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制二年级下册91页—93页“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
  【教材简析】
  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开始。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基本策略,发展数学思考,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旅游团来到景区的情境,通过一系列问题展开对分步解决用乘加、乘减计算问题的学习。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旅游)中的一些簡单的数学问题。
  2.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渗透“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
  3.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收集信息
  (一)感知情境,提供素材
  1.播放崂山风景视频,学生观看。
  2.谈话:崂山美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崂山看看里面藏着什么数学问题。
  (二)细致观察,收集信息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文字信息:
  ①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
  ②还剩5人。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评价并适时板贴。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一)提出问题,小组尝试
  1.解决第1个红点“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学生首先借助点子图观察思考:要求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把你的想法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3)小组交流,把算式写到答题纸上。
  (4)全班交流,分析思路
  学生当小老师讲算法和道理:先算什么?为什么这么列式?求的是什么?再算什么?求的是什么?
  预设:先算9×4=36(人)求的是已经分的“4个组有多少人?”;再算36+5=41(人)求的是“一共有多少人?”
  师引导学生理解从“信息”入手的解题思路。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第一步先求“已经分的4个组有多少人”的,根据什么想到的?然后呢?
  (5)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点子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一个圆点表示1个人,这一竖行就表示9人一组,4竖行表示已经分好了这样的4组,根据这两条信息我们可以求出“已经分好的人数有多少人”,用9×4=36(人),再根据剩下的5人,就能求出一共有多少人,用36+5=41(人)。
  (6)学生完整表述解题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教师追问:求“分好的4个组有多少人?”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求“一共多少人?”为什么用加法算?
  预设:因为求“4个组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4个9相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算;求“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分好组的36人”和“剩下的5人”两部分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算。
  学生通过点子图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和加法意义的理解。
  师引导学生理解从“问题”入手的解题思路。
  谈话:大家都是从“信息”入手的吗?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预设: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总人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分好组的人数,另一部分是剩下了5人没分组的。已经分好组的人数不知道,要先算。
  教师课件演示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
  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总人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分好组的人数,另一部分是剩下了5人没分组的。已经分好组的人数不知道,要先算,用9×4=36(人),通过“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求出已经分好的4个组有多少人,然后加剩下的5人就能求出“一共多少人”,36+5=41(人)。
  学生完整表述解题思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师小结:在刚才的解题中,同学们不知不觉地运用了两种很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信息”入手和从“问题”入手来分析数量关系。这两种方法的思考角度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你发现了没有?对,这两种思路都是先求“已经分的4个组有多少人” 用9×4=36(人)计算。
  对照板书,学生同位之间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2.解决第2个红点“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几辆?”
  (1)学生找出信息:“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
  (2)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
  (4)小组里先交流解题过程。
  (5)全班反馈,集体交流。
  (二)观察总结
  谈话:(结合板书和白板课件)请大家观察这两个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
  生1:都是两步计算,第一步都是用乘法计算。
  生2:这两个题都是用分步计算解答的。
  生3:第一题求一共多少人,用加法计算。第二个问题是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用减法计算。
  师小结: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板书课题)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一)提出问题:“我们旅游团停好车,司机叔叔拿了50元交停车费,大型车6元/辆,小型车4元/辆,有9辆大型车。还差多少钱?”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算法。
  (二)拓展应用
  1.谈话:崂山不仅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
  李奶奶家养了8只鸭,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要使鸭的只数和鸡的同样多,李奶奶家还要再买几只鸭?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纸条图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一)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谁能来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习了什么知识?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二)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梳理总结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乘减问题,解决时可以分别从“信息”和“问题”入手来分析数量关系。
其他文献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协调课堂中的各种关系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美国学者布罗菲给课堂管理下了一个精致而周到的定义: 出色的课堂管理不仅意味着, 教师已经使不良行为降到最低程度,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 并能在不良行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而且意味着课堂总是持续着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整个课堂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使学生参加有
期刊
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终端设施普及”。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相融合的探索中,教育信息化的探索如火如荼地进行。其中最明显一个特色是 iPad 的引入课堂。我校从2013年开始进行以iPad为核心的数码教学实验,本人从实验之初就加入了数码教学实验的队伍,几年来一直对iPad运用与人文学科教学相结合进行实践和探究。下面就i
期刊
英语儿歌,因其充满童趣,富有动感,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琅琅上口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诵读儿歌不仅有利于记忆词汇、培养语感、提高模仿能力、也能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小学英语的学习随着年级的上升,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我们能利用富有特色的音乐来教学,以此带给孩子们一个活泼、轻松愉快的语言学习环境,这可以使小学英语教学收到更佳的
期刊
评估是科学探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通常比较重视前几个环节,对于评估,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往往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估。那么,这里的“评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北京教科院的秦晓文老师认为评估是指对探究过程中变量的操控、假设的有效性、数据的质量的评判。他认为评估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的操控科学有效吗?得到回答问题
期刊
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个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而不会应用它来解决问题,将很难适应社会。我国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把解决问题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不容忽视。那么
期刊
一、现状与分析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而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其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然而在农村,由于受应试教育、办学条件、阅读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低于新课标的要求,极大影响农村小学教学效果,制约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支持力度不大,多数家长只要求孩子学好课本知识,至于课外书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即使让孩子读课外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为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更应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怎样去做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过思考与探索,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激起创新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正常情况下,如果孩子的数学学习成绩好,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对数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種强大的动力,推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
期刊
我在一所乡镇中心完小任教,上了《动手做做看》一文后感受颇多,现谈谈自己的点滴收获与同仁们一起分享。  课文:《动手做做看》。二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郎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动手做做看”。  思考问题,谈谈看法:  1.默读全文,谈
期刊
众所周知,对于每个人而言,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幸福的彼岸。对学生而言教室则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是他们学习、生活、成长的摇篮。如何让他们在第二个家里幸福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位班主任责无旁贷的事。确实,班级的文化建设和学风建设具有多重的作用,它不能局限于单一的层面上,也不能局限于某一部分,它必须有层次、有深度、有广度。  我们都知道学风是班级的灵魂,尤其是普通高中的班级学风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就是我在自
期刊
名著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有定评的优秀作品,是人类思想、智慧、情感的结晶,阅读名著最能培养学生的心智。我校尝试在高中阶段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接触名著、阅读名著,让名著阅读能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  一、综合实践活动推动名著阅读的意义  关于名著阅读,学生的主要问题如下:没有阅读的兴趣;不能保证经常性、持续性的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草草阅读收获不多。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