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了解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及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CT检查在明确肠梗阻发生部位、病因等方面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且在患者舒适度、操作难度、图像清晰度等方面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腹部X线平片 CT 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21-01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均经由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肠梗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等,其中男性占有41例,女性有33例,年龄(4-78)岁,平均年龄在(40.67±2.56)岁之间。
1.2 一般方法
1.2.1 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予以平扫检查。胸部平扫层厚6mm,层距6mm;重建时用层厚1mm,层距0.7mm。必要条件下,待平扫后予以腹部螺旋双期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保持每秒4mL的流速输入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予以增强扫描,推迟扫描时间维持为2min。待采集图像数据完毕后,即刻送至工作站,予以后处理分析,并重建多平面、多层面曲面与最大密度投影。相关医师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梗阻原因与部位。
1.2.2 腹部X线平片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予以腹部X线片检查,取站立位,行腹部X线平片照射。必要条件下,取平卧位,辅以X线平片照射。由相关医师分析X线光片影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部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吻合性对比分析
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比较,CT检查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与绞窄性梗阻方面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影像学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吻合性综合比较[n(%)]
注:*与腹部X线平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腹部X線平片与CT检查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CT检查在患者舒适度、操作难度、图像清晰度等方面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种影像学方法临床效果综合比较[n(%)]
注:*与腹部X线平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肠梗阻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急腹症,主要是指基于肠内容物运行障碍下而通过肠道,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若治疗不及时,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针对肠梗阻诊断而言,影像检查方法主要为腹部X线平片、CT检查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究其根源,腹部X线平片难以显示肠壁厚度、腹壁间隙、肠系膜与供血状况,且腹腔渗出液体易将梗阻遮盖,梗阻段内积气较小时,易出现漏诊现象,故临床推广范围受限[1]。同时,在进行X线平片拍照时,患者需要进行体位更换,故患者痛苦大。而CT检查扫描时间短,仅需5-10s即可完毕,呼吸运动与肠蠕动诱发的伪影图像出现较少,检查结果精度较高[2]。同时,CT检查再建层较为厚薄,分辨率高,横断面解剖结构影像难以重叠,可明确显示肠管内径、腹腔内肿块、肠腔内外肿块与积血情况[3]。此外,CT检查后处理成像技术较为成熟,可直观显示病变区域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CT扫描时,患者易受辐射影像,且在不全性肠梗阻诊断上具有局限性[4]。
综上所述,针对肠梗阻诊断而言,CT检出率优于X线平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福洲,胡凯,余邦龙等.16排CT和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检查技术及诊断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2(23):134-135.
[2]单佳良,湛满佳,刘志锋.多层螺旋CT、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4(07):45-46.
[3]谭少庆,张捷.64层螺旋CT、超声及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对比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07):1052-1054.
[4]胡金发.腹部X线平片与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的比较(附26例报告)[J].当代医学,2012,18(16):82-83.
【关键词】 腹部X线平片 CT 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8-321-01
本文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4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腹部X线平片与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肠梗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均经由手术病理结果确诊为肠梗阻,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呕吐等,其中男性占有41例,女性有33例,年龄(4-78)岁,平均年龄在(40.67±2.56)岁之间。
1.2 一般方法
1.2.1 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
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予以平扫检查。胸部平扫层厚6mm,层距6mm;重建时用层厚1mm,层距0.7mm。必要条件下,待平扫后予以腹部螺旋双期扫描,应用高压注射器。保持每秒4mL的流速输入100mL非离子型对比剂,予以增强扫描,推迟扫描时间维持为2min。待采集图像数据完毕后,即刻送至工作站,予以后处理分析,并重建多平面、多层面曲面与最大密度投影。相关医师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梗阻原因与部位。
1.2.2 腹部X线平片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予以腹部X线片检查,取站立位,行腹部X线平片照射。必要条件下,取平卧位,辅以X线平片照射。由相关医师分析X线光片影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部X线平片与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吻合性对比分析
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比较,CT检查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与绞窄性梗阻方面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种影像学方法与手术病理结果吻合性综合比较[n(%)]
注:*与腹部X线平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腹部X線平片与CT检查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CT检查在患者舒适度、操作难度、图像清晰度等方面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种影像学方法临床效果综合比较[n(%)]
注:*与腹部X线平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肠梗阻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急腹症,主要是指基于肠内容物运行障碍下而通过肠道,病因复杂,病情进展。若治疗不及时,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针对肠梗阻诊断而言,影像检查方法主要为腹部X线平片、CT检查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率优于腹部X线平片检查。究其根源,腹部X线平片难以显示肠壁厚度、腹壁间隙、肠系膜与供血状况,且腹腔渗出液体易将梗阻遮盖,梗阻段内积气较小时,易出现漏诊现象,故临床推广范围受限[1]。同时,在进行X线平片拍照时,患者需要进行体位更换,故患者痛苦大。而CT检查扫描时间短,仅需5-10s即可完毕,呼吸运动与肠蠕动诱发的伪影图像出现较少,检查结果精度较高[2]。同时,CT检查再建层较为厚薄,分辨率高,横断面解剖结构影像难以重叠,可明确显示肠管内径、腹腔内肿块、肠腔内外肿块与积血情况[3]。此外,CT检查后处理成像技术较为成熟,可直观显示病变区域状况。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CT扫描时,患者易受辐射影像,且在不全性肠梗阻诊断上具有局限性[4]。
综上所述,针对肠梗阻诊断而言,CT检出率优于X线平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福洲,胡凯,余邦龙等.16排CT和X线平片对肠梗阻的检查技术及诊断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2(23):134-135.
[2]单佳良,湛满佳,刘志锋.多层螺旋CT、腹部X线平片在诊断肠梗阻中的临床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4(07):45-46.
[3]谭少庆,张捷.64层螺旋CT、超声及X线诊断肠梗阻的临床对比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07):1052-1054.
[4]胡金发.腹部X线平片与螺旋CT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的比较(附26例报告)[J].当代医学,2012,18(16):82-83.