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秋”与“悲秋”的融合——《故都的秋》解读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_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故都的秋》是一篇通过“颂秋”来“悲秋”的散文,这是这篇文章的特有的描写手法。许多研究者对本文定义为“悲凉”,试图在字里行间挖掘出悲凉的意味,但是总不能深入其中,真正体会作者的心境。《故都的秋》以“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点明主题,并指出了故都的秋给人带来的感触,即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但是我们通过阅读全文,感觉到字里行间的清净与闲适,似乎悲凉的氛圍并不是很浓厚。由此观之,主人公似乎并不是在“悲秋”,而是在“颂秋”,这也是《故都的秋》中“悲”这一色彩的独特性,即颂秋在表层,悲秋在深层。本文针对《故都的秋》中“颂秋”与“悲秋”的融合展开以下研究。
  关键词:故都的秋 颂秋 悲秋
  一、从审美心态上看“悲秋”与“颂秋”
  “悲秋”与“颂秋”是两种不同的审美心态。“悲秋”强调的是心与物的融合,看见秋天与万物凋零的场景,人们引发出感时伤怀的心绪,抒发内心失落、孤独的情感。因此,古人总是以一种物伤其类的心境去描写秋天的悲凉,是将秋景的萧瑟与心中的悲凉融为一体的。如杜甫在面对长江和落叶时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欧阳修在《秋声赋》中描写了秋天的寂静冷清,这与作者被贬的孤独心情相照应。“颂秋”则与“悲秋”不同,强调的是一个“颂”字,作者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去看待秋天,并与欣赏对象拉开一定的情感距离,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认识观赏对象,多了一些理性。
  二、从性格和际遇上看“悲秋”与“颂秋”
  郁达夫是以一种“悲秋”的心态去描写秋天的,这是由其个人成长经历和性格决定的。郁达夫自幼就有诗人气质,多愁善感,敏感多情。动荡的时代,也常使得他找不到理想的寄托,是一个“零余者”。面对秋天悲伤落泪,“悲秋”和感时伤怀连在一起,是郁达夫小说、散文中经常出现的情怀。而曾经轰轰烈烈的婚姻也出现沟沟坎坎,加重了内心的郁闷,在这样的状态下,最容易激起“悲秋”的情绪,尤其是在刻意描写秋天的时候。但是,我们阅读《故都的秋》,扑面而来的并不是“悲秋”的气息,而是作者以“颂秋”的心态来描写秋天。说其“颂秋”,是因为全文以淡定的语气表达对秋天的赞美,在整篇文章中看不出作者的感伤情绪。
  三、从文章内容上看“悲秋”与“颂秋”
  文章分“寻秋”“观秋”“议秋”三部分。
  (一)“寻秋”
  一开始写“寻秋”及“寻秋”的原因。在北国的秋天中又选定了故都的秋,这是由于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具有浓厚的秋之味。但写故都的秋时,作者又将目光转向僻静、破败的市井小院,选择最不起眼的地方“寻秋”,想要说明故都的秋无处不在,就连破败的小院也能感受得到秋的气象韵味。
  (二)“观秋”
  从一椽破屋开始,主要从破败寂寞的精致中突出清和静,感受秋之味。“观秋”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写故都之秋,主要是观秋中小院、秋槐、秋雨,二是将秋景由故都再扩展到北国清秋佳日之美景,牵牛花、槐树、蝉等等,表现出了绘画美和宁静的氛围。最后是对秋的议论,也是“颂秋”的表现。将江南之秋与故都之秋相比较,运用比喻的手法赞美北国的秋,并发出愿将“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的感慨,由此可见,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溢于言表。
  (三)“议秋”
  整篇文章作者都是以欣赏者的角度去赏秋、品秋。通过描写北国特有的场景和事物来品故都之秋。幻想在这样的秋天,“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便可得悠闲的姿态与心境,品茶也在这品秋之间。作者对场景的描写,是专注的,对秋的歌颂也是强烈的。
  四、“悲秋”与“颂秋”的融合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故都的秋》在表层意义上是通过赏秋来达到颂秋的目的,通过描写秋“来得清、来得静”而非“来得悲凉”可见一斑。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通篇没有“悲凉”的气息,作者的“悲”是隐晦的。在这里,作者犹如一个观景人,以一种悠闲、轻松的姿态去寻求,但却有着孤独而悲凉的心境,在寻秋的过程中有一种离群索居的形象。这位观景人不远千里从南方来到北方,却不找带有生机的去处,偏偏来这繁华不再的故都,来了又刻意躲开能够表现秋天胜景的名胜,偏偏去那破败、冷清的小院和街区,形单影只地看着破败的风景,从街道上一个人从陌生人的声音中品味这秋之味。作者通过在无味的世界中寻找乐趣,在秋之景中寻得了一丝心灵上的安慰,秋的清、秋的静,是作者追求的心灵之境,这是在“悲秋”中“颂秋”,在“颂秋”中体现“悲秋”。
  结语
  《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相融合,增强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使读者读来竟也像是深入其中,跟随作者寻找这秋之味,同时,也体会到作者孤独的处境。秋的悲凉是隐晦的,并没有将秋的萧索用语言描述,使读者在感受悲凉中又感受得到作者对秋的赞美。
  参考文献:
  [1]张若朴.悲秋还是赏秋——《故都的秋》主旨再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8(25):49-52.
  [2]杨茂义.悲秋与赏秋——《故都的秋》文本分析[J].学语文,2014(05):49-50.
  作者单位: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
其他文献
银妆素裹北风刮,  晶莹洁白凝为花。  污濁涤除天地新,  轻盈潇洒舞芳华。  作者简介:夏循忠,1963年7月生,男,汉族,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教学研究。现供职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黄歇口镇大兴初级中学。
期刊
秋天的凄美  慢慢地,秋色渐远  花朵次第凋落  给草坪  换上了新衣裳  蜜蜂停歇在  一片摇曳的枯枝上  绕着那片飘飞的落叶  “嗡嗡”吟唱,花样舞姿  在暮色下的細雨中  显得特别凄美  夏夜  月牙儿挂在星空  我站在楼顶  静静地听着夜风  四周群山无语  灯光若隐若现  远处热闹的虫鸣声  惊醒了两只欢快的鸟儿  它们叽喳地叫唤  一唱一合  从一座高楼跳到另一座高楼  在柔和的月光下
期刊
期刊
摘要:苏轼作品在词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具有内容题材丰富和风格特色的特点,同时,在形式技巧等各个方面也有巨大的突破,对整个词史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传播价值。  关键词:创意与用调 苏轼 水調歌头 浣溪沙  对于苏轼作品在词史上地位的分析,可以从宏观的视野进行考察,也需要从微观的层面来分析和观照,《水调歌头》《浣溪沙》中的创作词调和影响值得我们去考察和分析,了解苏轼在宋代词史的地位和价值。 
期刊
有人说,“鸟只有在辽阔的天空中才能尽情地翱翔;鱼只有在深邃的江河才能欢快地游弋;雄师只有在一望无垠的平原才会充分显示飒爽的英姿。人需要自由,爱艺术、学艺术的人更需要自由。”每当我对学生提出规矩时,总有学生拿“自由”来搪塞我。也有很多人认为从事艺术就不应该有那么的限制,不受道德与规矩的约束,他们认为,人只有在所谓的“自由”的条件下才会有安宁的生活,一切的理想、抱负,一切的艺术创作,只有“自由”的前提
期刊
七律·塘围  ——写于2019年6月12日  塘围堵塞水流缓,  茁光除罩暗退急。  幸得人生千般坎,  两脚跨过豪气生。  横竖撇捺  ——寫于2019年6月1日  横望形式皆空转,  竖视官僚切利来。  撇开经济贫贱哀,  捺入职位人格埋。  初心  ——写于2017年3月  独在楼顶,  西溪东去。  看高楼林立,  层层叠叠:  两江合水,  鱼灯争艳。  机击长空,  鱼游水面。  圣山
期刊
摘要:蔡元培先生说:“属对‘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属对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在介绍浅显的属对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学生作品的呈现,诚心正意地与学生一起共读经典,共写对联,以期唤醒沉睡在我们血脉之中的民族文化基因。  关键词:作文 属对 平仄 对偶 汉语  事随境迁,旧时学堂里的国语启蒙课程
期刊
摘要:底层叙事是我国当代文学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余华作为我国当代文学中的主力军,在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当中,塑造了众多底层人物形象,描写了十分广阔具有纵深感的底层社会图景。在余华创作的作品当中,底层人物形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构成,其中既包括了一辈子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包括了在动荡时代当中积累财富的暴发户,还有在城市生活当中一直徘徊在底层不为人所关注的无名小卒。底层叙事对于一个社会来讲,有着十
期刊
1986年7月14日,经历一天饱经酷暑的颠簸,我带着一柳条箱铺盖和一纸箱书籍来到了张店钢铁厂组织科报到,领导安排我临时留在组织科从事整理档案工作。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生活条件又简陋,再加上天气炎热,刚工作没几天就感觉身体软绵绵的。虽然得了重感冒,但由于刚进入一家新单位,担心别人说闲话,担心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便硬撑着上班,实在难受的时候就趴在桌上闭一下眼睛。  我正趴在桌上迷糊着,突然,
期刊
摘要:张晓风作为台湾第三代女性散文家,擅长以敏锐的情思和清雅的语言描绘万千景色。《春之怀古》是张晓风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描述了春过去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天然之美的审美意境。通过品读《春之怀古》这篇散文,使我们自然想起朱自清的《春》,《春》是一篇描写春之情趣的文章,渗透了作者对未来的展望。本文从写作手法、写作视角、意境创设、作者情感四个角度,对朱自清的《春》与张晓风《春之怀古》进行比较。  关键词:朱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