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纪念币的市场特点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AJUN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邮市中钱币交易的主体是新中国发行的货币,包括各版纸币、流通金属币、流通纪念币以及贵金属币。从总体上看,其参与群体和成交额仅次于邮品。在上次邮市大潮中,流通纪念币是币市中无可争议的主角。近几年,随着金银币尤其是彩色金银币的崛起,加之一些舆论的刻意渲染,似乎流通纪念币在币市中的市场主导地位已被后者取代。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原因在于缺乏对流通纪念币市场的深入了解。
  流通纪念币1984年便开始发行,其交易市场的启动则是1992年以后的事了。流通纪念币的收藏投资市场一经确立,便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就整体而言,流通纪念币是上次邮潮中启动最早、上涨持续时间最久、升幅最大的板块。在其上升过程中,出现过以下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出现于1993年底,起因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流通纪念币的发行。在此之前,对流通纪念币的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很少宣传,因而了解的人不多。作为纪念世纪伟人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币的发行被广为宣传,在全国各地掀起了排队购买的热潮,导致该币面世后价格陡升1倍。在这种情况下,精明的投资者回过头来大量收购前期的流通纪念币,从而促使了币市的升温。当时全套流通纪念币的市场价约为300元,是其面值的10倍;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升至70元,初步确立了它在流通纪念币板块中的龙头地位。在流通纪念币成交活跃的同时,邮票市场却低迷依旧,部分邮商也改行经营流通纪念币,月坛邮市钱币经营者迅速增多,压得邮票节节败退。
  第二次高潮起于1996年夏季。当时邮市的升势已经基本确立,但夏季不利于邮品交易,部分炒家借助将要发行《朱德诞辰110周年》和《白鳍豚》、《华南虎》币的利好消息,向流通纪念币注入大量资金,导致它们的价格猛烈上扬,其中尤以伟人系列和珍稀动物系列涨幅为大。许多低档币短期内升幅超过10倍,如《宪法颁布十周年》被认为币名有误,准确的叫法应当是“新宪法”,故而被炒家大动干戈,价格由每枚25元升至40元。在这波行情中,《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等高档币表现一般,表明此波行情的投机气氛极浓。这次高潮一直持续到当年秋季,流通纪念币大全册摸高至2000元。
  第三次高潮起于1997年3月。当时邮市已经进入全面疯狂阶段,大量社会资金纷纷涌入,流通纪念币以其交易方便、易于保存以及前期的巨大获利示范效应更成为众矢之的,价格剧烈波动,其中珍稀动物特种币尤为活跃。《大熊猫》最高曾摸至350元,而《宪法颁布十周年》和《宋庆龄诞辰100周年》最高达到80元。币市曾一度消灭了50元以下的流通纪念币,显示了社会游资的巨大能量。全套流通纪念币价格一度超过5000元。
  1997年4月起,邮市投机泡沫纷纷破裂,流通纪念币也告不支。但相对于田村卡和编年邮票的快速暴跌,流通纪念币整体表现得相对理性,但毕竟独木难支。当年7月,国家颁布了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告,工商行政部门突袭了个别邮市的钱币经营者,遂引发了币市的疯狂大崩盘。一时间市场谣言四起,一片恐慌,各个品种价格狂泻,人们不计成本地抛售。后来中国人民银行又出台了关于人民币交易的有关细则,稳定了币市的人心。但毕竟大势已去,流通纪念币的每次反弹均成为投资者的出逃机会,所有坚守者均被深度套牢。
  1998年7月和1999年3月,流通纪念币爆发了两波有力度的反弹。由于当时邮市内外环境并不具备转势的基本条件,这两次反弹最终均夭折。但与邮票和田村卡截然不同的是,流通纪念币板块内部近两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和《第六届全运会》等早期币在配册需求下逐步转强,尤其是前者今年初曾一度冲击历史高点;而大多数中后期币却反复下挫,关键支撑位被屡屡击破。这表明人们的集藏意识有所增强,而投机炒作的动机在淡化。这对于币市的休养生息、积聚能量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由于三年多来流通纪念币部分中后期品种的巨大跌幅,使一些人怀疑流通纪念币是否还具备再生的能力。事实上,在有后续发行题材的品种中,流通纪念币的扩容压力是最小的,原因在于它的发行是一种政府
  行为,权威性高,并无利益驱动;流通纪念币品种虽少却成系列,均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容易为社会公众所接受;流通纪念币保存、交割方便,尤其是流通纪念币收集价差极小而且统一,变现性较好,便于资金的进出,这一特点是大多数邮品和磁卡所无法比拟的。具备如此多的投资优势的品种,是不可能被人们遗忘的,随着时机的成熟,它必然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的热潮。从流通纪念币的市场现状来看,其龙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早于两年前便探明了底部,今年初曾一度上摸历史高点;在回探600元获得支撑后,近期该币再次领先上扬,冲击680元箱体顶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等强势币也积极跟进;而表现最弱的两套回归币市价仅略微高出面值,不存在下跌空间;新发行的几款流通纪念币都是低开低走,目前价格对投资者颇具吸引力。流通纪念币启动的内在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可以预期,随着年底流通纪念币大全册配册需求的趋旺,《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四十周年》有可能冲破历史高点,而这种获利示范效应将会吸引社会资金注入,最终难免引发新一轮的投机性炒作,其中最具爆发性升值潜力的当属价位较低的伟人系列和题材优异、上档套牢盘较轻的《纪念郭煌藏经洞发现100周年》纪念币。
其他文献
“市场培育”是时下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时髦词语,也是现代市场管理的重头戏。“培育”二字,顾名思义,即培养,使之发育、壮大。市场讲究培育,就如同庄稼讲究浇水施肥、讲究科学护理一样,至关重要。邮市作为一种特殊的新生市场,不仅遵循一般的市场规律,而且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更应该大做、特做“培育”文章。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邮市的管理颇不如人意。对邮市的不景气和败落,大家有目共睹,其原因也
期刊
刚刚迎来新千年,接着又迎来中国传统的农历庚辰龙年。为了庆祝庚辰龙年的到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一套文物龙的邮票,给千禧龙年增添了新的喜庆。  中国是龙的国度。远在七八千年前,龙的形象就已经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孕育、萌生了。我们去博物馆或读文化史的著作,经常会看到一些史前绘有"龙"或接近"龙"形象的器物或"龙"的雕刻形象,如山西襄汾龙山文化陶寺遗址的盘龙纹彩陶盘、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的龙首玉镯,以及这次邮
期刊
2000年《集邮》第一期上由周治华先生撰写的《千禧龙年喜说龙》一文,对龙的历史和龙文化有精辟论述,读后受益匪浅。但周先生的文中认为今年生肖龙票的第2枚"龙"字是取自怀素的墨宝,不知周先生史出何处。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依愚拙见,票中"龙"字并非是怀素的墨宝(注:怀素即释怀素,是唐代一位僧人,亦是草书的始祖之一)。我查阅了中国书店1983年第一版《草书大字典》,此字典根据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影印,是比较
期刊
●10月11日,台湾省邮政部门发行《台湾蜻蜓———溪流蜻蜓》邮票一套4枚,同时发行小全张1枚(图①)。这套邮票是“台湾蜻蜓”系列邮票的第一组。邮票面值及发行量分别为5元(250万枚)、5元(250万枚)、12元(200万枚)、12元(200万枚),小全张面值为34元(127.5万枚)。此套邮票由连日清及叶文琪规划,陈一铭绘图设计,彩色平凹版印制。邮票票幅为29×27mm或27×29mm,小全张票幅
期刊
1986年7月1日,台湾省南区邮政部门发行《台湾南区风景明信片》一套19枚。明信片图案为各景点画面,图像清晰,色彩鲜艳。同时还刻制19枚风景戳,戳径为39mm。与此同时,台湾省北区及中区邮政管理部门也分别刻制了36枚和34枚风景戳。这批风景戳是台湾省启用的第二批风景戳,共计89枚。现在上述风景戳皆已停用。第三批风景戳于1995年2月22日启用,共计114枚。附图为南区的第二批风景戳戳样。  (朱炳
期刊
自1970年8月1日发行首套编号邮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开始,到1973年10月15日发行最后一套编号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3年多的时间内共发行编号票21套,总计95枚。从选题角度来看,编号票作为介于“文”字邮票与J.T票之间的过渡品种,既带有“文革”时期的遗风,又有J.T票的精彩,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新中国邮票中一个较为独特的板块。  从发行量和存世量来看,编号票与“文”字邮票有相
期刊
提起“片蓝”,集邮界无人不知,它是一枚因“错”未发行的邮资明信片。“片蓝”只是集邮界约定俗成的叫法,它的全称为“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明信片”,属JP系列,编号为JP22,发行日期为1990年5月17日。但在规定的发行日之前,该片就已大量流入市场。究竟有多少“片蓝”流出,至今无人能够准确地说清楚,而集邮界对它的探索、论证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前些时候,某邮刊发表一篇文章,列举了某些权威人士关于流入
期刊
邮市持续低迷已长达3年。如今,有的集邮爱好者(主要是邮市投资者)由于对邮市前景过于悲观,已经远离了邮市甚至不再集邮了,全国各地的邮票市场均已呈现出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实际上,因为邮市行情低迷就放弃邮市投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困难。半途而废的人永远也不能取得成功。靠投资邮票(邮品)获利更是如此。“买了就涨”的行情总是短暂的,获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
期刊
现在中国邮币卡市场是否处于底部,市场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些人通过对邮市变化的时间周期性、邮政主管当局的相关政策、邮币卡各个板块人气指标品种的走势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投资大众的行为与心理诸方面的综合分析,得出了眼下邮市正处于底部阶段的结论。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目前邮市言底为时尚早,他们的依据是市场中的许多品种屡屡向下破位,至今不知底在哪里;国家邮政局出台的诸多利好政策的实际效果远未达到政策
期刊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三年多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香港特别行政区邮政部门发行了丰富多彩的邮政用品,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用邮客户,同时也为集邮者的收藏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现将自1997年7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香港邮政发行的邮政用品分类介绍如下:    一、邮资已付明信片    这一类,可说是香港回归三年来发行的邮政用品中的重头戏,密度之大前所未见。  1.“香港候鸟”邮资已付明信片第三号。胶版印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