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槽子糕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村是个5000人的大村,也是当时公社的所在地,大街上有一个供销社。
  赵宏伟的妈妈就是在自己的哥哥当上供销社主任之后,去里面上班的,她做的是售货员,负责卖各种糕点,里面就包括槽子糕。赵宏伟的妈妈上班后不久,人们突然发现傍晚回家的时候,她手里总是拿着一张草纸,由于包裹得不严实,里面包着的两块槽子糕很容易看到。这个女人从从容容在街上走过,对碰到的每个人都要笑一笑,却从来不停下自己的脚步。
  我们这群孩子的眼睛,在大街上,都被赵宏伟妈妈手里的那两块槽子糕牢牢拴住了。我们甚至想,唉,做这个女人的儿子该多好呀,天天有槽子糕吃。在学校的操场上,我们经常问赵宏伟:“你家天天有槽子糕呵!”赵宏伟总是一脸漠然,会不屑地哼一声。我们又问:“槽子糕好吃吗?”他还是那一声:“哼——”赵宏伟这一“哼”仿佛是对我们真诚羡慕的不屑,但又好像不是。
  一个月后,一天下午,在课堂上赵宏伟闹起肚子来,疼得他在地上打滚儿。老师一看吓坏了,急忙背上他,在我们几个男生的护卫下,直奔公社的卫生院。半路上,老师让人赶紧通知赵宏伟的父母,快点儿来卫生院。赵宏伟在卫生院躺了三天,才回来上学。
  有一天下午放学后,赵宏伟将我们几个要好的小伙伴约到村外,神神秘秘地对我们说:“知道我为啥闹肚子吗?都是我妈妈手里那两块槽子糕害的。那两块槽子糕是发霉的,供销社不要了,我妈妈说不能吃,不能吃,可她却天天提来提去的,那天中午我趁她不注意就吃了,没想到刚上课就肚子疼。”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不过,我也算因祸得福,真的吃了一块槽子糕,我妈妈看我闹肚子住院,就花五毛钱买了两块槽子糕给我养病,那槽子糕又香又软又甜,真的很好吃。可惜我只吃了一块,另一块给我妹妹了。”
  “哦,槽子糕本來就是又香又软又甜的。”我们也都这样自以为是地说。
  晚上回到家里,躺在炕上,睡不着,悄悄对母亲说:“槽子糕是又香又软又甜的,赵宏伟吃过,我啥时候能吃一块啊?”母亲听了,哽了一下,酸酸地说了声:“睡吧!”外面,夜很。黑。
  那一年是1966年,我8岁,终于知道了槽子糕的味道。
其他文献
那时候,日子过得穷,一年也就过这两个节:端午节、春节。说起来,那种对节日的期待和期盼呀,其实是潜藏于梦里梦外的,让小小的我心里充满了各种憧憬和盘算,诸如吃、玩、穿。当然,盘算最多的是吃,那个馋劲儿呀,都馋到梦里去了。最可恨的是,每每梦到吧唧吧唧吃得正香时,总会遭到突如其来的打断,或被大人叫醒,或被野狗吠醒,反正没有一次能顺利地酣畅淋漓地吃个痛快,令人特别沮丧。  不过,“初一糕、初二桃、初三粽、初
期刊
1988年年末,我们一家三口离开生活了30多年的新疆,迁往湖北襄阳工作。  妻子打小在岳父母身边长大,从未出过远门,这一走就远隔几千里,大家都有些难分难舍。我这个当女婿的压力山大,能做的也只是叫妻子回家住几天,让亲人们在一起再多享受享受天伦之乐。  动身那天清晨,天上飘着雪花,地面结着冰凌,曾经缠过小脚的岳母,不顾大家的劝阻,在妻子的搀扶下,挪着碎步一直把我们送到大路上。岳父母脸上挂着笑容,看起来
期刊
幼时,我住在江汉平原网市镇预备堤小墩台。村里的桃树大多都很矮、很小,结出满树的桃子亦很小,但我们的胡妃奶奶在自家屋边种有一棵很大的桃树。每到春天,枝丫间开满了红红白白的花朵,还有一些半开的可爱花骨朵儿。从远处看,绚烂如同少女的红颜。  胡妃奶奶说,这棵桃树苗是她在一堆瓦砾中发现的。似乎是因为有人吃了桃子,将桃核随手一扔,到了春天,它便发芽了,小小的植株歪歪扭扭地伸出瓦砾堆,在瓦砾狭小的缝隙中顽强地
期刊
那时我六七岁,像一只快乐的小陀螺,不知疲倦地穿梭、旋转,和小伙伴们抓骨拐、丢沙包。  一天,邻居小伙伴翠翠拿一本小人书在家门口嘚瑟,没错,就是嘚瑟。因为我们家没这种“奢侈品”,她站那儿喊我半天。小人书确实蛮具诱惑力,有图有字,展开的那页是一只搔首弄姿的猴子,一手拿个细棍棍,一手举到眉头,没个站样儿,就这一眼,它吸引到我。翠翠嚅瑟成功。我想着法儿和翠翠做交易,沙包加烟盒加毽子她都不换,十个羊骨拐也不
期刊
风是故乡的特产。风从春吹到夏,从秋吹到冬,吹一个四季便是一个轮回。于是,风里的温暖便成了日子里温馨而浪漫的记忆。  风从塬根吹来时,塬上的春天灿烂得黄一片,绿一片。那时,我正在油菜花盛开的地里挖小蒜。天阔得像大海,蓝得能透出水,几朵白云浮在蓝天之下,一个三维的空间,映射出阳光的明媚。  风是一点儿一点儿拂田而来的,最开始在塬根的那座堡子上。我看见堡子挨着天,用它的土灰色衬出蓝天的纯净。堡子被古老的
期刊
有的人、有的事、有的书是长久占据着我的心灵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赶安丘县的石埠子集,在新华书店里买下一本《高山下的花环》作品集,一通忘食狂读,心潮久久起伏不已。从此,我记住了小说中的人物梁三喜、赵蒙生、小北京、梁大娘和雷神爷,也记住了作家李存葆。  机会终于还是来了。己亥年12月14日,应邀参加诸城市地方文化研究学会主办的山水人文散文集《龙城遐想》发行座谈会,《龙城遐想》正是李存葆以诸城恐龙化石
期刊
我小时候是极爱美的。母亲给我梳头,无外乎一个马尾或者两个小刷子,总嫌她给我扎偏了或是高了,或是低了,百般挑剔,她一生气,就给我头上敲一梳子。  偶尔穿件新衣裤,就会站在院门口美滋滋地炫耀,好像满街路过的人或是从院中进进出出的邻居大人小孩儿都能发现我穿了新衣。也有时候,新衣服早早地缝好了,家人们给我穿上试是否合适,可我只要穿上就不愿意再脱下来,后来大人们就多了一个心眼儿,试穿之前先和我讲好条件:试,
期刊
守望一棵树的成长,和守望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样的不容易。  父亲一辈子未曾离开过土地,最后也是倒在他浸满汗水的土地上。  那一块田,有四亩多,四十年前分田到户时,分给了我家。那是一块良田,不仅肥沃,水源也丰富。  相当长的时间,我们在这一块田地上插秧割稻,种麦点瓜。父亲一生的记忆,都是土地的记忆。  终有一天,他老了,种不动了。腰杆仍挺拔,但终究没有了力气。他拄着拐杖,站在田边,感慨着自己老了。父亲
期刊
我们一下被诗意的轿子山点燃了。  漫步村上,深沟监委会主任韩尚云突然冒出的话打住了我们。他激情悠扬的话语中提及幸福的轿子山,是从岩洞里走出来的。我惊奇地说:“咋个前些年来从没听说过这事啊?”韩尚云又嘿嘿笑着说:“前些年你们每一次来照个面就走了,我们哪有时间跟你们说啊。你们看,对面的老岩子就是我们老祖宗走出山洞的必经之路。”沿着韩尚云手指的地方望去,只见村头对面一道耸人云天的悬崖峭壁,令人毛骨悚然。
期刊
十四年抗日战争,中国有许多赵一曼式的英雄。多少侥幸汇聚,才让我们记住了赵一曼。  新中国成立之后,四川一个烈士的后代,陪着父亲看电影《赵一曼》。父亲对儿子说:“要是没有这些伟大的英雄,我们要么死光,要么当亡国奴。你的母亲,估计也是这么死的,可惜没有她的音讯。”  又过了很多年,政府有关部门的同志终于找上门,送来了烈士证。  領导对他们说:“你的妻子牺牲了。也就是你儿子的母亲牺牲了。她离家时,叫李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