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三重境界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货的人生,就如同一列行进中的火车,光吃,光吃……”这是网上的一个段子,是对吃货的形象描述,也是吃货的自嘲方式。何为吃?口乞为“吃”。也就是说,仅仅满足口舌唇齿味蕾之欲还只能算是低水平、浅层次的吃货。只知道“光吃,光吃”的货,最终只能成长为没有前途的胖子。而对高大上的吃货来说,需要以一颗细腻柔软的心去慢慢地、细细地体味食物,如是为“品”。
  《红楼梦》里妙玉姑娘对于喝茶有个“三杯”论,推及饮食上显然不合适。莫说一杯,三五碗可能也还没咂摸出个滋味来,更不要说饱了。另外,铁观音功夫茶的品饮有“七泡有余香”之说,故我以为,“品”一杯或七碗只能看作一个泛指,滋味是不该限量发售的。你是西北汉子,那就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她系江浙美女,就还是诗情画意、小碟小碗好了。
  “品”字是三个口组成,应当是口感上的三层滋味,层层递进,一层更比一层高。这么说似乎有点玄,但事实上“吃”还真是这么玄的一档子事。我以为,“吃”也有三重境界。
  “吃”的第一重境界为“万水千山吃遍”。南甜北咸,西酸东辣,以我有生之年,穷尽天下美味,莫管它是星级酒店还是杏花村巷,有美食的地方就有春天,开口能言“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便可谓吃之有成了。
  “我吃故我做”是“吃”的第二重境界。大文豪苏轼自言“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意思是说“全天下的美味呀,你们的存在都是为了供养我这个老馋鬼的哦”。所以为苏老先生代言的,除了关西大汉抱铜琵琶、铁桌板歌“大江东去”,版权所属的还有“东坡肘子”“东坡肉”“东坡豆腐”等等,更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的千古名句流传,可见吃有所得,亦可百世流芳。
  “吃”的第三重境界也是至高境界,为“真味只是淡”。此境界妙在大道至简、返璞归真,非资深美食家不可为。李渔就是这样一位大家,他倡导注重本味、淡味、鲜味的健康养生经,不主张肥甘厚味。他认为“肉食者鄙”,认为“论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洁,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所以笋以其“鲜”而使得笠翁老先生青眼有加,并称赞道:“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在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的泛滥比科技发展还迅猛的今天,平中见奇、淡中有味的食物如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一样,真真是可遇难求了。
  除了笋,李渔还推崇一种养生圣品———蕈。他说食蕈就猶如吸取了“山川草木之气”,人人得益,老幼咸宜。这个文绉绉的“蕈”字,其实就是我们现在餐桌上的“抗癌明星”———食用菌,诸如草菇、平菇、鸡腿菇、牛肚菌、羊肚菌、虎掌菌等等。
  在韩剧《大长今》里,长今在经历宫廷斗争倾轧,受伤而避难山野时,偶得一老翁救命照顾。这个情节在剧中微不足道,可它却深深印在了我这个心里一般不装事的吃货的脑海里。这都是因为那个老翁给长今的粥汤粗食里有一种调味品,其实它是再简单平常不过的香菇虾粉。菇系野生,虾出清溪,阳光下焙干,瓦罐中研磨过筛,如此而已。“吃”真是一门学问,寻常物幻化出别样滋味才是吃的最高境界。在现代化装备一应俱全的今天,香菇磨粉并不难,交给烘干机、研磨机,几分钟轻松搞定,可难就难在用的是“得天地精华之润泽,受林风日光之拂照”、源于山野、得之自然、原生态、纯天然、绿色环保的香菇。
  我最近就从朋友处得了一瓶香菇粉,那是真正源于湘西深山的乡野神秘滋味。菇粉初品,入口即化,只觉细腻绵软;再品,便有淡淡的甜香,似有若无;三品之后,我索性去磨了一些虾粉配上,拌了个爽口黄瓜,上面再撒几粒芝麻,就着一碗红豆米饭,那是真香啊!
其他文献
妈妈和爸爸正在看电视,妈妈说:“我困,我要去睡觉了。”  她走进厨房,准备明天早饭吃的三明治。  她用凉水冲净爆米花碗;从冰箱里拿出明天早饭要吃的肉;检查过麦片盒子,看看是不是快见底了;把调羹和碗摆在桌上;给咖啡壶通上电,冲泡明早要喝的咖啡。  她又把几件湿衣服放进烘干机,把一篮衣物装进洗衣机,用熨斗熨好一件衬衫,钉牢衣服上松脱的纽扣。  她收起桌上散乱的游戏拼板,把手机插到充电器上,把电话簿放进
期刊
我的朋友明亚,姓赵,祖籍上海崇明岛,自幼跟随在军队工作的父母,在武汉长大,按理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但是每当有人问他是哪里人,他都会假装恍惚那么一下子,顿上一顿,清清嗓子,然后用一种略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回答,有时候说他是上海人(其实他成长的岁月中任何一个阶段都与上海无关),有时候说他是无锡人(他母亲的籍贯是无锡),就是从来不说他是武汉人。他总解释:“因为我是在武汉军队大院里面长大的,跟当地的文化格格
期刊
好吃的东西,都不大健康。就像花生米,本身油脂就很高,再用油一炸,总有种喝油的感觉。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能让花生米少“吃”油的小方法。  把生花生米在啤酒中浸泡20分钟后,剥掉花生米外面的红衣。  用厨房纸巾蘸去花生米上多余的水分,避免下锅炸时,油往外溅。  花生米凉油下锅,用小火慢慢炸。炸至金黄色,并且能听到花生米在碰到勺子时产生的噼里啪啦的清脆响声,就是炸好了。捞出来,装盘,开吃吧!  用啤酒泡过
期刊
家里每次做红烧肉时,妈妈都会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说那时候有五指厚的肥膘才是好五花肉,那样做出的红烧肉才正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猪也流行减肥,肥瘦对半的五花肉就已经很难得了。  姑父是浙江人,姑姑入乡随俗便学会了浙江人做红烧肉的方法。通常北方人红烧肉里的配菜是萝卜、土豆,浙江人会放笋,春天放春笋,冬天放冬笋,没笋的季节放笋干,味道极其鲜美。还会煮十个鸡蛋,剥了壳,再用小刀浅浅地划几刀。这样的鸡蛋和红
期刊
我生在闽南,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小就跟父亲喝起了“铁观音”。  后来某次,我到武夷山旅游,顺手从那儿带了一斤“正山小种”。回家一泡,一个人慢慢细品,竟然爱上了红茶,爱上了桐木关,爱上了那千百年传承的红色香韵。  红茶的色泽足以让人心动,光是那倒在透明玻璃杯中,如红酒般的茶水,就会让人产生醉意般的感动。“正山小种”有着一种琥珀色的酒红的光泽。相对于青茶那淡淡的绿色的光泽,红茶有着一种醉人的、如酒似火的
期刊
茄子味甘、性凉,是一种典型的蔬菜,江浙人称为六蔬,广东人称为矮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颜色多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绿色或白色品种,形状上也有圆形、椭圆等各种。中医说具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热毒痈疮、皮肤溃疡、口舌生疮等症。  多年前住平房,屋后有块地,家人就常拉起菜畦种茄子。肥沃的土堆起来,间隔种下紫色的茄子秧,茄苗有尺把高时,叶腋下便开始坐花,颜色淡紫而美丽。不久结茄果,从此一发而不可
期刊
湖南湘菜产业促进会副秘书长邓执君擅长做辣椒炒肉。在“寻找民间厨神”活动中,他向大家传授做菜秘诀。  选料:肥瘦相间配螺丝椒  辣椒炒肉作为湘菜代表,不仅味道好,也简单易做。辣椒炒肉做法简单,选材较容易。  首先是选肉。做地道的辣椒炒肉要选肥瘦相间的前腿肉,并且最好是前腿部分的夹缝肉;后腿部分的臀尖肉和弹子肉以及胸腔内连后腿排骨处的一小条肉也適宜,因为这些肉质地细嫩。一般肥肉和瘦肉的比例是1∶3,这
期刊
早晨在菜市场遇到了曾住在我家楼下的邻居刘姨。  “你儿子找着对象没有?”我问。  “这不,我正准备和你说呢!”刘姨喜滋滋地说,“上个月有人给介绍了一个,那个女孩儿叫苗苗。你没见,她长着一双好看的丹凤眼,笑起来特别迷人。尤其是身材,胖乎乎的,一看就是个有福的人,呵呵!我计划年底就给他们把婚事办了。到时你可得来赏光喝喜酒啊!”  “咋能不去呢?日子定下后,你可别忘了通知我。”我笑着答道。  年底轉眼到
期刊
禽畜之胃,有约定俗成的称呼。譬如,猪、牛等家畜的胃,通称为肚;鸡、鸭等羽毛类家禽的胃,称之为胗。  中國人爱吃下水,全世界都知晓。说洋人惧食内脏,饭桌上遇见内脏食物多避之不及,俗称“惧内”,恐怕未必。君不见,许多洋人一到中国,很快入乡随俗,什么下水不下水,只要好吃,来者不拒。我想,洋人不吃猪肚并非习惯使然,而是与他们不会洗濯有关。  猪肚表层凹凸不平,又附着黏液。两端各有一个口子———上接贲门食道
期刊
行走在巴蜀大地,不论是酒肆林立的都市,还是荒僻幽远的乡村,都可以见到泡菜的踪影。泡菜是四川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朋友在饭馆聚餐,酒至半酣,开始进入结束阶段,吃点饭、喝点汤的时候,老板总会端上一碟泡菜来杀杀油腻,也下饭。如果没有端来,食客就会不依不饶地叫起来:“老板,来盘泡菜!”在别人家里做客,也会有人用牙签边剔牙齿边嚷:“你们家里有没有泡菜抓点来?”这是对主人家最后的考验,是这顿饭的高潮,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