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彰显高职特色语文校本教材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0125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它对于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办出高职院校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一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和“高职校本教材”的涵义
  
  “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就是根据高职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为高职师生应用而编选的语文材料。广义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泛指一切可以教和学的语文材料,包括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指导书、参考书、课外阅读书目、投影片、磁带、光盘等。狭义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专指高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范本,即语文教科书。本文“教材”取广义。
  “高职校本教材”是区别于国家统编教材和省编地方性的教材,是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内部开发使用的教材。高职院校校本教材就是以高职院校为主体,以高职生为对象,以教材为关键,实现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体现高职办学特色,从而向高职生提供最迫切的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和指导。
  
  二 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材使用情况分析
  
  目前,高职教育主要以高中毕业为起点,分别开设有必修课、选修课或讲座课,其课程名称也呈现多样化,大学语文、中国文学、文学欣赏、美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开设得比较集中。据了解,全国共有50多种不同类型的大学语文教材,其共同特点是以古文为主、偏重文学作品、突出思想教化、忽视能力训练、针对大学本科编写的等等,并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使用。另外,一些自编教材,由于面对生源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教材内容也不同,不具普遍适用性。从各高职院校开课情况来看,各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上存在很大差异,所显示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从某种角度上说,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有重技能轻人文素质的倾向。这对于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有意或无奈的缺省。
  
  三 目前高职院校使用大学语文教材出现的问题
  
  (一)教材杂乱,没有权威教材
  我国出版了几种全国通的用高职语文教材,如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但由于这些教材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实际上缺乏真正的权威性。于是,许多省、自治区或高职院校都另行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现在全国已经编写出来的大学语文教材不下几十种,而这些教材无论在体例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所以,让人感觉大学语文因校而异,教材纷繁杂乱。
  
  (二)教材内容与现实脱节,所选作品与中学、中专雷同
  第一,目前所编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材,有些版本教材篇目大部分是古文,学生学起来觉得深奥难懂,读都读不通,更别说感兴趣;而觉得较有意思的现当代文章又非常有限,尤其是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上没有见到。虽然美学上说距离产生美感,但母语是我们每天需要运用的,若老是采用一种只能远观的心态去审视的话,这种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失去生命力。
  第二,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在所选作品上,常常与中学、中专语文雷同。据有关专家对比,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与该届学生中学时使用的《语文》教材作比较,结果《大学语文》所选的67篇作品中,与中学《语文》教材出处一致的有60篇,占89.6%;与中学不一样的仅7篇,而这7篇在中学教材中还不难找到同类型的作品。让学生重复学习他们高中时就已经学过的作品,学生不但不感兴趣,甚至感到厌烦,也使得学生认为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没有什么差别,从而影响到他们对课程的认识。在课本的编写体例上,也明显带有中学、中专语文的痕迹,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还是沿用选取作品编写的方式,作品前后加上提示,以及一些词语的注释,这样的体例与中学语文教材处于同一个层次上,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
  
  (三)没有适合高职院校的专门教材
  由于各类学校的生源不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是有其不同特点的。但是,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是由一些重点大学的教师组织编写出来的,其适应对象是大学本科学生,从教育规律来说,这样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高职院校使用。
  
  (四)教材本身不符合高职教育特色
  很多高职院校认为语文不是专业课程,在选用语文教材这一环节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不同的专业基本上都沿用一套通用的高职语文教材。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图省事,甚至就拿本科大学语文教材来敷衍,这些做法与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与职业教育专业的方向、课程目标背道而驰,严重阻碍着高职语文课程目标的达成,不利于高职生母语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因此,应当组织专家编写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要注重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突破以语言和文学知识为主的模式,广泛地涉及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给学生以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
  
  四 立足本校特色,重视高职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建设
  
  校本教材的编写应综合考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学科的功能、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建构教材的特色,开发多种资源,即可有望实现课程的目标和功能。针对现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利用教材建设的成果推进语文教材建设的思路是:
  1 编写体例强调读、写并重。体例设计是对教材内容的总体构想和把握,体现了编写者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一方面要建立相对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重点强调挖掘内在联系并揭示其与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形成“以读助写,以写助读”的指导框架,使教材在体例上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2 内容选择凸显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语文课有很强的人文性特点,它在提高修养、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弘扬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而选文时须兼顾经典性与时代性、思想性与知识性、艺术性与科学性、实用性与可读性。
  3 强化能力训练彰显实用特色。高职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针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这一特点,教材建设中必须加大实际训练(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内容,使教材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4 开发教学资源,建设立体化教材。立体化教材是近几年着力建设并已在教学实践中成功运作的一种教材建设的新形式。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纸介质出版物与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等结合起来形成多介质、多种手段有机配套的综合形式,为高职院校教学提供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一形式可以大大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优秀教育资源充分共享,切实促进和提高教育质量。同时,也可以使传统的语文教学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五 加强领导,制定计划
  
  1 成立专业高职语文校本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和第—线专业人员参加教材编写组,加强对校本教材建设工作的领导。要立足于长远发展,从培养高素质的高职人才目标要求出发,制定校本教材的整体规划。为了更好地落实教材编写计划,保证编写质量,对于专业教材的编写要在编写教材之前,对主编和参编人员进行培训,统一对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业务规格、知识结构、能力要求、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认识,明确每一本校本教材在本系列教材中的地位和特色。
  2 把高职语文教材建设列入学校教学研究课题项目。领导小组应积极争取将系列教材列入学院内规划教材建设项目,给予专项经费资助,建立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
  3 应建立教材编写核准制度。对教材编写的资格和条件、教材编写的立项和核准做出明确的规定。应由行业、专业出版社出版,这样,就能把好编审两道关,就能把握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以及教材各类知识的比例结构,从而保证教材的质量。
  4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校本教材内容的编排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注重教材的连贯性、衔接性。理论知识精简不宜太多,这样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制定高职语文教材选用与评价标准
  
  校本教材有其明显的行业特征和时代性、应用性、先进性。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主动邀请相关行业的学者专家,制定教材的选用与评价标准,作为选用及审定教材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荆龙,韩洪恩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存在的几个问题,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8)
  2 周晓健,章文清,对高职教材建设的探讨,职教论坛,2003
  3 赵居礼,王艳芳,完善高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其他文献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师德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责时所应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青年教师是高师院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在目前的形势下,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提高其师德、师风修养,已是摆在高师院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和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一 高师院校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实践证明,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优越性。在教育领域中,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人性化管理逐渐为学者和社会各阶层所认同。教学管理的对象是人,但通常我们没有真正地把人当作“人”来看待,而是当作物品来管理,人文关怀应当是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精神所在。    一 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基本现状与缺陷    (一)大学教学管理制度  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建立稳定
一 民族传统体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    1 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加快民族传统体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  当前,全面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最大障碍是一些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实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转变思想,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提高对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人口素质的角度,强化学校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素质教育的重
目的:通过磷酸肌酸钠和二丁酰环磷腺苷钙两药联用与磷酸肌酸钠单药使用和非用药患者术后心肌酶谱和心功能情况的对比研究,以证明外源性磷酸肌酸和二丁酰环磷腺苷是否具有协同
当前,在成人教育管理过程中,有人或提出理性管理,或提出非理性管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提高成教办学的水平和效益,使我们的教育办得越来越好。但在现实中,作为一种管理科学,理性管理使成教管理条条框框过多,忽视了人性化和和谐求发展等在培养人的灵魂、提高人的意志力中的作用,而非理性管理又经常造成无规可遵、无章可循的局面。因而,作为学校领导在要求每一名教职员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
高校的学风,直接影响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风涵盖教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风气。狭义的学风即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学风,它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等。    一 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存在的问题    因生源质量等多方面的因素,新建本科院校在学生的学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教师队伍已经是一个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队伍,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如何使他们成熟成长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职业素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学校的教风密切相关。良好的教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年教师的自身成长,促使他们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自觉追问。青年教师要想成长为“教书育人”的“人师”,就不能
目的:通过对BRVO在不同时期进行光凝及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进行比较研究,探求一种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更为有效的方法。   方法:75例BRVO患者纳入研究,均为单眼,
一 前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习者自主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而“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学观点的确定,使培养学习者自主性(learner autonomy)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者的自主性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并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和使用者。然而,自主学
新形势下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经济法课程作为经管类本科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其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随着21世纪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实践中亟需大批拥有广博知识基础,既精通经济管理又懂法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经济法课程承载着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专业教育功能,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经济法律知识是其知识体系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