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有鼠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4hb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居住的地方必有鼠,鼠把人类当作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人住哪儿,鼠也跟着到哪儿,从不嫌贫爱富。
  秋收后的夜晚,稻田留下一畦畦齐刷刷的稻茬儿,上面洒满一层银色的月光,阵阵蟋蟀声搅和着月光,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此时,几只黑影在田间攒动,原来是老鼠神出鬼没地出来觅食了,它们在寻食秋收时遗落在稻田里的稻谷,它们动作敏捷、神速,在田间窜成一片,田野变得异常活跃起来,月光被它们踩碎,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食饱后又迅速潜回它们在田埂上的鼠宅,殊不知,强大的敌人——蛇,正守候在洞口,等待秀色可餐的美味,可怜的老鼠,一命呜呼,悲哉!
  午后,秋阳纵情地从稻草堆的西北面洒了下来,枯萎干瘪的秸秆折射出亮晶晶的光芒,一只懒猫正躺在稻草上晒着太阳,眯着眼睛打盹儿,除了风吹动秸秆上凋萎的稻草叶声和猫的鼾声,没其他动静,这时,坐落在地面西北角的稻草堆旁探出了几只鼠头,它们用前足轻轻扒开稻草,四处张望,目光敏锐而狡黠,看看没什么动静,便跃身而出,也学猫出来晒晒太阳,这胆子也太大了吧,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在猫的眼皮底下溜达?
  风扇动它们一身的灰色绒毛,在阳光的照耀下像散开的蒲公英,标致、灵动;细长的尾巴摆着“S”造型,影子被阳光拉得老长,尖尖的耳朵朝天竖着,时刻聆听着外面的世界,掩蔽着嘴巴的尖尖鼻孔凭着敏感的嗅觉灵敏地嗅探着,还有那长长的胡须触及四周,向身体内的每一根神经传输着警惕的信号。
  猫继续眯着眼,打着盹儿,佯装没看见,心里嘀咕着,我现在懒得理你们,养好精神晚上来收拾你们。不远处,槐树下的一只老黄狗实在看不下去了,“汪汪”两声吓唬老鼠,老鼠非但没吓跑,胆子反而更加大了起来,猫都没来管我,你起什么哄,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它们抓耳挠腮,相互嬉戏,还玩起了捉迷藏,柔软舒适的稻草堆成了它们的栖息地、游乐场。直到主人来拿稻草(做饭时稻草用作燃料),它们才慌张地逃进宅洞,稻草上留下了一粒粒老鼠屎。
  渐人寒冬,随着主人屋顶炊烟袅袅,稻草堆也变得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外面冰封地僵,老鼠们没了栖身之地,它们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逃到主人的家里,在主人房间的泥地下打洞做窝,真正与主人做起了邻居,准确地说,成了主人大家庭中的“一员”,主人养的猫、狗及其他家禽还需要主人来喂养伺候,而老鼠不然,它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主人家的屋梁、门槛、家具无不留下鼠的齿印,有时趁主人稍不留神,鼠便大摇大摆地窜进厨房,将橱柜里好吃的一一尝尽;有时主人在客堂打个盹儿,鼠竟敢从主人的额头上绕过,搅得主人整天不得安宁,任凭主人怎么应对,最终也束手无策,无可奈何,鼠是铁了心的要和主人作对,不,是做“朋友”。我真对“胆小如鼠”这个词持有怀疑的态度,这分明是“鼠胆包天”。
  主人屋内一隅堆满了金灿灿的稻谷,每当夜深人静时,稻谷的上方就会传来“窸窸窣窣”的咀嚼声,老鼠们正津津有味地享受着美餐,时而还会传来相互抢夺食物时的“吱吱”吵架声,以及窜来窜去的脚步声,声声入耳,整个夜晚好不热闹,主人也只好当作没关上的收录机正在播放催眠曲。
  此时,白天睡觉的懒猫来了精神,露出一脸狰狞,虎视眈眈,等到最佳时机,猛然纵身一跃,尚未吃饱的老鼠吓得浑身一激灵,来不及反应就匆匆成了猫的口中餐,可怜的老鼠拼命地挣扎着,却始终逃脱不了猫的魔爪,留下一摊血,便凄惨地被猫吞人腹中,等待着下一个生命的轮回。翌日,稻谷的上方飘浮着一层稻壳,还有那残留的滴滴血迹。
  老鼠、蛇、猫以及人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厮守着,对峙着,谁也不是谁的冤家,谁也不是谁的对手,谁也不是谁的赢家,谁也不是谁的债主,似乎谁都离不开谁。
  老屋拆迁时,一窝鼠崽被主人捅出扔进了灶膛,可怜的鼠崽“吱吱”惨叫,葬身火海。鼠从此和人类分道扬镳,不再与人类为邻,不再把人类当作亲密朋友,甚至仇恨人类,人类实在太不讲江湖义气,我曾经和你们朝夕相处,和睦为邻,你却葬我于火海,而且到处构建钢筋水泥,让我无处安身。在这个星球上,论辈分,我比你们人类早来二三千万年;论身份,我也是你们生肖的大哥大。
  無奈之下,老鼠只好选择在原野丛林独自生活,远远离开人宅这块伤心地,稻田、麦田、玉米地、菜园、树林、沟壑、堤坝上到处出现鼠的身影。它们继续过着悠闲自得、逍遥自在的舒坦日子,似乎没少以前的富足,反比以前过得更加阔绰。没你人类,我照样能晒到太阳,照到月亮,吃到五谷杂粮,而我更多享受到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看桃红柳绿,听溪水涓涓,心情舒畅极了。
  而人类整天忙忙碌碌,浑浑噩噩,匆匆过往于大街小巷,踌躇徘徊在楼宇商场;居高不下的房价,勾心斗角的职场,压力山大的工作学习,不和谐的婚姻家庭,使得人类心浮气躁,郁郁寡欢,苟延残喘;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变得淡薄,甚至刻薄,互吹互捧,口是心非,外表光鲜,内心灰暗,华而不实。
  鼠说,活该!自作自受,你们人类到处糟蹋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滥捕生灵,胡吃海喝,暴殄天物。大自然馈赠给你们那么多有益的食物,你们却贪得无厌,吃果子狸、蝙蝠等野生动物,只为一饱口福。愚昧无知啊,它们都是我的同类,体内携带各种病毒,这不,一场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如果不是钟南山院士提出全面抗疫,恐怕病毒要吞噬全人类,你们怎么这么不长记性?SARS仅仅过去17年,你们就故技重演;你们也忘了110年前那场死了6万人的鼠疫吗?为了追求利益,你们大量捕杀旱獭(又名土拔鼠,也是我的同类),如果不是归国华侨伍连德博士的全力抗疫,你们这个民族或许早已灭亡。
  鼠,别称耗子、子神等,是个特别有灵性的动物,也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动物。历史上,民间有“老鼠嫁女节”,可见老鼠在民众心中的地位,人们对老鼠心存敬畏,只有人鼠和睦共处,人间才有烟火味儿。
  江湖有人,也必有鼠!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我小时候住在柳林高山地区,经常有雪,第一场雪下过后,背阴的地方,雪一直化不完,直到春暖花开。  那时候的雪很大,“好大的坨坨,像筛糠一样”。柳林人口中的“筛糠”,和词典中的“筛糠”不完全一样,主要是形容人冻得浑身打战。柳林山高,冬天没有青草喂猪,要提前从山上捡回枯落的猕猴桃叶、葛藤叶等,晒干揉碎,筛了备用。各家各户备有几种筛子。罗筛很细,筛面粉;细筛子,眼儿比米粒儿还小很多,筛玉米面;粗筛子,眼儿
期刊
20多年前,我在县里棉织厂的织布车间做挡车工,她呢,是纺纱车间的,很漂亮,我不知道她最后招了谁做上门女婿。我只在棉织厂做了一年多,就离开了,很多年没有再见过她。没想到,搬新家后第一次去菜市场,我一眼就将她认了出来。我站在墙角一隅偷偷地看她,越看越恍惚,甚至一度不确定那是不是她。是大家公认的厂花。  很多男孩儿追她,但都半途而废,因为她家无男丁,她有个条件就是男方必须入赘。这就成了很难逾越的鸿沟,不
期刊
好像蚯蚓一样,冰凉感爬过你肚脯上的皮肤,钻人一个个空洞洞的毛孔,“嘶呀,嘶呀”,白雾一团团盛开。  看不出色彩的鲜艳被无限放大,脑际一片恐惧。就像一伸手,你就能够到低垂下来的一两串冰葡萄似的,死神变得那么的触手可及,可以听见他微微发颤的呼吸声,可以触摸到他的鼻翼上齐刷刷列队出发的寒毛们,还有一星两星三星的汗珠,我们的鼻翼所能感应到的,那些个被倒逼出来的冰凉感。我见过黑暗中的葡萄树,两三棵,三五棵吧
期刊
缸,一大口;菜,一大堆;盐,一大包。  一位汉子,一名少年。  初冬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整洁的农家小院,照耀着这人、这缸、这菜、这盐。  漢子开口道:“今儿个你要做我的助手。”  少年回答道:“好!”  那少年便是三四十年前的我,那汉子是我的父亲。  天蓝得近乎透明,已经连续几日都是晴好。这样美好的日子里踩腌菜,是父亲早就计划好的。大缸已洗涮干净,菜已晾晒得恰到好处,盐已准备充足,只等父亲一声令下—
期刊
读初三那年,原来教我们语文的那位女老师,因患贫血症请了长假,庄老师刚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我们学校,便成了我们班新一任语文老师。他个儿高、消瘦、清俊英气,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讲话的声调很像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缓慢而顿挫”。因为他长得有点儿像我远房的一位表哥,第一次见到他,便有几分亲近感。  庄老师人如其名——庄重严肃,富有才华。他的作文课别开生面,据说他在大学里发表过许多诗文,令我刮目相看。第
期刊
几乎每家农户都有一口地窖,这是我在乡下行走时看到的情形。屋内的火笼旁,或屋外背风向阳的偏僻处,都隐藏着这样一口口深不可测的地窖,大小不一,深浅各异,裁量标准自然由农人拿捏,依据地里的收成而定。农人们看上去纯朴憨厚的面孔,身上却隐藏着生存之道的一些绝技,他们不动声色地借助地窖,把风寒悄然地挡在外面,让红薯、芋头、生姜这些惊风怕寒之物在北风呼啸的天地里仍有一处温暖的庇护所,可以安然无虞地保持到春暖花开
期刊
这个周末,送女儿上学后,我又循着老路往公园去。雪后一周了,城市里还有遗存的雪迹。  公园里的树,很杂,阒然无人,却可以听见沙沙的声响。我放缓了步子,左顾右盼,侧耳倾听,觅到了声源,那是蘆苇在林子外面的河边“诵经”。无甚原委地,我把冬日的芦苇视为老僧。  河水泛着淡青色,映了几朵云。芦苇的影子也倒映在水中,静物一般。  2006年3月,合肥,一场浩荡的桃花雪突兀而至。  那一年,为了生计,我在正月十
期刊
福临铺,是英雄后卫师、红34师师长陈树湘的故乡。  仲夏时节,一个天蓝气爽的日子,明媚的阳光,洒满宽阔的乡野。黑色的柏油路面,跳跃着绚烂的光斑。走在去福临铺的平坦村路上,放眼四周,绿泛田畴,花开庭院,鸟飞丛林,渠水清悠,鸭戏池塘。望着这片青翠欲滴,五彩缤纷,人来车往,充满蓬勃生机,富饶美丽的山村景致,就感觉像看电影一样,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怀着敬仰之情,我来到矗立着陈树湘雕塑的文化广场。这
期刊
“麦秸垛垛——”  “麦秸垛垛——”  鸟儿们的催促让麦季变得越来越短,从去年秋天播种,种子萌芽、分蘖、抽穗、扬花、灌浆、成熟,如今等待的就是收获。喜看稻熟千重浪啊——  麦田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微风吹过,麦浪起伏。田边,一个老农揪下一个麦穗,在手心里搓了搓,吹去麦糠,然后把麦子放进嘴里,立即飘散出原始浓郁的幽香。  割下麦子,运到场里,打场,扬场。  麦场里,农人们是不惜力的。  一年的收成好不
期刊
从记事起,父亲的味道就是鱼腥味儿。  等我稍大一点儿,父亲就带我一起打鱼了。村旁的河流,时而在大山脚下汇成一汪汪深潭,时而在大小石头上形成湍流。傍晚,父亲抬上一只竹排,放在水潭里。“坐稳,开船啦!”父亲拉我上了竹排,他一边下网,一边用竹竿划竹排。  “靠山的一边,岩石下有许多洞,大鱼都在那里躲着。”父亲告诉我,晚上鱼儿出来找吃的,要在必经之路布下一套网。  白天,父亲打鱼使用飞网。在一段湍流里,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