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战争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年9月22日晚上10点,29岁的年轻律师弗朗茨·卡夫卡坐在他布拉格家中的打字机前开始写文章。不知不觉他写了8个小时,最后写完了一篇“判决书”。
  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我的腿几乎无法从桌子底下挪出来,坐了这么长时间,腿都发麻了。我在打字机上写作,在此过程中我虽然觉得神经绷得紧紧的,有点担心,但同时感到欣喜。我写的文章逐渐丰满起来,让我感觉犹如在水面上漂浮着前进。”之后他又说,写文章时还是喜欢这种一直坐着的姿势。“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忘记其它所有东西,全神贯注,一气呵成。我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写作。”
  1951年4月,在纽约切尔西街区一幢房子里,杰克·凯鲁亚克开始输入一大叠透写纸上的内容,要输完所有内容,将需要长达120英寸长的纸,他称之为“纸卷”。持续输入了三周之后,他把《在路上》第一章的内容全部输完,期间他没有更换过纸张,段落之间也没有多余的空白。
  1975年,史蒂夫·乔布斯在雅达利电脑公司工作,他上的是夜班。当被问起是否能在4天之内开发一款名为《突围》的新电脑游戏时,他答应了。乔布斯邀请了他的朋友斯蒂夫·沃兹尼亚克来帮忙一起做。对于此事,沃兹尼亚克是这样说的:“4天?我觉得我做不了。结果4天内我没有睡过觉。我们两个都得了单核细胞增多症,即一种睡眠疾病,不过最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突围》游戏。”
  卡夫卡、凯鲁亚克、沃兹尼亚克所做的事情的确令人惊叹,不过对于有天赋的人,当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时,能完成这样的工作并非特例。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是:如果换成现在,对于那些工作,他们能完成得更出色,还是更艰难?
  电脑能让人脑更出色吗?
  与19世纪相比,如今的电脑具备了更出色的程序与写作软件。但是,要完成以上他们所做的事情将更加困难。在现代的电脑中,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当卡夫卡开始写作时,就会与大多数律师一样,会先看一下邮箱里是否有新邮件;而杰克·凯鲁亚克可能会想着看他的推特,或在博客上写他的公路旅行。在开发《突围》的过程中,沃兹尼亚克可能还想着去纠正维基百科上一处错误的内容,如果这样的话,也许后来与乔布斯的苹果公司的合作就要泡汤。
  与今天的我们相比,卡夫卡、凯鲁亚克、沃兹尼亚克有一个优势:他们用于工作的机器,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根本就没法让人有想做其他事情的欲望。当然,他们也可能被其它东西分散注意力,比如看报、与朋友聊天,不过这些都与电脑有根本区别。如今的电脑不仅让人分散注意力,而且还会引诱人去做别的事情。网络上有这么多好玩的事在等着我们,它们就像嘉年华门口不断高声吆喝的服务员,让我们无法专注地工作,反而使我们不停地被它里面的东西吸引。总之,我们创造了新一代“让人分散注意力的机器”,我们无法专心地在电脑上工作,电脑对此功不可没。
  或许我们应该开发更多的工具,帮助我们做一些人类大脑不善于做的事情,比如执著专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些工具应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让我们不会开小差。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科学技术,它们的功能应该更类似于卡夫卡的打字机。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那时候的计算机体积庞大,运行速度缓慢,同时被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使用。因为同时有很多处理问题的请求,这样的计算机就需要能够合理分配有效资源的功能。工程师们想了很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最早的一种是按时间分配,后来采用的是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同时开展不同工作的办法。实际上,工程师们很聪明,想出了多任务处理的办法,能够公平有效地让不同的使用者同时使用计算机资源。有了多任务处理的技术,可以实现多人同时共享一台电脑,就如他们都拥有自己的电脑一样。
  开发了时间分配与多任务处理技术的工程师们,或许从未想到他们想出来的这些技术同样被用于个人电脑中——如果每个用户都有一台电脑,那么他们还需要多任务处理技术吗?当20世纪7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如苹果2代开始普遍在市场上销售时,这些电脑的运行能力还是有极大的局限性,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软件设计与文字处理是无法同时进行的。
  随着其它技术的发展,首先是在60年代,研究出了我们熟悉的桌面、窗口界面,随后通过最早的苹果麦金塔电脑,在80年代得到普及,这使得个人电脑也能够进行多任务处理。正是这种有着多个“窗口”的桌面的想法,使用户能够在不同任务间切换。70年代施乐公司推出了首个窗口操作系统,艾伦·凯是该系统的开发者之一。他说:“通常我们希望能够同时在不同的界面观看或编辑东西,也希望能够同时开展好几样工作,或者从不同角度观看一样东西。”
  多任务处理的目的包括支持多个用户在一台电脑上使用,及一位用户可以同时实现多个任务处理。前者涉及到多个用户间的矛盾,后者则会碰到来自一个用户自己的不同需求。
  第二个重大的飞跃是,在过去的30年中,电脑的运行速度得到飞速增长。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电脑才能有效地实现多任务处理。这意味着一旦实现了这个目的,相对于一次只能处理一个任务的电脑,多任务处理代表了技术上的重大发展。举例来说,苹果电脑操作系统的说明曾经是这样的:“苹果电脑刚推出来时,操作系统只能允许用户一次只能使用一个程序。很显然,现在这种情况将不再存在。如今我们的电脑能更快地做更多事情,我们可以更轻松。”
  当然从技术上来说,多任务处理显然是更先进的技术。但是我们已经发现了这个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其它影响。其实我们并不希望电脑可以做很多事情——真正需要做事情的是我们自己。这一点可能我们平时并没想到,不过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能需要让电脑恢复到它应该具有的基本功能上。
  电脑不该让人变笨
  20世纪60年代时,J.C.R.立克里德与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提出来,电脑应该单纯地作为人类的辅助工具,他们的想法令电脑发展成它们不应该变成的样子。他们认为电脑不应该像R2-D2,一个典型的机智、勇敢、而又鲁莽的宇航技工机器人那样,本身就很聪明。电脑需要得到人类大脑的指示,才能履行它的任务。电脑只是能让人类大脑变得更强大的一个工具,这种概念立克里德称为“人机互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今电脑所具备的多任务处理能力有时其实是电脑功能扩展的一种形式——不过仅仅是有时候而已。有了这个功能,我们能同时浏览不同的页面,完成多个任务,或是在看文件的同时又在Skype上聊天。不过很多时候我们用电脑来完成一些需要持久集中注意力的任务,这时候,电脑就会削弱人类的工作潜能。
  人类大脑擅长做很多事情,不过对很多事情也无能为力。长时间让自己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并非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经过大量训练与努力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这种状态佛教徒们称作“禅定”),因为大脑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其它东西的干扰。其次,大脑并不擅长有意识地同时做多种任务,或同时都能专注地去做好几样事情。也许电脑程序开发员希望电脑能够训练大脑更有效地同时做好几样事情,不过最近的研究调查表明这个尝试是失败的。
  原因就是人类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干扰,根本不可能同时做两件或更多的事情。电脑如同我们的佣人,不断地打断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同时处理多种信息。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到底谁是主人呢?
  当然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解决我提到的这些问题。“自由号计划”的设计者们让用户可以关闭因特网(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主要来源),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有些人借助咖啡因或神经系统的药让自己集中注意力,或者让自己深陷于没法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或者被解雇的恐惧中,以此让自己专注地完成工作。
  但是我们应该寻找其它的办法,而不是依赖药物,或害怕被炒鱿鱼。我们所需要的电脑应该尽量缩减那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帮助我们能全力以赴地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我们需要电脑能认真地意识到人类的大脑是有局限性的,让电脑只是作为辅助人类的一项工具,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虽然我相信我们最终能实现这个愿望,但这样的电脑到底是怎样的我也不清楚。也许我们所需要的电脑应该具有锁定各个模式的功能:零星任务模式、交流模式、专注工作模式。在工作模式下,电脑能让我们很自然地投入地工作,即使带有一点强制性也无妨。电脑设计者必须深谙大脑的弱点,他们必须最大程度把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减少或消除,比如新邮件进来的提示音,不断闪烁的图标,及一些自动打开的多余的窗口。
  总有些人会认为,那些具有超强意志或自我约束能力的人,不会被电脑轻易地分散注意力——即使在2014年,卡夫卡还是能够像在1912年一样,一气呵成完成他的写作。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自律也有效果,环境与工具同样能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阻碍作用。但是现在的奇怪现象是,人类在科技上能够强大地塑造我们周围的环境,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我们却没有意识到人类大脑的弱点,能够足以适应这样的环境。
  也许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电脑不应该让我们变笨。
其他文献
若要简单,任何人生都是可以删减到只剩下吃喝屙撒睡的,任何小说也都可以删减到只剩下几行梗概,任何历史都可以删减到只留几个符号式的伟人,任何壮举和怯逃都可以删减成一份光荣加一份耻辱……但是这不行,你不可能满足于像孩子那样只盼结局,你要看过程,从复杂的过程看生命艰巨的处境,以享隆重与壮美。其实人间的事,更多的都是可以删减但不容删减的。不信去想吧。比如足球,若单为决个胜负,原是可以一上来就踢点球的,满场奔
期刊
在人类的历史上,动物经常充当重要角色。比如在探索太空这件事情上,动物在某种程度上“敢为人类先”。  最先进入太空的动物是一只果蝇,1947年美国将一只果蝇用导弹送入太空,目的是探索高空状态下的辐射暴露。1948年,与人类最接近的猴子成为探索太空的新勇士,同样是美国,一只名叫艾伯特的猴子被送入太空,但艾伯特不幸在升空时窒息死亡。1949年,艾伯特二世,当然也是一只猴子,成功进入太空,但在返回的时候遭
期刊
中国纪事  2月15日,基辛格访问中国。毛泽东会见了基辛格,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六次会谈。  7月19日, 《辽宁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张铁生的一封信,张的信写在辽宁省大学入学考试的物理化学试卷背后。信中说:“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
期刊
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73岁的意大利人Giuseppe Castiglione在东方的宫廷里,用“郎世宁”的名字,在中国画家的协助下,完成了一幅名叫《画交趾果然》的作品。该作在山水画的背景下使用西洋油画的焦点透视法,烘托出在桃树上顾盼生姿的一匹奇怪的黑白动物。根据画上状元于敏中所书乾隆皇帝御诗:“寓属生交趾,自呼名果然。欢同难还共,小后大居前。柳异王孙恶,郭齐君子贤。不因皮适褥,林处命宁捐。
期刊
明代纸币:想印钞票,先除文盲  纸币,来自中国,公元1375年至公元1425年  “你们相信有精灵吗?快说你们信!信的话就拍拍手吧!”  彼得·潘邀请观众和他一样相信精灵的存在以拯救小仙女,这闻名于世的一幕永远都能得到观众的热烈响应。有一种本领,即说服人相信某些看不见但又让人抱有希望的事物真实存在,这种本领古往今来一直以各种形式大行其道。以纸币为例,几百年前,某个中国人在纸上印出了一定金额并请所有
期刊
2010年3月9日晚上大约8点半,韩东在给我的邮件中说:“一个不幸的消息知道了吗?张枣去世了……”我似乎有预感,因为2月26日下午梁晓明已在电话中告诉我:“听说张枣最近查出肺癌晚期,已经扩散了……”我没想到事情发生得那么突然,比我预感的要快!2010年春天是如此的不幸,一前一后,一下子就走了两位诗人,一个是梁健,一个是张枣。  我与张枣缘悭一面,仅仅通过一次电话。记得1998年我准备在我责编的“芳
期刊
在香港和上海,有先施必有永安,有永安必有先施。一百年来,两家老牌百货的商业斗争从未停止。久而久之,两家形成一个奇怪的共识——唯有两家汇聚一处,才能共同繁荣。  大百货前的穷小子  1874年的一天,香港皇后大道上行人如织,三个乡下人打扮的华人带着三分畏惧、七分好奇打量着周围的世界。他们的目光很快被一家装修富丽的商店吸引,透过橱窗,可以望见店内景象——货柜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从未见过的商品,大鼻子的洋
期刊
某种意义上,做教育是需要终身投入的。民国年间的大学校长,一做就是10年、20年、30年。蒋梦麟做了15年北大校长,张伯苓几乎是南开“永远的校长”。好的大学校长,确实跟这所大学的精神、气质、历史、传统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今天没有了。  《看历史》:您曾经在《“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蔡元培与老北大》一文中写道:“百年中国,有独立的大学理念,而且能够真正付诸实施的,不敢说独此一家,但蔡元培无疑
期刊
“重戴”,是唐宋文献中时或提到的一个概念,揭示着有趣的、为后人遗忘的历史细节。如果留心便会感受到,宋人笔记中不仅频频评论这一概念,且提及之时会带有一等唐人所没有的郑重。  《宋史》“舆服志”里如此解释:“重戴。唐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岩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檐,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颔下。所谓重戴者,盖折上巾又加以帽焉。”由之可知:“重戴”是唐代士大夫开启的风气。  其具体
期刊
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和理查德·利特尔在《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一书中说过:“发展是由物质环境决定的,而且这些环境在人类祖先之间的分布已不平衡。”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不同的初始条件,在国家发展的早期,这些初始条件往往会对国家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开始看起来可能是偶然的、微不足道的,然而国家的发展路径一旦选定,就往往会受制于路径依赖的规律,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自我强化,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