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_on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改革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素质教育依然成为教育的重点。近年来,高中生物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进,在高中生物教材的基础上,立足于高中生物学的科学知识体系,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作为高中生物教学的根本。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和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措施。
  关键字:高中 生物教学 学生 创新思维 培养 路径
  【分类号】G633.9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与发展,高中生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生物知识与生物技能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及其中要的。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一)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早在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中,将素质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议程中,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此来满足广大民众对素质教育的需求。我国的教育主题一直围绕着“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有穿心精神的国民”,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都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中一项关键的举措,其影响力是及其重大的。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又将素质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由此可见,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及其必要的。
  (二)是高中生物課程性质和教学任务的需求
  在现行的课程改革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的教材和教学目标等都是围绕着学生的穿心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展开的。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和技能,用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去关注社会。并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以及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三)是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改进的必然选择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知识储备和发展需求等,来进一步改进生物教学方法和模式,最大限度上的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来培养一批具备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措施
  (一)情境创设,激发问题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首要的任务是要诱发学生思考,通过思考问题来激发其问题意识,进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并且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更具教材和教学目的来充分思维利用生物标本、模型以及实物和录像等,或者是更具日常生活、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学现象来创设一个轻松、合理、贴近实际的情境,进而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生物学的学科魅力。如在讲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基因和染色体的模型,使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讲解“萨顿假说”,并提出“萨顿认为基因与染色体之间有关系,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你是否同意?”“如何证实‘萨顿假说’这一观念?”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关于验证萨顿假说的“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最后提出问题,“还有什么实验材料可代替果蝇?”,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发散性思维,进而来巩固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知识,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循序渐进,发展连续性思维
  利用自身已知的知识来进一步探究未知的问题,并形成连续性的思维活动,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条件来促使其进行联想,层层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连续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而前一个问题是后一问题的前提,后羿问题是迁移问题的延伸或结论,层层紧扣。这样的提问方式,通过纵向的思维来促使学生形成了一种阶梯性的思维,将问题串联成问题链,让学生在理解掌握基础的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的提升了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求同”和“求异”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的横向思维,进而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生物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求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生物现象中寻求共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变等现象,其方式不同,但我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化而引发的变异。“求异”是指教师引导血痕关注同一生物现象中的不同之处,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如,植物吸收水分和矿物元素的比较,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植物二者的吸收部位都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但是吸收水分主要是渗透作用,而矿物元素的吸收是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的方式。
  (三)综合归纳、分析
  教学过程中,对生物知识的归纳、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是对思维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缺乏对知识的分析,学生难以深入认知,同样的是缺乏归纳,学生的认知得不到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性的提升。因此,分析和归纳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二者来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育、教学和生物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利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法伤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潜能,进而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杨春辉. 高中生物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6:34.
  [2]杨碧昌,张来. 高中生物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25-26.
  [3]刘琛,刘艺,吕玉爱,唐淑丽.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思考[J]. 学园(教育科研),2012,13:130-131.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要确保“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有对“3+2”中高职衔接的培养过程实施科学有效的评价。本文在探讨“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构建“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评价的具体指标体系。  关键词:“3+2”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 评价指标体系  【分类号】G719.2  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2014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2”中高职一体化人才
回顾航天飞机30年历程,它们为人类探索宇宙立下汗马功劳。随着“阿特兰蒂斯”号7月21日返回地球,美国航天飞机迎来了最终谢幕的时刻。 Review of the space shuttle 30 year
理性思维是指人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一种分析研究活动。它是领导者认识客观事物,做出正确决策所必须经历的艰苦而又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理性思维是领导者实现正确
回顾我们党执政五十五年的历史,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反腐、防变、倡廉,坚守党的信念、理想和宗旨,一直是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理论上大力倡导并
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为例,通过“24人小班教学”教学方式转变,构建“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任务为载体”的系统化的模块式的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学生素质目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入门课程。目前,该课程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对如何激发《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活力深入的思考,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使学生喜欢学,教师喜欢教。  【关键词】 教学改革;教学情境;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TP3-4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一
磨牙Ⅱ°根分叉病变指在多根牙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根分叉区内已有骨吸收,但因为分叉区尚有未吸收的牙槽骨,使病变尚未与对侧相通,是临床最常见的磨牙根分叉病变。其治疗目标
光阴如流,公元2004年(农历甲申年)就快过去。记得年初,我曾想起过,距离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的1944年,已经过去60年;距离明王朝灭亡和李自成失败,已经360年;50多年前从
摘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影响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高校公体课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对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对教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究,并且对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提出相应的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公体课程;影响探究  【分类号】G424;G456  体育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教學质量,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任务
[摘要]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之一,有着自身的特殊学科性质,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实验室课程教学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如何有效实现实验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并且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进而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难题。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以“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设计与教学展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