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施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习既是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也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实施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下,我也尝试了“学洋思,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改革研究,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怎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英语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二、教师讲授需把握分寸
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当的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单元的某些词句段,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恰当的讲,才能促进学生对该单元的理解,提高其鉴赏水平。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
教师若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太泛,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教师若引经考据,讲得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茫然”状态。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恰当的讲,还要注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
根据维果茨基的学习潜力理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他们的年龄与心理力量所许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强调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在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展示才华。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恰当的讲”的引导下,渐入学习的佳境。
三、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
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使课堂交流呈现多向性。
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划一的或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该单元作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单元,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单元作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
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叶圣陶曾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诱导。”这就是说教师应当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开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专家指出:“考察英语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
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
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一层面上,我尝试了“六段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它遵循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层次性的原则,确立英语教学的六个阶段:即示标——铺垫(辅助环节)——自学——质疑——精讲——测标。这样的教学模式,从开始,教师就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确立学习的目标,教师则要强调、出示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思路。
再这里,强调目标一点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区的学习状况,结合要学习的单元内容进行,做到有得放矢;第二环节的铺垫,则是要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这样学生可以紧张的思维,学会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的能力:第三环节是自学,在这里对对教师的要求更明确,那就是,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窃窃增语”的方式提醒。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英语,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下,我也尝试了“学洋思,深化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改革研究,对于英语教师来说,怎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英语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二、教师讲授需把握分寸
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当的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单元的某些词句段,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恰当的讲,才能促进学生对该单元的理解,提高其鉴赏水平。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
教师若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太泛,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教师若引经考据,讲得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茫然”状态。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恰当的讲,还要注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
根据维果茨基的学习潜力理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他们的年龄与心理力量所许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强调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在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展示才华。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恰当的讲”的引导下,渐入学习的佳境。
三、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
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使课堂交流呈现多向性。
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划一的或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该单元作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单元,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单元作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
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叶圣陶曾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诱导。”这就是说教师应当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开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专家指出:“考察英语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
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
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一层面上,我尝试了“六段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它遵循整体性、基础性、发展性、层次性的原则,确立英语教学的六个阶段:即示标——铺垫(辅助环节)——自学——质疑——精讲——测标。这样的教学模式,从开始,教师就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确立学习的目标,教师则要强调、出示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思路。
再这里,强调目标一点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区的学习状况,结合要学习的单元内容进行,做到有得放矢;第二环节的铺垫,则是要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这样学生可以紧张的思维,学会自学的方法,增强自学的能力:第三环节是自学,在这里对对教师的要求更明确,那就是,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不能走出教室,不能东张西望,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窃窃增语”的方式提醒。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英语,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