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炒房族”口述实录

来源 :人物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991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房屋被“白住”,李华星颇为无奈,“如果倒手卖掉,还要6%的中介手续费,那就亏大了。”李华星说,在买下房子很久之后,他才知道,美国房价虽然已经下跌了很多,但也只是回到了2003年前后的水平。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其实是2000年开始的,那时候的房价,还不到2003年的2/3。“当然,这些数据,美国人是不会告诉你的。”
  
  “每当有人问我,在美国有别墅是什么滋味,我的第—反应就是贵。”黄鑫说。
  2009年上半年,黄鑫在美国南加州买下了一幢独栋别墅,前有花园,后有泳池,“总价才50万美元。”黄鑫告诉记者。用在上海市区买一套两居室的钱,买了一套“和美国大片里富豪住的一样”的别墅,让温州老家的亲戚们啧啧称赞了好几天。
  每当看到别人拿着别墅照片羡慕不已的样子,黄鑫就对自己的投资充满了信心,尽管买房之后,仅仅过户、验房、保险,就又花去了令他咋舌的5000美元。直到接到代理公司要钱的电话,黄鑫才发现,在美国养一套别墅,绝不像在中国那么容易。
  “每年地产税要交8000美元,社区管理费要3600多美元,房子的日常保养、草坪整理,一年也要10000多美元。”黄鑫说。美国养房的经历,还解开了他脑子里存在多年的很多疑惑。“以前看电视上,美国人没事就在家修修补补,剪剪草坪,那时候还纳闷,美国人的休闲生活还真特别。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请工人太贵了。请工人修草坪,一个小时要好几十美元。不修,隔壁邻居还要告你。”
  收益,却完全没有预想中的高。“美国是个透明的社会,大家的判断都很一致,这幢别墅的收益,就应该是不到5%的租金回报,以及5%左右的房价升值。”黄鑫说,高成本和低回报,让他很快就动了脱手的心思。但如果真的出手,又要支付一大笔钱:相当于房价10%的所得税、房产经纪人的佣金、过户税和其他手续费,总额约为4万美元。
  两难之下'曾在上海炒房多年的黄鑫恍然大悟:为什么美国有钱人不比中国少,却没有人炒房。
  
  从“以房养学”到纯粹投资
  
  黄鑫的经历,在2008年前后的“海外炒房热”中并不鲜见。2009年初,上海人柳擎也曾以半观光的形式,加入过一个美国炒房团,那也是柳擎第一次踏上美国的土地。
  只不过,相对于5万元的高额团费,收获实在是太少了。14天的行程里,“柳擎们”都是上午看房,下午观光。但问题是,对于一路上所看到的楼盘,柳擎并没什么深刻的印象。“一大群人涌进去,东看看西看看,很多东西都没问清楚,导游就催着上车了。”即便如此,“这样的高价看房团还是火了一年多,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就有好几个团从不同城市出发去美国,季节适宜的时候,还要排队才能报上名。”在上海开力、了一家海外购房中介公司的陈志敏告诉记者。他说,这段时间也是一个转折点,“以前中国人在海外买房,绝大多数都是以房养学或者为移民做铺垫,但从2008年以后,单纯的投资成了海外买房的主要目的。”
  所谓“以房养学”,主要是指富有的中国家庭在子女出国留学时,在当地购买一套大的住房,再将多余房间出租,用租金来抵销在当地的生活费。陈志敏介绍,“以房养学”在澳大利亚最为普遍,“留学澳洲的中国人,很多是从高中就出去了。从高一到大学毕业一般至少要5年,房租是相当大的一笔开支。于是有条件的家长,就会在澳洲买一套公寓,除了自住,还可以将多余的房间出租。”一般情况下,中国家长都是一次性付清房款,“租金收入基本就能抵销生活费。”而大部分留学生学成后都会移民澳洲,所以在当地买房也不存在急于脱手的问题。“为移民做铺垫”,是指移民澳大利亚必须满足5年内在当地累计住满2年的条件,于是很多人在移民之前,就先在当地买房。
  
  “抄底良机,”并非良机
  
  在2008年的上海秋季房展上,来自美国佛罗里达、澳大利亚墨尔本、日本东京等地的楼盘一度占据了相当大面积的展区。300万元,在上海市中心连一套像样的两房都买不到,却可以在美国买下一套带泳池的别墅,这一度在上海引起了轰动。在2009年的北京春季房展上,又有70多家美国开发商组团参展。按照他们的宣传,彼时美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调整了一两年时间,平均房价从最高峰回落了三到六成,正是中国人抄底的好时机。而在当时,这样的宣传还不算是最具诱惑性的。“当时,温州民间最流行的还是去买美国的‘法拍房’(银行没收后再拍卖的房产)。”李华星告诉记者。李也是温州人,曾在上海炒房多年,因为有移民的打算,是圈子里在美国置业最多的人。
  不过,李华星没有参加看房团,而是托朋友找T)L个在美国的独立房产经纪人。而经纪人推荐的几套法拍房,也的确有让人心动的理由。“2006年的估价还要20多万美元,2009年银行挂牌才2000多美元。而且,这不是经纪人随口说说的,而是法院对外拍卖时提供的信息,可信度很高。”在强烈的抄底冲动下李华星一次就买下了3套“法拍房”。多年来只能仰望的西方发达国家,此时却成了房地产的“价值洼地”,让中国投资客开始躁动起来。
  但在那一波的海外买房潮中,找到个结局完美的故事却很难。就连以一折价买下法拍房的李华星,也对自己的投资后晦不已。“买房子的时候,其实只去看过一次,后来才慢慢发现,房子比较旧,地段也偏僻,为了用租金抵销日常维护费用和税费,只好重新翻修,花的钱和买房子的钱就差不多了口”更让他胸闷的是,由于房子是在“穷人区”,他的租客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支付租金了。“委托管理的当地中介公司也无可奈何,让我亲自去一趟。可难道还真飞过去打官司吗?”对于房屋被“白住”,李华星颇为无奈,“如果倒手卖掉,还要6%的中介手续费,那就亏大了”李华星说,在买下房子很久之后,他才知道,美国房价虽然已经下跌了很多,但也只是回到了2003年前后的水平。而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其实是2000年开始的,那时候的房价,还不到2003年的2/3。“当然,这些数据,美国人是不会告诉你的。”
  
  全球都在“为中国人设计楼盘”
  
  因为成功案例太少,2008年开始的海外买房热,在2009年开始就逐步退烧了。但随着2010年以来国内楼市调控的加强,特别是限购令在全国的大范围铺开,海外买房热又再次兴起。2010年10月,上海搜房网和上海电视台组织了一次澳洲购房团,短短3天内,一行10多人的购房团买下了10多套别墅和海景公寓,其中,还有一名投资客豪掷4000万人民币,一次买下1幢别墅和4套公寓。
  在海外媒体眼中,中国的炒房者也到了让他们“惊呼”的程度。据海外媒体报道,2010年3月,一名中国女老板以近1.2亿元人民币买下了墨尔本一套900平方米的高级公寓。一个持学生签证的中国女孩,不懂英语只会不停举手,却以约1143万元人民币拍得一套三居室房产。
  在伦敦的新房市场,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投 资客已占据了10.8%的份额。在加拿大最大的华人聚集地温哥华市西区和列志文市,中国内地买家几乎占据整个市场。在西班牙马德里,德国慕尼黑、柏林等地,中国买家的每一次大手笔,都能在当地媒体上找到长篇累牍的报道。在日本,一些房地产商开办了中文网站,在中国游客出没较多的区域散发中文传单,一有游客对楼盘感兴趣,中介就会派出专门的翻译陪同看房。北海道、东京等地,还出现了专门为中国人设计的楼盘。
  实际上,“为中国人设计楼盘”,如今已是个全球化的现象。加拿大的多伦多、温哥华等地,宣称“大厅小卧、封闭式厨房、超强抽油烟机、全不锈钢厨具’’的楼盘就比比皆是。“这就是针对中国人的特点设计的,因为西方人做饭没什么油烟,用不上封闭式厨房,南亚人则习惯于小厅大卧。”美欧置业顾问公司李明义告诉记者。德国柏林也有公司专门打出广告帮助中国人在当地买地,并自行建造别墅,价格多在200万到300万元人民币。
  这是一次席卷全球的“抄底”。李明义说,据他了解,2010年以来,中国投资客的目光,已不再局限于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德国都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中国投资者的身影。
  
  “炒房”模式在国外很难行得通
  
  和2008年前后以温州炒房客和山西煤老板为主体的海外炒房时代相比,如今的海外炒房,更多了不少“技术含量”。
  2008年的海外看房团,很大程度上就是按照温州炒房团的模式打造的。“温州人在国内看房,就喜欢包一部大巴士,熟悉的朋友聚在一起,上午看房,下午逛街购物。”李明义说。他在房地产业浸淫多年,上世纪90年代末就曾有为国内楼盘去温州办展览的经历,“那时候,温州人都带着一麻袋一麻袋的现金去现场下定,一天下来,三个点钞机坏了N+o”
  但温州炒房团的模式,在国外却行不通。“美国人买房,大多是先选好经纪人,经纪人按要求筛选出适合的项目供买家挑选,然后,再对有意向的项目进行细致的调查。”李明义告诉记者,调查的方面涵盖房屋所有权、负债情况、房屋质量、周边环境(如周边有几家学校、有没有垃圾填埋场、离医院的距离),形成的资料有时候甚至厚达百页。
  在复杂而精细的前期准备之后,买房者还要聘请房产律师,陪同看房、签约、验房、查验房产资料、交割,整个过程长达几个月,而在纽约,聘请律师的费用也高达4000美元。李明义说,像中国这样去看一次楼盘,再和售楼处人员聊一聊就下定的情况,在美国人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现在出去买房的中国人,大多学会先在中国找好经纪人再出发了”李明义说,2010年以来,他收到的国内买家委托数量增长了2倍多,这比2008年海外买房的人数还要多得多。但这样的进步,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中国民间长久以来,—直缺乏国际投资的经验,这导致海外买房的投资者,凭借的依然是在国内炒房的惯性。”李明义说,这就注定现在海外炒房成功率,“仍会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据《嘹望东方周刊》)
其他文献
当1975年蒋介石将权力传给蒋经国时,大概不会想到亲手埋葬他建立的“世袭制度”的,正是继承他“王位”的儿子蒋经国。当然,人们也猜测,蒋经国一定是在深深的苦闷与无奈之中才做出这个决定的。    蒋介石传位的“最高机密”    晚年的蒋介石有一块心病,那就是总在担忧自己去世后大权旁落。所以对自己的身后事可谓处心积虑。台湾学者邱家洪在《政治豪情淡泊心——谢东闵传》一书中,披露了当年谢东闵是帮助蒋介石实现
期刊
此前一直放话不会会谈的温家宝与菅直人,最终在走廊里“巧遇”并坐下来交谈了25分钟,消息一经爆出,立即成为全球各大媒体报道的重点。而偶遇一幕的背后,反映出中日双方领导人都不想钓鱼岛事件的两国关系的伤害进一步恶化的愿望,而菅直人更希望尽快“止血”。    中日外交关系总是充满戏剧性、小泉时代有所谓“厕所外交”、“借笔外交”,现在又多一个“走廊外交”:10月4日,温家宝总理和菅直人首相出席欧亚峰会期间,
期刊
两年多前,5名胸口佩戴着金日成头像徽章的朝鲜官员到香港参加培训。他们在香港大开眼界,每天刻苦攻读到凌晨一两点,周末也舍不得休息,并省吃俭用。“抓住一切机会尽量多学些知识回去。”这些喜欢衬衣西裤配运动鞋的朝鲜官员惊叹香港的繁华,恰如30年前刚刚跨过深圳河的那些中国内地官员。  不过,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之下,来访的官员们更多是注意到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的巨大经济成就,而万难潜心揣摩到香港官场之道。在那种中
期刊
一个月前在巴西还籍籍无史的迪尔玛,很可能在10月底改写巴西的历史,成为该国成立以来的首位女总统。这位昔日的马克思主义女游击队员的权力很快就将超过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成为全球最有权力的女人。    迪尔玛在此前的巴西政坛中并不耀眼,她从没当选任何政党领袖,一个多月前,迪尔玛那张对巴西近两亿民众来说陌生的面孔出现在总统竞选广告里。10分钟的广告中,她是主角,现任总统卢拉是配角。该广告一经
期刊
当时扎克伯格问她可不可以当他女朋友,她说“可以”,并给了他一个Twizzler(美国的一种糖)。一份温情,已持续了五年。    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公布全美400大富豪,26岁的“脸谱”网站(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今年身家飙涨245%,资产高达69亿美元,排名第35,是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他的身家让他的华裔女友普丽西拉·陈立即成为搜索焦点,还有网友封她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女人”。
期刊
权力、女人、阴谋,郭氏三兄弟的新鸿基争夺战其实就是一出现实生活中的豪门恩怨,里面或许有朋党之争,或许有诽谤中伤,伴之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桥段,足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在沉寂一年多之后。香港郭氏兄弟富豪家族的财产争执再次成为香港媒体的焦点。10月5日,人称“郭老太”的新鸿基地产主席郭邝肖卿终宣布郭氏家族基金重组。郭邝肖卿在通告中表示,郭炳江、郭炳联及其家人各获得基金三分之一权益,但郭炳湘却未获分毫
期刊
在巴菲特和盖茨的富豪慈善晚宴备受关注的同时,另一个平民晚宴也向两位世界超级富豪发出邀请。几个来自不同领域的自由职业者,有感于“巴比”的富豪晚宴活动,在各大网络论坛发帖,发起了一场平民慈善宴,他们认为平民才是中国慈善的脊梁。    2010年9月29日。19:30。  这一端是昌平区。戒备森严金碧辉煌的拉斐特城堡酒店内,巴菲特和盖茨频频举杯点头。富豪云集高朋满座。  另一端是朝阳区。民族园路普普通通
期刊
中国:“我看似没说,但是你懂的”    西方媒体在胡锦涛总书记给金正日的贺电中,很敏感地捕捉到中國并未提及金正恩的名字;这与今年5月和8月金正日两次访华,外媒部将注意力放在金二三世那里,而中国不置一词如出一辙。中国对朝鲜固然有战略上的一种与需要,但中国嘴上不说什么并不等于中国心里没有想法。还在金正日处于王储的地位时,中国就曾经对金日成的这种搞法深恶痛绝。现在,中国不说什么,其实表达的就是一种故意的
期刊
在西安,曾有一位球迷当面问陆俊,“都说你拿了俱乐部的钱,有没有这事?”举座尴尬。陆俊毕竟见惯大世面,镇定自若,用笃定而诚恳的语气说,“没有,真的没有。外边都是瞎说!”即便陆俊出事之后,不少记者忍不住感叹,“他实在不像啊……”    思路清晰、措辞恰当、情绪平稳……这是那个叫陆俊的人前两天在央视露面时给很多人留下的客观印象。尽管身上的那件黄色坎肩足以说明他如今的身份和处境,尽管剪短后缺乏打理的头发和
期刊
iPod掀起了音乐播放器革命,iPhone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概念,iPad则让平板电脑成为一种潮流。过去10年来,苹果的每个产品都是革命性的。这家1997年靠着微软一笔1.5亿美元的投资才得以幸存的小公司,如今也超过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人人都想知道,苹果为什么能成功?    美国当地时间5月26日,苹果公司的市值正式超越了微软,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高科技企业,同时也成为美国仅次于美孚的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