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的新威胁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l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气革命、新型智能城市、3D打印技术、合成生物学……一个个新兴技术在给社会带来惊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有负面冲击。面对这股冲击波,人类作好准备了吗?在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看来,答案并不乐观。
  在《展望2030:美国未来技术革命战略》研究报告中,大西洋理事会详细分析了美国即将迎来的诸多新兴技术革命。报告认为,能源、智能城市与制造业将是三大最有潜力的新兴技术领域,不过,美国不仅没有为新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做作准备,也没有为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获取收益作好准备。
  页岩气技术带来严峻挑战
  在能源领域中,近年来发源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早已成为官方与媒体热议的话题。这一轮来势汹汹的能源革命可能为美国实现制造业振兴、提升在国际能源市场地位乃至改变全球能源格局创造不可多得的机遇。
  然而在带来好处的同时,页岩气革命也使美国面临严峻挑战。对水力压裂技术的大量使用可能引起甲烷泄漏、水资源污染、小规模地震等环境问题的担忧大量存在。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纽约州、科罗拉多州、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及许多欧洲盟国都禁止使用水力压裂技术。
  大西洋理事会报告认为,这种潜在的担忧因素如果不能得到快速解决就会削弱页岩气革命,乃至威胁美国重要的安全利益。报告指出,美国应成立一个囊括科学家与工程师、能源企业、各州监管机构以及环境组织的跨党派全国委员会,为实现风险最小化、协调相关法规提出建议。
  除页岩气革命浪潮之外,美国传统电网的发展也迎来新机遇。报告认为,建立完善的智能电网将成为美国未来政策的优先关注点。然而,美国电力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联邦、各州、自治市政府在公共与私营领域开展长期合作。到2030年,美国或许只能建立起州级与地区性的智能电网,形成覆盖全国的智能电网的可能性不大。在可预见的将来,页岩气革命仍将是能源领域出现的最具突破性的技术革命。
  “如何避免城市化变成噩梦”
  当前,城市面临着人口激增与资源有限的尖锐矛盾。在此情形下,“智能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其核心观念是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改善城市运作方式,通过加强数据收集、信息交换与自动化应用来提高经济生产率和居民生活质量,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退化。
  报告建议美国通过创设一套符合世界级能源与水资源能效标准的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加快对上述智能技术的采用。与此同时,将这些城市技术出售给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
  “在建设智能城市方面,美国面对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避免因未能及时有效解决城市问题而导致城市化变成一场噩梦。”大西洋理事会在报告中说,这需要具有确认、采用并推广最有前景的城市新兴技术的能力。
  然而,新兴城市技术本身也具有负面风险。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组织上来说,要在实际生活中有效搜集、管理并确保巨量信息的安全,都面临障碍。即使顺利实现这一点,信息的高度汇集还可能引发数据安全问题,新技术的使用也可能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导致新的社会问题。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致命冲击
  3D打印、合成生物学……一大批新技术让人惊呼“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其区别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突出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不同方式的材料结合,更实现了数字信息与物品的相互转换,颠覆了原有的社会生产模式。
  3D打印技术就是突出代表之一。计算机辅助设计、大数据、云计算以及新材料的出现,降低了3D打印的成本,也使这种“平台技术”的用途更加广泛。人体器官、飞机机翼甚至月球和火星上的基地都将能被快速“打印”出来。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将带来巨大的变化。如果能围绕3D打印技术创办新企业,建一个3D打印设施的成本可能大大低于1万美元,而建立一个传统工厂可能需数百万美元投资。3D打印将能帮助发展中国家跃过一些制造业,在不需要建立大型生产设施的情况下享受先进制造带来的好处。
  “前途非常大,潜在危险也最大。”报告这样评价另一项新技术——合成生物学。该技术希望用化学合成的DNA构建新生物系统或具有新特性与增强特性的生物。
  如果实现,人们将能像用计算机编程一样编DNA,通过生物学改造,为生物燃料、水净化、纺织品、新药物和疫苗以及食物来源“造出”新生物。
  这种数字化DNA信息可在互联网上传输并创造生物。举例来说,如果在火星上发现新生物,只要对其DNA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传回地球,就能在地球上“复活”该生物;未来人类如果移居火星,挽救生命的药物则可以通过制作成的数字文件传出,并在火星实现“即时制造”。
  不过,大西洋理事会报告认为,日益强大的3D技术与机器人可能“吞噬”美国的无数就业机会乃至整个行业。与此同时,如果实现3D打印,致命武器、无人驾驶飞行器等攻击性装备的管控将变得更加困难,而合成生物学具备创造全新致命微生物的能力。
  这些都需要未雨绸缪的思考与应对。
其他文献
地方债解法无外四类:一是贷款展期;二是在“土地财政”下提升地价;三是将手中资产证券化;四是改革所有制吸纳各路资本  据  国家审计署数据,截至2013年6月,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担保和救助责任的债务共30.27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务达17.89万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测算,城投债偿债高峰为2017-2019年,且2018年达峰值。2014年三季度,城投债和信托融资将
期刊
中央改革指导意见:  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拥有北京市户口的徐亮,早在2011年6月就获得了海淀区两限房配售资格。但在近3年的漫长“轮候”中,至今一房难求。  这期间,北京市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不断推陈出新,主打产品从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到公租房,再到2013年底刚推出的“新宠”——自住
期刊
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未能完成2013年年度计划。  2013年8月9日,国家能源局在《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中公布了18个国家级示范区,计划到2015年共完成1823万千瓦的建设,其中2013年开建749万千瓦。  然而,目前“全国18个示范区,已开工的量不到100万千瓦”,光伏行业研究机构NDP 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企业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大
期刊
中国各个细分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最缺少的是什么?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它不是对现有制度的修修补补,也非一路高歌以期在高速发展中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些彻彻底底的“失败”个案。  这在近年来得以迅猛发展的信托领域尤其如此。中国社科院尹中立给本刊撰文,对信托产品违约缺失的危害进行了切中肯綮的分析。  对信托领域的风险,各级监管机构秉持“底线思维”,按照该思维各类信托产品一直保持“刚性兑付”。由于刚性
期刊
传媒大亨默多克最近流年不利。在英国的窃听门给他带来事业上的沉重打击之后,这个月又与结缡14年的第三任妻子邓文迪离婚。他手下的公关展开了娴熟的攻势,把他包装成浴火重生,在82岁之时从个人和事业的挫败中解脱出来,幸福平静地迎接生命的新乐章。  默多克的传媒帝国中有主流大报,也有极为赚钱的八卦小报,大报是他伸张政治影响力的渠道,而小报则是盯着他的竞争对手的犬牙。  但是默多克这个人物太传奇了,摆平众多媒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并明确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这给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入市打开了出口,地方纷纷跃跃欲试。  唤醒沉睡资产  2013年11月21日,是深圳土地制度改革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日子。  一块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社区的原农村集体工业用地在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挂牌出让成功,由
期刊
国企改革风云再起,上海国资系统的50多家企业集团正面临新一轮重组。  2013年12月17日,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上海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下称“国资改革20条”),明确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推动企业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或引进战略投资者,成为公众公司;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整合。  “混合”的动力  “引入民
期刊
2014年2月,是最新纳入营改增试点的全国邮政业、铁路运输业企业迎来的首个申报纳税月,也是率先试水的上海市在改革两周年后迎来的新报税月。  作为中国税制改革的“重头戏”,短短两年间,营改增试点推进之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没有一项改革像营改增一样获得各方面如此广泛的认同,这一改革凝聚了宏观领域“最大经济政治公约数”:既是国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棋子”,也体现结构性减税的政
期刊
如果说2013年前的金融改革还主要依靠顶层设计和自上而下的推动,还被称为改革的“最后一块洼地”,那么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则可算作来自市场底层的创新。  互联网金融对于实现金融改革多项目标都展现出明确的价值,在实现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效率、加强竞争、打破垄断方面尤为突出。传统的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感受到了明显创新,并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中国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认为,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将带来金融
期刊
民营银行落地之日渐近。  年初银监会在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明确指出,试办由纯民资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2014年的工作重点之一。  与此同时,各地民资热情高涨,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统计,仅2014年前50天,即有24家民营银行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预核准;刚刚结束的地方两会上,有20多个省、区、市提出要加大对民营金融支持力度。  自民营银行重启后,监管层的推进是慎之又慎。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