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叶圣陶的名言“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对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围绕“寻求知识”和“熟習技能”两方面展开,具体阐述认真听课、多思敢问等“求知识”的习惯,以及分类归纳、阅读分析、写作等技能习惯的重要性和培养方法。
[关键词]培养;语文;学习;知识;技能;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5-0006-02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英国经济学家约·凯恩斯更是把习惯的重要性提升到“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高度。这也是有据可证的,譬如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便在课桌的角上镌刻着一个“早”字警示自己,以每天早起形成习惯,终成大文豪。大哲学家康德,每天午后三时三十分,他永远准时出现在那条后来著名的哲学家之路上,和他的仆人一起散步。人们惊叹其习惯比教堂的钟声还准确,以至于路人看见他散步便纷纷拿出手表校对时间。厉害了,我们的康德!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练就的,能做到如此神准的地步。
既然良好的习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回到学习语文的习惯这个主题上来谈一谈。叶圣陶先生认为在智育方面,就是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这两方面的良好习惯。
一、寻求知识的习惯
寻求知识首先应该是思想、心理层面的,即要有求知的欲望,这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根源。求知的欲念会驱使人们千方百计去获取知识,以满足其心理的需要。没有欲望的人整天像一只木鱼似的在那里发愣,等待着人们去敲击。他从不会主动探究,他既不想了解祖国语言的精妙所在,也不想通过语文知识分析别人文章的精髓,更别说通过掌握祖国语言去创作佳句美文了。而有欲望的人,他受着理想的驱动,兴致勃勃地去获取知识,像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尽情享受雨露的润泽,每天都渴望去寻求知识,欲罢而不能,这也就养成了习惯。
寻求知识的习惯,还包括认真听课的习惯、多思敢问的习惯等。
课堂教学是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段。农村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主要体现在:有些家庭对子女要求不严格,子女在校随意散漫,上课爱听不听,成绩好歹漠不关心;有些家庭虽然有所要求,但失于监管,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南辕北辙,课堂上的表现也是时紧时松。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一节课里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要引领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并让他们养成习惯。比如怎么学生字词,如何梳理文章结构层次,如何剖析文章思想情感内涵,如何品味文章语言精妙等。每节课有意识地培养,习惯成自然,自学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要让学生形成认真听课的习惯,教师还要提高上课的艺术水平,一要找准授课的切入点,二要讲究语言艺术,三要注意上课的环节。好的切入点就像一把打开宝库的钥匙。教师语言简洁明了,幽默有趣,学生喜闻乐见;合理适度的课堂环节,既不单调冗长,也不走马观花,每一环节都让学生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学生自然而然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培养习惯并非易事,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是养不成的。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只要稍微松懈,教师就要干预一下,提醒提醒他。学生自己也要经常进行自我暗示,增强学习信念,在不断的暗示和锻炼中,好习惯也会慢慢形成。
多思敢问是获得知识的最重要途径。《论语》里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名言,说的就是要多思。当代著名学者于丹说:“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少一点后悔。”学习语文也要多思,比如读一篇文章,看见面前摆着生僻的字词,就要想一想,怎么读,什么意思,扫清了这些障碍,学起来才会如履平地,轻松自如;再往下研读时,又要想一想,文章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总之各个环节都要思考一下,才能很好地体会文章的妙处。不思不想,浅尝辄止,不可能真正读懂文章的真谛。不仅要多思多想,还要养成习惯。读到一处,下意识停下来思考一下,探究探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于敢问,清代刘开有飨世名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与问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学习可以解疑,好问则可以博闻。不闻不问的人,永远停留在知识最初始的阶段,探寻不到学问的奥秘精深。语文学习要多问敢问,才能掌握基础知识,也才能理解文章深意。那么问什么呢?一要问知识点,如字词句段、修辞、文体、写作方法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有的放矢。二要问文章的结构形式、思想内涵等,如问一问如何理解其结构特点,如何分析其深层次含义。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掌握了基础知识,弄懂了文章的形式内涵,也就学会了语文。养成敢问的习惯却不容易。有些学生性格内向,羞于启齿;有些则基础浅薄,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问起;有些则傲慢不羁,自以为知识高深,不值一问。教师首先得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然后营造宽松活跃的氛围,还要循循善诱,形成学生敢问能问的态势,日复一日,不断尝试,方能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习惯。
二、熟习技能的习惯
语文学习也需要技能。吕叔湘先生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怎样才能成为学习语文的能工巧匠呢?
一是培养学会分类归纳的技能习惯。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学会分门别类,并自觉按照分类法进行学习,各自攻破,这应该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习惯、好技巧。如语文有字词句基础知识类、修辞类、文体类、文言文类、写作类等,每一类下面又有更细一些的知识点,如果不学会分类学习,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东一个榔头西一个榔头,结果什么都记不清,或者所记的知识千头万绪,无法对号入座。例如有的学生把表达方式混到修辞手法中,或者把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混为一谈,考试答题时则闹出笑话。学会分类的人,条分缕析地学习,将每一种知识点都明晰地印刻在脑海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这就是讲究学习技巧的好处。 至于归纳,它和分类是相辅相成的一种技能。分类是为了分类别来学,深入了解事物的属性,归纳则可以统揽全局,推出结论。自培根开创古典归纳法以来,此法一直都是哲学界最重要的推理方法之一。它可以把林林总总的相关知识进行提纲挈领、加工重组,使之形成体系,由“繁而杂”变成“少而精”,由“散而乱”结成一览无遗、简洁明了的“知识网”。学语文要学会运用摘要式、提纲式、表解式、综合式等方法,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分析和归纳,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总体认知。譬如归纳各种文体、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特点等。
二是培养阅读分析的技能习惯。语文考试中占据最大分量的就是阅读分析题。学会阅读分析的技能,无疑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举足轻重。阅读就是读文章,读文段;分析就是要理解文体的特点,理解文段之间的内在联系,领会作者的意图,品味词句的精美,掌握写作方法的妙用。进行阅读分析时,务必先了解文章属于什么文体,相关文体有哪些知识点,才能对症下药。接着要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还要弄懂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前后呼应的情况,体会其间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品读其妙笔生花之处。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领悟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意趣,破解其写作的真正意图。
三是培养写作的技能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会写作,掌握了写作技能才算学懂了语文这门学科。古代科举考试,考的是文赋诗词,其实就是写作。当下中高考,作文分数占比几乎是一半。有人说文无定法,似乎说的是写作没有什么技法可言,其实它只是针对那些已经熟能生巧、颇有造诣的作家而言的,写作对于这些作家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情,他们下起笔来如入无人之境,技能雖然如影随形,但已无法现出真身。一般的初学者,还是要懂得一些方法,才能动得笔头的。依我之见,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前提条件。高雅之人创造高雅之文,所谓文如其人。其次才是技法。大方向的写作方法有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等,具体的表现手法还有抑扬结合法、伏笔铺垫法、借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开门见山法、卒章显志法、烘托渲染法、衬托对比法等。当然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内容需要而定。写作技能的掌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靠平时的积累。好的文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往往是受着生活中某朵浪花的触动而产生灵感,燃起写作冲动的。所以要留意生活,深入思考。当然语文的基础很重要,多读书,积累字词,修炼文采,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一句话,多读多练勤积累,实践出真知。
总之,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熟习技能,都要努力培养成习惯,让良好的习惯陪伴左右,受益终身。英国哲学家普德曼说得好:“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语文学科内容浩如烟海,更需要良好的习惯才能博闻强记。
(责任编辑 陈剑平)
[关键词]培养;语文;学习;知识;技能;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5-0006-02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英国经济学家约·凯恩斯更是把习惯的重要性提升到“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高度。这也是有据可证的,譬如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便在课桌的角上镌刻着一个“早”字警示自己,以每天早起形成习惯,终成大文豪。大哲学家康德,每天午后三时三十分,他永远准时出现在那条后来著名的哲学家之路上,和他的仆人一起散步。人们惊叹其习惯比教堂的钟声还准确,以至于路人看见他散步便纷纷拿出手表校对时间。厉害了,我们的康德!真不知道他是怎么练就的,能做到如此神准的地步。
既然良好的习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回到学习语文的习惯这个主题上来谈一谈。叶圣陶先生认为在智育方面,就是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这两方面的良好习惯。
一、寻求知识的习惯
寻求知识首先应该是思想、心理层面的,即要有求知的欲望,这是形成良好习惯的根源。求知的欲念会驱使人们千方百计去获取知识,以满足其心理的需要。没有欲望的人整天像一只木鱼似的在那里发愣,等待着人们去敲击。他从不会主动探究,他既不想了解祖国语言的精妙所在,也不想通过语文知识分析别人文章的精髓,更别说通过掌握祖国语言去创作佳句美文了。而有欲望的人,他受着理想的驱动,兴致勃勃地去获取知识,像久旱逢甘霖的禾苗,尽情享受雨露的润泽,每天都渴望去寻求知识,欲罢而不能,这也就养成了习惯。
寻求知识的习惯,还包括认真听课的习惯、多思敢问的习惯等。
课堂教学是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阵地,理所当然也应该是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段。农村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主要体现在:有些家庭对子女要求不严格,子女在校随意散漫,上课爱听不听,成绩好歹漠不关心;有些家庭虽然有所要求,但失于监管,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南辕北辙,课堂上的表现也是时紧时松。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一节课里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要引领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并让他们养成习惯。比如怎么学生字词,如何梳理文章结构层次,如何剖析文章思想情感内涵,如何品味文章语言精妙等。每节课有意识地培养,习惯成自然,自学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要让学生形成认真听课的习惯,教师还要提高上课的艺术水平,一要找准授课的切入点,二要讲究语言艺术,三要注意上课的环节。好的切入点就像一把打开宝库的钥匙。教师语言简洁明了,幽默有趣,学生喜闻乐见;合理适度的课堂环节,既不单调冗长,也不走马观花,每一环节都让学生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学生自然而然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培养习惯并非易事,毕其功于一役的做法是养不成的。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只要稍微松懈,教师就要干预一下,提醒提醒他。学生自己也要经常进行自我暗示,增强学习信念,在不断的暗示和锻炼中,好习惯也会慢慢形成。
多思敢问是获得知识的最重要途径。《论语》里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名言,说的就是要多思。当代著名学者于丹说:“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少一点后悔。”学习语文也要多思,比如读一篇文章,看见面前摆着生僻的字词,就要想一想,怎么读,什么意思,扫清了这些障碍,学起来才会如履平地,轻松自如;再往下研读时,又要想一想,文章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思想,总之各个环节都要思考一下,才能很好地体会文章的妙处。不思不想,浅尝辄止,不可能真正读懂文章的真谛。不仅要多思多想,还要养成习惯。读到一处,下意识停下来思考一下,探究探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于敢问,清代刘开有飨世名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学与问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学习可以解疑,好问则可以博闻。不闻不问的人,永远停留在知识最初始的阶段,探寻不到学问的奥秘精深。语文学习要多问敢问,才能掌握基础知识,也才能理解文章深意。那么问什么呢?一要问知识点,如字词句段、修辞、文体、写作方法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有的放矢。二要问文章的结构形式、思想内涵等,如问一问如何理解其结构特点,如何分析其深层次含义。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掌握了基础知识,弄懂了文章的形式内涵,也就学会了语文。养成敢问的习惯却不容易。有些学生性格内向,羞于启齿;有些则基础浅薄,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处问起;有些则傲慢不羁,自以为知识高深,不值一问。教师首先得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解除学生的思想顾虑,然后营造宽松活跃的氛围,还要循循善诱,形成学生敢问能问的态势,日复一日,不断尝试,方能培养学生敢问善问的习惯。
二、熟习技能的习惯
语文学习也需要技能。吕叔湘先生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怎样才能成为学习语文的能工巧匠呢?
一是培养学会分类归纳的技能习惯。语文学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学会分门别类,并自觉按照分类法进行学习,各自攻破,这应该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习惯、好技巧。如语文有字词句基础知识类、修辞类、文体类、文言文类、写作类等,每一类下面又有更细一些的知识点,如果不学会分类学习,这里学一点,那里学一点,东一个榔头西一个榔头,结果什么都记不清,或者所记的知识千头万绪,无法对号入座。例如有的学生把表达方式混到修辞手法中,或者把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混为一谈,考试答题时则闹出笑话。学会分类的人,条分缕析地学习,将每一种知识点都明晰地印刻在脑海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这就是讲究学习技巧的好处。 至于归纳,它和分类是相辅相成的一种技能。分类是为了分类别来学,深入了解事物的属性,归纳则可以统揽全局,推出结论。自培根开创古典归纳法以来,此法一直都是哲学界最重要的推理方法之一。它可以把林林总总的相关知识进行提纲挈领、加工重组,使之形成体系,由“繁而杂”变成“少而精”,由“散而乱”结成一览无遗、简洁明了的“知识网”。学语文要学会运用摘要式、提纲式、表解式、综合式等方法,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分析和归纳,最终完成对知识的总体认知。譬如归纳各种文体、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特点等。
二是培养阅读分析的技能习惯。语文考试中占据最大分量的就是阅读分析题。学会阅读分析的技能,无疑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举足轻重。阅读就是读文章,读文段;分析就是要理解文体的特点,理解文段之间的内在联系,领会作者的意图,品味词句的精美,掌握写作方法的妙用。进行阅读分析时,务必先了解文章属于什么文体,相关文体有哪些知识点,才能对症下药。接着要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还要弄懂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前后呼应的情况,体会其间所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方法等,品读其妙笔生花之处。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能领悟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意趣,破解其写作的真正意图。
三是培养写作的技能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会写作,掌握了写作技能才算学懂了语文这门学科。古代科举考试,考的是文赋诗词,其实就是写作。当下中高考,作文分数占比几乎是一半。有人说文无定法,似乎说的是写作没有什么技法可言,其实它只是针对那些已经熟能生巧、颇有造诣的作家而言的,写作对于这些作家已经是驾轻就熟的事情,他们下起笔来如入无人之境,技能雖然如影随形,但已无法现出真身。一般的初学者,还是要懂得一些方法,才能动得笔头的。依我之见,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得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前提条件。高雅之人创造高雅之文,所谓文如其人。其次才是技法。大方向的写作方法有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等,具体的表现手法还有抑扬结合法、伏笔铺垫法、借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开门见山法、卒章显志法、烘托渲染法、衬托对比法等。当然不能生搬硬套,要根据内容需要而定。写作技能的掌握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靠平时的积累。好的文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者往往是受着生活中某朵浪花的触动而产生灵感,燃起写作冲动的。所以要留意生活,深入思考。当然语文的基础很重要,多读书,积累字词,修炼文采,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一句话,多读多练勤积累,实践出真知。
总之,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熟习技能,都要努力培养成习惯,让良好的习惯陪伴左右,受益终身。英国哲学家普德曼说得好:“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语文学科内容浩如烟海,更需要良好的习惯才能博闻强记。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