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广东省广州市海珠镇泰实验小学二年级三个班学生第一次写话的作品进行了归类统计,并设计维度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发现学生写话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统编教材;写话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69-02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镇泰实验小学二年级三个班学生第一次写话(写自己喜爱的玩具)的作品,共计114份。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14份写话作品的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设计维度进行深层次分析,以期挖掘处于写作起始阶段的二年级学生写话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指导对策和建议。
3.分析维度
本文以每一份写话作品为单元,进行了以下维度的分析:学生写话选材类别、学生写话情况统计、学生写话存在问题类型。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写话选材类别分析
从图1可以看到,学生对玩偶类玩具比较偏爱,其次为科技类玩具,益智类和健身类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应该说,学生的选材还是比较广泛的。
2.写话速度分析
笔者以5分钟、8分钟、10分钟为切分点,对学生的写话句数进行了统计,发现25%的学生能够在10分钟的时间写到5句以上,接近半数的学生速度大概在3~4句,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只能写2~3句话。而且8分钟以后,速度中等和较慢学生的写话就基本没有再增加(见下表),这与学生的思路打不开有一定关系。
3.学生写话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对学生写话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和次数进行了归类统计,如图2所示,仍有部分学生书写格式不规范,例如,没有空两格的习惯,标点符号不会占格,符号和汉字挤在一格等,还存在误用、漏用标点符号,句子不通顺,不完整,口语化现象。但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思路打不开,表达的句式单一,这直接影响了写话的速度和质量。
三、思考与建议
1.巧激趣,触发写作欲望
教师应当先从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入手。教师要做好真实生活体验与写话内容的“对接”,以有趣激发学生表达动机;以有趣拓宽学生表达内容;以有趣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游戏闯关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练写,使写话课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笔者采用“手指娃娃”的形式向学生发出参加“玩具总动员”的邀请,让他们为自己的玩具写“介绍信”,取得活动入场券。这样的情境创设,让整个课堂气氛马上轻松起来,活跃起来,学生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
在写作的起始阶段,教师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写话。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善于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优点。在写话的要求上,除了一些基本的行文和格式规范,其他基本不作具体规定,学生能写几句就是几句,多少不限,自由地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营造无压力的写话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放开胆量,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1]。
另外,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班级交流、亲子交流、张贴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功感。笔者特别提倡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作品。当然,这得教师舍得花时间。而从年龄特点来看,对于6~12岁的小學生而言,朗读更是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能把学生从声音世界引入文字世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天然语感,有助于净化语言[2]。在放声朗读中,学生最容易发现自己作品里语句上的问题,从而修正过来。
2.善搭梯,夯实写话基础
对于解决不知道如何写的问题,笔者建议在写话前复习学过的语言材料,唤醒学生脑中的知识储备。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我们必须渗透句式、词组、词语的运用。统编教材许多课后练习都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言语表达,进行积累仿写。这些铺垫性、基础性的练习分别安排在每个单元之中,随处可见。如《黄山奇石》一课,教材要求学生用上“好像”“真像”写一写图片中的石头,进行比喻句的训练。这些练习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着力落实,这对学生用词、造句的能力大有裨益。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每一次写话之前,我们都要重视任务分析。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现有的书面表达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怎么样?原有的书面表达能力层次在哪里?要达成写话目标难在哪里?需要教师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与指导?这样才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起点,找准教学重难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梯子,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达成基本的写话目标。
3.促动笔,克服畏难情绪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只靠短时间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它是在长期的循环往复、不断提质的过程中,逐步内化提升的。同时,多写也有利于克服畏难情绪。“只有写,才会写。”学生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会写作的,而不是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会的。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学生所接触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写话的内容,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写。从一年级开始,笔者就在班里让学生进行经典片段的仿写。比如,在推荐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了绘本《小黄和小蓝》之后,让学生根据绘本进行演示,并按原著仿说、仿写,最后将仿写的作品装订成册,于是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小红和小黄》《小蓝和小红》,这可把刚从幼儿园上来没多久的学生乐坏了。
4.重阅读,助力个性表达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个性化表达是作文教学的核心追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丰富的课外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资源和平台,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积累具有特色的语言,并且逐渐建构起新的语言体系,从而实现个性表达的目标。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具有盲目性、随意性,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而经典,自然是首选。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第十二章《教材、推荐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就明确指出,向学生推荐阅读的,最好是经典作品。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多种多样,但经典阅读应当占较大的比重。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主要功夫也要下在经典阅读上。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正是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形式的最佳范本。坚持“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原则,笔者以“促兴趣,成习惯”为追求,为学生编制每周推荐书目,也允许读有余力的学生自行选择。这样必读和选读结合起来,也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之,只要教师重视燃情激趣,加以细致指导,提倡大量阅读,一定能够为二年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宇,魏航.在继承中发展,重塑学生的语文生活——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9).
[2]曹文轩.花指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张海华(1975—),女,广东汕头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统编教材;写话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4-0069-02
一、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镇泰实验小学二年级三个班学生第一次写话(写自己喜爱的玩具)的作品,共计114份。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114份写话作品的信息内容加以归类统计,设计维度进行深层次分析,以期挖掘处于写作起始阶段的二年级学生写话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指导对策和建议。
3.分析维度
本文以每一份写话作品为单元,进行了以下维度的分析:学生写话选材类别、学生写话情况统计、学生写话存在问题类型。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写话选材类别分析
从图1可以看到,学生对玩偶类玩具比较偏爱,其次为科技类玩具,益智类和健身类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应该说,学生的选材还是比较广泛的。
2.写话速度分析
笔者以5分钟、8分钟、10分钟为切分点,对学生的写话句数进行了统计,发现25%的学生能够在10分钟的时间写到5句以上,接近半数的学生速度大概在3~4句,大概三分之一的学生只能写2~3句话。而且8分钟以后,速度中等和较慢学生的写话就基本没有再增加(见下表),这与学生的思路打不开有一定关系。
3.学生写话存在的问题分析
笔者对学生写话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和次数进行了归类统计,如图2所示,仍有部分学生书写格式不规范,例如,没有空两格的习惯,标点符号不会占格,符号和汉字挤在一格等,还存在误用、漏用标点符号,句子不通顺,不完整,口语化现象。但最突出的问题还是思路打不开,表达的句式单一,这直接影响了写话的速度和质量。
三、思考与建议
1.巧激趣,触发写作欲望
教师应当先从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入手。教师要做好真实生活体验与写话内容的“对接”,以有趣激发学生表达动机;以有趣拓宽学生表达内容;以有趣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情境创设、角色扮演、游戏闯关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练写,使写话课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笔者采用“手指娃娃”的形式向学生发出参加“玩具总动员”的邀请,让他们为自己的玩具写“介绍信”,取得活动入场券。这样的情境创设,让整个课堂气氛马上轻松起来,活跃起来,学生都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了。
在写作的起始阶段,教师要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写话。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善于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优点。在写话的要求上,除了一些基本的行文和格式规范,其他基本不作具体规定,学生能写几句就是几句,多少不限,自由地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营造无压力的写话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放开胆量,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1]。
另外,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班级交流、亲子交流、张贴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获得成功感。笔者特别提倡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作品。当然,这得教师舍得花时间。而从年龄特点来看,对于6~12岁的小學生而言,朗读更是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能把学生从声音世界引入文字世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天然语感,有助于净化语言[2]。在放声朗读中,学生最容易发现自己作品里语句上的问题,从而修正过来。
2.善搭梯,夯实写话基础
对于解决不知道如何写的问题,笔者建议在写话前复习学过的语言材料,唤醒学生脑中的知识储备。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我们必须渗透句式、词组、词语的运用。统编教材许多课后练习都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言语表达,进行积累仿写。这些铺垫性、基础性的练习分别安排在每个单元之中,随处可见。如《黄山奇石》一课,教材要求学生用上“好像”“真像”写一写图片中的石头,进行比喻句的训练。这些练习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着力落实,这对学生用词、造句的能力大有裨益。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每一次写话之前,我们都要重视任务分析。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现有的书面表达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怎么样?原有的书面表达能力层次在哪里?要达成写话目标难在哪里?需要教师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与指导?这样才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起点,找准教学重难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梯子,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地达成基本的写话目标。
3.促动笔,克服畏难情绪
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只靠短时间训练就可以实现的,它是在长期的循环往复、不断提质的过程中,逐步内化提升的。同时,多写也有利于克服畏难情绪。“只有写,才会写。”学生是在写作的过程中学会写作的,而不是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会的。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学生所接触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写话的内容,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写。从一年级开始,笔者就在班里让学生进行经典片段的仿写。比如,在推荐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了绘本《小黄和小蓝》之后,让学生根据绘本进行演示,并按原著仿说、仿写,最后将仿写的作品装订成册,于是学生就有了自己的《小红和小黄》《小蓝和小红》,这可把刚从幼儿园上来没多久的学生乐坏了。
4.重阅读,助力个性表达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个性化表达是作文教学的核心追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丰富的课外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资源和平台,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积累具有特色的语言,并且逐渐建构起新的语言体系,从而实现个性表达的目标。
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具有盲目性、随意性,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而经典,自然是首选。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第十二章《教材、推荐背诵篇目和课外阅读》就明确指出,向学生推荐阅读的,最好是经典作品。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多种多样,但经典阅读应当占较大的比重。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主要功夫也要下在经典阅读上。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作品,正是学生感受、积累语言形式的最佳范本。坚持“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原则,笔者以“促兴趣,成习惯”为追求,为学生编制每周推荐书目,也允许读有余力的学生自行选择。这样必读和选读结合起来,也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之,只要教师重视燃情激趣,加以细致指导,提倡大量阅读,一定能够为二年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宇,魏航.在继承中发展,重塑学生的语文生活——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7(9).
[2]曹文轩.花指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张海华(1975—),女,广东汕头人,中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