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条路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年,中考落榜,回到了农村。这意味着在这块贫瘠之地,我将与父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彷徨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何去何从?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比任何人的心情都焦虑,她叨唠起来,要我去学一门手艺。尽管家徒四壁,甚至喝邻居喜酒的贺礼都是求人借的,哪有钱用在我拜师学技上。但母亲为了我的出路,居然悄悄去“卖血”。那天,天色已晚,母亲一踏人家门就晕倒在地,届天命之年的她为了儿子的生计而不顾自己的死活,母爱是这样的真挚、伟大!元宵节一过,我就跟着石上乡池布村的符师父学徒,孱弱的手握起了斧头。一接触这木工活儿,就发现难学,它与数学是成正比的,尺寸都要算得精确,一旦有误就毁了木料。我向来是个“数盲”,读书的时候,数学从未及过格,中考成绩,就是数学拉了后腿导致名落孙山,所以学起这门手艺来感觉很吃力。
  春种后,我跟着师父折回县城,揽上了县图书馆的活儿,在那儿打桌椅、书架、资料柜。每每干起活儿来,我总是心不在焉,对这门手艺索然无味,倒是那架子上琳琅满目,散发着油墨清香味儿的图书诱得我心旌摇荡。趁着空儿或是师父不在身边时,我就置斧锯于脑后,站在书架下,翻寻着那新旧不一、厚薄不等的书籍,一旦有喜欢的书或文章,我就蹲在那里,如饥似渴,深深地被跳动的文字或跌宕的情节所吸引,不知有多少次,我沉迷其中,欲罢不能。一次,师父出去办事,像是翻身农奴得解放,我风一样奔向隔壁的“书库”,找到《封神演义》席地而坐,读着读着,居然忘记我是从木工车间“偷”着出来看书的,直到快下班的时候,师父回到木工车间见不到我的人影,就不假思索直奔“书库”抓我。师父先是横眉冷对,然后暴风骤雨般,数落我这不好那不像——“像你这样的人还学得成手艺?连木匠都学不成,你还能靠书过一辈子?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面对师父的数落,我自然是无话可说。母亲卖血供儿学艺,可见她老人家下了多大决心,寄托了多少希冀,我对不起母亲。然而,我对读书(当然是文学书籍)却上瘾了,不能自拔。每次我都提前“上岗”,打开图书馆的门,我的“第一要务”不是去木工房而是去阅览室,古典的、当代的、外国的、中国的,还有名著新作、名家新秀……我爱看的书籍太多了,真是灿若繁星啊!见缝插针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是来学木匠的,不能太过分哩!我与图书馆的王阿姨套起近乎来,把想看的书借回家里慢慢消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飘》《复活》《官场现形记》等经典著作就是在宁都县图书馆跟随师父学木工的时候读完的,我至今还保留着对这些作品的学习笔记。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有了走另一条路的冲动,借助知识的力量让自己蜕变。不久,我跃跃欲试,写了一篇刑满释放人员勤劳致富、助人为乐的报告文学,诚惶诚恐地寄到《江西法制报》编辑部,出乎意料地被发表了。标题以《自新之路》出现在副刊的“报告文学”栏目上,让我惊喜万分,样报在我口袋里整整放了一个礼拜,遇到熟人就摊开报纸给他们看:“喏,省里的报纸登了我写的文章!”家人,还有师父都喜出望外,师父一改以往的冷漠,说:“我徒弟还是有出息啊,居然会写文章了,稀罕!稀罕!”图书馆王阿姨拍着我的肩膀,说:“小温啊,你在我这里学到了不少知识呀,像你这样的土秀才可有用武之地了,宣传部在向全县社会青年选调乡镇报道员,要考试,不如去报个名试一试。”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学堂考不上,当兵去不成(扁桃体发炎),两条能决定人生命运的机遇都擦肩而过了。如今,王阿姨这条“情报”,对于我来说是价值连城的,是用金山银山也买不到的!我能不能走出比前两条更精彩、更刺激的第三条路呢?云开巫峡千峰出,我报了名,在随后的两百余人的角逐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新闻写作),我以90分的成绩斩获全县第五名。按照县委的文件要求,从高分到低分,将前十名的考生列入县里的“新闻人才库”。不久,橄榄枝向我伸来,那是1992年,春和景明的日子,我拿着盖有中共宁都县委宣传部大红印的通知前往三十公里外的安福乡人民政府报到,整个旅途,我都是幸福的笑靥,大有范进中举般的血脉贲张——命运啊,我战胜了你!
  我所在的李面村子震惊了,原本瞧不起我或瞧不起我家的村民“看清了形势”,来了个180。大转弯,对我刮目相看了。街坊村邻都拿我作“励志教材”,小组长老管说:“全村百余户人家,五六百口人,就数老温家的二赖子(我在家里男丁排第二)最能干……”是的,屈指算来全村考上大学的有两人,顶职上班的有一人,我算是村里第四个“有出息”的人。报到那天,母亲买来了万响爆竹送我出门,嘱咐道:“二赖子,我真的没想到你自己走出了一条路,而这条路到现在我们李面村也没有谁走出,你行啊!原本逼着你去拿斧头学木匠,木匠没学到,倒学到了拿笔杆子写文章,今后你要把这条不同于别人的路走好,走到底……”
  人生翻開了崭新的一页,在乡政府工作,所从事的宣传报道业务游刃有余,但我总是谨小慎微,每年都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几年后,县里下达到镇政府的唯一一个“转编”指标就给了我,从一个“乡办干部”(体制外)转为省招聘干部,一夜之间成了体制内的正式干部。写作给我的人生带来太多机会,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冉冉升起的时候,我告别了做了八年的乡镇工作,踏进了宁都电视台那幢通窗玻璃的大楼,在这里开启新征程。一台摄像机,一个新使命,在记者的岗位上饱尝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论新闻还是专题栏目,无论视频还是解说脚本,总是亮点不断,精彩纷呈……于是,“赣南十佳记者”顺理成章被我揽人怀中。新闻部主任、频道总监,到现在的副台长都是我奋斗中创造出来的价值。因文字功底扎实,业余时间还进行文学创作,在国内报纸杂志发表的作品有一百多万字。这些年,我还出版了两部新闻作品、四部长篇小说、两部人物传记、一部报告文学。在素有“文乡诗国”美誉的宁都,我荣幸地接过了第三届作协主席的担子,正在自信引领这支活跃的文学队伍培根铸魂。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小木匠、小农民南辕北辙地走出的“另一条路”,有没有人跟着走呢?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丰子恺
其他文献
有人居住的地方必有鼠,鼠把人类当作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人住哪儿,鼠也跟着到哪儿,从不嫌贫爱富。  秋收后的夜晚,稻田留下一畦畦齐刷刷的稻茬儿,上面洒满一层银色的月光,阵阵蟋蟀声搅和着月光,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此时,几只黑影在田间攒动,原来是老鼠神出鬼没地出来觅食了,它们在寻食秋收时遗落在稻田里的稻谷,它们动作敏捷、神速,在田间窜成一片,田野变得异常活跃起来,月光被它们踩碎,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食饱后又
期刊
春林哥是我的远房姐夫,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  第一次看到春林哥,是在大伯家里。他坐在八仙桌旁的凳子上,斜着身子,一个人几乎占了三分之二的位置。桌子上放着一摞摞新碗,他左手持錾,右手握锤,锤子有节奏地敲着,錾子在碗底不停地移动,几秒钟时间,一个字便錾好了。  原来,春林哥是錾碗字的行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经济还比较落后,哪家要办红白喜事,经常要到邻居或邻村借桌椅碗筷。各家的桌椅基本写了字或做
期刊
旧情难续,旧物难留。一生中,不管舍与舍不得,我们都要丢弃不少旧物。  搬到新家这边,房子有点儿大,为了打扫卫生方便,扔旧物成了我每年必做的功课。抽屉,柜子……有时候,一两个特大号塑料袋根本不够用,巴不得像搬家那样,用上几个大纸箱子。好处就是,还没开始打扫,房间瞬间干净多了,人的心情也跟着舒畅起来。一习惯便成了自然,扔旧物的快感由此而生,越扔越爽。于是,某人不再笑我,像个讨饭的,什么都要留着,什么都
期刊
我们搬过一次家。  那是2010年农历春节刚过,妻子说:“正月初六我们搬家吧,初六日子好,六六大顺。”“找辆货车,一趟就搬完了。”我说。妻子马上摇摇头,说:“不用,就我们自己搬。”“我们怎么搬!一天能搬多少?搬到什么时候?”我惊讶地连问妻子。妻子笑着说:“反正大新年也没什么事儿,每天搬点儿嘛!”我提醒似的说:“靠你一个人搬吗?儿子才10岁,能搬什么?而我一个瘫子,又怎么搬?”可妻子似乎胸有成竹,她
期刊
我用了十年时间都没弄明白,伯母为什么连续三年,在春天固定的那一天,朝半崖上的那棵老杏树磕头。  杏花怒放后,纷纷掉落。伯母把头低低地磕下去,额前垂下的一绺儿白发,像杏花那么白。我站在伯母旁边,等着她的头抬起来,我想问问为什么给杏树磕头。可是,磕完头的伯母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她起身,只是给我留下一道孤寂的背影。伯母的背驼得厉害,有些像半崖上那棵杏树的树身。村庄里的老人们说,半崖上如果没有那棵老杏树,
期刊
下午放学回家,我背上娘放在门口的背篼,兴冲冲地朝汪家沟走去。  汪家沟,是寨子下的一条沟,离我家有一道山梁和一丘平坝。远远地,我看见娘弓腰驼背背着一大背红苕走在田埂上,娘的脸都快贴地面了。虽是大冷天,娘仍喘着粗气,脸上汗水如豆。我一路小跑,迫切地想帮娘一把,娘朝我打着手势,让我不要过田埂。我没有听娘的,奔跑时耳边响着风,冲到娘面前。娘正要骂我,看着我仰着头冲她笑,只好把话又憋了回去。娘把背篼放在了
期刊
一只鸟在生命临近尾声时,羽翅带有飞翔的轨迹,它像一道绚美的弧线,从蓝得快化掉的天空垂落,落在那个临时的家——一只纸盒上。白纸巾软软铺好,褶皱间的蓬松饱满,似乎暂缓了因雨天而产生的凉意。这个维持了不到两小时的临时居所,在它最后飞翔的一刻,能否留下丝毫痕迹?  无从判断一只鸟所掌握记忆的数量。窗外飘起的雨,似乎不是夏天的,像从小时候的深秋来寻我。四岁开始,我偶尔被上班的父母关在家里。翻画报、吃水果和大
期刊
这个周末,我就这样静静地坐在飘窗前,看云、喝茶、读书,手机早调至静音状态。  这时,放在一旁的手机,不停地发出震动声,我扭过头瞟了一眼,是陌生号码,也就没去管它。当第三遍震动时,我接听了电话,原来是老同学雪儿打来的。我有些激动,毕竟20多年没联系了。  我读初中时,我家离镇上差不多有20华里,必须住校,一周才能回家一次。雪儿的家就住在镇上,自然不用住校,一日三餐都可以回家吃个热乎乎的饭菜。而我在校
期刊
浓雾让一切变得朦胧。山,房屋,还有人,躲进一片巨大的浓雾纱幔,不肯出来。慢慢前行,纱幔随着我脚步到达而散去,渐渐拖出一片空。这里海拔在2200米左右,深秋时节,高寒地带,早早进入了冬的模式,我紧了紧外衣,往前走。  我没有目的地走,走在这旷野。我在寻找,寻找记忆里的那个故事,那是什么样的故事,我也说不清楚。  浓雾渐渐散去,有了鸟的歌唱,那是独唱幽婉,重唱欢悦,合唱如梦幻的乐章,我陶醉在这悦耳美丽
期刊
“嘀嘀嗒、嘀嘀嗒、嘀嘀嗒——嘀——嗒——小朋友,小喇叭节目开始广播啦!”这个浸润了我们整个童年文化生活的“小喇叭”节目迄今回想起来,心中还是满溢着温馨和甜蜜。  当时,家家户户的墙上,都挂着一个有线小喇叭,能把外面世界的很多新奇事情传到人们的耳朵里,这成为我们了解天下大事的唯一渠道,也几乎承包了男女老幼所有的文化娱乐项目。《小喇叭》这个曾经风靡全国的少儿广播节目就备受小朋友们的追捧和青睐,每当那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