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韵,大家气象

来源 :中国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9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辛民
  原名齐新民,1935年生于山东淄博,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专(山东艺术学院前身)。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U.S.美术设计学院名誉院长,淄博画院名誉院长,淄博市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
  其作品从年画、水彩、人物、剪纸入手,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和探索花鸟画艺术取得卓著成就。1964年作品《看新磨》《洪水到来之前》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并分别被中国美术馆和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1992年花鸟画作品《朝晖》在全国首届花鸟画展中获金奖;1993年作品《醉秋图》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展,并入编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全集》;201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齐辛民》出版发行。
  曾在全国多家电视台和几十家重点报刊做专题专访介绍;出版个人专辑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精选第一辑——齐辛民小品集》《齐辛民花鸟画小品精选》《扇面精品选》《小品集》《齐辛民研究》《禽鸟画法》《红旗60家》等。
  在当代花鸟画坛上,齐辛民是继崔子范之后涌现出来的又一位优秀的大写意花鸟画家。
  齐辛民原名齐新民,1935年生于山东淄博农村;1986年调入淄博画院成为专业画家。在此之前,他于1958年考入山东艺专(山东艺术学院前身)美术科,1963年毕业后多年在基层文化馆工作。因家里人都是农业户口,齐辛民过着半农半工的生活,他与乡亲们同甘苦,共欢乐,对农村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家乡的山水草木很是熟稔,对那里的禽畜鸟兽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不善言辞,待人接物憨厚淳朴但内心感情极为丰富,尤其热爱美术事业,即使在基层工作环境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坚持进行美术创作,作品涉及国画、年画、连环画、民间剪纸等。有些作品参加过全国性的美术展览,也有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与长年累月的生活体验,为他日后从事大写意花鸟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齐辛民调入画院时已年过半百。当时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已经初见成效,美术界获得空前民主,画家的创作活动拥有充分的自由。当时,“85新潮”青年美术运动蓬勃兴起、轰轰烈烈,成为我国当代美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有论者认为,这是我国美术界乃至全国人民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是国门打开之后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艺术如潮水般涌来,使闭塞多年的中国画家眼界大开;各种新潮艺术观念与传统观念产生激烈冲撞,使美术界空前活跃。虽然对于这场运动评价不一,但无疑它对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回过头看,西方现代观念对齐辛民的大写意花鸟也具有潜在影响的。有了思想解放,才有了创作自由,才有了齐辛民的艺术探索的成果,才有了他的艺术成就。例如他画的群鹅,完全可以与现代派绘画样式媲美,画面不画背景,以水墨为主色,配以题识,完全是东方韵味;但在鹅的造型手法和形象上,又吸收了西方抽象绘画的律动之美,以桔黄色点出鹅的喙与蹼,极为醒目传神,令观者看到的是鲜活的生灵在奔走舞动,仿佛能听到鹅的欢叫。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齐辛民》里有两幅鹅的作品极为精彩,一幅题为《湖畔》,一幅题为《神似胜于形似》,不但是整本画集中的扛鼎之作,如果把它悬挂在任何一个展览会上,都会被业内观者拍案叫绝。这两幅作品,真正达到了中国写意画所提倡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与“不似之似,乃为至似”(石涛语)的美妙境界,充分体现了大写意画法的艺术魅力。
  齐辛民画猫也有独到之处。他画的猫既不写实也不抽象,而是高度夸张,高度概括,突出猫的神气,造型奇特,风格独具。他创造的是一个“似与不似”的艺术形象,并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实生活中,猫是老鼠的天敌、人类的朋友,全世界人民都喜欢它。邓小平同志关于“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名言,阐述了世纪伟人主张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的治国方略,同时也给猫这一家喻户晓的小动物提升了品格。齐辛民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深深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极大地激发了他画猫的创作灵感。齐辛民在画面上题的“一言黑猫白猫论,百废俱兴转乾坤”,抒发的就是对世纪伟人由衷的感激与崇敬。他画猫堪称小题材大意境。他画猫时要在猫的面部重点突出猫的眼睛和眼神,点上红红的嘴唇使猫的神态像小女孩一般,将猫的胡须减少到一边三根,而且是用粗硬老辣的笔法,从而使他笔下的这个形象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猫的目光炯炯有神,与观画者形成对视,大都采取站立的姿势;观者凝视久之,会感到这些小动物似有人类的表情似的,好像幼儿园里天真活泼的儿童;依偎在一起,瞪圆警惕的大眼睛、又像怯生生的小女孩,对周围的环境既向往又陌生。那副《月夜静悄悄》画的是一只睡在房上的小白猫,闭着眼睛,憨憨的、软软的、毛茸茸的,使人看了感到心疼。这幅作品抒发的是一种安定祥和的诗意,体现了画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表现力。画家还在一幅画猫的作品上以调侃的口吻题到“不管黑猫白猫,不捉老鼠非好猫”,仿佛作者是跟自己的画中形象在对话,又像是一位家长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一般,画家在作画时已经把自己的身心融入到作品之中了,正所谓“物我两忘,出神入化”。
  在齐辛民的大写意作品中,山羊题材占有较大比重。这些羊或伫立于山岗上,或穿行于树林中,或出没于芦苇草丛,或游走于河边湖畔,姿态、角度、神情各有不同,有的迎面而来,有的奔向画面深处。小羊羔天真可爱,老山羊机警沉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羊为六畜之一,它那温顺善良的天性给人以好感,在北方农村,羊与广大农民的生活密不可分。齐辛民画羊,还有更深的少年情结。在他6岁时,母亲生下他最小的妹妹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为了养活孙女,爷爷专门买了一只奶羊给辛民的妹妹喂羊奶,希望能救活这幼小的生命,但是天不遂愿,最终小妹妹还是不幸夭折了。这成为齐辛民心中永远的痛,刻骨铭心的记忆,使齐辛民对山羊怀有一种既敬畏又复杂的感情。每次作画都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令他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在他笔下,那种羊的眼神,仿佛流露出一种迷惘忧郁的淡淡哀愁,使人产生一种悲天悯人的联想,以至久久不能忘怀。这就是齐辛民画羊作品的独特之处。   2004年8月,齐辛民携夫人秋萍定居北京。从农家子弟变为专业画家,从乡间来到京城,齐辛民的人生轨迹与当年的齐白石老人颇有相似之处。他有一方闲章,印文是“吾学白石衰年变”,表达了他对白石老人的敬仰与崇敬。当然,他也牢记白石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名言,故着重学习和发扬白石老人的独创精神,扎扎实实地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齐辛民迁京之际已近古稀。按孔子的话说就是“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为人处世和自我保健等方面,“不逾矩”是应该遵循的;但是搞艺术,必须既要“从心所欲”也要有“逾矩”的精神。如果处处“不逾矩”就不能突破前人,就无法创造,就只能邯郸学步,就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与艺术面貌。而获得了思想解放的齐辛民,决心以大刀阔斧之笔、喷涌四射之墨、丰腴浓艳之色、雷霆万钧之力、无法无天之胆、旁若无人之状、排山倒海之势;在名家辈出、高手如林的艺坛上出一条新路。
  第一: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大胆地注入了色彩。他的画中,有了盛开的牡丹、摇曳的紫藤、浓艳欲滴的雁来红、金黄灿灿的菊花……他在雄鹰、山羊、孔雀、飞鸟的背景上,大胆地使用红、黄、蓝、紫等大片的色块,多以斜势方笔,将现代油画、水粉、水彩、版画的一些技法适当地融合到作品之中,增强了画面的色彩效果,扩大了画面的空间层次,形成了电影海报与宣传画般的视觉冲击力。为了突出鸟的形象,他常常用红色画鸟的喙、爪、眼圈,在一些画面上,鸟只是生命符号,在此,齐辛民勇敢地突破了传统画论中“水墨最为上”的观点。
  第二:在齐辛民的作品中,增强了飞鸟与走兽的动势。在花木竹丛中飞出的群雀,只画出绰约的身影,令模糊的双翅处在振动之中;还有奔腾的野兔、跳跃的松鼠,使得画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充满生机。那开屏的孔雀、展翅回眸的雄鹰、啄食的雄鸡,无不显现鲜活的生机、夺人的气势。反观当下一些花鸟画作品,愈来愈细碎繁琐,照相般的描摹徒具皮毛,毫无生气,令观者提不起精神。故此,齐辛民大笔墨有分量、有气势的大写意作品,尤其值得关注。
  第三:在大写意花鸟画创作中,齐辛民也做到了“致广大,尽精微”。从画的幅面来说,他可以连续绘制丈二、丈六、丈八的巨幅大画,这既需要艺术创作的魄力、创造力,也需要精力、体力;他也能绘制斗方、册页、扇面等小品。大画讲究气势,其中细节和局部还要耐看;小品讲究趣味隽永,还要小中见大,格调高雅。也有人说,齐辛民的小品画更精致,更耐看,更有意境。反观当下画界,有的作者能大不能小,甚至热衷于“百米长卷”。有些商业性展览规定参展作品“一律六尺”,而对画面内容则“不限”。因此,大而无当、粗制滥造的作品屡见不鲜;也有的作者只能小不能大,这多是由于自身书法功力的欠缺,思想境界狭小,描抹涂擦,只能“制作”,其作品往往缺乏感人之处。齐辛民的作品当然不能说完美无缺,但他的笔墨老辣苍劲、气势夺人却是有目共睹的。2012年6月,有关单位在位于燕郊的画家村的宋庄上上国际美术馆举办了“齐辛民艺术大展”,并举办了学术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齐辛民的大写意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不少建议。齐辛民致答谢词时说了这么一段话:“现代人喜欢豪放,喜欢自由,喜欢无拘无束,喜欢淋漓痛快,甚至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可以为所欲为。这是现代人的心态,是一种精神。不管画什么内容,画面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就是一种精神。”在日常生活中,齐辛民是不善词令的人,但他的这段话,既朴素又明白。
  以下是“齐辛民艺术大展”研讨会上部分发家的发言。
  刘曦林(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研究员):1958年,我和齐辛民一起考入山东艺专,我们在一个班里,他是我的老大哥。当我们还不会画画的时候,他已经画得非常好了。当时,山东艺专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老师叫关友声,他是一位山水画家,他说过,“大气学辛民”。老师要同学们向齐辛民学习,这让同学们很羡慕他。
  当年学生时期,齐辛民有一幅国画作品《看新磨》就受到了于希宁老先生的高度评价!他画的是村里买来了电动的机器磨了,齐辛民通过两个小孩子站在老石磨上踮起脚透过窗口看屋里新磨的情节,描述了人们对新磨这一新事物的好奇。于希宁老师对我们说:你们看齐辛民这个脑子,他画《看新磨》是从什么角度来画?你们要好好向他学习!他的《看新磨》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同时他的年画也不断地入选全国美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证明他美术作品的成就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居全国的高水平。
  “文革”之后,齐辛民主攻花鸟画。20世纪90年代,他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一届全国花鸟画大展中获得最高奖,被特邀参加全国花鸟画学术研讨会,从此成为全国知名的花鸟画家。
  大家看他的画,蓬勃、大气、苍拙、老辣、明丽、浓艳,充满着阳光,充满着乡土气息,代表着他70岁以后勇于衰年变法的想法。我们有著名的艺术大师齐白石,齐辛民和齐老爷子一个姓,从来不和齐白石攀比,但是他学他的一种精神,衰年变法。他变化了造型,变化了构思,变化了色彩,变化了笔墨,他在新时期是敢于创造的一个花鸟画家,并且已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程大利(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齐辛民先生是一个具有深厚乡土情结的人,他为人厚道、质朴,也非常执著。整个展览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有三点。第一点是他对生活的反映和认知是非常强烈的,他表现的对象是经过反复认真的观察、体味然后加以提炼,从而形成他自己独立的个性语言。他画的小鸡、小鸟,包括一枝一花的那种感受,是几十年反复观察和提炼得出来的结果,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对生活深刻的体味。第二点就是从审美情调上来看,齐辛民追求的是一种宏大的气势。画家调动所能调动的所有的手段来表现一种宏大的气势,反映了20世纪中国画的一种时代精神。20世纪有一批这样的画家,例如老甲先生(贾浩义)等,他们都是特别强调视觉的冲击力,强调视觉的不一般的感受,试图在画面上架构出最大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点是在20世纪以前中国画中不曾有过的。就这一点来说是前无古人的。齐辛民大写意花鸟画的第三点特征就是:豪放而粗壮的笔墨。这一点也可以说是20世纪花鸟画的一种普遍追求,如黄宾虹、吴昌硕、潘天寿等,他们共同将20世纪的写意花鸟画推到一个极高的高度。而现在,我们在继承豪放粗壮的笔墨表现的同时,如何将诗意的表达、内美的追求落实到雄浑的笔墨当中,是值得我们这一代花鸟画家不断实践、共同探索的。   刘骁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的第一个感受是,大写意花鸟画的核心内容是气,就是艺术家的情思、生活感受、人生体悟、社会思考,都涵泳在气中,齐辛民先生的花鸟画气正、气壮、气大,这是他极为突出的优点。第二个感受是,从展览展出的画来看,齐辛民先生的画有的造型非常好,有的造型似乎有些牵强。造型问题对大写意绘画来说是很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艺术家需要终其一生不断探索的问题。我认为,大写意的造型基本上有两个解决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概括、概括再概括,走到极点,这样使笔墨的大气发挥出来,这是一个途径。另外一个途径是意象造型。意象造型就有些变形的因素,但是,意象造型跟变形还不完全一样。变形是人为的因素更多,意象造型则是天人合一、自然生成,八大山人、齐白石的意象造型都很精妙,是天意跟人意合在一起自然妙得的,不是光靠人为就能够解决的。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齐先生的大写意,似可用“率意、纵放、粗犷”来形容。“率意”,是指作品表达情意方面的率真、随机、自由,不拘于各种理性的束缚。大写意的“大”字,就是要大胆、随机而自由的情感宣泄,不论宣泄的是爱是恨是悲是喜。“纵放”,是指对笔墨与形象形式的把握,用笔迅疾,不拘形似,不拘常法,恣肆挥写。“粗犷”是指风格的强悍、气势的雄壮,不大关注细节的刻画。这三方面,是大写意画家所普遍追求的,齐先生都做到了。目前,像齐先生这样有真情实意的大写意画家,还不是很多见。
  罗世平(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就画而言,我主要谈两方面的感受。第一,我认为他的画是在本色中酣畅地表达。齐辛民的画是将他的所想所思,包括他自己的生活阅历,一任笔墨宣泄出来,这是他在长期积累、封闭的状态下的完全释放,而很少故意地去雕琢什么。这有点像是潜水的感觉,将他人生的积淀与感受在酣畅的笔墨中释放出来,这是他的本色表现,表现的是他在艺术思考和艺术表现两方面的不断深化和逐渐成熟。第二,由于展场的要求,目前中国画在强化画面的冲击力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勉为其难,特别是画大画,有的时候是超出了画家的性情和精力之外的要求,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画的创作;但同时,也为中国画的创作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中国画创作用什么颜色,画多大,包括线条用到什么程度,这其实都是和中国画的写意特质紧密相关的。写意的要求,是任由画家恣肆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在审美品格上或俗、或雅地去发展,这是需要我们每个艺术家好好去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队长怎么说 许个旻  当IYNT的参赛队员选拔出来后,作为有较多组织经验的我被推选为队长。拿到17道比赛题目,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分配题目。我们6人在看了题目后,根据自己的特长选出了自己最擅长的部分进行研究。物理强项的童话选了物理相关的题目,凭借强大的理论知识做出完美的解答;秦辰璐参加化学竞赛,选了几道化学实验题,和朱彦南一起在东南大学的实验室里反复做实验;而我选择了数据分析方面的几道题目,利用午
杨永青  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人,中国著名国画家、版画家、连环画家。曾任中国文化部儿童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儿童美术艺委会主任。早年师从上海著名人物国画家谢闲鸥先生,1952至1987年历任华东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编辑、编审,其间以中国画为基本手法,创作儿童图画书、连环画二百二十余册及数千幅插图,其中二十余种图画书以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发行。代表作有《神笔马
最近在微信上读到四川大学教师周鼎于2014年12月25日凌晨发布的微信:“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今后都不再在川大开课。”他说,“从前,科研是副业,现在教学是副业”;“学生的数量比学生的质量更重要,因为高校经费的划拨与招生有关而与毕业质量无关”。  无独有偶,早在10年前,著名油画家陈丹青宣布辞去清华美院博士生导师的职位并退出教育界,原因是他的一个学生因外语考试不合格
[编者按]  “将艺术奉献人民是天赋之责。”他是一位笔枪并举的战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彦涵创作了多幅木刻、连环画等作品,硕果累累。  “我的那些最美好的灵感,往往来自于我痛苦和最不幸的时刻。”他是一位坚韧不屈的斗士——在逆境中“被打得趴在地上还要战斗”,与疾病和命运斗争,《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经典代表作品相继问世。  “最好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太多重复自己。”他是一位勤于探索的勇士,从“文
由晓鸣兄引荐,我与欧阳公中石先生见过一次面。那是在北京他那间并不宽敞的寓所,好像当时我们没来得及说多少话,就插进来两拨客人,我们便前客让后客地告退了,所以谈不上对他有什么深入的了解。但他那谦和儒雅的形象,却如一本好书,至今仍会令我时时从记忆中翻出,读来得益。  不久前又接晓鸣兄来电,说近几年他从“冷摊”上搜集到欧阳先生谈论书法的文稿25种,征得欧阳先生同意,即将编定付梓,爰命我作序,并把那十多万字
课程概述  活动针对初中生物课中对能力层面“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教学要求,以“水生生物晚上睡觉吗?”为问题导向,综合利用水族馆各类活体展示生物,充分利用展厅时间空间资源、多媒体教室和观察器材等教学资源,在7 天时间内,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出假设,制订观察研究计划,夜宿水族馆实施观察,记录并整理数据,交流讨论并得出结论,以论文和演讲汇报的形式展示分享成果,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
大型画册作为艺术发展重要的载体,历经多年,编辑手法相对成熟稳定,想有所突破,必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中国艺术家画库文献》在前人基础上,结合江苏美术出版社这一著名艺术出版品牌所积淀的创新能力和营运能力,力图全面突破,以促使画册出版这一专业出版活动在新时代里继续有所作为,可以继续代表当今艺术与出版的最高水准。  《中国艺术家画库文献》所体现的编辑理念与思想重点体现在4个逻辑环节上,整理如下,请教方
2012年4月2日,由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北京中间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天真者的艺术—第五届‘爱在蓝天下’绘画作品展”在中间美术馆隆重开幕。在过去的4年中,“爱在蓝天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慈善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关爱自闭症群体。本届展览将在延续公益主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向公众呈现这个群体在艺术上的惊人潜力。  天真者的艺术—当代中国最有想象力的创造  或许能在医学
本项目来源于山东省科技馆教育活动体系STEM主题系列,是馆校合作项目中的实践活动之一。项目对接《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结合山东省初中物理8年级现行教材“力学”内容,综合利用场馆资源,引入要解决的工程问题,以设计制作一座橋梁模型为主题,分析在该情境中需要完成的工程任务,将港珠澳大桥的奋斗精神和大国工匠精神融入其中,注重学科知识领域的相互渗透和联系,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
展览时间:2014.01.19至02.20  展览地点: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涵芬楼艺术馆  主办单位: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所属涵芬楼艺术馆开馆之际,“范扬·刘文哲中国画展”同时开幕,这是商务印书馆发展历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件大事。历史上商务印书馆历经沧桑、默默耕耘、人才荟萃、名家辈出,创造了现代出版业的诸多第一,陈云、张元济、茅盾、陈叔通、黄宾虹等这些光辉的名字都写在了商务印书馆的史册上。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