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方式和娱乐本身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传统意义一般来讲,大众娱乐文化就是最广大群众创造并用来休闲娱乐的普及文化,它具有其他任何文化形式无可比拟的广泛性、平等性和参与性,在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我们注意到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界限的消弭,人们似乎很难定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无论是制作者实践者和大众都不要被娱乐的自我疯狂,不但可以使文化遗存得以延续,而且还可以使文化得以增殖。
   一、什么是大众娱乐文化
   文化学者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一种人群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并演化成对自身社会有价值的风俗、礼仪、生产、生活方式,而这一系列的选择,便结合成这一族群的文化价值观。
   从传统意义一般来讲,大众娱乐文化就是最广大群众创造并用来休闲娱乐的普及文化,它只是满足于个人肤浅的文化消费,它以最通俗的方式借助于高效的传播媒介来传播,它具有其他任何文化形式无可比拟的广泛性、平等性和参与性。传统意义认为,大众娱乐文化是和像“精英文化”或“高级文化”这一类文化相对立的,它是低级的、媚俗的。
   二、新时期的大众娱乐文化
   在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特别是网络媒介和后现代主义出现以后,我们注意到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界限的消弭,人们似乎很难定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它们的关系被打破了,从一个支配关系演变成了平行关系。曾经像报纸、杂志这样的大众媒介是精英文化传播的工具然而到今天却是大众娱乐文化;意大利歌剧在如今美国和中国都是精英文化,然而在意大利却是大众文化。
   三、新时期的电视娱乐文化
   电视,在二十世纪人类文化舞台上的醒目到场和隆重出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教育、生活、艺术、玩乐、家居、消遣,甚至某些奢侈化的需求都不难找到对应的节目。人们生活习惯、阅读习惯、甚至生存的习惯都开始改变。
   学者李良荣指出,传媒的娱乐化“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版面)受到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新闻越来越多,连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林晖认为,在消费逻辑引导下的媒介娱乐化倾向表现为:“最初是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则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
   其实娱乐早以成为电视传媒的一个核心部分,比如以前的琼瑶剧、港剧、访谈节目等广泛的说都是娱乐的,但是值得说的是近几年一些娱乐现象是空前火爆。比如选秀类节目、讲坛类节目。选秀类节目是给大众提供一个平台,让老百姓自己给自己创造娱乐,易中天和余丹现象是把严肃古典的历史或学说通过大众传媒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的一种大众文化,为大众提供了另外一种娱乐的途径。
   四、国内真人秀娱乐节目的发展概况
   近几年如《超女》、《星光大道》、《非诚勿扰》等,节目很好的结合国内本土文化,时机与时下大众娱乐倾向非常吻合,可以说是目前国内电视娱乐节目的代表。所以有必要试图分析这类节目火爆的原因来更好的了解电视娱乐文化的利与弊。
   五、国内真人秀娱乐节目火爆的原因
   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了一批符合本土化文化的一类节目,不管是在节目本身的制作上还是在当下大众的需求上这类节目应该说都做的非常成功。我觉得它之所以如此火爆,是有它一定道理的。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节目本身,一方面是大众心理。
   1.核心的节目理念。一个娱乐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里同时具备了受众参与要素。正是有了一个核心节目理念,其他的游戏规则才能跟进。正是有了这个核心理念,才能给选手更多的空间,更多的强调选手的个性。所谓真人就是强调他本来的面目,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存在。而这种真实又是区别与纪录片中的真实的,后者的真实是对客观事物的纪实,是不加修饰的。但是前者的真实是一种拟态的真,也就是虚拟中的真,是一种经过制作者精心设计过的“真”。这是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基本前提,也是其特性。如果我们认同这一特性,所谓的真人秀娱乐节目的“真”也必须在这种“拟态的真”的环境中展开。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在真实的纪录下选手与选手之间的情,选手与观众之间的情,选手与工作人员之间的情,这样的一个看似不平凡却又很平凡的情是很容易打动观众的。
   再者节目的自由度很大,在这里面每个个体都是有个性的而且要放大个体的个性,这样越发使得节目真实,更加的融入生活。给观众一种非常愉悦的感觉,让观众真实的在节目中感到快乐。
   真人秀并不是一个新节目,而是在原来理念上的新突破。就是注重选手和参与者个性化,所有这一类都是真人秀节目,就是充分的放大选手的个人光彩,让所有参与者都能够成为问题的主角。所有其它的节目都是受导演严格控制的,但是真人秀节目中参加者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2.大众心理。再经过长时间的对港台和国内外明星的崇拜之后,多少会有些审美疲劳,而且对这样的琼瑶剧和港台剧这类的电视剧显然已经老套,正好真人表演秀节目的到来使的他们得到完全释放的平台,使的这样一批节目获得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参考文献: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张程(1984.3-),男,汉,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动画学院,研究方向:影响媒体。)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而核心问题是要解决教师工作的实效性,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这就要实施多元的管理,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了解每一位教师,关注教师需求;创造弹性的空间,拓展教师思维;引导教师关注学生的发展;运用非正式表扬,引领教师成长。在工作中给教师足够的理解与关心,尊重与信任,充分发挥所有教师的长处,使广大教师充实快乐地工作,最终促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的美学根源于人格美的美学,而这种人格美则发轫于汉末清议和人物品鉴的魏晋玄学。因此,笔者试图以魏晋时期的一个独具个性魅力的文人团体“竹林七贤”的思想领袖嵇康为例,从“越名教而任自然”以及“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两方面来阐释其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境界。   关键词:嵇康;人格美;自然;自由   说到人格和人格美,这类概念最初出现于西方。“人格”源自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一
期刊
摘要:大学生德育不应该仅仅注重培养大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态、生命状态、发展状态等。本文从教育、管理、服务三大领域来探讨德育人文关怀的具体实施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以更好地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人文关怀;路径;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服务是大学生德育的三种活动形式,密不可分。
期刊
《折纸》是幼儿师范教材中的手工课,从幼师的培养要求看,教材内容它与幼儿的折纸教材有相似之处,但又高于幼儿的折纸教材。这就要求幼师学生对折纸有一个从理论到技法的系统认识。这部分内容没有新鲜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处理教材,下面结合我这节课的实践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们对折纸的理论和技法没有系统学习,但对折纸活动并不陌生。如何调动学
期刊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认真落实德育目标,促使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积极的参与到这项重要的工作中,将德育目标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让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雨润物般,悄然潜入学生的心田。   关键字:语文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这个词语,在当今社会已不陌生,随着未成年人出现心理疾病的现象不断增多、少年犯罪率
期刊
摘要:加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实效性,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法治意识是现代意识的标志性元素,在学生管理中彰显法治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法治;学生管理    法治文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代表着公开、公平、公正,内含着平等、权利、程序、责任观念。高校是培养社会中坚力量的机构,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当非常重视,而多媒体教学对于音乐课堂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音乐教学;主观能动性    随着音乐课改理念的推广,小学音乐课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唱唱歌而已,而是即将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综合型的艺术课,音乐
期刊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一节课成功地导入,良好的开端,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教学内容与小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精心设计出科学、简洁而又适合的导入方法,为一堂课的成功打好基础,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运行趋势。现根据本人在教学实际中的实践,概括出导入八法,简介如下:   一、复习导入,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班人数偏多,学生体质、身体素质、对各运动项目的兴趣等个体性差异。对此,本文有针对性的从策略、方法、内容等方面构建“分层教学模式”,以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模式;中学;体育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个体差异的存在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其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
期刊
摘要: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合理开拓助学渠道,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结合完善的资助政策,探索培养贫困生成长成才的路径,从而推进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地区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高校学生的贫富差距日益增大,成为高校和社会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而且,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张,贫困生问题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