根深蒂固的“孝道”则在临终关怀与病人间架起更多阻碍。
  2015年1月,上海浦东机场社区卫生中心开张了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舒缓病房”,护士周莎被调到这里做专职。她坚信这项服务是有价值的,为了营造舒适的氛围,大家热情地讨论病房的装修风格,最后选用了淡紫色窗帘、鹅黄色地胶、原木色橱柜,如在家里,而非病房。但连续几个月病房空置率都极高,甚至一整月连一位患者都没有。
  因媒体和志愿者的热忱宣传,周莎时常也会接到咨询者的电话。一次,一位年轻人带着患肺癌已骨转移的老父亲来看病房,房间的装修让他好感倍增。可当护士向做儿子的传达了“临终关怀”的理念后,对方的脸色变了:“总的说来,就是等死了对吧?”他不耐烦地概括。
  “这是真正对病人好的一種疗护方法,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他舒心……”护士以为是临终关怀的理念没有解释清,却被不耐烦地打断,“话是没错,但你让我回家怎么做人?”
  治疗,无论是有效还是无效,才是子女尽孝的证明。
  项英娣是主动找到这里的,她当时还不知道“临终关怀”的意义,只是急切地托人要为癌症复发的84岁母亲找一张病床。由于拆迁,一家人租住在别人家里,而房东忌讳有人在自家得病。
  护士讲解的临终关怀理念,项英娣能理解。十多年前父亲去世的痛苦样子还历历在目,为了驱走父亲的痛苦,家里人甚至找来“大神”到家里敲锣打鼓。
  她不想再让母亲受这份罪,但有个理由却让她犹豫——她说:“我是养女。”万一长辈们说我不肯救,说我不孝怎么办?不出意料,项英娣的阿姨当天下午就找到了周莎。“姐姐在这里等于等死,是不是舍不得用白蛋白呀……”白蛋白在当地人眼中,就是万能神品。
  中国传统道德中,“孝道与天齐”,父母临终时子女是否亲自在身边服侍送终,是最重要的孝敬标准。
  “中国人太注重优生,却一直在忽略生命的末端。”李松堂每次接受采访都会重复这样的感叹。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秘书长罗冀兰却乐观地认为,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2006年,我们在街上发传单,连年轻人都不愿接。”如今,也是这批年轻人,已经亲身感受到4-2-1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里照护功能变弱、承受亲属死亡能力在快速衰退的阵痛,他们开始主动了解临终关怀。
  路还很长,但让每个人在生命尽头都选择优雅离开的理念,已悄然生根发芽。
其他文献
兰的包容性屡屡震惊世人,王室的婚姻更是如此。当别国的王室还在磋磨平民出身的成员时,荷兰的前任和前前任女王早就身体力行地走在开明的最前端,把“彪悍”二字刻上王室的座右铭:独裁政府高官之女、纳粹党、黑帮毒枭情妇……这些外人眼中的“污点女婿”“污点儿媳”,全部都能变成荷兰的骄傲。  让整个皇室“蒙羞”的女人  荷兰国王访华,本应是新闻焦点的威廉国王却受到冷落,因为公众的目光全都汇聚到了王后身上。44岁的
期刊
学会一个人  前阵子或许因为我和姊姊不约而同地出书,走到哪儿都有人问:“你爸妈是怎么教的?”这倒不是说我们特别有出息,毕竟只是喜欢做菜、画画、弹弹唱唱和写文章自娱娱人,但回头想想,这几样让咱姊妹俩乐此不疲,欲罢不能的嗜好都不是爸妈教出来的,甚至凭良心说,爸妈从未刻意栽培我们做过任何一件事。  当年别说陪着写作业、上才艺班什麽的了,爸妈连我学校联络簿都没签过几回,几乎完全是放牛吃草的状态。  回想小
期刊
当谈到幸福时,我从不会鼓励女性去牺牲自己。我们的家庭、事业、爱情,为什么必须要献祭某人,才能获得圆满呢?  一个女人,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然后才有其他属性,让你成为妻子或者母亲。如果你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男人和孩子身上,你自己既不幸福,也会使得男人、孩子因为要对你负责而让生命变得沉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这条路也是不同于他人的,不管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伴侣,女性要学
期刊
这一定是大部分母亲的噩梦,只是有些母亲曾经提心吊胆恐惧过,另一些因一无所知更觉得是晴天霹雳。十七岁的高中生向同性告白遭拒,之后因为性取向泄露遭到了同学的霸凌,老师的漠视。目睹全情的母亲,心都碎了,她毫不犹豫站在孩子一边,接受孩子的一切,甚至不惜向微博上的大V求助:您能把您的同志朋友介绍给我儿子吗?我不想他去混圈。  你真确定你儿子是同性恋吗?他只有十七岁。隔着浩瀚的网络,我很难向这位母亲提问。  
期刊
日子是用来“熬”的  中国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在2015年再次下降。在去年年末发布的《2015年中国白领满意度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以满分为5分计算,都市人对工作的满意度平均得分只有2.28,以城市为单位,此项最高得分者杭州,也只有2.73分。  而对生活的满意度再创新低,低于2分的平均分,显示都市人在陪伴家人、性、心理健康、旅行休闲等生活方面“很不高兴”。  生活成了煎熬,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期刊
22年后,刘小涛获得了59万元的赔偿金。但他依然强调:我只想要有人对我妻子的悲剧负责,站出来说一句“对不起”。  对这份执着,有人钦佩,有人感动,还有人讽刺。是鹣鲽情深还是想要更多的钱?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无法阻止的死神名单  刘小濤爱妻黄萍的音容笑貌永远停留在28岁那年。  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口幸福之家。1993年的刘小涛,32岁,贵阳一家三星级酒店的副总,人们眼中的“年轻有为者”;妻子
期刊
张世婧火了,因为她的职业。  她在一家婚恋网站工作,头衔是“爱情猎头”。这个名词并不难解释,以爱之名,寻与被寻。猎物是谁?样貌、身材、学历、工作、家庭皆优的单身女性。为谁而猎?付过较高费用、自拥不菲身家的男性会员。  当“富豪”、“女人”、“金钱”、“私人定制”、“猎头”等字眼聚集在一起,张世婧被拱上了门户网站的头条,报道后面跟着成千上万条网友评论,“怎么骂的都有。”  对这突如其来的波澜,她只能
期刊
再孤独也会坚持的梦想  小马是一名中文系毕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图书公司做策划编辑。凭着勤奋和努力,一度做到了编辑室主任,月入八千元。  然而到了30岁的节骨眼,小马开始恐慌,他觉得单凭这份薪水在他生活的城市里根本不能买房结婚,给女友和未来的小孩理想的生活,为了承担起他自我期许的男人责任,小马决定辞职创业。  这下问题来了,除了中文小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只有从编辑加工开始。本以为这是时间弹性、收
期刊
走出婚姻,这对前任夫妻对“为什么要在一起”有了不同理解。为了孩子、为了怕嫁不出去才复婚,也许是再糟糕不过的结合理由。  唯一的离婚条件  张俊梅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哭鬧上。怀孕时老公出轨,一起创业成功后老公出轨,这两大“男人出轨定律”都摊上了,离婚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劝和无望的亲友于是改劝她一定要狠宰陈中山,公司房车投资现金,一个都不能少。  连陈中山都做好了净身出户的准备。他觉得这也是考验自己“真
期刊
在围城里待得越久,越能感受到孤独的强韧。  孤独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我们最初的恋爱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感情:爱上自己的影子,与自己对话,以自己为范本,苦寻理想的另一半。  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这世上没有另一个你。所谓灵魂的伴侣,不是你找到的那个懂你如你半身的人;而是你最终选择去爱上、决定与之共度时光的人。  我们带着无法填补的孤独感走进婚姻,注定生命的最深处始终有一片死寂的荒漠。两个人在一起却比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