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权主义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g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犹太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书信体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其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个女人的情感心路历程。他创作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处于一战后二战前的时间段,而社会背景则是战后民不聊生、国无宁日的局面。此外,还受到好友弗洛伊德的影响。并借鉴了他的无意识理论和分析心理学去探寻成年人的爱情观。本文以陌生女人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通过“偏执狂”式的爱情观和“无声”的爱情观两方面来剖析陌生女人贯以一生的爱情。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爱情;偏执;沉默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性别平等的观念,已经在两次女权运动后逐渐得到认可,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在男权主义依然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许多人对女性仍有偏见,社会上男女之间存在诸多不平等。从女权运动中可以看出,在西方对女权主义的研究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在这个时候,产生了许多流派。其中一位代表人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她是英国启蒙时代著名的女性政论家、哲学家、作家与思想家,更是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史上的先驱。但在中国对此的研究相对较晚,文学作品也很少。李银河博士是最早研究女权主义的作家之一。
  这篇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女权主义的定义和发展。第二部分是介绍女权主义在书中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讲述了造成女人悲惨生活的原因。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使女权主义为更多人所知,让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保护女性的权利。
  1. 女权主义的定义和发展
  女权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理论,而且也是一种政治运动。它主张平等的权利,人的尊严,妇女的自决权和反对性别歧视,性剥削和性压制。
  女权主义表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理念,即通过市民解放将人们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与女性的日常经验并不相符合。
  在启蒙运动中,女性的解放努力使女权主义在欧洲崛起;在全球范围内,它一再出现在民权运动和自由运动中。女权主义表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理念,即通过市民解放将人们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与女性的日常经验并不相符合。启蒙运动中平主张平等和近现代妇女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便由此显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女权主义还包括要求不仅正式(法律上)假定男女平等的权利,而且还要挑战那些承诺尚未实现的具体条件。为了争取到这些权利,女权主义者和女权主义者试图利用哲学依据去反对不行等的现象,并在关键的文化和社会分析中运用到了各种女权主义理论和方法。然而,一个统一的女权主义,其定义要有效适用于全世界时不一定是理想的目标,因为妇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这对他们的影响比家族背景更为深刻。
  2.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权主义的体现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书讲述了女主人公的爱与思想。在她离开世界之前,这位女士在信中描述了她对生活的感受,包括平静的参与,绝望和无助。女人对男主人公的情感从童年开始,并一直增长。最后,这个女人在成年后得到了这位作家的爱。她将身体和所有的情感奉献给作家,认为与作家生活在一起就是她生活的全部。但她发现这位作家只把她当作诸多女人之中的一个,他只把这个女人看作一夜情的对象,而不是生活伴侣。但是,陌生的女人仍然相信她和作家之间的感情是高尚和纯洁的。她尝试了不同的方式来维持这种感觉。一开始,她带着作家的孩子一起离开,然后她成了一名妓女,她以为这样她的孩子就能像作家一样过上高尚的生活。之后当两人再一次偶遇并发生一夜情时,作家已经忘记了这个女人。最终,这位女士身心俱损,死于流感。但是作家在阅读这封信后才知道这一点。在小说中,作者将他的同情献给了女主人公。
  2.1 女性特色情感表达方式——信件
  陌生女人用书信的形式向作家表达爱意,同时表明了自己曾在其世界中真实存在过。大家可以将这个作家看作整个男权社会的缩影,将陌生女人看作男权背景下整个女性人群的缩影。陌生女人用深沉卑微的语气的讲述了自己悲凉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现实生活的抗争以及深深的的绝望。拥有了话语权,在某种程度上是掌握了霸权的表现。陌生女人的语言是静默的,她没有走上街头大声疾呼,而是用书信的形式向作家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她仿佛是在自言自语,这也是女性在表达情绪時的一种特殊方式。
  2.2 不求结果的爱情观
  茨威格描写了陌生女人坎坷的一生。少女时代的陌生女人便对作家痴心不已,相反作家朝三暮四、风流成性。后来再遇到陌生女人,也只当做无数艳遇对象之一、一夜情的猎物。女人将生命作为代价都投入到了这段感情中去。通过陌生女人细腻的自我倾诉,看到了她为了争取男女精神平等,而不惜放弃爱情结果。陌生女人对作家没有任何埋怨,甚至请求作家,若在信件中字里行间读出了痛苦,也一定要原谅她无心的流露。
  2.3 默默的付出及对“作家”的忠贞
  小说中的女人从懂事起到死去都忠于那份爱情。她等待着这个男人并且爱上了他。但是这个人沉溺酒色、醉生梦死,他不记得那个女人。女人和男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此我们可以看到男人和女人之间极端典型的爱情规则。这个女人是忠贞的,依赖于这个男人,但是这个男人用情不专,并且把这个女人甩在了一边。这也坚定了女人离开男人的意图。这位作家似乎充满了爱意和温柔,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一个男性的形象被一位弱女子彻底击溃了。
  陌生女人选择了独自抚养儿子,未曾试图用儿子拴住作家。 她对作家的爱无私、不求回报,这是对作家最好的成全。对作家来说,这种默默无闻的、不求回报的爱近乎完美,可这种对作家毫无保留的爱也将陌生女人自己伤得体无完肤。在她的爱情里,终究只有她自己一个人,这种爱情观既让人感到疼惜,也让人们感受到爱的伟大。陌生女人强大的内心世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人对爱的追求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说爱是有限的,是因为茫茫人海,当你遇到了一生所爱,便无法再去爱上另外一个人;说爱是无限的,是因为一旦你爱上了那个人,便能够将自己所有的爱全部都支付给那个人,毫无保留。   2.4 对爱情勇敢的追求
  作为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女主人公疯狂地爱上了邻家的作家。最初的少女热情经过时间的沉淀,变得越来越深,最后变成了强烈的爱。陌生女人对作家的爱一直延续,直到她死去。陌生女人将爱看作是她的信仰,从她毫无理性的爱中不难看出她对于爱情的渴望。她丝毫没有向他索取任何回应,只是默默地、倾尽全力地付出她的爱。她隐瞒了自己怀孕的事实,独自生下了孩子。如果不是她主动诉说,他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和孩子的存在,她和孩子死去、她信仰的爱情果实流逝,也都毫无踪迹,就像她从未存在过。这个女人是那个时期大多数女人的剪影,追求爱情是大多数女性永远的信仰。
  3. 陌生女人悲惨生活的原因
  虽然地位、年龄和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但陌生女人仍然坚持追求她的信仰— —爱情。她的命运是悲惨的,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她沦落成了一名妓女,最终 “疯狂的女人”和她的孩子一样,孤独地死去。各方面的差异造在陌生女人与作家之间架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注定了陌生女人对作家的爱情终成苦果,也导致了陌生女人悲惨的命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经济地位因素
  小说中描写了陌生女人对待爱情的怯懦,女人对男人的激情和轻率行为。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性的经济地位通常是不独立的,这是女性和男性不平等的主要原因。经济不独立,必须依附于男性,导致女性受到压制。如果女性希望在社会上获得平等,就首先要在经济上取得独立地位。因此,女权主义运动也总是以追求职权开始。
  在这部作品中,茨威格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描述陌生女人自己母亲的一段文章中,茨威格写道:“我父亲早就过世了,我母亲总是郁郁寡欢、悲悲戚戚,她靠养老金生活,生性怯懦,掉片树叶还生怕砸了脑袋……” 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环境下,陌生女人虽然没有在经济上过度依赖他人,但是爱情却成为了她所有生活的重心。陌生女人的母亲在婚姻中总是战战兢兢、患得患失,陌生女人对男人的态度狂热、卑微且懦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女性在实际生活中的经济地位不独立,必须依附于男人。
  3.2社会地位因素——男权观念
  从从古至今,总体来看母系社会存在的时间很短。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男性社会主导着政治、经济和法律。女性的生存和生活都依赖于男性,因此女性的声音总是很微弱,没有社会吸引力和影响力,大多数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保持沉默并服從于男性。女性人群大多远离政治,在经济上依赖男人,也没有发言权。她们几乎没有存在感,以至于男人对她们视而不见。正如茨威格所写,女人对男人来说只是娱乐,相反,男人对女人来说是则是全部的幸福。
  在小说中,陌生女人也这样的。这不仅发生在某一个人身上,在整个社会的环境的影响下大多数人也都是这种情况。其实从一开始陌生女人就知道作家是什么样的人,但她仍然执着追求着这份情感,毫不犹豫。在小说中人物描写的部分,茨威格将许多美好的形容词用在作家身上,例如“美丽的闪亮的头发”,“富有表现力的脸”,“多么美丽,多么渺茫,多么优美”。鉴于作家的行为和陌生女人对作家的形容,作者并没有批评作家的生活方式,还通过陌生女人的描述表现出对作家的宽容和理解。这毫无疑问地证实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3.3女性自身的原因
  自我意识是女权主义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在追求男女平等的过程中,女性只有拥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才能进一步地谈论男女平等。在茨威格的作品中陌生女人说:“我爱你,与你无关”,陌生女人对于自己倾尽所有追求爱情,这句话也正体现了她的爱情观念,同时也散发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于这样的意识,茨威格表示了支持的态度,也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及。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对男性的反抗来体现女性主意的自我意识。陌生女人并没有选择告诉作家有了他的孩子,而是选择了沉默,独自一人抚养孩子。陌生女人不是真的不想将事实告诉作家,而是因为她知道,即使作家知道了事实真相,他也不会因此对她负责。“你永远不会相信,她这么个跟你短暂地萍水相逢的无名女人,会对你这个不忠诚的男人忠贞不渝,你永远也不会毫无疑虑地承认这孩子是你的亲生骨肉!即使你觉得我的话满有道理,真假难分,你也不可能消除这种暗暗的怀疑……”。正是这样的自我意识,促使陌生女人独自一人抚养孩子的行为。陌生女人既想见到作家,又因为自己的妓女身份而有所审时度势的感情和陌生女人面对作家时的自我意识,构成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线索。
  4.结论
  陌生女人为了追求她所信仰的爱情付出所有,并且在多年之后,这个女人几乎被她倾尽一生爱恋的作家完全忘记了。从她凄凉卑微的爱情中,人们看到一个柔弱而知心,温暖而无助的女人,也清楚的读到了她的内心世界。通过作者的描述,在她对爱近乎偏执的追求中,也描述了平凡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人物和事物,同时也诉说了只有坚强的心才能支撑起爱情。
  女权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茨威格通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阐述了自己关于女权主义的观点,表达了作为一个男性作家对于女性的尊重,以及对处在不平等地位的女性的同情。这部小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这不仅让人们认识到现实状况,同时也是对女性的一种警醒,无论何时都应该树立远大的信仰和人生目标,实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男女之间的地位平等。
  参考文献
  [1]Nave-Herz, Rosemarie. Die Geschichte der Frauenbewegung in Deutschland[M]. Bonn: Bundeszentrale für politische Bildung, 1993.
  [2]Osinski, Jutta. Einführung in die feministische Literaturwissenschaft[M]. Berlin: Erich Schmidt Verlag, 1998.
  [3]Zweig, Stefan. Brief Einer Unbekannten[M].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6.
  [4]茨威格·斯蒂芬.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5]刘小平. 目标的窘困与目的的迷失--对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反思[J]. 阜阳师范学院学
  报, 2001(5).
  [6]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新论[M]. 郭本禹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4.
  [7]张玉书. 海涅·席勒·茨威格[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8]张中欣,张莉莉. 女性主义研究方法[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9]朱祖林. 斯蒂芬·茨威格笔下的心灵激情[J]. 外国文学研究, 1992(1).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部分公共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有所下降。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对读者吸引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图书馆对读者吸引力的若干策略,即樹立大服务理念、提升公共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加大公共图书馆的精准高效服务力度、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力度、加强对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培训等。  关键词:图书馆;读者吸引力;策略  1 提升公共图书馆对读者吸引力的积极作用  吸引力是一项心理学术语,一般认为它是能引导
期刊
摘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众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但印度作为中国西南边疆最重要的邻国和新兴经济体,至今未对“一带一路”倡议做出任何积极回应,且始终持有“质疑”态度。因此,在地缘政治视角下对中印两国关系的现状进行研究,阐述中国与印度相互的地缘价值,在地缘政治视角下分析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探讨中国应对影响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对中印两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印关系;一带一路;地缘政
期刊
摘要:人这一生会被赋予很多不同的角色,例如,老板、儿子、父亲、朋友或某一领域的专家。而这些角色会赋予人们不同的使命与责任,也正是因为这些角色才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且生动的人。本文以电视剧《别对我说谎》中的主人公卡尔·莱特曼为例,通过他在剧中扮演的不同社会角色来分析其人物形象。  关键词:"微表情"科学家;父亲;儿子;朋友;老板;普通人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
期刊
摘要:多样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明确多样化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多方面、多角度考虑和分析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课余活动等,构建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为学生创建科学合理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我们从初中数学多样化课堂的构建背景入手,简要的提出了多样化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希望能够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成败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根据,所以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的课题,教学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年龄特点、兴趣方向相结合,以此培养优秀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优化措施;方式方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
期刊
摘要:“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一大基本问题,常见的“行程问题”有相遇/相离问题、追及问题等,根据不同类型,结合实例,归纳数量关系,总结解题方法。产生教学思考如利用数形结合,理清数量关系;创设问题情境,注重算理教学;渗透发展小学生代数思维。  关键词:行程问题;解题方法;教学思考  一、“行程问题”的概念  “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包括相遇、追及等数十种类型。按运动物体个数可分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学科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一直以来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影响着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如何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的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目标。本文从学生兴趣激发的重要性入手,简要的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习兴趣;激发策略  前言:  英语教
期刊
摘要:化归思想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所强调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要运用到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化归思想应落实到教学中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化归思想,应遵循简单性原则、长期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在进行教学前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化归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化归思想,在课堂后要巩固化归思想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化归思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期刊
摘要: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教学语言的运用对“传道受业解惑”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用艺术性教学语言架起知识的桥梁。教师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性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实践中,可以从基本特征入手,基本特征包括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教育性、准确性、逻辑性、生动性、情感性和动听性。  关键词:教学语言;艺术性;基本特征;个性特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针对高校的一项重点考核指标。 可是目前高校对外交流,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提升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广度及加深交流层次。基于此背景,本文讨论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国内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发展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而世界的交流也随着经济科技发展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