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狗才的卑微人生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rj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二月初十,是母亲的忌日。
  时隔多年,回想起母亲出殡那天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春雨淅淅沥沥,天刚发白,震耳的鞭炮声和急促的锣鼓声便骤然响起,厚重的棺材被八名杠夫稳稳地抬在肩上,离开了那座母亲相守了三十多年的老宅,紧随其后的是一大路披麻戴孝的送葬队伍。约莫半个时辰,母亲便来到了归宿地——老家对面不远处的坡崖下,抔抔黄土便把棺材遮盖得严严实实,空寂的小山村又新添了一座坟茔。
  正当人们转身回走时,突然一个人踉踉跄跄地来到母亲坟前,将手中的一挂鞭炮摆放在地上,颤抖地掏出火柴点燃,待鞭炮“噼噼啪啪”响完后,又虔诚地跪下叩头,嘴里不停地说着些什么,眼眶里溢滿了泪水。透过微弱的光亮我才发现,这不正是头天下午到我家祭拜母亲的徐狗才吗?我把他领到了灵柩前,陪同上香、烧纸、下跪、叩头,随后,他找到我父亲,哽咽着说:“老王,邱书记是个好人,是我的恩人,我也要送她一程,今晚就在屋角铺点儿稻草给我睡觉吧。”说完,他又自个儿走到停放棺材的堂屋,无声地坐着。吃晚饭时,我叫了他几声,他仍呆呆地望着棺材。
  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
  那是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初冬的一天,在大队当干部的母亲带着我到街上办事,当我们从邮政代办所取出报纸朝公社方向走时,一个身材矮小、衣着邋遢的中年男子,一踮一跛地走到我们跟前,他低着头,嘴角边发出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邱书记,我有好几天没吃饭了,给我碗面钱,好吗?”突如其来的遭遇,吓得我连忙攥紧母亲的衣角躲在她身后。母亲没有丝毫犹豫,从口袋里掏出仅有的一角钱,递给他说道:“徐狗才,快去买点儿东西吃。”他接过钱后,露出满足的笑容,离开了。
  “晓林,今天没能打成牙祭,下次补上;徐狗才是个苦命人,看着怪可怜的,就当我们做好事吧。”回家的路上,母亲对我说。说实话,年少的我对母亲当时的举动很不理解:凭啥把钱给一个丑八怪!母亲的话这时我哪里听得进去,甚而任性与她赌气,气冲冲地跑回了家。
  母亲回家后见我还在赌气,心平气和地开导我,给我讲起了徐狗才的不幸身世。原来,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成年后,在街上靠帮工维持生计。他个子矮小,长相丑陋,癞头跛脚,鼻涕满身揩,常年戴着一顶棉帽,衣服也是披一块,搭一块,腰问总是系着一根粗大的草绳,因此,人们总是远远地躲着他,生怕脏了自己。徐狗才晚上睡觉常以街坊的墙角或屋檐为铺。加之身体单薄,干不了重体力活儿,请他去干活儿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即或有人请他,也不过是干些挑水、搬运之类的,有活儿干时还能勉强糊嘴,没活儿干时就只有饿肚子了。正因如此,母亲无论是到街上办事或是公社开会,只要碰见他,不用他开口,就给他一碗面钱或饭钱,而他一见到母亲,就像见到了“救星”,至少当天的伙食有了着落。感恩于母亲的帮助,事后他都在念着母亲的好。母亲总是说:做人做事不图别人感激,人在做,天在看。行好不见好,到老少不了。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我要返回百余里外的单位上班。来在街上等待客车到来的间隙,家住乡场的一位亲戚看见了我,同我攀谈起来,说着母亲的生前往事,随后问我:“徐狗才那两挂鞭炮是哪个给的,你晓得不?”我摇摇头。“听说是他为了看你母亲,向别人讨来的。”仿佛间,我又看见徐狗才佝偻着腰,一瘸一拐前行的样子,饥饿的忍耐程度已经到了极限,可这一次,他求人施舍的居然是一挂鞭炮,而不是食物。不知怎的,我倒希望那时能见他一面,给他些钱,可直到我上车,也未见他的身影。
  随后的几年,我常回老家。与徐狗才见面,算来也有六七次。每次看见我,他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蹒跚地走到我跟前,嘴里还是多年前的那句老话:“我有好几天没吃饭了,给我碗面钱,行行好嘛!”听到他说这话,我都会从身上拿出一些钱给他。有次我告诉他:“你进五保吧,国家有政策。”他坚定地摇头:“我不进,我不给国家添麻烦。”他转身离开,步履愈发蹒跚、迟缓。后来听邻居说,徐狗才经常悄悄上我家打扫庭院,而后又悄悄离去。
  再后来,听熟人说,一次,他实在是饿极了,去拿人家的东西吃,被狠狠地揍了一顿,从此不能行走。没过多久,就在饥饿和病痛的折磨中悄然离世,才六十出头。
  后来,我多次与好友摆谈起徐狗才的故事,希望他的悲剧不再重演,也希望摆谈能减少我的不安。可事实上,摆谈之后,我心里更难受。直到有一天,看到杨绛先生写的文章《老王》,我恍然大悟,我的不安,也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
  责任编辑:秀丽
其他文献
辉大爹和香大妈先后生了五个女儿,喜萍、桃子、老三、慈儿、小五。因为生的净是女儿,二老不时受到乡人的嘲笑,甚至于口舌之争时被谩骂为孤老。  辉大爹是个常年从大庸城里往我们沙堤乡供销社用板车拉货的人力车夫,矮胖敦实,似有着浑身使不完的蛮力。  桃子是她们的第二个女儿,与我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虽然我只比她大了不到一个时辰,但也得名正言顺叫我姐。这称呼让在家中身为老幺的我,有着一份异样的骄傲与满足。  每到
期刊
他姓王,闰桃是他小名,小我三岁,与我同在故乡的一条等高线上成长。四岁时,不小心被一盆炉火烫伤。由于家庭贫穷,拿不出治疗的费用,最后拖延成烫伤面感染和扩大。后来用土药治疗,才慢慢康复,但走路没有那么灵便了,一跛一跛的,还影响到智力。到了读书的年龄,父母也送他去上学,因走路不方便,再加上学习困难,就放弃了学业。  去年夏天,我回老家看父母,一天晚上,睡到半夜,两只猫在窗外撕心裂肺的怒吼把我吵醒。“这破
期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当然是玉米、谷子、小麦、大豆、高粱和麻子这几种五谷杂粮了,田边地脑、犄角旮旯和道路两旁,几乎随处可见麻子的身影。  起初,我搞不明白,为什么每块地的地头都要种上一小段儿麻子,问过老农才知道,种麻子有三个好处:这一呢,麻子喜温润气候,对土壤不太挑剔,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黏质土壤等,都适合其生长,而生产队的田边地脑,又多半是肥力贫瘠、土
期刊
我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回到了老屋,那是我童年居住的地方。  我的童年是在城南石板小镇上度过的。小镇呈H形,东、西两边分别是南北走向的街道,一条小河从镇的腹地直穿而过,横跨在小河之上、连接东西街道的是一座古老的石板拱桥。每到黄昏,夕阳西下,彩霞满天时,从苏北过来以用鸬鹚捕鱼为生的渔民将小舟停泊在拱桥下和我家老屋的码头旁,构成了一幅梦里水乡景象。  老屋门前有棵造型迥异的桃树,枝干一半倾斜地掩映着老屋的
期刊
粤西地区的鹅凰嶂,海拔1337米,横跨阳春、阳西和电白三县。山中常年云雾缭绕,植被葱郁,溪水潺潺,风景无限。  我家婆的娘家是阳西塘口河背村。从地理位置来讲,塘口属于阳西的山区了,旧时,人们从塘口走进河背村,只有一条沙砾小道,两旁都是茂密的草木。然而在阳西,还有比河背村更偏僻、更靠近鹅凰嶂的村庄叫桐油村(现叫桐柚村)。据说,以前这山里有桐油树,结的果可榨桐油。  我家婆的名字很好听,叫木兰。194
期刊
夏天到了,炎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  海边,他惊讶地发现,成群的海蜇浮出水面,宽大的伞盖通体透明,像是张开舞蹈的裙子,飘逸优美。前几天刚下过雨,那些被雨滋润和阳光沐浴过的海蜇突然变得又大又亮,仿佛突然间膨胀了似的,在湛蓝的海面上,密密麻麻,壮观得像是在开一场热闹的盛会。  他清楚地记得,那些海蜇起初是些浮游的小白点儿,密集得像是天上的星星。夜晚,他跑到海边,看它们在黑暗中闪闪烁烁,独自璀璨。很快,它
期刊
“算黄算割,算黄算割……”每年到了家乡的麦收季节,就有种神奇的鸟儿清晰、高亢、嘹亮的叫声,响彻在金黄的麦浪上空,响彻在庄稼人的心头。  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为收麦做着各种准备。看吧,男人们修理拉车的,打麦场、道路的,霍霍然磨镰刀的,置买杈把、扫帚、木锨的,走起路来俨然呼呼带风;女人们则在家里拆洗、缝补,磨面、炖肉、蒸馍,洋溢在脸上的是笑容,表现在手上的是麻利。“龙口夺食”的喜悦之情,在忙碌中发
期刊
衡阳县古称酃县,出美女,也出美酒。于是,便有酒娘,从古风里款款走来。  立秋,是收的开始,也是酿的伊始。立秋三日,寸草结籽,立秋有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立秋后的家乡,便候酒曲飘香。家乡的田野,便开始变黄。经过春耘夏孕的糯稻,低下年轻时的头颅,开始慢慢成熟,历经烈日的暴晒与灼烤、经受暴雨的洗礼与肆虐之后,愈发变得通体金黄、饱满而结实。  家乡的女人便开始为一项重要的事情作准备,那
期刊
我的家乡在赣西边界的井冈山脚下,田间地头生长着一种野菜——马齿苋。  春风吹皱一池塘水的时候,也是我们几姐妹最欢的时候,母亲会在日常空闲或者周末带着我们到田间地头挖马齿苋,站在田埂上放眼望去,马齿苋随处可见,一簇簇,一团团,翠得亮眼,在缺衣少食的年月,马齿苋成了我们的最爱。无垠的旷野里,我们几姐妹会赶集一般冲向天幕下的田地里,菜园里,小山坡上,放下背上的竹篓,迫不及待地去挖地上的马齿苋。母亲和姐姐
期刊
家有珍藏,一张贺卡,每每翻读,往事便历历在目。  1978年,是我踏上社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国庆节去上海和爷爷相聚,临行,爷爷给了我一张从香港寄来的贺卡,嘱我珍藏。贺卡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云甫恩师:  恭贺新禧,并祝健康!  门徒:唐镛鑫、刘惠琴鞠躬  1977年元月4日  我查阅了万年历,当年的元月4日,即农历十一月十五日,也就是我爷爷的75岁生日。这张贺卡,是师徒因战乱分离四十年后的首次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